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学习宣传慈善法系列二十五 土地使用方面促进措施_第1页
25学习宣传慈善法系列二十五 土地使用方面促进措施_第2页
25学习宣传慈善法系列二十五 土地使用方面促进措施_第3页
25学习宣传慈善法系列二十五 土地使用方面促进措施_第4页
25学习宣传慈善法系列二十五 土地使用方面促进措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学习宣传慈善法系列二十五土地使用方面促进措施第八十五条 慈善组织开展本法第三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慈善活动需要慈善服务设施用地的,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慈善服务设施用地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本条是关于特定领域的慈善组织在土地使用方面促进措施的规定。慈善组织在一些领域所进行的慈善活动需要相应的设施和场地支持。例如,提供养老服务的慈善组织在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托管服务的过程中都需要必要的设施和场地。而慈善服务设施和场地的使用成本对于一些慈善组织而言是很高的甚至是无力承担的,从而可能导致因缺乏必要设施用地而难以持续地运作其所从事的慈善活动和项目。本条的规定为从事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和优抚活动的慈善组织在用地方面获得一定的优惠性待遇提供了法律基础,在用地方面的优惠待遇也是慈善组织可以享受的促进措施之一。一、关于可以享受用地促进措施的慈善活动范围本条所指称的慈善法第三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慈善活动包括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七个领域。法律专门明确允许在这七个领域给予慈善组织用地方面的优惠,是因为,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和优抚这些方面的慈善事业的发展需求比较迫切,有必要优先扶持和促进慈善组织开展这些项域的慈善活动。尤其是我国扶贫事业进入攻坚阶段,慈善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作用不可小舰。本条的规定,也与国家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的规定相一致。在以上这些慈善活动领域中,已有一些法规规章涉及慈善组织的用地问题。比如,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确定经养老主管部门认定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慈善法出台后,对于相关组织的认定有了明确的法定标准,主管部门的职责也更加清晰。类似的法规政策在执行中一部分的制度障碍将被扫清,新的政策也有望在慈善法确立的制度框架下陆续出台。二、关于国有划拨土地的使用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需要依照土地管理法和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国有土地包括(1)城市市区的土地;(2)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3)国家依法征收的土地;(4)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并他土地;(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6)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在土地使用权者依法缴纳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及其他费用后,国家将土地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或者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只需缴纳取得土地的成本和税费,不需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因此是一项国家给予的特殊待遇。土地管理法对可以通过划拨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范围作了规定,其中专门规定了公益事业用地是可以进行划拨的用地类型之一。由于划拨土地的非有偿性,为防止划拨土地使用权被滥用,2001年国土资源部第9号令发布的划拨用地目录,明确规定了可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的用地项目清单。在“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类别下,“非营利性社会福利设施用地”与本条规定的慈善活动领域相契合。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必须经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因此,慈善组织如果获得国家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并不能随意进行流转。如果土地使用者不需要使用时应由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三、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农村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所使用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有三种情况可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包括:(1)兴办乡镇企业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2)农村村民建住宅使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3)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而慈善组织开展本条涉及的慈善活动用地则属于第三种情况。在农村从事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和优抚活动的慈善组织可以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类别申请慈善服务设施所需用地。慈善组织需要申请使用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涉及占用农用地的,还应当按照关于农用地转用的审批办法和批准权限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四、关于慈善服务设施用地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慈善服务设施用地需要改变用途的,必须由用地单位按法律规定的程序报经有权机关审批。我国相关法律对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的情况作出相应的程序要求。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