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总回风大巷、回风立井贯通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煤层总回风大巷、回风立井贯通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煤层总回风大巷、回风立井贯通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煤层总回风大巷、回风立井贯通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层总回风大巷、回风立井贯通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15号煤总回风大巷由主井施工队采用机掘方式掘进,回风立井已经施工完成;截止1月20日总回风大巷已掘241米,距贯通点剩余150.8米与回风立井贯通。根据盈盛煤业生产衔接计划安排,决定由主井施工队单向施工15#煤总回风大巷和回风立井的贯通工程。为确保安全、有序、顺利贯通及确保贯通后通风系统稳定,特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各有关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二、贯通组织机构总指挥:总工程师副总指挥:通风矿长赵斌成员:王四胖牛亚强刘志坚张雷刚各部室正、副部长(1)贯通总指挥由总工程师负责,负责巷道贯通期间的全面整体指挥。(2)贯通副总指挥主要负责贯通前后的通风系统的调整和人员的协调安排。成员职责:1项目部调度室和矿调度室负责在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期间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2矿通风部负责巷道贯通期间的风量调整和瓦斯检查工作。3矿安全部负责贯通前后的安全监察工作。4矿技术部负责贯通时的钻孔探测。5掘进队负责按计划正常贯通,并在贯通后及时出清浮矸。三、贯通技术措施1、剩余30米时至少有两个孔探透回风立井,平行于中线、距底板1米以上、迎头正中及偏左或偏右1米处。技术部负责监督把关,落实探透情况,有无涌水。安检员现场监督把关,未探透禁止前掘,在每次进行钻探时,及时联系回风立井马头门处不得有人防止钻探伤人。2、探透前必须调查回风立井的积水量,如果积水量过大,在回风立井排水。如果只有少量积水,在15号煤总回风大巷进行打孔排水。3、在探透前工作面必须有水泵和备用水泵,排水管路要接到工作面,保证井下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4、探透后,必须在回风大巷标明探透点及剩余贯通距离,并于回风立井马头门标明贯通的中心位置。5、在预计贯通点(回风立井)由瓦检员每班检测贯通点附近的瓦斯。6、技术部必须在剩余50米时向通风部、安全部、生产调度部、机电部、项目部、施工队及相关分管矿领导下达书面贯通通知单。7、掘进队接到贯通通知单后,必须建立独立进尺台帐,精确掌握每班生产进尺,班班填清台帐,严格掌握贯通具体情况。安全部接到贯通通知单后,严格监督现场贯通施工的整个过程。8、通风部接到贯通通知单后,必须及时做好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9、施工采用掘进机掘进,当贯通距离剩余30米时,15号煤总回风巷掘进队按矿技术部的要求进行钻孔作业,以探明贯通两侧是否有测量误差10、距贯通点剩余20米、10米、5米、2米时,施工队必须向技术部、通风部提出书面贯通申请书。技术部、通风部接到申请后,必须及时签字并注明同意或不同意继续向前掘进,只有技术部、通风部全部在贯通申请书上签署同意意见后施工队方可继续施工前掘。同时掘进队必须将签有技术部、通风部同意意见的贯通申请书交机电部、生产调度部、安全部、技术部、通风部和各分管领导各一份。11、由掘进队负责每天掌握贯通距离,进度到贯通5米时,掘进队必须及时进行支护,实行割一循环、支护一循环的作业方式进行安全贯通。12、贯通前一天,掘进队应在调度会上通知有关单位具体贯通时间并做好贯通准备防范工作,贯通指挥作业人员要提前到位。13、贯通当班,技术部、通风部派副职以上干部跟班;安全部派副职以上干部现场监督;总工派专人到现场指挥贯通工作。14、贯通当班,瓦检员分别到总回风大巷、回风立井贯通点前后20米范围检查瓦斯浓度,只有贯通两巷通风系统正常,贯通的两巷内瓦斯浓度都在0.8%以下,向通风部汇报;安检员检查支护完好情况下,向调度部电话汇报确认安全后,方可实施贯通。15、贯通时先在工作面上方贯通一个小口,观察风流和淤泥积存情况,并停止回风立井局部通风机,切断电源,立即按预定计划测定风量及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经检查贯通区域风量满足要求,有毒有害气体不超限,积水和积於量不大,方可用掘进机扩大贯通断面至设计断面。16、贯通时,如果最小空顶距前煤柱难留住塌透,视为正常作业。17、贯通后,贯通点未支护前严禁任何人员通行。18、贯通后必须将贯通点顶板交接处支护完好,网片紧贴顶板,不出现网兜,起锚不超高。19、贯通后,通风部、施工队做好有关贯通记录备查。20、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