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祖禹年谱简编.pdf_第1页
范祖禹年谱简编.pdf_第2页
范祖禹年谱简编.pdf_第3页
范祖禹年谱简编.pdf_第4页
范祖禹年谱简编.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范祖禹年谱简编.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7 年1 1 月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N o v 2 0 0 7 第1 0 卷第4 期 o u m a lo f i 细U n i v e m i t yo f A r t s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S c i c e sE d i t i o n V 0 1 1 0N o 4 范祖禹年谱简编 田小娟1 高叶青2 I 胰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西安7 1 0 0 6 1 2 陵西师范大学历之支化学院 陕西西安7 1 0 0 6 2 摘要 北宋著名史学家范祖禹一生著述颇丰 其自著 及参惨之 资治通鉴 两部著作在史学界均占据 重要地位 他智识明敏 长于劝讲 忠正为国 操守坚正 生括简朴自然 粹集祖禹一生行迹 制成简谱 以期明其 为人且为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司 北宋 范祖禹 年谱 中田分类号 K 8 2 6 4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0 0 8 7 7 7 X 2 0 0 7 0 4 0 0 0 4 0 5 范祖禹 字淳甫 一字梦得 宋史 范祖禹 传 梁溪漫志 卷三 人称范侍讲 范内翰 范谏议 范内相 范十三 三郎 华阳先生 唐鉴公 自称范秀才 卷二一 华阳学案 沫水门人 本传 本传 载祖禹 幼孤 据 本集 卷三七 祭趟端鹳文 可知其有一妹封封仙源县君 一 弟祖哲曾任菱州司理参军 苏轼称其为 范十三 当为族里之排序 三郎 自警编 卷五记载 乃 祖禹第行 但不知是以何标准之排行 在当时社 会中 以官爵 地望 乡里代称某有名望2 X 于祖禹 则称范侍讲 范内翰 范太史等 此不细述 祖禹与 吕希哲 刘恕等为友 谈论经书 相得益彰 形成 华 阳学派 因祖籍成都华阳 人称为 华阳先生 祖禹系出长安 唐末成都范氏由长安人蜀 春五三 谱 范氏 范隆始葬成都 之华阳 成都范氏自此始 高祖琏 曾祖度 曾祖妣李氏赠荣国太夫人 庞 氏赠昌国太夫人 度三子 谨 锴 镇 卷三九 范景仁墓志铭 卷五三 谱 范氏 祖锴 以卫尉寺丞致仕 祖妣郭氏 追赠昌国太 夫人 锴五子 长日百祉 仲曰百朋 季日百禄 余二 人不可考 卷四四 仲父酉朋 叔母扬氏 封寿安县君 奎蜀艺 文志 喜五三 奉集 喜三七 祭叔母 文 季父百禄 字子功 成都华用人 季母赵氏 宋 氏 均追封为蜀郡夫人 本条 卷四四 父百祉 成都华阳人 宝元元年戊寅 1 0 3 8 登 科 官太常博士 母封高平郡君 卷三七 告先批文 本集 卷三七 祭蜀公文 昔先考 大夫与公亲虽父子 义实朋友 并游太学 同年登 科 两宋名贤小集 卷三九 范蜀公集 记载仁宗 宝元元年 1 0 3 8 范镇中进士 百祉既与镇 同年登 科 亦当为1 0 3 8 年 弟祖哲 妹封仙源县君 弟 妹可考者均一人 妻吕氏 吕公著之女 收藕B 鞲 唧一0 4 2 6 作者简介 田小娟 1 卯l 女 陕西延安人 跌西历史博物馆陈列部馆员 史学硕士 高叶青 1 9 7 8 一 女 陕西成阳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4 万方数据 吕公著 1 0 1 8 1 0 8 9 宋史 卷三三六有传 宋仁宗庆历元年辛巳 1 0 4 1 l 岁 是年 范镇 1 0 0 8 1 0 8 8 3 4 岁 司马光 1 0 1 9 1 0 8 6 2 3 岁 苏轼 1 0 3 7 1 1 0 1 5 岁 范 百禄 1 0 3 0 1 0 9 4 1 2 岁 皇桔五年癸巳 1 0 5 3 1 3 岁 祭妹文 日 夙丧先妣 汝始总角 先君钟爱 怀抱鞠育 祖禹长其妹八岁 据此可推知祖禹十三 四岁时即已丧母 其时父百祉尚健在 至和元年甲午 1 0 5 4 1 4 岁 初至京师 本集 卷三七 幼孤 寄居范镇家 受到良好教育 亦受学于叔 父百禄 卷三七 祭蜀公文 卷三九 本传 嘉桔五年庚子 1 0 6 0 2 0 岁 再至京师 镇盛赞 嘉梧八年癸卯 1 0 6 3 2 3 岁 三月二十二日 以进士甲科第四名登第 本 集 卷三七 祭从叔主簿文 本集 卷一 春鲔初登 锡庆院试 卷三五 寅畏以飧福赋 御试 均应作于此时 获甲科之后 曾欲进论应贤良 以司马光劝阻做 罢 能改斋漫录 卷一二 有关祖禹任资州龙水令期间的作为 史料记载 非常少 仅见 卷七上 范祖禹 条载其 治平中任资州龙水令 宽简爱民 尤以兴学 校为首务 另 本集 卷一 资中八首 资州路月 山亭 资州路东津寺 宋 诗纪事补正 第四册 P 1 6 0 5 1 6 0 8 收录之 龙水县斋作 等诗 均当作于赴职途中 神宗熙宁三年庚戌 1 0 7 0 3 0 岁 六月十九日 司马光荐同修 通鉴 分掌唐史 温国文正司马公桑 卷四五 熙宁五年壬子 1 0 7 2 3 2 岁 正月 司马光奏迁书局于洛阳 设局崇德寺 八月 苏轼试院与祖禹简 叙近况 苏文忠公全集 卷五六 日在中和堂 望海楼 闲坐 渐觉快适 高案 此乃与祖禹第一简 熙宁六年癸丑 1 0 7 3 3 3 岁 三月二十四日 点检试卷违规遭贬 由开封至 洛阳书局 随司马光修书 卷一 六 答范淳甫 元丰二年己未 1 0 7 9 3 9 岁 二月 改京官 仍留洛阳书局作唐长编 长 鳊 卷二九六 元丰七年甲子 1 0 8 4 4 4 岁 十二月三日 通鉴 书成嘉奖 以光荐迁秘书 省正字 传家集 卷一七 此进书表当出自祖禹之手 晁氏客语 卷三 一 资治通鉴 成 范纯夫为温公草进书表 简谢 纯夫云 真得愚心所欲言而不能发者 温公 在洛 应用文字皆出公手 元丰八年乙丑 1 0 8 5 4 5 岁 六月七日 上疏论丧服简葬 并附 两篇 以进 本集 卷一三 七月九日 再论丧服 本粟 卷一三 再论 丧服疏 九月十七日 与司马康等奉旨校 通鉴 通 鉴 卷末 贲治通鉴表 哲宗元祜元年丙寅 1 0 8 6 4 6 岁 二月二十八日 进 十二卷 本集 卷 一三 进唐鍪表 当时后世 影响重大 卷一三 卷四 闰二月八日 司马光提举编修 神宗皇帝实 录 祖禹为实录院检讨官 卷三八 九月一日 司马光卒 卷一六 司 马文正公行状 本集 卷三 二十五日 祭光 本桑 卷三七 二年正月 再祭 本集 卷三七 又祭 文正公文 七年二月二十日 通鉴 印成进奏 颁 及公卿 祖禹奠告司马光之灵 绍圣元年七月 再 祭 卷三七 祭文正公 墓文 是月 以吕公著代司马光提举修 神宗皇帝实 录 祖禹因是上避亲状 本集 卷四 十月十四日 通鉴 校毕 奉敕镂刻于杭州 通鉴 卷束 资治通鍪表 5 万方数据 元桔二年丁卯 1 0 8 7 5 4 7 岁 六月五日 乞假回颖昌府探望范镇 本集 卷四 乞给假至颍昌状 九月十五日 讲 论语 毕 赐宴及赐御书唐诗 上表 赋诗以谢 是月 编 东宫锡燕 以进 三年 四月 复进 三经要语 本集卷四 谢讲论语半赐 燕表 卷一四 进经书要言札子 卷三六 卷七十设官部十 十月二十九日 乞效法仁宗于迩英阉张列 无 逸 二图 本集 卷一四 乞王无逸孝经 图札子 元桔三年戊辰 1 0 8 8 5 4 8 岁 四月二十日 除为起居舍人 连上四状辞免 复上状三省坚辞 五月八日 依所乞 本集 卷四 辞免除起居舍人状 申三省状 八月二十日 进 古文孝经说 一册 本集 卷一四 进 札子 卷三六 古文孝 经说 序 十一月十七日 举荐司马康进补劝讲一 职 二十二日司马康除侍讲 二月七日 请假 旬日 为范镇送葬 本集 卷四 请假往颖川状 三月四日 刘艘卒 宋史 刘艘传 十四日 召试中书舍人 连上二状恳辞 十八 日 除中书舍人 复上状辞免 卷四 辞免 召试中书舍人状 辞免除中书舍人状 七月八 日 复串辞免之意 本集 卷五 辞免中书舍人 状 四月四1 5 1 命试右谏议大夫兼侍讲 充实录修 撰 力辞 本集 卷四 辞免除谏议天天状 五月 B 除右谏议大夫 奉集 誊四 谢谏 议表 谢太皇太后表 六月八日 以韩忠彦已除尚书左丞 上状乞避 亲 十六日 复于延和殿进呈避亲札子 不允 奉集 卷五 上殿乞避亲札子 是月 苏轼与祖禹简 辞为范镇撰神道碑 苏轼文集 卷五十答祖禹第七简 忠文公 6 碑 固所愿托附 但平生本不为此 中间数公盖不 得已 不欲卒负初心 自出都后 更不写不作 已辞 数家矣 十月四日 除为给事中 因五日 七日连上二状 言河不可回之事未被采纳 八日 十三日 二十日 连 上三状辞免给事中 不许辞免 二十三日受告 上表 谢恩 十一月六日 复奏请罢河役 谢给事中表 谢太皇太后 表 卷一七 乞罢回河辊子 又乞罢回河札子 乞罢河役状 十二月二十三日 为病家居 上章劝戒哲宗进德 爱身 二十四日 吕大防遣吏告知过厅相见 以病未 赴 二十五日 上疏乞太皇太后督责哲宗专意学闯 以养圣躬 二十七日 见吕大防于门下省 方得知二 十四日圣旨 遂上奏以谢 本集 卷一八 十三日 乞请将竦决系囚一事推惠四方 本 集 卷一九 乞疏决札子 三月二十二日 二十五日 四月一日 以朝廷新 除百禄兼侍读 连上三状乞避亲罢讲职 并举吴炳仁 以自代 本集 卷五 讲筵乞避亲状 五月二十六日 以司马康除左司谏 乞避亲 奉集 卷五 乞避亲状 六月八日 与司马康 吴安诗等讲读官领旨编修 孟子节解 十四卷 本集 卷一九 编 孟子节 解 扎子 二十一日 以司马康因疾请假将理停俸 家用窘迫 与范百禄 赵彦若 吴安诗同乞依熙宁中 常秩例 特自停给月E t 依旧支给 本集 卷一九 乞司马康给俸札子 六月丁酉 司马康卒 七月二十四日 以疾请京西一闲郡休养 八月 一日 四日 又上第二 第三状 乞知襄州一次 不 允 本集 卷五 乞郡状 八月九日 十四日 连上二状以疾重误职为由 乞解给事中或领在京宫观一处 进 帝学 札子 长编 卷四四七记进 帝学 时间为元禧五年 八月 本集 卷二一 书成赏劳 迁官一等 本集 卷五 进神宗皇帝实录表 长编 卷四五 六 五月 与苏轼简 轼答简约造祖禹之门 苏 轼文桌 卷五六与祖禹第八筒 七月十三日 二十七日 连上两状择知盐事者为 监司兼领盐务 八月十四日 乞进 帝学 十八日 奉御宝批 进以进 本集 卷二一 乞进帝学礼子 进帝 学札子 九月二十二日 特授试尚书礼部侍郎 上状辞 免 并乞一闲慢差遣 不允 复上表谢恩 本集 卷五 辞礼部侍郎状 谢礼部侍郎表 二十七日 苏轼答祖禹简 以与其叔百禄同侍迩 英为荣 苏轼文集 卷五十 答祖禹第五简 十月四日 神宗御笔文字 修毕进呈 本 集 卷六 进神宗御笔文字 八年二月十日 十六 日 连上两状乞收回所赐之一银合茶 本集 卷 六 辞赐茶合状 元梧七年壬申 1 0 9 2 5 2 岁 正月八日 乞不迁开封府 本集 卷二二 乞 不迁开封府状 汴京遗迹志 卷三官暑二 开封府 治 五月四日 撰集 解义 一篇以进 本集 卷 M 进 家人卦解义 扎子 家人卦 十八日 二十六日 六月七日 以病笃学尽三次 乞知梓州 不允 本集 卷五 乞梓 州札子 六月十六日 除为翰林学士 以百禄方执 政 乞避嫌 不允 长编 卷四七四 二十日 二十 五日 二十八日 七月七日复上四状辞免 乞知梓州 不允 本集 卷五 辞免翰椿学士状 特授翰林 侍讲学士兼修国史 十七日上状辞免 不允 复上表 谢恩 卷六 谢 翰林侍讲学士 谢太皇太后表 七月十二日 参修 神宗皇帝正史 同日 拜 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 上章乞避百禄嫌改侍讲学士 本传 宋会要辑稿 职官六之五八 九月 苏轼以涵星砚 月石风林屏赠祖禹 有诗 苏轼诗集 卷三六 祖禹有和 本集 卷三 子 瞻尚书惠涵星砚月石风林屏作歌以递之赋十二韵以 谢 八年正月 苏轼复以墨及端溪砚相赠 祖禹亦 有诗为谢 本集 卷三 谢子瞻尚书惠墨端溪砚 二首 十二月三日 乞专法仁宗圣政 本集 卷二 四 连英留对札子 八年正月十九日 进呈 仁皇训 典 本集 卷二四 进仁皇训典札子 元桔八年癸酉 1 0 9 3 5 3 岁 正月二十一日 乞特降指挥下国子监印造 通 鉴 并 目录 考异 二部赐刘恕及刘教家子孙 本集 卷二四 乞赐故修书官 资治通鉴 札子 先是 刘恕之子羲仲以不被赐 资治通鉴 为其 先人之辱 修书与祖禹乞代为求赐 三月十三日 劝戒哲宗效法仁宗畏天修德 本集 卷二四 畏天札子 四月二日 六日 上二状辞免翰林学士兼侍讲学 士 乞依旧例止兼侍讲 不带学士 本集 卷六 辞免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状 八日 为翰林学士 兼侍讲 本榘 卷六 谢宣召入院表 谢太皇 太后表 五月 王钦臣惠樨栝 种之礼曹北垣下 喜作诗 祖禹有和 本集 卷三 和子瞻尚书议曹北轩种 栝 轼诗见 苏轼文集 卷三六 卷五六与祖禹第七 简 和篇高绝 木与种者皆被光华矣 九月十五日 与苏轼同上 听政札子 论当今 所宜先者在循太皇太后之法度而谨守之 二十三 日 上第二札 本集 卷二五 听政札子 听政 第二札子 十月十日 乞谥大行太皇太后日 宣仁圣献 本集 卷二五 议谥状 绍圣元年甲戌 1 0 9 4 5 4 岁 正月八日 知贡举 宋套要辑稿 选举 一 之一三 三月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四月五日 九日 连上 四章乞外任 V 集 卷六 乞郡札子 四月九日 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军州事 上表谢 恩 本集 卷六 谢除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表 笏记 二十六日到任上乞 本集 卷六 陕 州谢到任表 元蒂九年四月癸丑改元绍圣 为便于行文 将 本集 中标注元萜九年之事归系于绍圣元年之下 7 万方数据 六月十八日 诏提举毫州明道宫 并于开封府界 居住 就近报应国史院取会文字 卷 六 开封府界居住报应回吏嘭取会文字状 十 y j 十七日 责授武安军节度副使 永州安 置 绍圣二年乙亥 1 0 9 5 5 5 岁 正月五日 责授武安军节度副使 永州安置 七 日 离开开封府界 十五日至永州 三月 上表谢 恩 奉集 卷三 永州作 卷六 永州谢表 九日 以修 神宗实录 遭诬毁追夺一官 职官六七之一一 绍圣三年丙子 1 0 9 6 5 6 岁 八月二十三日 以元桔乳媪之事遭陷害 责授昭 州别驾 贺州安置 十月十七日到贺州 上表谢恩 奉集 卷六 卷一八 哲索本 妃二 绍圣四年丁丑 1 0 9 7 5 7 岁 闰二月十九日 移送宾州安置 宋史 卷一 八 元符元年戊寅 1 0 9 8 5 8 岁 七月二十四日 移化州安置 宋吏纪事本 束 卷四六 宋吏 卷一八 哲宗奉纪二 十月十日 卒于化州 苏轼多简慰其子冲 卷五十 与冲第一 二 三 五备简致慰意 元符三年庚辰 1 1 0 0 五月二十三日 追复朝奉大夫 宋大诏耷 集 卷二二二政事七十五 褒恤下 是月 苏轼与范冲简 叙归途不能越境往吊其父 祖禹苦衷 苏轼文集 卷二十与冲第八简 简云 不敢 往 是月 苏轼与范冲简 以未能相晤及吊其父祖禹 之灵为歉 允为撰墓志铭 苏轼文集 卷五十与 冲第九简 十一月 苏轼与范冲简 促其整理资料以便为祖 禹撰写行状或墓铭 苏轼文集 卷五十与冲第十 三简 政和八年戊戌 1 1 1 8 六月七日 追复徽猷阁待制 职官七六之六二 高宗建炎二年戊申 1 1 2 8 追复为龙图阁学士 卷一一二 卷一九 本持 宁宗朝 赐谥正献 两朝纲目备要 卷八 十驾斋养新录 卷七 范祖禹谥 说明 奉谱采用 儒藏工程 整理本 太史范公文集 此整理本系以二o o 四年线装书局版 宋集珍本丛刊 所 影印之清钞本 太史范公文集 作为底奉 以源出汪启搬家 藏本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范太史集 作为对校本 并 省称为 本集 T h eS i m p l eC h r o n i c l eo fF a nZ u y u sL i f e T I A NX i a o j u 肌 G A OY e q i n g 责任编辑朱伟东 N a t o n a M u s e u mo S m a n dH b t o r y 墨 7 1 0 0 6 1 C h i n a C o l l e g eo H i a t o r y C i d l l z a t l o n 5 I m a n dN o r m a lU n i w e m 睁 X i 7 1 0 0 6 2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F A NZ u y u af B m o u Bh i s t o r i a no ft h eN o r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w o r t em a n yb o o k sd u r i n gh i sl i f e t i m e a m o n gw h i c hT a n 西i a no rt h ee h r n n o l o g l c a lo fT a n gd y n a s t yi s eo ft h ei m p o r t a n tb o o k si nh i s t o r yr e l da n dh ea l s o p a r t i c i p a t e di nc o m p i l i n gZ iZ h iT o n gJ i a n t l l ec h r o n o l o g i c a lo fg e n e r a lh i s t o r y0 fC h i n a A 8aw i s ea n d 丘商9 1 1 t e d 姗 F a nZ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