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说课稿.doc_第1页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doc_第2页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一、说教材1、地位地位: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从近代反抗史的角度看,它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反思,带来了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并做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准备。(2)从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它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开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从师夷长技、君主立宪、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发展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科学;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更加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2、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素质教育要求和高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而确立了以下三个目标:知识目标: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德育目标:通过对本节历史人物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学习,那些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挺身而出的人物所拥有的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热情洋溢的爱国精神。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发扬的精神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能力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整个过程,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养成关怀民族、国家的责任感。3、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 说教法 历史总是过去的。生动的历史场景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都与学生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教学模式需要生活化,教师必须摆脱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所以我采用了情境创设法、问题探究法。3、 说学法 学生要学会从各种类型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乘着歌声的翅膀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而鲜活的导入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在课程的导入环节,在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图片的同时,我还选取了一首背景音乐,即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名谣兰花草。当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很多同学都跟着哼起了这首歌,课堂的气氛一开始就融入到新文化运动欣欣向荣的景致之中,可以感觉到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真可谓歌声与笑声齐飞,其乐融融。当音乐停止,笑声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这时,我将话锋转向本课内容。老师提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歌词的寓意是什么?教师总结:它的词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匠胡适,歌中的兰花草象征着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胡适焦急地等待着这株迟迟未开的兰花,象征着他希望自由主义之花早日开遍全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胡适,走近中国的新文化运动。2、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欣赏老照片)中学历史教材关于历史背景的介绍,大多是结论化的观点。我从学生思维层次的角度出发,精心挑选一组老照片:一张旧式婚礼、一张新式婚礼、一张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一张民国时期的女学生。教师提问:请大家欣赏老照片,观察辛亥革命前后男性和女性的服饰、发式分别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教师过渡:社会生活的变化必将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整个社会打背景的变化。那么,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各有什么新变化?学生回答:教师过渡: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知识分子必须寻求新的出路继续完成这一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假如你是当时一位从西方留学回来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面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做法,你会做何感想?并采取什么行动?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知识分子的身份决定了你最大的可能是拿起笔杆代替枪杆,通过写文章、办报纸等方式来批判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做法,而你又是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影响的,所以你可能会用资产阶级文化的武器来批判封建旧思想旧文化,同时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教师过渡:那么,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到底是如何同袁世凯和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作斗争的呢?3、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教师提问:北京大学是我国最高学府之一,也应该是同学们为之向往的地方,当时,北京大学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锐意改革,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这一方针使得新思想能在北大自由传播;蔡元培诚聘英才,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精英汇聚北大,这批新文化运动健将和学术精英的青年。所以,北京大学成为学术交流的中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4、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旧语新说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我采用的方法是旧语新说,以一个外婆的回忆(包括语言和图片)向学生展示新文化运动前后的社会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新文化运动的缩影。这段录音文字是:外婆的回忆 我出身于一个还算富裕的人家,爹是一名茶商。娘说,我出生的时候,就有三个跳大神的巫婆拿着所谓神降临的咒符在我的家里跳来跳去,还满口的天灵灵、地灵灵。我没有正式的名字,在出嫁之前,父母一直“老三”、“老三”地叫我。我还在娘胎里的时候,爹娘就把我许配给了一个男人,他的父亲是一名巡抚,跟我们家是世交。三岁时,娘用一条3尺3寸长的裹脚布把我的脚缠得紧紧地,每天包扎一次,再穿上小鞋,夜里还得穿上软底套鞋睡觉,痛的我整晚睡不着觉。在缠脚的几年里,我的脸蜡黄蜡黄的,腿瘦的像麻杆。小时候,我特别羡慕哥哥能去学堂念书,好奇他嘴里念叨的“之乎者也”,可是娘只让我每天练习针线活,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每天就把我关在闺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13岁那年,爹娘把我嫁了过去。从此,“陈二家的”“他嫂子”似乎就成了我的名字,而我生活的全部,就是相夫教子。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去了。突然有一天,传来消息说,京城里的皇帝下台了,被改成中华民国,有个叫孙中山的人当了临时大总统,据说还是选出来的呢。不久,又听说换了一个人当总统,那个人还准备称皇帝。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儿子说起这事,特别说起。他还说要响应先生们的号召,“打倒孔家店”,还说什么男女平等,天赋人权,要相信科学,讲民主,不能再信跳大神。他把那些过去读的经书都丢掉了,说是以后再也不用背这些枯燥的文章了,都改用白话文写,这样大家都容易看懂。慢慢地,年轻人剪去了辫子,小伙子们穿起了西装,姑娘们穿起了旗袍,城里的女学生们还穿着裙子,他们经常去西餐厅约会,喝洋酒、看电影、抽香烟,年轻人结婚的时候还穿着西洋式的婚纱,举行新式的婚礼。新的变化还在继续,谁又知道明天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教师提问:外婆的一生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其中,有哪些新思想和新文化现象出现?教师总结并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内容。5、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讨论拓展,回归生活。讲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时,我着重让学生思考和探讨新文化运动巨匠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即全盘否定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教学反思本节课紧紧围绕历史与生活这个主题,让历史课堂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营造出一个走进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