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第一章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六是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从解决温饱向总体小康跨越。“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1%和8%。覆盖城乡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市用于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年均增长72.5%。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712亿元,增长1.5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8.3平方米和49.6平方米,市区户均汽车拥有量为12.7辆,均居全省全国前列。台州已经从全省贫穷落后地区转变为相对富裕地区,人均收入在全省居温州之后排名第二位,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居上海之后排名第二位;台州的消费水平也一直居于前列,在长三角地区列第一位,高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今年全市人民币储蓄存款已经达到1600多亿元,民富现象非常突出。 “十一五”期间,台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突出改善民生,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拓宽城乡居民的增收渠道,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212元,比2005年增长56.4%,年均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5%。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1307元,比2005年增长69.0%,年均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2%,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一)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 工资性收入是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它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7428元,比2005年增长56.9%,年均增长9.4%;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0.1%,较2005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828元,比2005年增长88.4%,年均增长13.5%,增速超过纯收入2.4个百分点;占纯收入的比重为42.7%,比2005年提高4.4个百分点,是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拉动力量。 近年来,为了保障民生,政府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标准不断扩大和提高,带动了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的较快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6090元,比2005年增长59.0%,年均增长9.7%;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21.0%,较2005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为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第二来源。其中养老金和离退休金收入人均5172元,比2005年增长75.8%,年均增长11.9%。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664元,比2005年增长1.38倍,年均增长18.9%;占纯收入的比重为5.9%,较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二)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2010年,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人均为5127元,比2005年增长53.2%,年均增长8.9%;占纯收入的比重为45.3%,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得到的收入从2005年的1147元增加到2010年的1666元,年均增长7.8%。期间,由于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对农业经营户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总体而言,稳中有升的农产品价格为农民带来了效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冲击,台州农村居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经受了严峻考验,但伴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好转,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增长逐渐恢复。五年间,农村居民从事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收入从2005年的2230元增加到2010年的3461元,年均增长9.2%。 (三)财产性收入成为城镇居民的增收亮点 “十一五”时期,国家为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出台了一系列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拉动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较快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432元,比2005年增长了79.4%,年均增长12.4%,增速居四大类收入之首。2010年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4.9%,较2005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出租房屋收入人均833元,年均增长12.6%;利息收入人均173元,年均增长3.3%;其它投资收入人均302元,年均增长15.1%。 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环境的优化,“十一五”期间,台州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7933元,比2005年增长45.0%,年均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086元,比2005年增长60.7%,年均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1%,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消费支出2.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倍数,由2005年的2.46倍缩小至2.22倍。 (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结构由满足生存需要向着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休闲旅游等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热点。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为924元,比2005年增长84.1%,年均增长13.0%,增速领先消费总支出6.3个百分点,其中旅游支出五年增长近一倍。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为2721元,比2005年增长44.7%,年均增长7.7%,服务性消费金额已占全部消费金额的三分之一。 (二)家用汽车消费突飞猛进 “十一五”期间,居民收入的增长和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为家用汽车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今,遍布大街小巷、跑遍田间地头的家用汽车,已成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好佐证。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交通方面的支出为2528元,比2005年增长1.04倍,年均增长15.3%,增速约为消费总支出的两倍,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2005年的10.0%上升至14.1%。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的家用汽车拥有量从2005年末的11辆增加至2010年末的30辆。家用汽车拥有量的攀升,带动了车辆使用税费和车用燃料等相关“养车”费用的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交纳车辆使用税费和购买车用燃料支出分别为140元和651元,较2005年均有成倍增长。这五年,农村居民对家用汽车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2010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0辆,比2005年的4辆增加6辆。家用汽车拥有量的提升,给城乡居民家庭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便捷。 (三)耐用消费品不断普及 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提升,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向着高档化、数字化发展,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了居民消费的热点,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耐用消费品也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2010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100台家用电脑,比2005年末增加39台,并且部分家庭开始拥有多台家用电脑。如今,在家上网学习、查资料、聊天、打游戏等与电脑有关的文娱活动,已成为大部分城镇居民家庭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内容。2010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53架照相机、10架摄像机,在数量上比2005年末分别增加3架和6架,在品质上实现向“数码”产品的转移。 “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普及步伐在不断加快。2010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66台、电冰箱88台、彩色电视机158台,比2005年末分别增加15台、25台、30台;拥有热水器71台、微波炉28台、家用电脑37台,分别比2005年末增加21台、13台、23台。耐用消费品的不断普及,丰富和改善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五年农村居民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大幅提升,有使用能力的农村成年居民已接近人手一部,2010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05部,比2005年的130部增长57.7%。移动电话的普及,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对外信息交流。 (四)居住条件明显提升 过去五年,城镇居民家庭在居住方面的改善,主要是从“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高”。2010年末,89.4%的居民家庭住上了单元式配套住宅,比重比2005年末提高5.2个百分点;现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为42.9平方米,比2005年末增加了2.5平方米。在住宅设施方面,99.5%的家庭拥有卫生设备,比2005年末提高2.4个百分点;91.1%的家庭安装了空调设备,比2005年末提高9.1个百分点。同时,除现住房外,每百户居民家庭还拥有38套其它住房,比2005年末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十一五”期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的住房面积不断增加,住房质量明显提高,配套设施更加完善。2010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57.0平方米,比2005年末增加7.4平方米;其中69.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比重比2005年末提高22个百分点。在住房设施方面,43.6%家庭安装了空调,比2005年末的19.5%提高24.1个百分点;77.6%的家庭使用上水冲式厕所,比2005年的61.5%提高16.1个百分点;88%的家庭用上了自来水,比2005年的79.7%提高8.3个百分点;75.7%的家庭使用上液化气,比2005年的57.8%提高17.9个百分点。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还表现在农村居民对住房装潢的重视,装潢所用材料档次不断提高,部分富裕家庭装修已不亚于城市居民。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1509元,比2005年增长2.1倍;住房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8.6%,比重比2005年提高4.0个百分点。 回顾“十一五”,在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物价上涨以及农民增收渠道不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明显,收入增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呈现了下降趋势。此外,过快上涨的物价水平,也给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冲击,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如何让居民收入增速赶上经济的增长,已成为“十二五”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值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有效落实扶持农民增收“六项计划”,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加快欠发达地区增收步伐,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增收。2008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22738元增长到30490元,年均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9180元增长到13108元,年均增长12.6%,均高于全市GDP增速,并连续七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由08年的2.48缩小到2.32。2011年台州人均GDP达4632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已超7000美元。图1:2008-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单位:元)2、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城镇居民的收入仍然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但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从2008年的60.9%下降到2010年的60.1%,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加较快,占总收入比重呈现上升态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市“农民培训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居民第一产业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呈10下降状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占比呈上升态势。(二)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1、消费水平与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改善,城乡消费支出持续增长。2008年全市城镇家庭人均全年消费为15715元,2011年达到2264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8年为7090元,2011年达到9491元。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保持在35%左右,教育、娱乐、住房等消费迅速上升,大量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普通家庭,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现代化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多,家用汽车、空调、电脑、移动电话等消费品每百户拥有量不断增加,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图2:2008-2011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表1:20082010年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辆)空调(台)电脑(台)移动电话(部)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200825717347872320217620092691795495312191942010301018264100372232052、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全市累计有2936个行政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村庄整治覆盖率达58.4%,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347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17个。启动实施农房改造,有效化解农村建房难题,三年来,全市直接受惠农民达到17.3万户。扎实开展下山移民,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完成下山移民16793户,共56296人。强势推进“清洁家园和谐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市共配备专职保洁员1.4万人,实现行政村保洁队伍全覆盖,农村垃圾处理覆盖率达98.5%。全市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 42.91平方米,累计已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12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旧住宅区综合改造140多万平方米,累计开工建设农民工公寓55万平方米,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46.73万平方米,切实解决近2万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置换、修缮、租用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现已改造完成8300多户。(三)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75.47岁,孕产妇死亡率7.06/10万,婴儿死亡率4.77,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中上水平。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新乡市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桥梁养护管理培训课件
- 2025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核心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2025注册验船师考试(B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初级汽车维修工考试模拟试题集
- 2025年人工智能项目经理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碳排放权与碳期货市场关联研究面试高频考点
- 公务员面试题实例分析及答案
- 急性胆囊炎疾病概述
- 从零开始讲装置布置:建规、石化规、精细规在工程设计时如何合理选用
- 2025年危险品水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库(共500题)
- 小红书运营合作协议书
- 工业固废处置协议书
- 艺术基金授课协议书
- 【杭州】2025年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一次招聘编外人员1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保密观题库题库及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 TBIE004-2023通孔回流焊接技术规范
- DB32T 5045-2025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