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2007学年度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0分)一、用古诗词原句填空。(12分)1. ,千多万多压枝低。2.江山代有才人出, 。3.入则无法家拂士, 。4.东风不与周郎便, 。5.无丝竹之乱耳, 。二、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6.陋室铭中通过写来往人物来表现是主人高雅情趣的诗句是: , 。7.学习中,我们要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得那样: , 。8.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9.舜发畎亩之中中说明人才经过艰苦磨练的作用的句子是: , 。三、运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句子,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出这句话的正确含义。(不少于50字,3分)四、初中阶段,你一定读过的不少中外文学名著,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写读书资料卡。(4分)书目:名人传 格列佛游记 水浒 繁星春水读书资料卡作品作者主要内容注:“主要内容”以30字左右为宜。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5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有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有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业,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文章选自 ,作者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 、教育家。(1分)2.解释加点字的含义。(3分)有甚于生 可以辟患 一箪食 蹴尔 为宫室之美 得我与 3.翻译句子。(4分)(1)如使人之所欲有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5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写出两种即可)(2分) 6.本文说明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舍生取义。课文中提到的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你如何理解舍生取义这个道理?(4分) 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选取)(2分)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12分)美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但要打破常规造型,强调求异思维,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学生绞尽脑汁,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运载工具,可总摆脱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状和结构,惟独有一位学生构思奇特,他设计的作品像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样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上“爬行”。这件作品在所有参赛作品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虽然这一设计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评委都给他亮了最高分。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实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到了异常突出的地位。因为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创造力呢? 科学巨匠牛顿说,他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可以理解为无数前人所创造的知识的化身。积累知识是基础,融会贯通更重要。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学文科的学生应懂一些理科知识,学理科的学生也应涉猎文学艺术。法国化学家利希腾贝格说过:“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应该成为当代有志中学生共同的追求。 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但我们对某一事物的传统意义知之太多,又会阻碍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形成智力屏障,导致创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勤奋刻苦,但终其一生,有积累而无创造,为知识所累,为知识所困。同学们要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为思路的开拓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识能灵活地聚合、置换、跳跃、碰撞,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善于捕捉热线,随时记录灵感。“热线”就是酝酿成熟了的想法和思路一旦有热线闪烁就要抓住不放深入挖掘。当然也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一闪之念”,对于那些突然闯入脑际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要定期整理,随时摘记,激发创造,深入思考。化学家诺贝尔就是受到笔记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的启友,成功地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自己准备一本思想记录本,当新的思想、新的灵感在头脑中闪现的时候,及时把它记下来,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出众的创造才能就能逐渐培养出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内容,分析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3.阅读文章回答,怎样才能培养创造力呢?(2分) 4.文章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问题?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5.请为文章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2分) 宛如英雄 (15分)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许多个午后,在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搏。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每当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同学们请注意!请注意!(A)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络白发披到领前。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族,是伟大的沉双。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杭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致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听!仿佛险恶巨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B)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注: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16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概括回答。(3分)17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音乐老师听出了贝多芬心里“ ”的音乐。、18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3分)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含义: (2分)作用: (1分)19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从本文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3分)( )句赏析: 20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60字以内)(3分)第三部分 写作(35分)机会有时只是火光般的一闪,若不能敏捷地抓住,就会与之失之交臂。 成功者往往不是智慧超人,而在于他善于抓住一个又一个机会不断扩大和发展自己的事业。抓住机会最需要的品质是当机立断,优柔寡断的人之所以大多事业无成,是因为他们总是在犹豫不决之时丧失良机。 对于一个没有做好准备的人来说,再好的机会也只能望洋兴叹。保持心灵的宁静 安安静静地求知识、学本领,这是在为抓住机遇做准备。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以“机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5002006-2007学年度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答案一、用古诗词原句填空。1.黄寺娘家花满蹊。 2.各领风骚数百年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铜雀春深锁二乔 5.无案牍之劳形二、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自古以来,名人大家无不经过艰苦磨练才使自己成功;而那些只肯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的人却只能庸庸碌碌,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看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有多少是在困境中奋发成才的,又有多少是因为出身优越,沉溺享乐而身败名裂。正如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参考:名人传 罗曼罗兰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等艺术家苦难、坎坷的一生,讴歌了这些心灵伟大的英雄。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本书叙述了主人公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等地的经历,讽刺了当时社会种种丑陋现象。 水浒 施耐庵本书记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繁星春水 冰心本书以篇幅短小、蕴涵丰富的诗歌,歌颂母爱、童真和美丽的自然。阅读语段一1.孟子告子上 政治家2. 超过,胜过 祸患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践踏 为了 通“德”感激3.(1)如果人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求得生存的方法,什么手段不能用呢?(2)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4.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5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6.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结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然后由这一层设喻引出论点:“舍身而取义者也”。略,言之有理即可。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二)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1.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2.记叙了在美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一个参赛学生由于打破常规作品独树一帜,评委给最高分的故事。引出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3.(1)积累知识,融会贯通(2)善于捕捉热线,随时记录灵感 4. 词语顺序混乱,不符合逻辑; 改正:当然也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一闪之念”,对于那些突然闯入脑际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要随时摘记,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发创造。 5.道理论据: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贝弗里奇;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服从老配的东西,而是为了创造新的,有智慧的,光辉的东西。俄罗斯谚语。事实论据:岑可法用垃圾燃烧成电,变废为宝,解决了垃圾对人类的困扰。6.同意。言之有理即可。三宛如英雄16. (3分)寡言少语,平凡朴实,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意同即可)17. (3分)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18. (3分)含义:贝多芬的音乐能让人饭取到精神的力量,使人获取悲壮美与幸福感,使平凡的人能够超出平常的自己,得到提升。(2分)作用:点明题意,揭示主旨。1分)(意同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