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写出叩顶试验的方法,阳性临床意义。 患者正坐,用拳隔手掌叩击患者头部,如引起颈痛并有上肢串痛和麻木感或引起患侧腰腿痛均为阳性,提示颈或腰神经根受压。 2.写出双膝双髋屈曲试验的检查方法及其阳性临床意义。患者仰卧,医者将患者屈曲的两下肢同时压向腹部,如活动受限、疼痛,提示腰骶或髋关节病变,如将一侧屈曲的下肢压向对侧腹部,引起骶髂关节疼痛,说明有骶髂韧带损伤或关节病变。 3写出抽屉试验的检查方法及其阳性意义。患者仰卧,屈膝至90。位,肌肉放松,医者双手握小腿上端将其向前和向后反复推拉,正常无活动。如向前滑动,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向后滑动,则表示后交叉韧带损伤。 4简述肩关节外展试验的内容及对肩部疾患的大致鉴别。肩关节功能丧失,并伴有剧痛时,可能为肩关节脱位或骨折;肩关节炎时从外展到上举过程皆有疼痛;外展开始时不痛,越近水平位时肩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从外展至上举60120范围内有疼痛,超越此范围时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肌腱炎;外展动作小心翼翼,并有突然疼痛者,可能为锁骨骨折。 5写出四个可以提示骶髂关节病变的特殊检查,并简述之。 “4”字试验、床边试验、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 “4”字试验: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直,患肢屈曲外旋,使足置于健侧膝上方,医者一手压住患者的膝上方,另一手压住健侧髂前上棘,使患侧骶髂关节扭转;床边试验:患者仰卧,患侧臀部靠床边,健侧下肢屈膝屈髋,以固定骨盆,医者将其患肢移至床外并使之尽量后伸,使骶髂关节牵张和移动;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患者仰卧,医者用两手分别压在两侧髂翼上,并用力向外按或向内挤压;髋关节过伸试验: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医者一手压住其骶后部以固定骨盆,另一手提起患侧小腿,使髋关节过伸。 6详述腰部常见压痛点的位置及阳性意义(五处以上)。棘突之间有压痛点棘间韧带劳损;棘上有压痛棘上韧带劳损;第三腰椎横突旁有压痛腰筋膜劳损;椎间盘的棘突间及两旁有深压痛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背肌附着区压痛腰背肌劳损。 7写出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的操作检查方法及阳性临床意义。患者仰卧,两腿伸直,在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测量抬高时无痛范围(抬高肢体与床面的夹角)。如有神经根受压时,可出现直腿抬高明显受限,一般多在60以下即出现受压神经根分布区的疼痛,多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然后将下肢降低510至疼痛消失,并突然将足背屈,坐骨神经痛再度出现为阳性。后者较前者对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的诊断更有临床价值。因为髂胫束挛缩及胭绳肌紧张时直腿抬高试验亦可出现阳性,而足背屈试验阳性是单纯坐骨神经受牵拉紧张的表现。 8写出研磨试验的检查方法及阳性临床意义。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患膝屈曲至90医者将其大腿固定,用双手握住患足挤压膝关节,并旋转小腿,引起疼痛者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反之,将小腿提起,使膝关节间隙增宽,并旋转小腿,如引起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此试验是鉴别侧副韧带损伤与半月板破裂的方法。 9试述跟骨部压痛点及其临床意义。 压痛点在跟腱上腱本身或腱旁膜的病变;压痛点在跟腱止点处跟腱后滑囊炎;812岁的儿童跟后下方压痛跟骨骨骺炎(塞渥氏病);压痛点在跟骨的跖面正中偏后跟骨棘或脂肪垫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的跖面正中靠前跖腱膜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的内外侧跟骨本身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两侧靠内,外踝直下方距下关节。 10试述膝部压痛点的临床意义。髌骨边缘髌骨软化症;髌下韧带两侧髌下脂肪垫损伤;关节间隙半月板损伤;胫骨节结胫骨节结软骨病;侧副韧带附着点侧副韧带损伤;髌骨下端髌下韧带病变。 1.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是膨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向下滑脱的椎体、增厚的黄韧带和椎管内肿胀的软组织形成混合性突出,对脊髓造成压迫;或由于血管因素的参与,导致脊髓缺血、变性坏死,并由此而引起脊髓长传导束功能障碍。 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有: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出现颈神经放射性疼痛;颈椎x光片显示与受害神经相对应的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征象;物理检查提示颈神经病变的定位在神经根,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的可能性。 3.颈椎病推拿治疗的目的:松解劳损、紧张,甚至痉挛的颈肌,尤其是颈伸肌群,改善其力学特性,阻断疼痛一肌紧张一疼痛恶性循环链,促进软组织损伤性炎症消除;调整颈椎节段异常位移或成角,降低椎间盘负荷,减缓颈椎退变过程,扩大椎间孔、椎管、横突孔非连续骨性管道的有效空间,改善颈椎管内外的高应力状态和神经根张力,减少或消除神经、血管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 4.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期分型:椎管内压迫、水肿期:疼痛剧烈,刻无安宁,颈背肌肉高度痉挛,颈部呈强迫体位,棘旁及横突前间隙颈神经出口处显著压痛并向后背、上肢放射,局部叩击痛;严重者甚至不能卧床。夜间被迫以坐位入睡。椎管内减压期:上肢放射痛及颈背痛逐步减轻,颈部自主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棘旁压痛存在,但不向后背、上肢放射,叩击痛阴性;上肢肌力增强,下肢锥体束征阳性程度减弱。恢复期:颈背痛和上肢放射痛消失,遗留小范围麻木、不适感,下肢锥体束征基本消失,但颈部劳累后上述症状可反跳。 5.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诊断标准:外侧型突出:轻者出现麻木,重者受累神经支配区有剧烈疼痛,小便或咳嗽时加重。有痛性痉挛及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受累神经节段支配已有感觉、运动及反射改变。旁中央型突出:患者除有椎间盘侧方突出的症状、体征外,尚有单侧脊髓受压症状,即有典型或不典型的BrownSequard综合征。中央型突出:患者可没有椎间盘侧方突出的症状,但可引起下肢瘫痪或步态不稳,部分患者可出现排尿障碍。X线检查:正位片可显示颈椎侧弯畸形,侧位片上,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减少或呈反曲。个别患者可见椎间隙变窄,反复发作或病程较长者,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 6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的:推拿手法治疗的适应症是旁中央型突出和外侧型突出及中央型突出中突出组织小于椎管前后径30、脊髓无明显变性的患者。调整颈椎整体空间排列,消除失稳对颈髓、神经根及交感感觉纤维的机械损伤和刺激;抑制颈椎肌群紧张,阻断病理循环链;消除椎管内外无菌性炎症,根除痛源,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7.简述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手法操作。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手法操作分为松解手法和脊柱手法。松解手法主要采用一指禅推法、攘法和拇指弹拨法,关键刺激穴位和路线为枕骨下缘、诸关节突、横突、颈椎夹脊穴及上背部膀胱经区域;脊柱手法主要为轻巧的颈椎拔伸法和短杠杆微调手法,慎用颈椎旋转整复手法,以免加重脊髓和神经根损伤;脊柱手法应用前后应对颈神经和脊髓功能作对照检查,务使颈神经和脊髓功能在手法操作后有所改善。 10推拿专科中腰痛的分类主要是:一软组织性腰痛,以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髂腰韧带损伤等为主;二骨关节性腰痛,以腰椎后关节紊乱症、退行性脊柱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骶髂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等为主;三椎间盘突出性腰痛,以腰4、5和腰5、骶l椎间盘突出症为主。推拿专科对腰痛的鉴别诊断主要是首先要排除骨折、结核和肿瘤等引起的腰痛,从重视完整的病史采集和详细的专科体格检查,并结合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人手,以上述分类为基础,进行鉴别诊断,作出符合临床的初步诊断。 11落枕的推拿治疗目的在于缓解肌肉的紧张痉挛,从而达到消除疼痛,恢复颈部的活动功能。其操作方法是:松解放松法:患者坐位,医者用轻柔的拿捏和揉法施于患侧颈项部2。3分钟,然后攘颈项及肩背部2。3分钟,以缓解肌肉的紧张痉挛,同时作颈部轻微的屈伸和侧屈运动。解痉止痛法:用拇指按揉、点压痛点及风池、肩中俞、肩井、秉风、天宗、缺盆等穴,以酸胀为度。并弹拨肌痉挛处,以达解痉止痛,松解粘连的作用。理筋整复法:患者坐位,颈部放松,医者站于身后,双手托住下颌及后枕部,缓慢用力向上拔伸,同时作缓慢的屈伸和左右旋转运动数次。然后医者一手扶住后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颌部,稍作左右旋转活动,待颈部充分放松后,再用斜扳法或端法向患侧作快速的扳动,此时可发出弹响声,即表示整复成功。整理手法:拿揉患侧颈项部肌肉,拿肩井、大鱼际,揉肩胛内缘,约23分钟,然后用小鱼际轻叩肩背部,最后用擦法擦热颈项及肩背部。 12颈部扭挫伤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患者有明显的颈部扭转、用力过猛或跌仆闪挫等外伤史,伤后多感一侧颈项疼痛,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肌肉痉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以旋转、侧屈受限明显。有椎间关节损伤者,则多有项强、头颈向健侧歪斜,呈典型斜颈外观。 13颈部扭挫伤的手法操作主要有:推揉舒筋法: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一手扶住患者头部,另一手在颈项部作轻柔的推揉、拿捏,由上而下反复数次,以舒理筋肉,缓解痉挛。解痉止痛法:用掖法施于肩背部23分钟,然后提拿肩井及斜方肌数次,再点压痛点及风池、天柱、风门、大杼等穴,以酸胀为度,并弹拨痉挛的筋腱数次,以解痉止痛,松解粘连。理筋整复法:有颈椎关节错位,功能受限明显者,须在理筋、解痉手法后,施以斜扳或旋转定位扳法,以达纠正关节错位,滑利关节的目的。舒筋活血法:先推抹颈项两侧2。3分钟,然后用小鱼际揉法施于颈部两侧肌肉数次,再提拿肩井及斜方肌数次,最后施小鱼际侧击肩背部结束治疗,一般多能立刻取得明显效果。 16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后关节紊乱症、退行性脊柱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选择推拿治疗后,其共同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同用哪些手法?共同的治疗原则是解除局部肌肉紧张和调整腰椎后关节;可同用按揉、掖和腰椎斜扳等手法。 17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梨状肌综合征的鉴别要点?二者鉴别要点:前者有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后者有臀部和下肢疼痛麻木,属于根性神经痛和干性神经痛;前者腰部压痛、叩击痛伴下肢疼痛麻木,后者局部肿胀压痛或伴下肢痛;前者有肌力感觉反射减弱等神经症状,后者很少出现;CT或MRI影像学检查,前者有突出征象,后者没有。 18臀上皮神经损伤手法治疗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改善血循环,加速炎症吸收,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19擦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操作方法及作用是什么?操作方法是沿神经血管束行走方向擦,以透热为度;其作用是进一步促进局部血循环,达到解除瘀结疼痛的目的。 20肩关节周围炎推拿治疗的目的是:早期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后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 21试描述23种肩部功能锻炼的方法。下列锻炼方法选取23种,描述清楚即可。爬墙锻炼-患者面对墙壁用双手或患侧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摸高爬动,使患肢尽量上举,然后再缓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爬墙高度,也可让患者站在单杠下用单手或双手握住单杠对肩关节进行牵拉,以解除粘连。环转运动:患者站立,单臂或双臂由前向后数次,再由后向前数次,做环转活动。双手向后背伸:由健手拉住患肢腕部,逐渐向上提拉,反复进行。_夕卜旋锻炼:;背部紧靠墙壁而立,上臂紧贴身体两侧,屈肘90握拳,做上臂动作,尽量使拳接近墙壁,反复进行。, 22掖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如何配合肩关节的被动活动?患者端坐,患肢放松下垂。术者站于患侧,一手用攘法施术于肩前部、三角肌部及上臂内侧,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臂使其微外展,配合患肢的被动外展和旋内、旋外活动。如术者一手在患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掖法,另一手可配合患肢被动地后伸旋内,并屈肘使手背沿着脊柱向上抬。 23肩峰下滑囊炎手法治疗的目的是:增加局部组织痛阈,防止粘连,恢复肩关节功能。 24肱骨外上髁炎的病因有哪些?本病病因主要是肘关节处于半屈曲时,前臂过多地旋前或旋后;腕部伸屈过多过重,伸腕肌起点处受到过度牵拉;局部直接的外伤性炎症;肱骨外上髁及周围组织的退行性改变等。多与体虚感受风寒湿邪、跌仆闪挫、工作劳动时前臂及腕部用力过度,或较长时间提拎重物等因素有关。 25肱骨外上髁炎推拿治疗的目的是什么增加局部组织痛阈,改善局部组织血液流量,促进组织的修复,松解粘连,缓解滑膜与韧带紧张,恢复肘关节的活动功能。 29简述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手指刺痛麻木,以中、食及拇指多见。患者大鱼际肌(展拇短肌、拇对掌肌)萎缩、麻痹及肌力减弱,或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桡侧的感觉消失。 30简述腕尺管综合征两种类型的主要I型:指尺神经感觉(浅支)与运动纤维(深支)同时受压。其症状为腕及手的尺侧疼痛、麻木及乏力。疼痛往往向肘及腋部的尺侧放射。型:指尺神经的运动纤维(深支)受压。表现为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如小鱼际肌、骨间肌等肌力的下降、萎缩或麻痹,无名指、小指可表现为爪形畸形。 握拳试验:将拇指屈于掌心,然后握拳,轻度将腕尺偏,由于使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受到牵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会出现桡骨茎突部剧痛,称为握拳试验阳性,提示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33简述退行性膝关节炎的x线表现。x线检查:可见股骨、胫骨内外髁增生,胫骨髁间突变尖,胫股关节面模糊,髌股关节面变窄,髌骨边缘骨质增生,髌韧带钙化。 1患者,男,45岁,电脑工程师。颈项伴右上肢放射痛2个月。2个月前因受寒后觉颈项板滞不舒,渐至酸痛,后牵涉至肩、背部,出现右上肢直达拇、食指放射痛、麻木。遇寒冷、阴雨尤甚。舌质红,苔白腻,脉紧。查体:c5,6棘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颈拔伸试验均阳性。X线:椎体前缘骨质增生,C5,6椎间隙、右侧椎间孔狭窄。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本患者的初步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氏穴等为主。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攘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以神经根减压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经治疗进入缓解期,在常规操作基础上再以轻柔手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经推拿,以进二步消除神经痛。 2患者,女,45岁,银行职员。头晕反复发作2年,加重l天。2年前劳累后出现颈项板滞不舒、渐至酸痛,后牵涉至肩、背部,并伴有头晕、尤以颈部旋转活动时明显。无耳鸣、无双上肢麻木,否认有高血压病史。查体:BP:12075mmHg,C34右棘旁压痛,旋颈试验阳性。TCD检查:右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颅CT:未见异常。x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2本患者的初步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i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掖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以解除椎动脉扭曲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经治疗进入缓解期,常规操作基础上再以手法轻柔地刺激患者两颞及前额,以消除头面部症状。 3患者,女,50岁,会计师。头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周。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板滞不舒,后枕、前额疼痛。后每遇劳累发作。l周前症状再作,颈项酸痛、前额疼痛伴恶心、胸闷、心慌。查体:BP:12075mmHg,HR:60次分,律齐,C5。6双棘旁压痛,颈后伸试验阳性。头颅CT:未见异常。EKG:正常心电图。x线:颈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c5。7椎间隙变狭窄。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3本患者的初步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攘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以解除交感神经刺激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经治疗进入缓解期,常规操作基础上以轻巧的手法在颈前气管两侧循序推移,使痉挛椎前肌群放松。再以轻柔的一指禅推法自枕后沿足少阳胆经的路线推移至两颞部、前额部,以一指禅偏峰推刺激两眼眶内缘;以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或拇指弹拨法沿前斜角肌、胸小肌推移到胸大肌及诸肋间隙,以掌擦法擦热左侧胸壁。 4患者,男,50岁,职员。双下肢无力5年。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呈进行性加重,伴行走不稳,如“脚下踩棉花感”。时作颈项板滞,双上肢沉重、无力。查体: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棘旁压痛,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踝反射(+),Hoffman(+),踝阵挛(+)。MRI:颈椎退行性变,颈47椎间盘膨出。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4本患者的初步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攘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以脊髓减压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或特殊的颈椎整复手法来实现。经治疗进入缓解期,以局部肌肉放松为主,在经过仔细研究患者病情和MRI检查资料的前提下,采用轻巧的颈椎微调手法使脊髓逐渐减压。最后以放松手法在下肢操作,以改善下肢肌痉挛状态。 6患者,男,28岁,职员。左胸背部牵扯痛伴胸闷不舒l周。咳嗽、呼吸疼痛加重,并牵扯背部,范围较广而无定处。查体:胸5棘旁压痛。心龟图:正常。胸片:正常。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6本患者的初步诊断: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本患者的推拿治疗:要点是先松解再调整,主要手法选择是攘法和弹拨法等松解手法,以及俯卧推按、旋转按压或端坐顶推等调整手法。 7患者,男,35岁,会计师。项背疼痛伴右上肢放射痛l周。有外伤史。查体:颈部后伸、右侧屈活动受限,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5。,棘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颈拔伸试验均阳性。右肱二头肌反射(+)。颈段MRI:C5。6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C6,椎间盘向后方突出。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问题(2):本患者目前的推拿治疗。 7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本患者的目前推拿治疗:患者目前处于椎管内压迫、水肿期,以神经根和脊髓减压为要务,推拿治疗以颈椎微调手法为主,纠正颈椎连线成角畸形,减轻神经根和脊髓应力集中为目的。推拿手法操作分为松解手法和脊柱手法。松解手法主要采用一指禅推法、攘法和拇指弹拨法,关键刺激穴位和路线为枕骨下缘、诸关节突、横突、颈椎夹脊穴及上背部膀胱经区域。脊柱手法主要为轻巧的短杠杆微调手法和改良斜扳法。建议患者戴颈托,以减轻颈椎间盘负荷,有助于椎管内炎症水肿的吸收和消除。 8李某,女,55岁,工人。腰腿痛20年,加重3月。患者20年前有腰部疼痛,偶伴有右侧下肢牵拉样痛。随着体重的增加,腰痛逐年加重。近3月来,因腰痛而不能久行,咳嗽或起坐体位改变时有明显的腰痛,且伴有右小腿疼痛和麻木感。检查:体胖(85妇),腰部前屈20。,侧屈各30。,后伸30。,腰椎生理弧度呈过曲,L4,棘旁、棘间局部压痛(+),k与sl似呈台阶状,挺腹试验不能完成。 问题(1):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问题(2):还应做哪些专科检查和辅助检查?问题(3):请拟定其保守治疗方案。 8第一诊断是腰椎滑脱症,第二诊断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答案分析:中年肥胖女性,体重增加而腰腿痛加重,咳嗽或起坐体位改变时有明显的腰痛及小腿麻木感,腰椎生理弧度呈过曲,k与S1似呈台阶状,局部有压痛。符合腰椎滑脱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诊断。应做的专科检查有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拇趾伸、屈试验,膝踝反射,巴氏征,下肢(足)皮肤针刺觉等;应做的辅助检查是腰椎正侧双斜位x线摄片。答案分析:根据x线侧位片可明确腰椎滑脱诊断及判断滑脱程度,根据x线双斜位片上椎弓根是否断裂可判断是真性滑脱还是假性滑脱;上述专科检查是腰部神经根是否受压的检体定位检查,若有神经根受压征象则还需做腰椎CT检查,明确诊断(突出部位和程度)。腰椎滑脱症保守治疗方案:可选择仰卧屈膝屈髋垫枕疗法(操作略)、可配合腰围支持疗法;腰突症保守治疗方案:可选择推拿疗法(操作略)。 9患者,男,45岁,出租车司机。腰痛8个月,加重1周。曾有腰损伤史。腰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近1周因工作劳累和多日阴雨,腰痛突然加重,时有右下肢牵拉痛,右足下踏乏力。专科检查:跛行,腰生理弧度反凸,腰前屈20、后伸O、侧屈各10,直腿抬高左60、右10,加强试验(+),腰4、腰5、骶1棘旁压痛(+)、伴下肢放射痛(+)。右足拇趾背伸肌力5级、屈曲肌力3级。左足肌力5级。 问题(1):此病例的临床初步诊断是什么?问题(2):此病例最可能受累的是哪一神经? 9此病例的临床初步诊断是腰椎间盘突出症(LSS1)。答案分析:腰痛伴右下肢牵拉痛且右足下踏乏力,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腰5、骶l棘旁压痛及下肢放射痛阳性,右足拇趾屈曲肌力减退,均符合LS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此病例最可能受累的神经是骶1神经根。答案分析:足拇趾屈曲肌受骶1神经支配,骶l神经根受累可出现足拇趾屈曲肌力减退。此病例若CT证实为中央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临床处理方案是终止保守治疗,选择手术治疗。答案分析:中央型和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出现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保守治疗不仅疗效差,而且因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而留下后遗症,故应选择手术治疗。, 问题(3):此病例若CT证实为中央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临床处理方案是什么? 10患者,女,32岁,职员。颈项部疼痛半天。晨起时突觉颈项部板滞疼痛不适,右侧旋转活动、俯仰困难。查体:颈项部肌肉紧张,右斜方肌痉挛,可触及条索状肌束,有明显压痛。颈部各项试验无神经根性压迫症状,x线检查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10本患者的初步诊断:落枕。本患者的推拿治疗:要点为施辕、按揉、拿、点压弹拨等手法于颈项、肩背,以缓解肌肉紧张痉挛,解痉止痛;拿肩井穴及颈肩部肌肉后施以擦法,透热为度。答案分析:该患者主要是斜方肌痉挛,无颈椎旁压痛和x线显示颈椎退变等表现,不兼有颈椎小关节紊乱或颈椎病,属于单纯性落枕,可不用颈椎整复手法。 12患者,男,25岁,仓库搬运工。腰痛2天。2天前因搬运货物而突发腰痛,只能行走3050米,因腰痛不能续行,感腰部活动困难。2年前有类似腰痛。专科检查:步行人诊室,腰呈倾斜强迫体位而挺腰不直、腰部僵硬及肌肉痉挛,腰4棘突偏歪且压痛(+),无下肢痛。 问题(1):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问题(2):此病例在推拿临床应诊时首要的处理方案是什么? 问题(3):此病例的推拿治疗方案是什么? 12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急性腰扭伤(腰肌扭伤兼腰椎后关节紊乱)。答案分析:有损伤史和类似的腰痛史,有腰呈倾斜强迫体位而挺腰不直、腰部肌肉痉挛僵硬和腰4棘突偏且压痛的腰肌扭伤及后关节紊乱特征。此病例在推拿临床应诊时首要的处理方案是做腰部x线检查。答案分析:推拿临床应诊时必须有x片作重要参考和依据,做腰部x线检查,可排除骨关节病变。此病例的推拿治疗方案是先手法松解肌痉挛,解痉后施以腰椎斜扳等后关节调整手法,最后配合擦法及中药热敷,并嘱卧床休息。答案分析:解痉、调整后关节和化瘀通络是推拿治疗的要点。 13患者赵某,男,47岁,左侧肩部疼痛3周,夜痛明显,疼痛放射至左侧肘部,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胃纳可,精神欠佳。 问题(1):该患者的初步判断? 问题(2):从症状分析,患者目前诊断尚不能排除的疾病有哪些?问题(3):如要排除肩关节肿瘤,首先应做的检查是什么?13初步判断是肩关节周围炎(早期)。答案分析:诊断疾病应该先从局部症状、常见疾病考虑,再参照年龄、性别,最后根据体检与理化检查,故首先选择肩关节周围炎。尚不能排除的疾病是颈椎病。答案分析:颈椎病患者会首先出现肩臂痛,故选择颈椎病。首先做肩关节x线摄片检查。答案分析:骨关节肿瘤有x线征象,且价廉;CT、MRI在某些技术上较x片优越,但不具备价格优势,故临床常在x线摄片并判断后,方决定是否做CT或MRI检查。肿瘤患者会在血象上有所表现,但不具备特异性。 14患者李某,女,58岁,双膝无力3个月,上下楼梯时尤感困难,患者无下肢麻木。(下列假设单独出现) 问题(1):如果患者同时有胸腹部束带样感觉,步态欠稳。首先考虑什么疾病? 问题(2):如果患者体型肥胖,膝关节疼痛。首先考虑什么疾病? 14首先考虑为脊髓型颈椎病。答案分析:胸腹部束带样感觉、步态不稳,一般由胸椎以上节段的病变引起。首先考虑为退行性膝关节炎。答案分析:退行性膝关节炎多见于肥胖女性 1患儿李某,男,8个月。1月前大便次数增多,酸臭,日行4。5次,嗳气,矢气频作,脘腹胀满疼痛,泻前哭闹,泻后缓解,去外院就诊,查粪常规(一),服药后,未见明显效果,今来本院推拿科治疗,现大便日行3。4次,质稀,无臭,食后作泻,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查体:面色萎黄,神疲,形体消瘦,腹软,无压痛,舌苔薄,指纹淡红。 问题(1):该患儿中医分型诊断及辨证分析。 、 问题(2):该患儿推拿治则和处方。 1(1)分型诊断为脾虚型泄泻;辨证分析:该患儿8个月,以大便次数增多1月为主症,初发时以暖气,矢气频作,脘腹胀满疼痛,泻前哭闹,泻后缓解为特点,皆为乳食内伤,脾胃受损之象,属伤食型泄泻;由于药物治疗无效,迁延不愈,导致脾胃虚弱而出现久泻不愈,反复发作,质稀,无臭,食后作泻,面色萎黄,神疲,形体消瘦,舌苔薄,指纹淡红等脾虚不运之象,证属脾虚型泄泻。 (2)推拿治则为健脾益气,温阳止泻;推拿处方为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2患儿王某,女,2个月。自出生后即每夜吵闹啼哭,睡眠不安,白天安静入睡。近1周来,夜间哭吵更甚,形体壮实,哭声响亮,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黄短。 查体:精神活泼,面色红润,舌尖红,苔薄,指纹色紫人风关。 问题(1):该患儿中医分型诊断及辨证分析。 问题(2):该患儿推拿治则和处方。 2(1)分型诊断为心经有热型夜啼;辨证分析:该患儿2月,以夜间啼哭为主症,且哭声响亮,形体壮实,属实证;伴有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尖红,指纹色紫等症均属心经有热之象。因此,该病症属心经有热型夜啼。 (2)推拿治则为清心导滞;推拿处方为清心经、清小肠、清天河水、揉总筋、揉内劳官。 3患儿季某,女,3岁。患儿3天前出现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吐物略有酸味,伴有腹痛,大便溏薄,1周前有感冒发热史,已愈。 查体: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软无压痛,舌淡苔薄白,指纹色红。 问题(1):该患儿中医分型诊断及辨证分析。 问题(2):该患儿推拿治则和处方。 3(1)分型诊断为寒性呕吐;辨证分析:患儿3岁,以呕吐为主症,有外感史,胃为水谷之海,以降为和,小儿脾胃薄弱,若感受外邪,脾胃受损,运化失司,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出现食入稍多即吐,伴有腹痛,吐物酸臭不明显等症。而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舌淡苔薄白,指纹色红皆为寒象,因此,该病症属寒吐。 (2)推拿治则为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推拿处方为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 2什么是按弦走搓摩? 答:又称搓胁肋,从腋下两胁至天枢穴为胁肋,以两手从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穴处,称为按弦走搓摩,约50100次,此法顺气化痰,开胸闷,化积聚,对胸闷、胁痛疳积等有效。 4什么是水底捞明月? 答:蘸凉水自小指根掐运起,经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内劳宫,同时吹凉气,运1030次,性凉,可清虚热。 5什么是打马过天河? 答:用食、中二指蘸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曲泽,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清热解毒,多用于实热、高热等症。 6什么是疳积? 答: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积滞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导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于中。疳证是指气液干涸,身体赢瘦,往往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 7什么是肌性斜颈? 答:小儿肌性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特点。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造成的肌性斜颈。 8什么是遗尿? 答:遗尿指3岁以上的小儿在睡梦中不知觉地将小便尿在床上,又称”尿床”。 9什么是夜啼? 答:夜啼是指小儿经常在夜间啼哭不眠,甚至通宵达旦。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称之为“夜啼”。 11小儿的生理特点是什么? 答: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逢勃,发育迅速。 12小儿的病理特点是什么? 答:抵抗力差,容易发病,传变较快和易趋康复。 13小儿推拿特定穴的特点是什么? 答:点、线、面结合。穴位多分布于上肢肘以下部位。 14小儿推拿操作的顺序是什么? 答:一般是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 15小儿特定穴中能清热的穴位有哪些? 答:推脊、揉大椎、揉风门、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退六腑、揉小天心、揉内劳宫。揉上马、分阴阳、推涌泉。 16头面部特定穴中治疗外感表证常用的穴位是什么? 答: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拿风池。 17推拿如何治疗寒吐? 答:推拿治疗寒吐的治则是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推三关。处方如下:补脾土、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 18婴儿腹泻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婴幼儿腹泻临床表现可分为湿热泻、寒湿泻、伤食泻和脾虚泻四种类型。 19推拿如何治湿热型婴儿腹泻? 答: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处方: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方义: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揉天枢以清利肠腑湿热积滞;退六腑、清小肠以清热利尿除湿;揉龟尾以理肠止泻。 20简述呕吐的发病机理? 答:脾胃薄弱,凡外感六淫,侵扰及胃;或饮食过多,饥饱不节,或恣食生冷、油腻食物以致停滞不化,损伤脾胃,运化失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致呕吐。 21怎样理解小儿的“稚阴稚阳”及“纯阳之体”之说? 答:“稚阴稚阳”和“纯阳之体”代表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小儿出生后,犹如萌土之幼芽,脏腑柔弱,血气未充,经脉未盛,内脏经气未足,卫外机能未固,阴阳二气均属不足,因此有“稚阴稚阳”一说;另一方面,小儿机体生长发育迅猛,年龄越小,生长越快,营养的需求越大,因此又有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 22小儿推拿治疗时应注意什么? 答:小儿推拿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医者的指甲须修剪圆滑,长短适宜,以不触痛患儿皮肤为宜。天气寒冷时,医者先将手搓热,待其手暖时方可操作,以防刺激患儿不能很好地合作。室内保持一定温度,不宜过冷过热,空气流通,环境安静,避免风吹着凉。医者态度和蔼,细心耐心,认真操作。推拿顺序在临床上一般有三种方法,可根据情况灵活应用:一般先推头面部穴位,依次推上肢、胸腹、腰背、下肢部穴位;先推主穴,后推配穴;先推配穴,后推主穴(如捏脊等)。运用掐、拿、捏等强刺激手法,应最后操作,以免刺激患儿哭闹,影响后来的操作进行和治疗效果。推拿的时间,应根据患儿年龄大小,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手法的特性而定。上肢部穴位,习惯只推左侧,无男女之分;其他部位的双侧穴位,两侧均可治疗,如太阳、迎香、足三里、乳根、乳旁等。治疗时应配合推拿介质,如滑石粉等,其目的是润滑皮肤,防止擦破皮肤,可提高治疗效果。患儿骨折、皮肤病、出血等部位,一般不宜推拿,急性传染病需要治疗时,应注意隔离治疗。在临床应用上,小儿推拿手法经常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 23小儿肌性斜颈怎样治疗? 答:治则:舒筋活血,软坚消肿。处方与操作: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可用拇指罗纹面揉,或食中无名指罗纹面揉56分钟。捏拿患侧胸锁乳突肌,往返35分钟,用力宜轻柔。牵拉扳颈法: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牵拉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幅度由小渐大,在生理范围内反复进行数次。再于患侧胸锁乳突肌施术推揉法35分钟。最后配合轻拿肩井35次结束。 24试述寒痛和虚寒腹痛辨证施治的异同。 答:寒性腹痛和虚寒型腹痛有以下异同点: 寒性腹痛 虚寒性腹痛 腹痛性质 腹痛急暴,哭叫不停 腹痛隐隐,喜温喜按 诱因 常在受凉或饮食生冷后发生 无 兼症 遇冷更剧,得热较舒,面色青白 形体消瘦,食欲不振,易发腹泻,面色萎黄 舌苔 舌淡苔白滑 舌淡苔厚 指纹色 红 淡 治则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温补脾胃,理气止痛 处方 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摩腹、揉一窝风、拿肚角 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揉中脘、揉脐、按揉足三里 25 小儿流涎症的临床表现如何?推拿如何治疗? 答:(1)临床表现:一是脾胃湿热:流涎粘稠,口气臭秽,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秘结或热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二是脾气虚弱:流涎清稀,口淡无味,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懒言乏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指纹淡红。(2)推拿治疗:脾胃湿热型治法:治宜清脾胃湿热,其处方为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天河水、掐揉四横纹、掐揉小横纹、揉总筋、摩腹(泻法)。脾气虚弱治法:治宜健脾益气、固摄升提,其处方为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运内八卦、推三关、摩腹(补法)、揉足三里、揉百会、捏脊。每日1次,36次为1疗程。 26 26推拿如何治疗小儿便秘? 答:小儿便秘有虚秘和实秘之分,故治疗有所不同。 虚秘:表现为面色无华,形瘦乏力,神疲气怯,大便努挣不下,舌淡苔黄,指纹色淡等;其治则为益气养血,滋阴润燥;其治法为补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上马、按揉膊阳池、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 实秘:表现为大便干结、面赤身热、口臭唇赤、胸胁胀满、纳食减少、腹部胀痛、苔黄燥、指纹色紫等;其治则为顺气行滞,清热通便;其治法为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揉天枢、按揉足三里、推下七节骨、搓摩胁肋。 27 婴儿腹泻可分几型?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答:婴幼儿腹泻临床可分为湿热泻、寒湿泻、伤食泻和脾虚泻四种类型。湿热泻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等。寒湿泻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滑数,指纹色紫等。伤食泻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等。脾虚泻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泻久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淡苔薄白,脉濡等。 28 推拿如何治疗小儿阴虚内热? 答:阴虚内热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午后发热,盗汗,形体消瘦,食欲减退,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指纹淡紫。其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方用补脾经、补肺经、揉上马、清天河水、推擦涌泉、按揉足三里、运内劳宫。烦躁不眠加清肝经、清心经、按揉百会;自汗、盗汗加揉肾顶、补肾经。 29 呕吐如何辨证施治? 答:根据临床表现呕吐可辨证分为四型:寒吐、热吐、伤食吐和惊吐。寒吐:临床表现为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吐物酸臭不甚,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指纹色红等;其治则为温中散寒,和胃降逆;处方为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热吐:临床表现为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赤,唇舌红而干,苔黄腻,指纹色紫等;其治则为清热和胃、降逆止呕;其处方为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天柱骨、推下七节骨。伤食吐:临床表现为呕吐酸馊频繁,口气臭秽,胸闷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苔厚腻,脉滑实等;惊恐吐:临床表现为受惊后呕吐暴作,或频吐清涎,神态紧张,昼则惊惕,夜卧不宁,山根青,指纹青,脉乍迟乍数等;其治则为镇惊止吐;其处方为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揉小天心、分手阴阳、推天柱骨、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揉右端正。 30 试述小儿疳积的积滞伤脾型的治则、处方和方义。治则:消积导滞,调理脾胃。 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揉天枢,按揉足三里。 方义:揉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揉天枢,消食导滞,疏调肠胃积滞,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加强以上作用,并能理气调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健脾开胃,消食和中。 1 、伤筋:凡人体各关节因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不慎而跌仆闪挫,以及持续活动、经久积劳等原因所引起的损伤而无骨折、脱位、皮肉破损者,痛称为伤筋。 2、扳机指:指部腱鞘炎,由于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发生炎性变化,出现以患指局部酸痛无力,伸屈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强行伸屈手指,有“扳机”状现象,故名。 3、水底捞明月:自小指根掐运起,经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内劳宫,称“水底捞明月”。性凉,可清虚热。 4、三关:小儿推拿常用腧穴。在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5、腕管综合征: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挤压出现以手指麻木为主的症候群。 推拿的治疗原理: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推拿的治疗原则:一、整体观念,辩证施术;二、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三、以动为主,动静结合。扌衮 法:【操作要领】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偏瘫、截瘫【要求及注意事项】1.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40,使手背1 / 2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3.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4.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摆动。 5.在移动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滚法频率不变情况下,缓慢移动。一指禅推法 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 肩关节放松,肩部下垂。 放松,肘部自然下垂。腕部放松。 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手掌都要放松。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手握成空拳状,拇指伸直,食指中节桡侧抵住拇指面或指间关节,使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定作用。紧推:频率略快,有节奏,每分钟120-160次。慢移:缓慢的移动。(二)操作要求1、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2、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3、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4、即所谓紧推慢移。(三)临床运用本手法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头痛,胃痛,腹痛,面瘫,失眠,高血压,消化道疾病及关节疾病等见长。二、揉法:1.大鱼际揉: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沉肘,屈肘成120140,肘外翘,腕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上轻柔灵活的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2掌根揉: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掌根附于施术部。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掌做小幅度回旋运动,使掌根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柔和的连续不断的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3.拇指揉:拇指罗纹面吸附于施术部,余四指合适位置助力,腕微屈或伸直。以腕为支点,拇指主动环转运动,罗纹面在施术部上连续不断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4.中指揉:中指之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微屈,以中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肘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通过腕使中指罗纹面在术部上轻柔灵活小幅度的环旋或上下、左右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为加强揉动力量,可以食指搭于中指背侧进行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1.所施压力适中,受者舒适为度。揉动时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2.要掌握好揉动频率。在面部可以缓慢操作。3.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根揉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4.不可在体表形成摩擦运动。推法:1.指推法: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余指置于相应位置以固定助力,腕关节略屈并偏向尺侧。拇指及腕臂部主动施力,向拇指端方向呈短距离单向直线推进。有拇指平推、三指推法。2.掌推法:以掌根着力于施术部,腕背伸,肘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施力,通过前臂、腕关节,使掌根向前单向直线推进。3.肘推法:屈肘,以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另一侧手以掌扶术手拳顶以固定、助力。【治疗作用】推法通经活脉,荡涤积滞的作用较强。外感发热,腹胀便秘,食积癃闭,高血压病,头痛失眠,腰腿痛,腰背筋膜炎,风湿痹痛,感觉迟钝等病。【要求及注意事项】紧贴皮肤,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适中,单向直线推进。不可推破皮肤。可用介质或间歇操作。擦法:【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安全员考试题库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腔镜甲状腺的护理查房
- 2026届山东省济宁市鲁桥镇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普宁市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喷涂安全教育培训
- 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十四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大连金普新区五校联考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乐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毕业年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请表(人工审核用)
- 无人机专业介绍课件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大班语言活动《失踪的鼻子》绘本故事早期阅读PPT课件【幼儿教案】
- 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电子版
- 资产质量分析
- 检验科进修总结(2篇)
- 打印复印费明细
- GB/T 9798-2005金属覆盖层镍电沉积层
- 《编程猫系列》第1课-Hello-编程猫(课件)
- 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八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