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榧籽编制说明_第1页
油用榧籽编制说明_第2页
油用榧籽编制说明_第3页
油用榧籽编制说明_第4页
油用榧籽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 油用榧籽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LS/T -油用榧籽行业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关于下达 2016 年粮油行业标准制 定计划的通知(质检办便函201638 号):2016 年粮油行业标准油脂组第一批制修订计划中的第 25 项香榧籽制定计划。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为江南大学,标准起草负责人为王兴国。该批准的起草制定单位还有兰溪市榧夷所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榧树是裸子植物紫杉科(Taxaceae)榧属(Torreya )常绿大乔木。榧属分为 7 种1 栽培品种,即北美产 2 种:加州榧 Torreya californica,生长于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佛罗里达榧 Torreya taxifolia,生长于佛罗里达州和佐治亚州;日本产 1 种:日本榧 Torreya nucifera,生长于日本本州和九州岛;中国产 4 种 1 栽培品种: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 ex Lindl.主要生长于浙江、安徽、福建及江西;其栽培品种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 var. Merrillii 主要生长于浙江、安徽及江苏;巴山榧 Torreya fargesii,生长于秦巴山区至宝兴和峨眉地区;云南榧 Torreya fargesii var. yunnanensis,生长于云南和缅甸;长叶榧 Torreya jackii,生长于浙江、福建及江西。榧属植物中,只有榧树、香榧及日本榧的种子可以食用,但仅榧树和香榧可作为干果进行栽培。榧树和香榧的种子“榧籽”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干果之一,其营养价值高,有独特的风味和药用功能,药食两用。在品种方面,榧树所结的榧籽,形状圆大,壳厚仁硬,口味很差,俗称木榧,常用于中药材,在榧树的长期种植过程中,发生优良变异经人工选育培育出了其栽培品种香榧;香榧所结的榧籽,壳薄仁脆,口味酥香,俗称香榧,常作为坚果食用,而直接用香榧的榧籽进行种植,往往不能保持母本原有的性状,容易重新生长成木榧,因此采用嫁接技术以使香榧母本优良品质的遗传性保持稳定和提高。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对榧籽的功效有记载, “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蛊毒、鬼疰伏尸” 。后在名医别录和本草纲目均有对榧籽药用价值的记载。而榧籽作为果用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本草拾遗中,称榧籽“子如长槟榔,食之肥美” 8。现代研究也表明,榧籽因为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组分,具备很多生物功能,包括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蠕虫和祛风止咳等特性 9-13。因此,榧籽不仅可作为中药的药材来源,还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原料。此外,由于榧籽含油率高,榧树已作为木本油料进行推广,其栽培品种香榧已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重要发展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仅香榧的种植面积已从 2000 年的 4 万2亩扩大 2012 年的 50 万亩,再扩大到 2016 年的 90 多万亩,其中 2016 年约 19 万亩投产林产出了 5000 多吨干榧籽。2013 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组建香榧工程中心,牵头开展“十二五”及“十三五”香榧产业发展计划,使得其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区域向安徽、江西、江苏、福建、贵州等省份发展。三、标准起草制定的工作过程1、查询资料本标准起草小组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科技文献及相关标准,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1 康宁,汤仲埙. 榧属分类学研究J.  植物研究,1995, 15(3): 349-362.2 陈振德,郑汉臣,全山丛等. 榧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1996,11(4): 150-153.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8. 456-4674 黎章矩,程晓建,戴文圣等. 浙江香榧生产历史、现状与发展 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04,21(4): 471-474.5 王向阳,修丽丽. 香榧的营养和功能成分综述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26(2): 20-22.6 郑仁木. 香榧栽培法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18-197 王子寿,薛红. 神农本草经 M. 四川: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078 陈藏器. 本草拾遗M. 尚志钧辑校 . 安徽:  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 73-909 Chen B Q,Cui  X Y,Zhao X,et al. Antioxidative  and acut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Torreya grandisJ. Fitoterapia,2006,77(4): 262-267.10 Dong D D, Wang H F,Xu F,et al.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Fatty Acid Composition,Oxidative Stability,and Antioxidant Effect  of Torreya grandis Seed Oil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2014,91(5):  817-825.11 Ni Q X,Gao Q X,Yu W W ,et al.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f oils from two Torreya  grandis varieties seeds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60(2): 1226-1234.12 Huang Y J,Wang J F ,Li G  L,et al. Antitumor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in endophytic fungi isolated from pharmaceutical plants Taxus mairei, Cephalataxus fortunei and Torreya grandisJ. FEMS Immunology and Medical Microbiology,2001,31(2): 163-167.13 陈振德,陈志良,侯连兵等. 香榧子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J. 中药材,2000,23(9): 551-553.14 He Z Y,Zhu H D,Li  W L,et al.  Chemical components of cold pressed kernel oils from different Torreya grandis cultivarsJ. Food Chemistry,2016,209: 196-202.15 Takagi T,Itabashi Y. cis-5-Olefinic Unusual Fatty Acids in Seed Lipids  of Gymnospermae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TriacylglycerolsJ. Lipids,1982,17(10):  716-723.16 Wolff R L,Pdrono  F,Marpeau  A M,et al. The See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3of 5-Olefinic Acids in the Triacylglycerols of Some Taxaceae (Taxus and Torreya)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1998,75(11): 1637-1641.17 陈振德,傅秋华. 国产榧属植物种子油含量及其脂肪酸测定 J.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8): 456-457.18 黎章矩,骆成方,程晓建等. 香榧种子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05,22(5): 540-544.19 田荆祥,吴美春,仲山民等. 香榧种子油脂形成过程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分析 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1989,6(1): 16-22.20 余象煜,冯耀南,李平等. 香榧( Torreya grandis Fort. ex Lindl.)种子的油脂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82,9(3): 91-95.21 俞雯雯,徐超,王丽丹等. 香榧子油超临界 CO2 萃取工艺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 297-299.22 Blaise P,TropinI  V,Farines M,et al.  Positional Distribution of 5-Acids in Triacylglycerols from Conifer Seeds As Determined by Partial Chemical Cleavag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1997, 74(2): 165-168.23 Ells R,Kock J L F ,Albertyn J,et al. Sciadonic acid  modulates prostaglandin E2 production by epithelial cells during infection with C. albicans and C. dubliniensisJ. Prostaglandins and Other Lipid Mediators,2012,97(1-2):  66-71.24 Tanaka T,Morishige J,Takimoto T,et  al. Metabolic characterization of sciadonic acid (5c,11c,14c-eicosatrienoic acid) as an effective substitute for arachidonate of phosphatidylinositolJ.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2001,268(18):  4928-4939.25 吴帆,韩琴,于勇杰等. 香榧与油茶籽中脂肪酸成分的 GC-MS 分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4,33(1): 36-39.26 阙斐,张星海,赵粼. 香榧籽油的超临界萃取及其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研究 J. 中国粮油学报,2013,28(2): 33-36.2、企业调研和实验室检测研究赴榧籽种植基地进行调研,了解和熟悉榧籽种植、果实收获、储存情况,为本标准的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收集国内榧籽样品,对榧籽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等进行检测分析;对榧籽的质量指标的确定共收集 17 个不同地区的样品,取平均值,结果见表 2。表 2 样品质量指标检测结果4兰溪香榧嵊州香榧新昌香榧枫桥香榧安徽香榧临安香榧诸暨香榧安徽大木榧安徽中木榧安徽小木榧东阳木榧富阳大木榧富阳中木榧富阳小木榧诸暨中木榧诸暨小木榧安徽木榧2纯仁率/% 66.13 68.28 69.25 67.67 70.87 69.87 70.66 71.46 72.02 67.58 69.64 71.42 68.62 68.13 粗脂肪含量/% 52.40 52.32 52.00 52.80 51.80 51.51 52.19 33.60 34.97 40.87 41.31 33.27 36.73 40.50 27.31 26.11 42.66 粗蛋白含量/% 15.70 13.96 14.03 13.80 13.77 13.19 14.49 13.09 13.87 13.12 灰分含量/% 3.45 3.15 3.08 2.79 3.32 2.44 3.11 2.97 3.28 2.81 3、标准的起草制定及修改完善本标准在实验室检测研究及文献报道所得数据的汇总分析基础上,2016 年 9-12 月,完成了油用榧籽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发给 10个相关的单位进行意见征求和讨论;2.17 年 4 月,召开油用榧籽研讨会,征询意见。2017 年 6-8 月,对返回的征求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反馈采纳或不采纳的意见和理由,对标准稿件进行修改,并完善编制说明,形成送审稿,提交粮标委;4、本标准的编制原则 严格按照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 GB/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编写要求,根据榧籽特点,以及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参照 GB19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 ,并结合榧籽的质量状况,确定本标准中主要技术指标,确保标准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达到指导油用榧籽的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保护消费者利益,扩大市场需求的目的。本标准编制的原则是:既要有利于规范油用榧籽的生产、销售,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各方的利益,又要有利于油用榧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对内外贸易,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四、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制定依据 1、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油用榧籽行业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1.封面(1)按国标对封面的格式要求编写。5(2)封面表明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由国家粮食局发布。2.前言(1)本标准的提出单位为国家粮食局;(2)本标准的归口单位为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江南大学、兰溪市榧夷所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标准主体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包装、储存和运输。2.标准主体内容及主要质量指标的确定(1)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用榧籽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经加工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制油用榧籽。(2)规范性引用文件由于本标准所制定的油用榧籽是食用植物油原料,因此,其产品、指标检测方法等均引用有关现行国家标准。 (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参照了 GB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5490粮油检验一般规则 、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4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  8946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T 14488.1油料种籽含油量测定法 、GB 196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 、 GB 5009.22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的相关名称和定义而确定。本标准特别明确了榧籽的定义,既“榧籽  Torreya seed:紫杉科(Taxaceae)榧属的种子” ,并对香榧和木榧进行了定义:木榧:又名粗榧,未嫁接的榧树所结的种子,香榧:经嫁接后的榧树所结的种子。此外,对相关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定义。(4)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通过对国内榧籽油主产区采集的油用榧籽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各项指标检测、数6据分析汇总等,根据油用榧籽产品的特点并参照其他食用植物油料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要求包括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质量指标包括气味、色泽、含油率,水分。最终确定的质量要求如下。表 2 榧籽质量要求等级 含油量(以干基计)/% 水分/% 色泽、气味1 30.0木榧等外 <30.01 50.0香榧等外 <50.010.0 正常色泽和气味是植物油料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通过检测油料的色泽,可以了解油料的纯净程度,通过气味可以判断其是否变质。带有腐败异味的原料所制出的油脂品质差,不适于食用。因此,通过油料色泽、气味的鉴定,可以作为评价油用榧籽等级的指标之一。含油率是油料种子作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木榧干基含油率一般在 30%左右,香榧干基含油率一般在 50%左右,按照 GB/T 14488.1-2008 方法测定。油用榧籽的等级划分根据油用榧籽收储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一个等级和一个等外品较为合理,以含油率为主要指标,以水分、色泽、气味为辅助指标,有利于指导企业收储。卫生要求的确立本标准的卫生指标项目引用 GB 196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 ,同时考虑到以后可能会有新的相关标准发布,因此还规定“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3.关于油用榧籽质量指标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是保证标准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也为监督部门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标准对技术质量要求中规定的所有指标的检验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这些检测方法均为最新的现行粮油检验体系的国家标准。 检验规则按照GB/T 5490  粮油检验一般规则执行。并规定检验批为同种类、同产地、同收获年度、同运输单元、同储存单元的油用榧籽。判定规则为含油量应符合表 1 中相应的等级的要求,其他指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其他指标符合表 1 规定、含油量低于 1 等的,判定为等外油用榧籽。4.关于油用榧籽标签7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标注产品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 5.包装、储存和运输包装应清洁、牢固、无破损,封口严密、结实,不应撒漏,不应给产品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应储存在清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