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防尘、防噪音措施.doc_第1页
工程项目施工防尘、防噪音措施.doc_第2页
工程项目施工防尘、防噪音措施.doc_第3页
工程项目施工防尘、防噪音措施.doc_第4页
工程项目施工防尘、防噪音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确确保保减减少少扰扰民民 降降低低环环境境污污染染和和控控制制噪噪声声的的保保证证措措施施 一 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 把环保指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人 实行岗位责任制 建 立一支懂行善管的环保自我监控体系 按照 ISO14000 标准体系进行 运作 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 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 二 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 1 首先注意施工现场的位置 以及了解施工对附近影响的情况 精心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及优化施工方案 以对该工程临近房屋或道路 引起最少的损害 噪音或任何其它的干扰和不便 2 对于本次施工在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运输中 尽量避免如水泥 黄砂 垃圾等散落及粉尘飞扬 保护周围优美的城区环境 3 本次工程施工人员的生活设施 拟在工地现场外租借安排 关随时保持现场的卫生清洁工作 4 项目经理部需精心组织 科学管理 合理科学安排施工流程 将机器噪声大的施工按排在白天 并将噪声大的设备实行防噪处理 5 现场工程指挥部要认真对待人为噪声的发生 制定相关的施 工管理制度 现场严禁出现人为敲打 叫嚷 野蛮装卸等现象 6 现场项目经理要充分认识到环保方面出现的扰民问题 在施 工中所使用设备要设置除尘装备 清运垃圾必须使用喷洒后方可运 输 严禁从窗口倾倒垃圾 细散颗粒材料的装卸运输要遮盖 现场专 用道路要经常洒水 从而把粉尘污染扰民降低到最小限度 三 施工现场防尘措施 1 施工现场垃圾清理时 采用袋装法 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水 泥及其它可飞扬的细颗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 运输和卸载时做到 宁慢勿散 以防止遗酒飞扬 减少扬尘 2 生活区内的锅炉或食堂大灶的烟囱加高 完全燃烧或燃烧型 媒 尽量采用消烟除尘型锅炉和消烟节能回风灶 烟尘降至符合有关 部门的排放标准 四 防止水污染措施 1 施工现场的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装置 使污水经过 隔油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平时加强管理 定期陶油和杂物 防止污染 2 施工现场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及其加工场地 其内严禁施 置其它物资 地面和墙面下部做防渗漏处理 存储 使用均要专人负 责 防止跑 冒 滴 漏 3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排入下水道或埋地处理 以免污染地 下水 五 施工现场防噪声措施 1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 树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 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 无故摔打木板 乱吹哨 限制高声喇叭 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2 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 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一般晚 10 点到次日早 6 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 确系特殊情况必须 昼夜施工时 尽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 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 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 出安民告示 求得群众谅解 3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1 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声设备与加工工艺 如低 声风机 电动空压机 电锯等 2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 即在通风机 鼓风机及各类排气 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 4 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器消声 采取吸声 隔声等学处理的方法 来降低噪声 1 吸声 吸声是利用吸声材料 玻棉 矿渣棉 毛毡 泡沫塑 料 吸声砖 木丝板 干蔗板 和吸声结构 如穿孔共振吸声结构 微穿孔吸声结构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等 吸收通过的声音 减少室内 噪声的反射来降低噪声 2 隔声 隔声是把发声的物体 场所用陋声材料 如厚木板 太棉被等 封闭起来与周围隔绝 常用隔声结构有隔声间 隔声机罩 隔声屏等 有单层隔声和双层隔声结构两种 3 涉及产生强噪声的成品 半成品中 制作作业 如家具 木 饰面 门窗制作等 在加工厂 车间完成 减少施工现场加工制作 产生的噪声 一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 并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 固体微粒 它是污染作业环境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 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 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二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矿山开采 凿岩 爆破 运输 隧道开凿 筑 路等 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 矿石粉碎 筛分 配料等 机械铸造工业中 原料破碎 配料 清砂等 耐火材料 玻璃 水泥 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 皮毛 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 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处理加工 包装成品等生产 过程 凡防尘措施不够完善 均可能有大量粉尘外逸 污染生产环境 三 生产性粉尘分类 按粉尘的性质可分为 1 无机粉尘 2 有机粉尘 3 混合性粉尘 四 粉尘对人体致病作用 1 呼吸系统疾病 尘肺 按病因可将尘肺分为 矽肺 硅酸盐肺 炭尘肺 混合性尘肺 金属尘肺 粉尘沉着症 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呼吸系统肿瘤 粉尘性 2 局部作用 3 中毒作用 五 预防措施 防止粉尘危害仍是当前劳动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建国以来 为了防止 粉尘危害 保护工人健康 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 法令 条例 1956 年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防止厂 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 规定含 10 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2mg m3 1958 年卫生部 劳动 部等联合公布了 工厂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办法 矿山防止矽尘危害 技术措施暂行办法 近年又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 和 经过修订的 粉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 等 使尘肺防治工作 已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多年来各级厂矿企业和卫生防疫机构 在防尘工作上 结合国情已经做了不少工作 总结出 革 水 密 风 护 管 教 查 八字经验 取得了很大成就 革 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 水 是湿式作业 密 即密闭尘源 风 是通风除尘 护 即个人防护 管 是建立规章制度 维护管理 教 是宣传教育 查 是定期检查评比 总结 定期健康检查 除 此 还制订 修订 乃至增订了粉尘卫生标准 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科 学依据 一 组织措施 根据条例规定不仅地方政府 企事业主管部门以及厂矿领导应十分重视 防治尘肺的组织领导工作 而且应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同时 要安排落实这 项工作 并应设有专人组织实施 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对本单位尘肺病防治工 作负有直接的责任 应采取措施 不仅要使本单位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达到国家 卫生标准 而且要建立健全粉尘监测 安全检查 定期健康监护制度 加强尘 肺患者处置 疗养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二 技术措施 采用革 水 密 风 护等综合措施 做好防尘 降尘工作 是防治尘 肺的最根本的预防措施 1 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即 革 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 径 如远距离操纵 计算机控制 隔室监控等避免接触粉尘 采用风力运输 负压吸砂等减少粉尘外逸 又如用含石英低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作为铸型材 料 减轻粉尘的危害 2 湿式作业 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实用的防尘措施 如采用湿式碾磨 石英 耐火材料原料 矿山湿式凿岩 井下运输喷雾洒水 煤层高压注水等 作业 基本上可以防止粉尘飞扬 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3 密闭 抽风 除尘 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 应采用密闭抽风 除尘办法 如采用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 防止粉尘外逸 抽出的含尘 空气再经除尘装置处理后排入大气 三 卫生保健措施 1 接尘工人健康检查 根据 粉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办法 规 定 从事粉尘作业工人必须进行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 有的还应做脱尘作 业检查 2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在生产现场条件受限制 粉尘浓度暂时不能 达到卫生标准时 可佩戴防尘口罩 作为辅助措施 国内常用的防尘口罩有 湘劳 I 型 武安 303 型 包钢 I 型以及其他简易型的口罩等 有时还可佩 用送风式防尘头盔等密闭式个人防护用具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注意营养 对增强个人体质 提高防病能力十分有 意义 另外 还应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澡 勤换衣服 保持皮肤清洁 养成 良好习惯 噪声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的发展 接触噪声的范围日渐扩大 噪声 对人的危害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噪声的作用下 不但影响工作 学习和休息 而长期接触强噪声还会损害听力和身体健康 噪声已成为社会公害之一 但 是人们也需要在适宜的有声环境下生活和工作 否则回带来心理忧郁和工作 上的不便 目前普遍认为 凡是使人不喜欢或不需要的声音统称噪声 因此在某些 情况下乐音也可能是噪声 根据人体健康和工作的需要 应积极研究和防止噪声的危害 生产性噪声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区别于 生产性噪声的还有环境噪声 包括交通噪声 及生活噪声 生产性噪声 就 其产生的来源可分成 1 机械性噪声 由于机械的撞击 摩擦 转动而产生 如织机 球磨机 电锯 机床等发出的声音 2 流体动力性噪声 由于气体压力的突变或液体流动而产生 如通风 机 空压机 喷射器 汽笛 放水 冲刷等发出的声音 3 电磁性噪声 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发生 如发电机 变压 器等发出的嗡嗡声 生产性噪声一般声级比较高 有些作业地点噪声声级可高达 120 130dB A 中高频噪声占的比例较大 不少作业可能接触脉冲噪声或 长期接触强度较大的连续性噪声 有些作业强噪声与剧烈振动或不良气象条 件或有害物质联合作用于人体 则更增加了危害性 防防止止噪噪声声危危害害的的措措施施 一 工业噪声卫生标准 目前国际上工业噪声防护标准指定制定的依据 大都从保护听力出发 使劳动者在该强度的噪声条件下反复接触不会对语音听力有明显的影响 标 准只能保护大多数人 不包括敏感者 我国1980 年公布的 工业企业噪 声卫生标准 试行 是根据A 声级制订的 以语言听力损伤为主要指标并 参考其他系统的改变 规定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 对新建企业为85dB A 但噪声强度最大不得超过115 dB A 本标准 只适用于连续稳态噪声 不包括脉冲噪声 以每天接触噪声8 小时为依 据而制订 我国尚未制订工业脉冲噪声卫生标准 但军事部门曾研制和公布了部队 用脉冲噪声安全标准 规定为 L 177 6gTN L 脉冲噪声 峰值声压级 标准限值 dB T 脉冲持续时间 ms N 每天接触脉冲次数 有一些国家根据脉冲噪声峰值声压级规定出一个工作日内容许接触脉冲 次数的限值 如140dB 容许 100 次以内 130dB 1000 次以内 120dB 10000 次以内 即每降低10dB 可容许接触脉冲次数放宽10 倍 工业噪声卫生标准是控制噪声危害的重要依据 卫生部门必须监督工业 企业采取各种措施 达到标准所提的要求 二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 由于噪声源的多样性及 与生产条件的密切性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 三 个体防护 主要保护听觉器官免受噪声的损害 在高强度噪声环境或在特殊高噪声 条件下工作 配戴个人防护用具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 常用的有耳塞 泡 沫塑料多制成圆柱型 使用前用手将其捻细后放入外耳道内 多为一次性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