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资本市场发展趋势_第1页
未来10年资本市场发展趋势_第2页
未来10年资本市场发展趋势_第3页
未来10年资本市场发展趋势_第4页
未来10年资本市场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来 10 年资本市场发展趋势 目录 目录 . 1 1 中国资本市场回顾 . 2 1.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 2 1.2 近年来资本市场重大政策与措施 . 4 2 全球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 6 2.1 全球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 6 2.1.1 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 . 6 2.1.2 主要经济体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7 2.1.3 国际贸易大幅萎缩 . 8 2.1.4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大幅降低 . 8 2.2 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 8 2.2.1 2009 年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和格局 . 9 2.2.2 2009 年国际金融市场价格走势 . 9 3 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 9 3.1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9 3.1.1 2009 年中国经济数据分析 . 9 3.1.2 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0 3.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 11 3.2.1 2009 年中国资本市场运行分析 . 11 3.2.2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2 4 未来 10 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趋势 . 12 4.1 法律和监管体系将基本完善,成为更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 . 12 4.2 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成为一个高效、多层次和开放的市场 . 12 4.3 将出现具国际竞争力的证券期货经营 机构,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 13 4.4 中国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不断显现 . 14 5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 15 未来 10 年资本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资本市场从开始出现 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经济逐渐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而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宝贵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巨大的融资需求将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资本市场来满足;其次,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迫切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金融风险,而这种转变必须通过做强做大中国资本市场来实现;第四,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改革医疗保险体制和建设新农村等重要领域,也要求资本市场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第五,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加剧,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日新月异,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发达程度已 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发展趋势 来看, 中国 资 本市场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将基本完善,成为更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成为一个高效、多层次和开放的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将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金融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 中国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不断显现 。同时, 中国资本市场将在动员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上市公司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并为社会和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财富与价值 ;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股东结构日益多元化; 金融 创新将给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 在分业管理的基础上,金融体系各行业的融合将为资本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 证券业的规模和价值创造能力将获得令人惊异的增长 等。 展望 2020 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基本完成从“新兴加转轨”向成熟市场的过渡,迈入全面发展的时期。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将在中国经济构筑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一个更加开放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 中国 资本市场 回顾 1.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1) 中国 资本市场的萌生( 1978-1992) 随着 70 年代后期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对 资金 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中国资本市场开始 萌生。 在发展初期,市场处于一种自我演进、缺乏规范和监管的状态,并且以区域性试点为主, 证券发行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也缺乏统一的监管,股票发行市场也出现了混乱。同时 ,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认识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分歧。 深圳“ 8.10 事件”的爆发,是这种发展模式弊端的体现,标志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规范的管理和集中统一的监管。 2)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1993-1998) 1992 年 10 月,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 1997 年 11 月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1998 年 4 月,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中国证监会成立后,推动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证券期货市 场法规和规章的建设,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使资本市场的发展走上规范化轨道,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随着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和流通市值、股票发行筹资额、投资者开户数、交易量等都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沪、深交易所交易品种逐步增加,由单纯的股票陆续增加了国债、权证、企业债、可转债、封闭式基金等。伴随着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证券中介机构也随之增加。到 1998 年底,全国有证券公司 90 家,证券营业部 2412 家。 在这个阶段,统一监管体系的初步确立,使得中国资本市场从早期的区域性市场迅速走向全国性统一市场。随后,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出台,资本市场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同时,各种体制和机制缺陷带来的问题也在逐步积累,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发展。 3)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1999 至今 ) 证券法于 1998 年 12 月颁布并于 1999年 7 月实施, 是中国第一部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 ,并由此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 2005 年 11 月,修订后的证券法颁布。证券法的实施及随后的修订,标志着资本市场走向更高程度的规范发展,也对资本市场的法规体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这一时期,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市场各方对多层次市场体系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中小板与创业板的推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出现,是中国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迈出的重要步伐。可转换公司债券、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企业或证券公司发行的集合收益计划产品、 权证 以及近期推出的股指期货 等新品种 出现,丰富了资本市场交易品种 。 但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遗留问题、制度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也逐步开始显现。从 2001 年开始,市场步 入持续四年的调整阶段:股票指数大幅下挫;新股发行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难度加大、周期变长; 证券公司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 到 2005 年 全行业 连续四年总体亏损。 而 2005 年至 2008 年底,中国股市又经历一个短暂的过山车式行情。 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 中国资本市场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试点开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 , 早期制度设计 有很多 局限 , 改革措施不配套 。 一些在市场发展初期并不突出的问题,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逐步演变成市场进一步发展的 障碍 , 包括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治理结构不完善;证券公司实力较弱、运作不规范; 机 构投资者规模小 、 类型 少;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合大型资金投资的优质蓝筹股、固定收益类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 ;交易制度单一,缺乏 有利于机构投资者避险的交易制度 等等。 在这一阶段, 1999 年证券法的实施及 2006 年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使中国资本市场在法制化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一批大案的及时查办对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规范市场参与者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高度重视;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的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建设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合资 证券经营机构的出现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有了新的进展。 1.2 近年来资本市场重大政策与措施 中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加转轨”市场。由于建立初期的整体环境和市场本身制度设计上的局限,中国资本市场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得以解决。近几年,中国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完善市场基本制度和恢复市场功能 的改革措施。 1)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 国务院于 2004 年 1 月 31 日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纲领性意见,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若干意见是中国政府就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指导思想和任务首次进行全面明确的阐述,对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进行整体部署,它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股 权分置改革 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且,随着新股发行上市的不断积累,其对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本质上是实现机制上的转换,即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 A 股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重要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创新。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历史问题,还在于为资本市场其他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积累了经验、创造了 条件。 3)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受体制、机制、环境等因素影响,相当一批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2005 年 11 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从 2006 年 3 月起,中国证监会 开展 了旨在进一步 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 加强上市公司治理 、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专项活动。主要措施包括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制、强化信息披露、规范公司治理、清欠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推动市场化并购重组等。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运 行中具有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强化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是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关键。 4)证券公司综合治理 2004 年前后,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生存与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中国证监会按照风险处置、日常监管和推进行业发展三管齐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形成机制的总体思路,对证券公司实施综合治理。 5)发行制度改革 我国股 票发行制度从资本市场建立之初的审批制到核准制,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进行了各种改进,但与成熟市场的注册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高发行效率、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对发行审核制度仍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股票发行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应该逐步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方向转变,增强市场约束机制,提高市场运作的透明度,将定价过程更多地交由市场参与主体决定。这不仅能够增强定价的准确性,使市场的发展得以顺利推进,也使市场参与主体在获得各自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 6)基金业市场化改革及 机构投资者发展 1998 年,中国证监会开始推动基金业的发展。但是,在基金业发展初期,由于起步晚,各方面运作尚不成熟,市场的投机气氛浓厚,基金行业曾发生过一些违规行为,使行业发展遭受重大挫折。从 2000 年起,中国证监会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并将其作为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重要举措。 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是中国基金业近年来改革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基金业的市场化改革,使得机构投资者力量迅速壮大,基本改善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格局。资本市场主流的投资模式发 生了根本变化,从投机和坐庄盛行转向重视公司基本面分析和长期投资。 7)资本市场法律体系逐步完善 1993 年的公司法和 1998 年的证券法是规范资本市场的两部重要法律,对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的发展,市场发展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许多新情况,这两部法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亟需修改。 2005年 10 月全国人大修订了公司法和证券法(简称“两法”),并于 2006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 法治是资本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和稳步发展的保障。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推动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尤为重要。“两法”的修订和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进一步理顺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关系,健全了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对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法治水平、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全球经济与资本市场 发展 现状 2.1 全球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009 年,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经济体极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其中, 主要发达经济体从第三季度起缓慢走向复苏,通缩风险明显降低,金融市场流动性压力大幅缓解;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率先反弹,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发达经济体就业形势严峻、信贷持续收缩、财政赤字日益扩大,以及个别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凸显,构成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的不利因素;主要经济体采取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也埋下了未来出现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隐忧;一部分新兴市场或发展中经济体仍存在着国内金融部门不稳定、外部融资困难等问题;也有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了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苗头。 2009 年,世界贸易大幅萎缩,同时各主要经济体 经济不平衡程度有所减轻;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大幅降低。 2010 年,世界经济 仍在 延续 2009 年的复苏势头,但是由于扩张性政策退出、局部通货膨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加大,仍不能完全排除复苏进程出现反复的可能性。 2.1.1 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 1)美国经济走向复苏 受金融危机冲击, 2008 年美国经济仅增长 0.4%。 2009 年下半年,在异常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开始从衰退走向复苏,第四季度复苏势头比预期更为强劲,创下 2003 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涨幅。 2009 年美国各季度实际 GDP 环 比折年率分别为-6.4%、 -0.7%、 2.2%和 5.6%, 前三季度 GDP 同比分别下降 3.3%、 3.8%和 2.6%,第四季度同比增长 0.1%,全年实际 GDP 下降 2.4%。 2)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 2008 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下降至 0.6%。受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出口复苏、存货调整和金融体系功能修复措施的提振,欧元区经济从 2009 年第三季度起缓慢复苏,全年实际 GDP 下降 4.1%。 2009 年,欧元区各季度实际 GDP 环比增幅分别为 -2.5%、-0.1%、 0.4%和 0.1%,同比分别下降 5.1%、 4.9%、 4.1%和 2.1%。其中,政府消费、外需拉动和存货调整对经济形势转好的作用较大。 3)日本经济复苏进程并不平坦,通货紧缩重现 国际金融危机阻断了此前日本经济初步恢复的势头, 再次把日本经济拉入衰退。 2008 年,日本经济收缩 1.2%。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在私人消费回升、企业存货调整和出口增长的拉动下,日本经济从 2009 年第二季度开始复苏。 2009 年日本各季度实际GDP 环比分别增长 -3.6%、 1.5%、 -0.1%和 0.9%, 全年实际 GDP 下降 5.2%。 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表现差异较大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表现差异较大。 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2009 年保持了 6.5%的经济增速,成 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中,中国实际 GDP 比上年增长 8.7%;印度实际 GDP 比上年增长 5.6%。据 IMF 数据,非洲、中东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2009 年实际 GDP 分别增长 1.9%和 2.2%,独联体、中东欧和西半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实际 GDP 分别下降 7.5%、 4.3%和 2.3%。 2.1.2 主要经济体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009 年,各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均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调降基准利率,或通过变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方式增加货币供给。在政策目标上由保 持金融机构流动性、防止金融危机蔓延为主向重新启动信贷市场、刺激经济复苏为主转变。 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金融市场流动性压力显著缓解的背景下,出于对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增大未来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的担心,美联储和欧央行开始对前期执行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进行局部性调整,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央行则启动了加息进程。 1) 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 财政赤字创二战以来最高记录 ; 2) 欧央行大幅降息并采用非标准措施 , 一些国家财政赤字严重超标 ; 3) 英格兰银行将基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后转而实施资产购买计划 ; 4) 日本银行继 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 , 进一步扩大财政预算以刺激内需 ; 5) 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央银行总体上执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并 继续执行经济刺激政策 。 2.1.3 国际贸易大幅萎缩 2008 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的经济下滑引发了国际贸易大幅萎缩。 2009 年,在世界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率先复苏,全球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并缓慢走向复苏。发达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继续下降。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引发国际贸易价格大幅下滑。受经济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有所抬头。 2.1.4 国际资本 流动规模大幅降低 2009 年,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大幅下降。据 IMF 估计, 2009 年全球资本净流动规模为 10439.4 亿美元,下跌幅度达到 40%,为 2002 年以来的第一次下跌。 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跌; 国际债券发行平稳,跨境证券投资缓慢恢复 ; 银行跨境借贷继续下降 。 2.2 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2009 年世界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在危机中受到一定程度冲击,但其在国际金融市场格局中仍居于主导地位。全球金融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国际金融市场回暖,主要股指、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和黄金价格等都创下 多年来少有的年度涨幅,黄金价格再创历史新高,但主要股指和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尚未回到危机前的历史高点;主要经济体实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引导主要货币短期利率显著下降;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较为乐观的预期以及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中长期通胀预期,推动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受美联储实施超低利率政策、美国财政赤字大幅上升、市场对美元的避险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美元除在年初走强外持续走弱。 2010 年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将受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主要经济体扩张性政策退出策略等因素影响。 2009 年,主要经济体危机救援活动取得 积极成效,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经营活动逐步趋于稳定,但中小金融机构处境困难,欧洲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恢复较慢。尽管全球经济金融形势趋于稳定,但超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资产泡沫风险和通胀风险不断增大,全球经济刚刚止跌回稳与股票、商品期货等金融市场价格大幅回升之间存在不一致性,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加大成为新的全球经济金融不稳定因素,而接受政府援助的大型金融机构的薪酬体制、风险文化、盈利模式等 28 未实现有效改革。对危机暴露出的巨大风险的反思、对现行金融业务模式和金融监管体制的深刻检讨,促使国际社会和各国采取一致行动,提出了一 系列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方案,全球金融监管体制酝酿变革。 2.2.1 2009 年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和格局 1) 伦敦、纽约、东京为全球三大外汇交易中心,全球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大幅下降 ; 2) 英国是跨国借贷业务的集中地,全球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规模稳步回升 ; 3) 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在全球债券市场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全球债券市场未清偿余额稳步增长 ; 4) 纽约股票市场规模依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内地股票市场规模增长显著 ; 5) 伦敦、纽约是世界黄金现货、期货交易中心,全球黄金交易量下降 ; 6) 纽约、芝加哥和伦敦保持在 商品期货市场的领先地位,全球商品期货成交量继续增长 。 2.2.2 2009 年国际金融市场价格走势 1) 美元在年初走强后持续走弱 ; 2) 主要货币短期利率显著下降 ; 3) 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明显上升 ; 4) 全球主要股指大幅回升 ; 5) 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创历史新高 ; 6) 主要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幅回升 。 3 中国经济 与资本市场 发展现状 3.1 中国经济 发展现状 3.1.1 2009 年中国经济数据分析 2009 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 中国 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33535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 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 6.2%,二季度增长 7.9%,三季度增长 9.1%,四季度增长 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35477 亿元,增长 4.2%;第二产业增加值 156958亿元,增长 9.5%;第三产业增加值 142918 亿元,增长 8.9%。 1) 农业生 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53082 万吨,比上年增长 0.4%,连续 6 年增产 。 2) 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1.0%,增速比上年回落 1.9 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 5.1%,二季度增长 9.1%,三季度增长 12.4%,四季度增长 18.0%。 3) 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1%,增速比上年加快 4.6 个百分点。 4) 市场销售增长平稳较快,部分产品销售快 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 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2.1个百分点。 5)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 0.9%,农村下降 0.3%。 6) 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自 11 月份由降转升。全年进出口总额 22073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13.9%。 11 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增长 9.8%, 12 月份增长 32.7%。 7)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总收入 1885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75 元,比上年增长 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8%。 3.1.2 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尽管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中国只是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 在中国经济和社 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 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系统不完善,法规制度不健全 等 。最主要的问题和矛盾 有 : (1)经济结构不合理;(2)分配关系尚未理顺; (3)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4)就业压力不断上升; (5)某些自然资 源,如水、石油和铁矿石等短缺对于经济的制约力增加,环境压力加大; (6)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比较弱。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四个失衡:即产业结构失衡、需求结构失衡、就业结构失衡和城乡结构失衡。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对策包括: 1) 需求结构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转变。 2) 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的转变。 3) 要素资源投入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资金和 自然资源支撑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转变 。 4) 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 “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 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 “ 资源 产品 废弃物再生资源 ” 的反馈式循环过程的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连步形成 “ 低投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宰 ”的经济增长方式。 3.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3.2.1 2009 年中国资本市场运行分析 2009 年, 资本市场发挥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融资总量同比大幅增加,并正式启动创业板 ,新增了地方政府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多种金融产品,有力支持了 4 万亿元投资计划、增加了民间投资、加大了 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及时高效的资金支持。 2) 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收购、兼并、重组和整体上市等方式,进行结构调整,实现做大做强, 在促进自身盈利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 金融市场交易工具创新步伐有所加快 ,增强了资产流动性,并为经济主体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避险工具。 4) 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股票市场指数不断上扬,使得资本市场通过财富效应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 挥。 股票市场交易量大幅增加,市场指数震荡走高。 2009 年,沪深两市 A、 B 股共成交 53.6万亿元,比 2008 年增长 1.01 倍。两市指数震荡走高,上证综指较年初上涨 77.24%。深圳成指较年初上涨 108.92%。 2009 年 6 月,在暂停 9 个多月后, A 股市场 IPO 重新恢复; 9 月,创业板正式启动。全年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共筹资 5711.16 亿元,同比增长 33.9%,其中,通过 A 股市场 IPO 募集资金 1633.79 亿元,同比增加 57.63%;通过创业板 IPO 募集资金 197.59 亿元;境内企业通过在 A 股市场增发共融资 3019.93 亿元,同比增加 44.31%。 债券市场发行量大幅增加。 2009 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 (不含央行票据 )46734.7 亿元,同比增加 68.27%。 黄金市场成交量保持增长,黄金价格创出历史新高。 2009 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各交易品种累计成交 2.1 万吨,合计 1.1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5.51%和 22.67%。黄金现货主力品种 Au99.95 年初以 192.6 元 /克开盘,年内最高 285.5 元克,创历史新高,年末收于 248元 /克,较年初上涨 28.76%。 商品期货市场规模快速壮大,资源类商品量价齐升。 2009 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21.57 亿手,成交金额 130.51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8.18%和 81.48%,资源类商品交易活跃。 3.2.2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和转型需求,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是,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处于类似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新兴资本市场相比,以及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1) 资本市场的整体规模有待扩大、结构有待完善 2) 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 上市公司整体实力有待 提高,内部治理和外部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4) 证券公司综合竞争力较弱 5) 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规模 有待进一步提高 6) 法律、诚信环境有待完善,监管有效性和执法效率有待提高 4 未来 10 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趋势 4.1 法律和监管体系将基本完善,成为更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 到 2020 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将更加完善,机制健全、透明高效、运行安全的市场体系将基本建成,资本市场成为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 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和执法体系基本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将基本完备,证券执法体系基本健全 ,执法效率显著提高,从而有效规范资本市场的各类活动并保障市场的稳健运行。各种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法律责任制度安排得到切实落实,相关的司法审判机制基本形成,多样化的非诉讼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得到建立,证券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打击,资本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金融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合理、高效的监管体制逐步完善。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组成的立体、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基本确立。监管重点实现了从行政审批为主向信息披露为主的转变,监管模式实现了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 转变。政府职能定位实现了从管理者到监管者的转变;证券、期货业协会及交易所的自律监管作用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 4.2 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成为一个高效、多层次和开放的市场 到 2020 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层次更为丰富。资本市场将包含丰富的投资产品、多样化的交易平台,形成满足多层次投融资需求的市场体系,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广阔的平台。 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效率较高、流动性较强和具有一定深度的市场。市场交易成本将大幅降低,市场效率较高;市场机制 将充分发挥作用,资本市场的发行、定价、交易等环节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运行和自我调节;资本市场的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市场的流动性较高,冲击成本较低;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基本建立,系统性风险逐步降低;市场的深度和稳定性增强。 股票、债券、期货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全面发展,资本市场结构较为平衡与合理,金融产品更加丰富。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代表中国经济主体的大部分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特别是大盘蓝筹股和创新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获得较大发展;上市公司运作规范,公司治理水平大幅提高。 债券市场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股 票市场形成有效的平衡;债券品种多样化,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种固定收益类、结构性和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将不断出现。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的品种更加丰富。市场参与主体基本成熟,投资者多元化,具有良好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意识。市场交易活跃,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多层次市场体系得以建立,交易机制比较完善,交易所的市场化运作水平较高。多层次市场逐步建立,形成交易所市场与场外交易市场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的市场体系。交易结算制度基本完善。交易所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开放的市场,并具有一定的国 际竞争力。与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相适应,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一个开放度较高的国际性市场。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服务,并与本土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国际资本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程度有较大提高;国际企业可以选择在中国资本市场发行上市。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市场的深度、广度、融资成本、流动性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4.3 将出现具国际竞争力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 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到 2020 年,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发展也将进入 新的时期。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更加规范化和国际化,治理结构更加完善,激励机制更加健全,管理、服务和风险控制水平有较大提高。大批既了解国际运作、又服务于中国经济需求的专业人才成长起来。资本市场运行的良性格局基本形成。 证券公司的发展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竞争力显著增强,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各项主要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形成了依托于本土市场的较强的全球竞争力。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更趋多元化,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市场的竞争和筛选,中国资本市场将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公司。 以基 金管理公司为主的资产管理机构全面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中国基金业获得较大发展,规模大幅增加;基金类型及品种比较丰富;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更大程度地投资于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产管理机构。 其他证券期货服务机构获得较大发展。在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评级公司等其他证券期货服务机构也获得较大发展。各类机构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运营、管理更加规范,专业化程度和执业水平显著提高。 4.4 中国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不断显现 到 2020 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基本完成从“新兴加转轨”市场向成熟市场的过渡;资本市场的各项功能得到较为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