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金融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必要性.docx_第1页
3 金融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必要性.docx_第2页
3 金融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必要性.docx_第3页
3 金融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必要性.docx_第4页
3 金融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必要性.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金融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必要性民间借贷规模: 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估算,2003年全国民间借贷总规模达7405亿元8164亿元。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全国民间融资规模达9500亿元。2011年,民间借贷规模继续扩张,去年以来,受银行信贷紧缩政策的影响,中国民间借贷市场供需两旺,借贷利率一路走高,平均年利率超过20%,部分地区曝出的最高利率令人瞠目。中信证券(微博)(12.99,-0.22,-1.67%)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民间借贷市场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约为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10%20%。在最为活跃的温州,民间借贷一直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鄂尔多斯(8.28,-0.06,-0.72%)则因房地产和煤炭业的繁荣后来居上,民间借贷的规模更超前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检测数据,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月息3%,最高可达4%5%。在传统的民间借贷行为中,资金来源主要是私营企业主和普通家庭的闲置资金等。目前,民间借贷的资金源已发生明显变化,自然人、企业法人、上市公司、商业银行、公益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都参与其中,被公众诟病最多的是上市公司和商业银行。根据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等材料,截至2011年8月31日,有64家上市公司涉及委托贷款业务,贷款总计170亿元,其中大多流向中小制造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承接委托贷款、销售理财产品等方式,开展表外业务,部分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向民间借贷市场。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估计,在温州市1100亿元的民间借贷总额中,有10%来自银行信贷资金间接流入。体制、政策、管理、社会4个方面构成了民间借贷的风险来源。笔者认为体制主要涉及信贷、投融资两个方面。中国目前的信贷体制具明显的二元特征,正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具有明显所有制倾向,偏向于向国有经济部门发放贷款,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足够贷款,只能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融资。由于国家对正规金融市场实行利率管制,民间借贷利率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浮动,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远低于中小企业。虽然近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取贷款的额度和所占比例有所提升,但仍无法改变中小企业获取贷款与其国民经济地位不相匹配的现状。二元信贷体制的存在,导致社会资金出现错配以及资金价格的扭曲。地方性金融机构业务占市场的比重: 地方金融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并主要为当地居民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相对于全国性金融,地方性金融具有管理机制灵活、贴近地方实际、信息对称性强等优势,是金融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地方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我国地方金融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地方金融机构的形式和规模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以后,由于缺乏适应性调整,温州经济遭遇发展瓶颈,在特定宏观经济背景下出现了企业家“跑路”和民间借贷风波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为积极化解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探索民间融资阳光化和规范化有效途径,改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为全局性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积累经验,国务院于2012年3月28日决定以政府牵头在温州开展金融综合改革试验。需要强调的是,温州金融综合改革适逢温州经济下行、借贷风波蔓延之际,试验探索、改革成效和公共预期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试点以来,当温州经济在下行周期中回稳重起的速度与社会期望值出现差异之后,舆论开始慢慢转而质疑改革的作用和有效性。更有甚者将温州经济出现的问题归咎于金融综合改革,或者将温州经济无力直接归因于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这种观点过于简化且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实际上,一国或地区经济周期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综合结果。当前温州经济下行态势主要是受到温州产业结构转型影响。温州经济恢复较快发展势头、重塑产业竞争力需要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协同配合。金融综合改革的本质在于疏通投融资渠道,合理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和规范化,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有效途径,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通过金融改革试验,在促进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做一说明。笔者这里通过一组数据进一步的分析出金融改革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对金融管理的必要性。3.1 模型构建(模型背景)温州中小企业在保持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推动创新承担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08年上海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解决社会就业率选2 6营业收达60税收选50但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郡面临严蝼挑战国家应从战略角度来思考中小企业的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融资难的问题。对此必顼打破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梏局大胆解放思想引竞争机制按照中央要求要打造金融中心仅仅靠4大国有银行几家固有商业银行和开放有限业务的部竹外资银行难以体现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必须娶建立个完善的丰富的金融市场体系能彰显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价值。3.1.1 研究方法我们就温州分别收集温州金融改革前、后的数据(2011和2012年度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分别回归,比较两次回归结果,得出结论为:金融改革前,在政府金融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民间借贷资本规模大,在金改后,规模有所缩小。说明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必要性。具体采用的软件Eviews计量经济学模型。3.1.2 相关数据22011年,温州实行金融改革前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3350.8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01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750.65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493.21亿元,增长9.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278元,增长8.2%(按年平均汇率折算6546美元)。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3.2:52.2:44.6,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4.5%,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比重达到81.9%。2012年实行金融改革后全市生产总值3650.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7,增幅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90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843.06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694.10亿元,增长8.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6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234美元),增长5.8。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3.1:50.5:46.4,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3.1.3 模型假设2012年温州金融改革以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资金的流动速度加快,温州的财政收支状况发生很大变化,为了研究影响温州金融改革后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温州金融改革前后收收入的的实际变化,预测金融改革对于政府税收的增长趋势,笔者在这里建立一个计量经济模型,以温州前后实际的税收为基底,研究出金融改革前后政府的监管是否对金融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影响温州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可能有:(1)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2)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要求,公共财政的需求对当年的税收收入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3)物价水平。温州放开民间资本流动后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和经营者的收入水平都与物价水平有关。(4)金融流动的成本问题。以各项税收收入Y 作为被解释变量 以GDP表示经济整体增长水平 以财政支出表示公共财政的需求 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表示物价水平 金融流动成本占流动资金的很少一部分且数据难以统计,暂时不予考虑模型设定为:其中: 各项税收收入(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财政支出(亿元)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3.2.1 数据回归分析最后做出的模型分析为3.2.2 假设支持情况分析笔者通过对2005-2012年温州各项税收收入,2005-2012年温州财政支出及增长率,2005年-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温州2012年金融改革后的经济做出了整体的评价,发现其经济并没有明显的好转,其经济的增长速度依然是按照往年的惯性增长,这就对笔者研究金融改革对政府金融管理的必要性有更加深刻的意义,笔者分析,虽然说温州金改的确做了大量工作,也初见成效: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更为完善,建立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并颁布了温州民间借贷利息指数;建立了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设立单独的制表考核体系,帮助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此外,在监管体系上也有所突破,成立了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仲裁庭、金融法庭等。这些成效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流通渠道,有利于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所以说在金融改革的前期政府对金融管理的必要性就显示的尤为重要。3.3 结论3.3.1 政府管理对民间借贷规模的规范作用通过笔者的研究发现,温州金融改革后经济并没有明确的上涨。虽然现在距2012年3月28日温州金改正式启动已有一年。一年间围绕这一议题有共识也有争议,有希望也有焦灼。虽然温州金融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并未给温州民营经济与金融体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破冰之旅能走多远的质疑声随之增多。令人遗憾的是,温州金改还在初步试水阶段,并未取得重大突破。衡量金改能否取得成功的指标有三个:其一,中小企业融资是否困难;其二,融资成本是否降低;金融改革是否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体制,最后,当地政府的金融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温州金融改革有着很大的影响。就目前情况而言。在温州依然存在大量 “融资难”问题,企业家跑路现象也不断发生,同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依然居高不下。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温州市不良贷款率为3.79%,个别银行甚至一度突破8%,远远高于全国银行业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对于银行,在对效益与防风险的权衡中,天平往往会向后者倾斜,银行选择从产生风险敞口地区抽贷、压贷,有些大银行的高层甚至表示可以放弃温州。银行惜贷使得原先缺钱的企业更为步履维艰。3.3.2 其他因素对民间借贷规模的影响温州危机所带来的损失远不止伤害经济,更重要的是削弱了温州信用体系。企业与融资机构之间的信用度越来越低,银行不相信企业,企业也同样不相信银行。在温州,我每天最怕接的电话,就是有企业家向我咨询贷款到期到底还不还的问题。我不知道如何作答。如果我建议他最好不要还,否则银行就会抽贷,这等于让企业家失信;如果我以信用之名劝导其还贷,他还贷后可能再也无法获得新贷款。不仅银行与企业互不信任,就连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基础,也在不断削弱。温州金改遭遇瓶颈,有不少人打了退堂鼓,认为金改已走进了死胡同,这种悲观看法并不可取。温州金融改革是大势所趋,也必将打破瓶颈。首先,我国的金融体制出现失衡,银行体系有钱,中小企业拿不到钱,高利贷肆虐,导致很多金融风险。这说明中国金融体系已无法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当前的金融态势将倒逼中国祭出改革杀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