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T20569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of paddy storage characte(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7-06-30)-发布 -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GB/T 20569I目 次目 次 .I前 言 .II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 宜存 good storage quality.13.2 轻度不宜存 moderate storage quality obviously tending to decline.13.3 重度不宜存 poor storage quality.13.4 色泽 color .13.5 气味 odor .13.6 脂肪酸值 fatty acid value.13.7 蒸煮品评 cooking quality evaluation.13.8 品尝评分值 tasting assessment value .14 储存品质分类.15 储存品质指标.26 检验方法.26.1 色泽、气味评定:按第 B.4 章执行。 .26.2 脂肪酸值检验:按附录 A 执行。 .26.3 品尝评分值检验:按附录 B 执行。 .27 检验规则.27.1 一般规则.27.2 抽样、分样.27.3 储存品质检验.28 判定规则.28.1 宜存.28.2 轻度不宜存.28.3 重度不宜存.2附 录 A.3附 录 B.8GB/T 20569II前 言本标准是在参考了2006年有关部门颁布的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河南工业大学、大连市粮食局粮油检验监测站、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成都储藏研究所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 吉林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黑龙江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江苏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湖北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湖南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重庆市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政、唐瑞明、龙伶俐、朱之光、卞科、 吴存荣 、关二旗、张慧、万小乐、王金水、周显青、张玉荣、郭兴凤、谢玉珍、徐向颖、顾雅贤、余敦年、林云、封成斌、邹勇本标准为首次制定。GB/T 205691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谷储存品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储存品质指标、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在安全储存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稻谷的储存品质,指导稻谷的储存和适时出库。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一般规则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GB/T 5507 粮食、油料检验 粉类粗细度测定法GB/T 29405 粮油检验 谷物及制品脂肪酸值测定 仪器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宜存 good storage quality储存品质良好。3.2轻度不宜存 moderate storage quality obviously tending to decline储存品质明显下降。3.3重度不宜存 poor storage quality储存品质严重下降。3.4色泽 color稻谷制成标准一等精度大米后,在规定条件下大米的综合颜色和光泽。3.5气味 odor稻谷制成标准一等精度大米后,在规定条件下大米的综合气味。 3.6脂肪酸值 fatty acid value中和100g干物质式样中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3.7蒸煮品评 cooking quality evaluation稻谷制成标准一等精度大米,在规定条件下蒸煮成米饭后,对其色泽、气味、外观结构、滋味等进行品评的试验,结果用品尝评分值表示。3.8品尝评分值 tasting assessment value米饭品评试验所得的色泽、气味、外观结构、滋味等各项评分值的总和。4储存品质分类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将稻谷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三类。GB/T 2056925储存品质指标稻谷储存品质指标见表1。表 1 稻谷储存品质指标籼 稻 谷 粳 稻 谷项 目宜存 轻度不宜存 重度不宜存 宜存 轻度不宜存 重度不宜存色泽、气味 正常 正常 基本正常 正常 正常 基本正常脂肪酸值(KOH/干基)/(mg/100g)30.0 37.0 37.0 25.0 35.0 35.0品尝评分值/分 70 60 60 70 60 60注:其他类型稻谷的类型归属,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其中省间贸易的按原产地规定执行。6检验方法6.1色泽、气味评定:按第 B.4章执行。6.2脂肪酸值检验:手动滴定测定方法按附录 A执行;自动滴定测定方法按 GBT 29405执行。6.3品尝评分值检验:按附录 B执行。7检验规则7.1一般规则按GB/T 5490执行。7.2抽样、分样按GB 5491执行。7.3储存品质检验7.3.1 入库前,应逐批次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作为入库的技术依据;入仓时,应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取平均值作为该仓(垛、囤、货位)建立质量档案的原始技术依据。7.3.2 储存中,应定期、逐仓(垛、囤、货位)取样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作为质量档案记录和出库的技术依据。8判定规则8.1宜存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均符合表 1“宜存”规定的,判定为宜存稻谷,适宜继续储存。8.2轻度不宜存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均符合表 1“轻度不宜存”规定的,判定为轻度不宜存稻谷,应尽快安排出库。8.3重度不宜存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中,有一项符合表 1“重度不宜存”规定的,判定为重度不宜存稻谷,应立即安排出库。因色泽、气味判定为重度不宜存的,还应报告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检验结果。GB/T 205693附 录 A(规 范 性 附 录)稻 谷 脂 肪 酸 值 测 定 方 法A.1 原理在一定温度的环境条件下,用无水乙醇提取稻谷中的游离脂肪酸,然后进行离心分离,以百里香酚蓝指示液做指示剂,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上清液,计算脂肪酸值,结果以消耗的 KOH 量表示。A.2 试剂与材料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所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应符合 GB/T 6682 中三级水的规格。A.2.1 无水乙醇。A.2.2 95%乙醇:无水乙醇(A 2.1)与水按 9:1(体积比)混合。A.2.3 中性乙醇:准确移取 20 mL95%乙醇(A.2.2),滴加 5 滴酚酞指示剂(A.2.9),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液(A.2.8)滴定至微红色,30s 内不褪色,记录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量( Va,mL);量取 500 mL95%乙醇,准确加入 Vb mL( Vb=Va 25)氢氧化钾标注滴定溶液,混合均匀,备用。A.2.4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A.2.5 0.5 mol/L 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按 GB/T601 配制和标定,储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备用。注: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在常温(1525)条件下保存时间你一般不超过 2 个月。当储备液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时,应重新配制。A.2.6 0.01 mol/L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液:准确移取 20.0 mL 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A.2.5)于 1000 mL 容量瓶中,用中性乙醇(A.2.3)定容,混合均匀后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林用钱配制。A.2.7 10 g/L 酚酞指示剂:称取 1.0 g 酚酞溶于 100 mL 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A.2.2)。A.3 仪器与设备A.3.1 实验砻谷机。A.3.2 粉碎机:锤式旋风磨,具有风门可调和自清理功能,以避免样品残留和出样管堵塞。在粉碎样品时,应避免磨膛发热。A.3.3 电动粉筛:按 GB/T 5507 要求。A.3.4 振荡器:往返式,振荡频率为 125 次/min。A.3.5 离心机:离心加速度 2000 g。A.3.6 离心管:硼硅玻璃或中性玻璃,容量 50 mL,配有密封塞。A.3.7 具塞磨口锥形瓶:250 ml。A.3.8 锥形瓶:150mL。A.3.9 移液管:50.0 mL、25.0 mL。 A.3.10 微量滴定管:5mL,最小刻度为 0.02 mL。A.3.11 天平:感量为 0.01 g。A.3.12 分析天平:感量为 0.0001 g。GB/T 205694A.3.13 橙色滤色镜。A.4 分析步骤A.4.1 扦样与分样按 GB/T 5491 执行。A.4.2 试样制备取混合均匀样品,用实验砻谷脱壳。取混合均匀的糙米约 80g,,用锤试旋风磨粉碎,粉碎后的样品一次通过 CQ16(相当于 40 目)筛的应达 95%以上。粉碎样品(筛上、筛下全部筛分范围的样品)经充分混合后装入磨口瓶中备用。注 1:按 GB/T 5507 检验样品粉碎细度,粉碎样品只能选用锤式旋风磨。一次粉碎达不到细度要求的,该锤试旋风磨不能使用。注 2:粉碎样品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合理调解风门大小,并控制进样量,防止和减少出料管留存样品,为避免出料管堵塞,减少磨膛发热,引起样品中脂肪酸值的变化,每粉碎 10 个样品应将出料管拆下清理。注 3:制备好的样品应尽快完成测定,全部过程不得超过 24h。样品如需较长时间存放,应存放在冰箱中。A.4.3 试样含水量测定按 GB/T 5497 定温定时烘干法执行。A.4.4 游离脂肪酸提取称取制备好的试样(A.4.2)10 g0.01 g 于 250mL 具塞磨口锥形瓶(A.3.7)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 50.0mL 无水乙醇(A.2.1),摇匀几秒种后,打开塞子放弃,再盖紧瓶塞后置于往返式振荡器(振荡频率为 125 次/min)上振摇 10min。取下锥形瓶,将提取液转移至 50 mL 离心管中,离心加速度 2000 g 离心 5min。A.4.5 测定用移液管移取 25.0mL 滤液于 150mL 锥形瓶(A.3.8)中,加 5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A.2.4),滴加 3 滴4 滴酚肽指示剂(A.2.7)后,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A.2.6)滴定至呈微红色,30s 不消褪为止。记下耗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 V1)。注 1:样品提取后应及时滴定。注 2:滴定应在散射日光或日光型日光灯下对着光源方向进行;滴定终点不易判定时,可用一个已加入提取液、去二氧化碳蒸馏水尚未滴定的锥形瓶作参照,当被滴定液颜色与参照相比有色差时,即可视为已到滴定终点。注 3:有条件的检测机构,操作者可佩带橙色滤色镜,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滴定终点。A.4:6 空白试验用移液管移取 25.0mL 无水乙醇(A.2.1)于 150mL 锥形瓶(A.3.8)中,加 5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A.2.4),滴加 3 滴4 滴酚酞指示剂(A.2.7)后,氢氧化钾标准GB/T 205695滴定溶液(A.2.6)滴定至呈微红色,30s 不消褪为止。记下耗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 V0)。注 1:提取、滴定过程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 1525。注 2:无水乙醇(A.2.1)温度控制在 200.5。A.5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A.5.1 结果计算脂肪酸值(S)以中和 100g 干物质试样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单位为毫克每 100 克(mg/100g),按式(A.2)计算:50 100S=(V1V0)c56.1100 (A.2)25 m(100)式中:V1滴定试样液所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V0滴定空白液所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c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50式样提取用无水乙醇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25用于滴定的式样提取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100换算为 100g 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水分质量分数,即每 100g 试样中含水分的质量,单位为克(g)。注:用测定脂肪酸值的同一粉碎样品,按 GB/T 5497 中 105恒重法测定样品水分含量,计算脂肪酸值干基结果。此水分含量结果不得作为样品水分含量结果报告。A.5.2 结果表示每份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两个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符合重复性要求时,以其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不符合重复性要求时,应再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若 4 个结果的极差不大于 n=4 的重复性临界极差CrR95(4),则取 4 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若 4 个结果的极差大于 n=4 的重复性临界极差CrR95(4),则取 4 个结果的中位数作为最终测试结果,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6 重复性同一分析者对同一试样同时进行两次测定,脂肪酸值结果的差值应不超过2mg/100g。GB/T 205696附 录 B(规 范 性 附 录)稻 谷 品 评 试 验 方 法B.1 原理稻谷经砻谷、碾白,制备成标准一等精度大米,分别评定其色泽、气味;再分取一定量的大米,在一定条件下蒸煮成米饭,用感官品评米饭的色泽、气味、外观结构、滋味等,结果以品尝评分值表示。B.2 仪器与设备B.2.1 实验用砻谷机。B.2.2 实验用碾米机。B.2.3 蒸锅:直径为 26cm28cm 的单屉铝(或不锈钢)锅。B.2.4 饭盒:容量为 60mL 以上的带盖铝(或不锈钢)盒,也可用盛放 2ml 注射器的铝(或不锈钢)盒。B.2.5 量筒:15mL。B.2.6 天平:感量 0.01g。B.2.7 电炉:220V,2KW,或相同功率的电磁炉。B.2.8 白色瓷盘:32cm22cm.B.3 试样制备取混匀后的净稻谷样品 500g,用实验砻谷机脱壳制成糙米,取适量糙米(即实验碾米机的最佳碾磨质量)用实验碾米机制成标准一等精度大米(对照标准样品)。B.4 色泽、气味评定取制备好的标准一等精度大米样品,在符合品评试验条件的实验室内,对式样整体色泽、气味进行感官体验。检验方法按 GB/T 5492 执行。色泽用正常、基本正常或明显黄色、暗灰色、褐色或其他人类不能接受的非正常色泽描述。具有大米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式样评定为正常;颜色轻微变黄和(或)光泽轻微变灰暗的式样评定为基本正常。气味用正常、基本正常或明显酸味、哈味或其他人类不能接受的非正常气味描述。具有大米固有的气味的式样评定为正常;有陈米味和(或)糠粉米味的式样评定为基本正常。对品评人员、品评实验室的要求和蒸煮品评试验要求相同,必要时可用参考样品(B.5.6)校对品评人员的评定尺度。B.5 蒸煮品评B.5.1 样品编号为了客观反映样品蒸煮品质,减少感官品评误差,试样与制备米饭的盒号应随机编排,避免规律性编号和(或)提示性编号。B.5.2 米饭的制备B.5.2.1 称样:称取 10g 已制备好的大米式样于饭盒中,参加品评人员每人一盒。GB/T 205697B.5.2.2 洗米: 用约 30mL 水搅拌淘洗一次,再用 30mL 蒸馏水冲洗一次,尽量将余水倾尽。B.5.2.3 加水:籼米加入蒸馏水 15mL,粳米加入蒸馏水 12mL, 糯米加入蒸馏水 10mL。将加好水的饭盒盖严备用。B.5.2.4 蒸煮:蒸锅内加入适量水,用电炉(或电磁炉)加热至沸腾,取下锅盖,将加好水的饭盒均匀地放于蒸屉上,盖上锅盖,继续加热并开始计时,蒸煮 40min,停止加热,焖 10min.B.5.2.5 品评: 将米饭盒从蒸锅内取出放在白瓷盘上(每人一盘),趁热品尝。B.5.3 品评的基本要求。B.5.3.1 品评人员米饭品评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米饭的色、香、味进行品尝,以评定米饭品质的优劣,因此要求品评人员具有较敏锐的感觉器官和鉴别能力,在开始进行品尝评定之前,应通过鉴别试验来挑选感官灵敏度较高的人员。品评人员应由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档次的人员组成。按标准规定蒸制 4 份米饭,其中有 2 份米饭是同一试样蒸制成的,同时按标准规定进行品评,要求品评人员鉴别找出相同的 2 份米饭来,记录见表 B.1。表 B.1 品 评 结 果 登 记 表品评人: 日期:试样号 鉴别结果1234注:在相同 2 份米饭的编号后打“”鉴别试验应重复两次,结果登记于表 B.2。对者打“”,答错者打“”,如果两次都答对的人员,则表明其品评鉴别灵敏度太低,应予淘汰。表 B.2 品 评 人 员 成 绩 登 记 表鉴别试验结果品评人员编号1 2 成绩P1P2P3P4P5P6品评组一般由 5 人10 人组成,品评人员在品评前 1h 内不吸烟、不吃东西,但可以喝水;品评期间具有正常的生理状态,不能饥饿或过饱;品评人员在品评期间不使用化妆品或其他有明显气味的用品。B.5.3.2 品评实验室GB/T 205698品评试验应在专用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应由样品制备室和品评室组成,两者应独立。品评室应充分换气,避免有异味或残留气味的干扰,室温 2025,无强噪音,有足够的光线强度,室内色彩柔和,避免强对比色彩。品评人员每人一座,应相互隔离。B.5.3.3 品评试验品评试验应在饭前 1h 或饭后 2h 进行。品评前品评人员应用温开水漱口,把口中残留物去净。品评试样应一人一盒,每次品评不宜超过 8 份样品。品评时应保持室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