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护理,三天.doc_第1页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护理,三天.doc_第2页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护理,三天.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间接收诊治的12例艾滋病患者病例,对患者使用ELISA方法确诊,经X扫描患者全身,检查患者感染部位,经支持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护理上采取多重护理方式缓解患者的病情。结果:我院接受的12例艾滋病患者均是因性传播关系患病的,患者临床特点多为发热、咳嗽,患者体内存在多部位的机会性感染,经护理患者病情好转7例(58.3%),死亡5例(41.7%),护理有助于患者缓解病情。结论: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上应结合多种护理方式,加强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时对症治疗,注意患者的营养恢复与心理辅导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使患者重新恢复良好的面貌。【关键词】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护理艾滋病的病因是人体内HIV病毒对免疫系统进行破坏,大量免疫细胞被杀伤造成人体免疫机能下降产生缺陷,出现以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的器官衰竭及恶性肿瘤的严重性慢性传染疾病1。目前在中国出现HIV感染的几率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感染患者也在不断的增多,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艾滋病过感染患者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诊治,遏制HIV病毒的发展,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在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中进行多种联合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好转十分重要。笔者抽取我院12例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为提高早期治疗的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内容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来自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间接收诊治的12例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例,其中男性患者8例(66.7%),女性患者4例(33.3%),年龄介于21岁至43岁之间,平均年龄(341.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安全性行为,都是经性传播患病。患者进入我院时10例(83.3%)患者全身发热,体温高于38.5,咳嗽,面容消瘦,经仔细检查发现患者中有口腔溃疡3例(25%),口腔白斑2例(16.7%),颈淋巴结肿大2例(16.7%),扁桃体肿大1例(8.3%),有严重腹泻1例(8.3%),X扫描有6例(50%)患者肺部被感染。患者经ELISA法确诊,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支持疗法,7例(58.3%)患者经治疗后情况好转,其中5例(71.4%)最终因器官衰竭死亡,2例(28.6%)缓解;其他5例(41.7%)患者病情经治疗病情稳定。1.2 临床护理 1.2.1心理护理 由于临床上对于艾滋病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所以艾滋病的死亡率很高,这对于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慌、抑郁等情况,临床上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加强沟通交流,对于艾滋病的病理知识进行普及,讲解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尊重患者的权利,对患者进行人性护理。1.2.2卫生护理 艾滋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所在病房要注意卫生清洁,勤换洗床单,对患者进行隔离住房,定期对房间内进行紫外线消毒,保持合适的室温,注意通风,用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清洁;医护人员在工作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与保护, 注意手的消毒与交叉感染,必须使用一次性手套、口罩,对于患者分泌后被污染的衣物要集中销毁,临床医疗用具必要时可进行高温杀菌消毒2。1.2.3 其他护理 患者清洁护理,由于患者发热、咳嗽,个人卫生尤为重要,因使患者勤沐浴,换洗衣物,对表面皮肤要注意擦洗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3。营养支持,艾滋病患者一般面容消瘦,食欲不振,因此患者要尽量多食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每天营养的摄入量高于消耗量,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肠胃蠕动,加快消化,对于无自主进食的患者要给予输液营养补充。呼吸保护,艾滋病患者身体情况较差,患者在咳嗽的过程中痰液极易导致呼吸道阻塞,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对患者进行拍背、吸痰等方式进行护理。2 结果 我院接受的12例艾滋病患者均是因性传播关系患病的,患者临床特点多为发热、咳嗽,患者体内存在多部位的机会性感染,在临床治疗中经支持疗法患者病情出现好转,但是由于部分患者器官衰竭严重,最终医治无效死亡5例(41.7%),其他7例(58.3%)患者在治疗后经多种方式综合护理病情缓解,护理疗效显著。3 结论在对12例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性感染护理中笔者发现患者经治疗出现病情缓解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如果不及时跟进护理工作,极易导致患者器官因交叉感染出现严重衰竭或恶性肿瘤恶化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对患者的观察监测,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卫生处理要认真仔细,预防机会性感染,现根据研究做如下总结。3.1 患者护理 由于艾滋病患患病期间多体质较差,抵抗力严重下降,营养流失快,所以要注意对患者进行观察监测,根据患者的实时情况,制定护理对策,及时进行有效地营养补充,对于患者临床出现的症状要准确记录,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要记录分析,一旦出现严重的不适反应,应调整用药;对于患者体温异常的情况应给予降温处理,预防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4;因患者口腔内容易滋生大量微生物,所以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口腔护理,选择生理盐水或牙龈冲洗剂进行护理5,辅以水果补充水分,预防患者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3.2 医护工作 在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应提高个人素质,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进行服务,不可情绪化工作,不能因个人情绪影响患者的最终治疗。在探视患者的过程中要安静、不过分靠近,注意个人保护,必须穿戴隔离服与口罩,注意出入病房时对自身进行消毒,在出现伤口时因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含有患者分泌物的衣物,护理操作中规范准确,对于患者血液的接触要注意防护。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上应结合多种护理方式,加强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时对症治疗,注意患者的营养恢复与心理辅导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使患者重新恢复良好的面貌。参考文献:1巫丽.熊芸.AIDS多重机会性感染的观察及护理A.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7,02.2张秀华,杨云芬艾滋病合并多系统损害的分析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33(6):3283303蔡卫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