轻声词出现的规律.pdf_第1页
轻声词出现的规律.pdf_第2页
轻声词出现的规律.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卷第5期 咸 宁 学 院 学 报 Vol 28 No 5 2 0 0 8年1 0月 Journal of Xiann ing Un iversity Oct 2008 文章编号 1006 5342 2008 05 0129 03 也谈普通话轻声词出现的规律 3 孙和平 咸宁学院 人文学院中文系 湖北 咸宁 437005 摘 要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一种音变现象 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 有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可以根据语 感去推测 而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要掌握轻声只有死记硬背 本文在仔细分析 有规律的轻声词 和 无规律 的轻声词 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其进行整理的建议 希望能够给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轻声带来有效 帮助 关键词 普通话 轻声词 规律 整理 中图分类号 H014 文献标识码 A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一种音变现象 现代汉语 有的方言中有轻声现象 有的方言没有轻声现象 在学习 普通话的过程中 有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可以根据语感去 推测 而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要掌握轻声只有死记硬背 那么 我们可否不死记硬背 找出轻声出现的一些规律来 呢 一 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 一 有规律的轻声词 在学习普通话的教材和相关书籍中 很多都专门介绍 轻声出现的规律 经研究整合一般有这么几条 1 一部分助词 的 地 得 着 了 过 和语气词 吧 嘛 呢 啊 等 2 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 妈妈 弟弟 姐姐 妹妹 天天 瞧瞧 看看 研究研究 了解了解 3 构词用的虚语素 子 头 和表示复数的 们 等 如 桌子 凳子 旗子 前头 个头 木头 朋友们 记者们等 4 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 如 电冰 箱上 脚下 山下 屋子里 左边 右边 外面 里面 5 用在动词 形容词后表示趋向的动词 过去 起来 下去等 6 嵌在重叠式动词 形容词中间的 一 或 不 读轻 声 如 看一看 试一试 来不来 好不好 甜不甜 准不准 确 参不参加等 二 有规律中的无规律轻声词 有规律的轻声词实际上只是轻声词中很少的一部分 数量十分有限 不仅如此 似乎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语在一 些字典辞书里也是捉摸不定 比如 现代汉语词典 虽然 1996年新版的 现代汉语词典 1 在轻声词的注音方面 对 70年代旧版 现代汉语词典 进行了一些修改 但是从轻声 词的总体情况来看 新版 现代汉语词典 的修订只是局部 的 零碎的 未能对轻声词的整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 因 此在取舍之间就难免缺乏规律性 如一些带方位语素的 词 那里 哪里 中的 里 新版 现代汉语词典 都注 为轻声 而 这里 却是非轻声 再看一些带 面 和 边 的 轻声词 十 为轻声词 一 为非轻声词 0 为无此词 条 东边十 南边十 西边十 北边一 里面一 外面十一 里边十 外边十 东面0 南面一 西面0 北面0 左边十 右边十 左面一 右面一 为什么 外面 可以是轻声词 也可以不是轻声词 而 其他 里面 左面 右面 一定不是轻声词 为什么上面列 举的其它带 边 的词都是轻声词 独独 北边 作为非轻 声 另外 现代汉语词典 中如 庄稼 zhu ngjia 中的 稼 是轻声 相应地 庄稼地 zhu ngjiad 庄稼汉 zhu ngjiah n 庄稼活 zhu ngjiahu 中的 稼 便都 是轻声 而 学生 xu sheng 中的 生 是轻声 学生会 xu sh nghu 中 的 生 又 是 阴 平 学 生 装 xu shengzhu ng 中的 生 又是轻声 诸如此类 不一枚举 轻声的学习本来就是方言区人 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点 而如今那些原本有些规律可循的 东西也变化莫测 难以捉摸 这无疑给其他方言区的人学习 普通话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 无规律可循的轻声词 很多轻声词是无规律的 在这些无规律的轻声词当中 也可以大体分为两种情况 一 无规律的轻声词 一部分北方人口头上很活跃的词容易成为轻声 包括 一些双音节词和一些四字格的词语 1 北方人口头上很活跃的双音节词 有些是从前很活 跃 过去常用 后一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 皇上 衙门 阎王 豆腐 包袱 头发 打算 眼睛 商量 合同等 2 有些口语化的四字格的词语与文言的四字成语不 3收稿日期 2008 03 28 同 第二个音读轻声 例如 稀 稀拉拉 婆 婆妈妈 曲 里拐弯 灰 不溜秋 嘀 里嘟噜 丁 零当郎 稀 里糊涂 叽 叽喳喳 二 无规律中的有规律轻声词 在看似无规律的轻声词中 如果仔细分析 也可以找出 一些规律来 1 后附 衬字 这个 衬字 意义似有若无 不过为了 凑合成双音节 免得与其他同音的单音节语素 单字 混 淆 例如 月亮 云彩 柴火 被卧 父亲 亮堂 名气 活计 花哨 人家 2 词语中前一字是词的本义 后字其实无用 有人称之 为 偏义词 该词的后字读轻声 例如 窗户 狐狸 女儿 忘记 动静 动弹 耳朵 唾沫 清楚 硬朗等 3 由一个相同语素构成一族双音节词 这个语素的词 汇意义已经不同程度地虚化 产生了涵盖一类事物的 类化 意义 有人称为 类词缀 有人称为 较虚的实字 或 实 义后缀 这 类词缀 或 实义后缀 读轻声 例如 长处 害 处 好处 福气 和气 客气 结实 扎实 厚实 软和 暖和等 4 有些事物细微不足道 低贱 污秽 不体面 称说它们 时由于有轻蔑的语感而把该词的后一个音节读轻声 1 细微不足道的一些事物名称的后一个音节读轻 声 例如 堆房 伙房 泪水 口水 汗毛 烧饼 毛病 手巾等 2 低贱 污秽 不体面的一些事物名称的后一个音节 读轻声 例如 下流 下作 围裙 油裙 套裤 蓑衣 臭虫 腻 虫等 5 为了区分某些词的词义和词性 或者区分同音词的 意思 一部分词的后一个音节读轻声 1 有些词 后个音节轻声和不轻声 词性和词义都不 同 如 大意d yi 形容词 疏忽 不注意 d y 名词 主要 的意思 对头du tou 名词 仇人 对手 du t u 形容词 合适 正确 地道d dao 形容词 真正的 不含假的 d d o 名词 地面下的交通坑道 2 有些词 后一个音节轻声和不轻声 词义不同 如 兄弟xi ngdi 名词 专指弟弟 xi ngd 名词 指哥 哥和弟弟 东西d ngxi 名词 物品 d ngx 名词 东边和西边 针线zh nxian 名词 缝纫活儿 zh nxi n 名词 针和 线 3 有些同音词 后一个音节轻声和不轻声 意思不一 样 如 帘子li nzi 门帘或窗帘 莲子li nzi 莲的果实 报酬b ochou 劳动后所得的钱或实物 报仇b och u 采取行动 打击仇敌 主意zh yi 主见 办法 主义zh y 主张 思想作风 一定的社会制度 政治经济体系 三 如何看待轻声出现的规律 从以上对轻声词出现规律的分析来看 有的轻声词看 似有规律可循 但是有规律之中又存在着无规律 看似无规 律的轻声词中 仔细分析又有着一些规律可循 那么我们应 该如何把握轻声出现的规律呢 普通话轻声字词规范刍 议 2 中提出了普通话轻声字词规范的原则 效率原则 和习性原则 同样根据这两个原则 我们可以把普通话轻声 词出现的规律做出一些规范化的整理 一 对于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整理 1 有规律的轻声词 对于在前文中列举的有规律的轻声词 按理我们应该 遵从其规律 一律读作轻声 但在这些有规律可循的轻声 词中 却有一些不太稳定的部分 像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 字 如 看看 瞧瞧 研究研究 了解了解 用在名词代词后面 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 如 电冰箱上 脚下 山下 屋子里 左边 右边 外面 里面 用在动词 形容词后表示趋向的动 词 如 过去 起来 下去等 嵌在重叠式动词 形容词中间 的 一 或 不 读轻声 如 看一看 试一试 来不来 好不 好 甜不甜 准不准确 参不参加等 这些看似有规律的轻 声词在语流中 有时被读作标准的轻声 有时被读作非轻 声 而且在不同的人读来有不同的情况 导致有规律的轻声 词变为无规律可循 对于这样一些轻声词 如果我们按照 效率原则 不如不规定它们一定要读轻声 其实轻声的读 法也是动态的 3 尤其在语流中 随着朗读节奏的抑扬顿 挫 或者说话人当时所处的语境及语言习惯等的不同 上述 所说的这些不太稳定的有规律的轻声 经常被读作非轻声 并且在我们听来 并不影响朗读者或说话人的普通话语音 面貌 不过这样一来 这部分有规律的轻声词在整个轻声 词中所占的比例就更小了 只有一部分助词 的 地 得 着 了 过 和语气词 吧 嘛 呢 啊 叠音名词形式后头的字 妈妈 弟弟 姐姐 妹妹 构词用的虚语素 子 头 和表示复 数的 们 如 桌子 凳子 旗子 前头 个头 木头 朋友们 记者们等 这些轻声词是在任何时候 任何场合我们都会读 作标准的轻声读音的 2 有规律中的无规律轻声词 某些词在语流中有时被读作轻声 有时不轻声 如 里 面 外面 左面 右面 东边 西边 里边 外边 等带同样方位 语素 面 或 边 的词语 根据效率原则 我们可以规定它 们一律读轻声 也可以规定它们一律不读轻声 另外 现代 汉语词典 中如 庄稼 zhu ngjia 中的 稼 是轻声 相应 地 庄稼地 zhu ngjiad 庄稼汉 zhu ngjiah n 庄 稼活 zhu ngjiahu 中的 稼 便都是轻声 而 学生 xu sheng 中的 生 是轻声 学生会 xu sh nghu 中 的 生 不轻声 学生装 xu shengzhu ng 中的 生 又是 轻声 像 庄稼 庄稼地 庄稼汉 庄稼活 一样 如果 庄稼 中的 稼 读轻声 那么 学生 中的 生 读轻声 学生会 学生装 中 生 也读轻声 这样就使这些有规律 可循的轻声变得更有规律 二 对于无规律可循的轻声词的整理 1 无规律的轻声词 人们口头上很活跃的一些词 有些已经相当固定地被 人们读作轻声 本着习性原则 我们认定它们读轻声 如 豆 腐 包袱 萝卜 棒槌 巴掌 别扭 嘟囔 疙瘩 苍蝇 等 因为 这些词如果不读轻声 会觉得生硬 影响到普通话水平的语 031咸宁学院学报 第28卷 音面貌 而另外一些口头使用的文气一点的词语轻声词 如 耽误 队伍 累赘 脑袋 挑剔 眼睛 力量 等 相当一部 分母语方言中无轻声现象的人并不习惯把它们读作轻声 这样的轻声词我们也可以不标注为轻声 2 无规律中的有规律轻声词 上文中列举的这一部分轻声词倒是很耐人寻味 看似 无规律 但仔细分析 却能找到一些理据 这部分轻声词有 必要保留在普通话轻声字词里面 其他讨论轻声规范问题的意见 较有影响而有代表性 的 如周祖谟先生 他在 普通话的正音问题 4 一文里提 出了如下的原则 有些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例如 大意 跟 大 意 疏忽 不同 冷战 跟 冷 战 发冷而颤抖 不同 地 道 跟 地 道 指货物真实 如 东西很地道 不同 后 面一个音节都读轻音 有些词有区分词类的作用 例如 报 告 是名词 报 告 是动词 练习是名词 练 习 是动 词 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词 如复音单纯词 葡 萄 玻 璃 模 糊 并列式的双音词 规 矩 朋 友 带词尾的 词 桌 子 石 头 和重叠式的动词 看 看 试 试 等 后面一个音节都读轻音 这些都没问题 应当照北京音来 读 但是在北京话里有些词后面一个音节也可以轻读也可 以重读 如果没有区分词义或词类的作用 最好一律采取原 来的读音而不读轻音 例如 记录 介绍 节目 坚固 支持 谨慎 职务 经费 成就 限制 仪器 待遇 修理 敷衍 又如高景成先生 他观察到在北京话里轻声有衰颓的 趋势 5 因而提出 尽少规定轻声 的意见 具体地说就是 原来老北京读轻声 现在不读轻声的 照现在的读法 不标 轻声 就是现在可读轻声 也可不读轻声的 可轻声 也一 律不标轻声 再有如张洵如先生 依据他编的 北京话轻声词汇 所 收的4 351条轻声词来看 他是把北京话里必须读轻声的 轻声词跟可读轻声也可不读轻声的 可轻声词 一律都作 为 轻声词 收进去了 他对轻声采取的是 宽的标准 又如徐世荣先生 他编的 普通话轻声词汇编 一书 因为 这是他专为普通话语音研究班编的辅导教材 所以该书只 从两万条较常用的词 不包括人 地 专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的重叠形式 里 选了在北京话里必须读轻声的双音 节词1 028条 而应读 次轻音 即按北京语音习惯读得稍 短 原来的调值仍依稀存在 但不轻读也可以 例如 勇 敢 条件 妻子 等 的约4 500条都没有收入 该书还 声明 本书辑录的这一批词的轻音 据编者按北京语音的 习惯审查 还是比较显著的 但这还很难说是普通话轻声词 的全部 同时也可能有一些是可以淘汰的 去取之间 还可 以进一步研究 徐先生对待轻声词 在这里采取的是 严 的标准 1994年10月30日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教 育委员会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颁布 国语 1994 43号 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 6 以下简称 决 定 该 决定 颁布以后 普通话水平测试 简称PSC 就 在全国范围内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随着测试影响范围的 不断扩大 它已经成为我国人民语言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对 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配合这一 决定 出版的书籍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以下简称 大 纲 更是成为人们学习普通话的蓝本 大纲 第二部 分 普通话 口语和书面语 常用词 表一 和 表二 共 收词23951条 其中轻声词语有1 363个 2004年 在1994 年出版的 大纲 的基础上 修订出版了 普通话水平测试 实施纲要 7 以下简称 纲要 在第二部分 普通话水 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 表一 表二 后附 普通话水平 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 共收轻声词545条 该表有相关 说明 1 本表根据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 编 制 2 本表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二项 读多音节词语 100 个音节 测试使用 3 本表共收词545条 其中 子 尾词206条 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4 条目中 的非轻声音节只标本调 不标变调 条目中的轻声音节 注 音不标调号 如 明白m n b i 从 大纲 收录轻声词语 1 363条 到 纲要 收录545条 虽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