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阳系基础知识太阳系(solarsystem)是由太阳、9颗大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和冥王星(pluto)。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planets)。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planets)。宇宙飞船也都对它们进行了探测,但未曾着陆。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行星运动定律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ohannesKepler)是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TychoBrahe)的学生和继承人,他与意大利的伽利略(Galileo)是同时代的两位巨人。开普勒从理论的高度上对哥白尼学说作了科学论证,使它更加提高了一大步。他所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改变了整个天文学”,为后来牛顿(IsaacNewton)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开普勒也被后人赞誉为“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根据第谷毕生观测所留下的宝贵资料,孜孜不倦地对行星运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行星运动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焦点上。行星运动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联接行星和太阳的直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运动第三定律(调和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的轨道半长径的立方成正比。太阳系的特点为了说明太阳系的成因,必须认识太阳系的以下特点:(1)行星运行轨道都接近圆形(近圆性),并几乎位于同一轨道平面上(共面性),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轨道有较大倾斜。(2)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方向除金星外都是逆时针的。大多数卫星也按相同方向绕行星运行。(3)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但太阳的角动量很小,不超过太阳系总角动量的2,角动量的分配与各星体的质量很不协调(角动量分配异常)。(4)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在体积、质量、密度、旋转速度、卫星数量方面具有系统性差别。(5)其他星球上已知的元素,地球上都存在,即具有组成元素的一致性。(6)撞击坑形成作用在石质行星及卫星表面具有普遍意义。上述特点是相关联的。因此太阳系起源的假说都是从解释太阳系的这些特点得出的。星系的演化史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中,星系只是被看作一个质点,它本身没有什么变化可言。但从星系内部看,也有自己的演化史。 幸亏由于星系离我们十分遥远和光速的有限性,我们可以通过考察距离不同(因此年龄不同)的星系来研究它们的演化历程。例如:仙女座大星云离我们万光年,我们今天看到的实际上是它万年前的面貌。同样,当我们观察距离万光年的室女座星系团中的星系时,它的光是万年前发出的。借助大型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处于宇宙深处的更年轻的星系。 刚刚从原始气云凝结出来的星系胚胎是什么样子,目前天文学家尚不清楚,因为在第一代明亮的恒星形成以前,这些遥远的暗弱气体是很容易逃过目前最强大的望远镜的追踪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星系云开始收缩和冷却,一步步分裂为更小更密的碎片,由这些碎片中最终诞生出第一代恒星。第一代恒星比太阳要重得多,明亮得多,寿命也短得多。在大约万年内便耗尽了自己的燃料,然后通过爆发形式把自己内部合成的重元素抛回星际空间,进入第二代、第三代恒星形成和演化的循环。上述过程的后果是星系越年轻,重元素的含量应越少,而颜色则应偏蓝。天文观测表明情况的确如此。 除了化学组成以外,星系的形态也随时间而变化。早期星系的密度比现在高得多,相邻星系在引力作用下彼此靠近,产生潮汐形变甚至合并为一的可能性也就高得多。年代发射的红外天文卫星发现了一批极亮的年轻星系,其中约表现出潮汐形变或合并的特征:有的星系拖出一条尾巴,有的星系长出两支角,有的双星系之间有桥相通。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恒星的形成在世纪时,牛顿提出:散布于空间中的弥漫物质可以在引力作用下凝聚为太阳和恒星的设想经过历代天文学家的努力,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理论。观测表明,星际空间存在着许多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分子云。这种气体云中密度较高的部分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会变得更密一些。当向内的引力强到足以克服向外的压力时,它将迅速收缩落向中心。如果气体云起初有足够的旋转,在中心天体周围就会形成一个如太阳系大小的气尘盘,盘中物质不断落到称为原恒星的中央天体上。在收缩过程中释放出的引力能使原恒星变热,当中心温度上升到万度以引发热核反应时,一颗恒星就诞生了。恒星的质量范围在0.1-个太阳质量之间。更小的质量不足以触发核反应,更大的质量则会由于产生的辐射压力太大而瓦解。近年来,红外天文卫星探测到成千上万个处于形成过程中的恒星,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在一些原恒星周围发现由盘两极射出的喷流。这些观测结果对上述理论都是有力的支持。 恒星的颜色与其表面温度的关系:其他所有恒星也和太阳一样,是炽热的大火球。不过,它们的表面温度并不相同,天文学家发现,恒星的表面温度越高,它发出的光线的颜色越偏向紫色,温度越低,越偏向红色。因此,通过恒星的颜色,可以较为粗略地判断该恒星表面温度的相对高低。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星云”与“河外星系”宇宙窨空间很多区域并不是绝对的真空,在恒星际空间内充满着恒星际物质。恒星际物质。恒星际物质的分布很不均匀的,其中宇宙尘埃物质密度较大的区域(此密度仍然远远小于地球上的实验室真空),所观测到的是雾状斑点,称为星云。 星座介绍部分涉及到的是星云类型主要是“亮星云”和“暗星云”两种。星云本身不能发光,所以“亮星云”其实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才 “发”光的。假如一片星云附近有一颗恒星,那这个星云就能反射恒星发出的光而现出光亮来,这就象月亮反射太阳光一样,这样亮的星云我们称之为反射星云;还有一类星云,在它们中间有一颗恒星,星云吸收恒星的紫外辐射,再把它转变为可见光发射出来,这样我们也能看见这个星云,这样的亮星云叫做发射星云。如果在星云附近和中央都没有恒星,那这个星云我们也就看不到,这样的星云我们就叫它暗星云。 河外星系(例如室女座和后发座的河外星系),指的是银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通常干脆简称为“星系”,它们都是与银河系属于同一级的庞大系统。河外星系一般用肉眼看不见,就是通过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6篇
- 年产2万吨抗静电擦拭布项目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 节能技术在标准厂房项目中的应用
-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矿井通风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阳光学院《橡胶工厂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学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口腔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城市环境生态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商贸学院《免疫与病原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文理学院《机械产品三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克州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六一儿童节英语介绍课件
- 2025年广东省高三语文5月模拟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课件
- 2024年会计专业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试题与参考答案
- 歌曲《wake》中英文歌词对照
- 最新中山市中小学校情况一览表
- 地理信息安全在线培训考试-填空题
- 常用钢制管件弯头、三通、异径管、管帽理论重量体积表
- 管廊、管架基础施工方案
- ment、tion、sion、ture、age结尾的名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