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20年XX区配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1页
2016年-2020年XX区配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2页
2016年-2020年XX区配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3页
2016年-2020年XX区配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4页
2016年-2020年XX区配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年 -2020 年 XX 区 配电网“ 十三五” 发展 规划 X X 电 业 局 X X 供 电 局 XX 市 XX 电力设计院 2015 年 07 月 目 录 1 前言 . - 1 - 1.1 编制目的 . - 1 - 1.2 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 . - 1 - 1.2.1 规划范围 . - 1 - 1.2.2 规划年限 . - 1 - 1.3 编制依据 . - 2 - 2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 3 - 2.1 城市总体情况 . - 3 - 2.2 经济及社会发展概况 . - 4 - 2.3 城市发展目标 . - 5 - 3 规划区配电网现状分析 . - 7 - 3.1 供电企业概况 . - 7 - 3.2 负荷情况 . - 7 - 3.3 高压配电网现状 . - 8 - 3.3.1 高压配网结构 . - 8 - 3.3.2 高压配网设备 . - 8 - 3.4 中低压配电网现状 . - 10 - 3.4.1 中压 配电网结构 . - 10 - 3.4.2 中压配电网设备 .- 11 - 3.5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及运行 . - 13 - 3.6 分布 式电源建设及运行(可选) . - 16 - 3.7 配电网基本运行指标 . - 20 - 3.8 存在的主要问题 . - 21 - 4 电力 需求预测 . - 23 - 4.1 负荷增长趋势及负荷特性分析 . - 23 - 4.2 电力电量预测 . - 24 - 4.2.1 用电量 预测 . - 24 - 4.2.2 供电负荷预测 . - 24 - 4.3 分电压等级负荷预测 . - 37 - 5 规划目标和技术原则 . - 38 - 5.1 规划目标 . - 38 - 5.2 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 - 40 - 5.2.1 高压配电网结构 . - 40 - 5.2.2 线路选择 . - 42 - 5.2.3 变电站 . - 43 - 5.2.4 容载比 . - 43 - 5.3 中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 - 44 - 5.3.1 中压配网结构 . - 44 - 5.3.2 线路选择 . - 48 - 5.3.3 电缆敷设原则 . - 49 - 5.3.4 配电变压器 . - 52 - 5.3.5 配电站 . - 53 - 5.3.6 开关站 . - 54 - 5.4 低压配电网 . - 54 - 5.5 其它技术原则 . - 54 - 5.5.1 用户接入 . - 54 - 5.5.2 无功补偿 . - 56 - 5.5.3 中性点运行方式 . - 57 - 5.5.4 短路容量 . - 57 - 5.5.5 分布式电源接入(可选) . - 58 - 6 高压配电网规划方案 . - 60 - 6.1 主网架规划情况 . - 60 - 6.2 高压配电网电压序列优化 . - 60 - 6.2.1 高压配电网现状 . - 60 - 6.2.2 高压配电网电压序列优化思路 . - 61 - 6.2.3 高压配电网电压序列优化步骤 . - 61 - 6.3 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案(可选) . - 62 - 6.4 主变容量与负荷平衡分析 . - 62 - 6.5 变电站布点 . - 63 - 6.6 网络规划 . - 67 - 6.7 电气计算 . - 67 - 7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 . - 70 - 7.1 中压网络规划 . - 70 - 7.1.1 中压网建设目标 . - 70 - 7.1.2 配电网规划总体思路 . - 71 - 7.2 中压网络规划工程汇总 . - 72 - 7.2.1 线路工程 . - 72 - 7.2.2 配电站工程 . - 73 - 7.2.3 配电变压器 . - 73 - 7.2.4 开关估算 . - 74 - 7.2.5 无功补偿 . - 74 - 8 配电自动化专项规划 . - 74 - 9 投资估算 . - 78 - 9.1 建设项目的单位工程造价 . - 78 - 9.2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 . - 79 - 9.3 分 年度投资安排 . - 80 - 9.4 资金筹措 . - 80 - 10 规划成效分析 . - 81 - 10.1 技术指标分析 . - 81 - 10.2 经济效益分析 . - 81 - 11 主要结论及建议 . - 83 - 11.1 主要结论 . - 83 - 11.2 相关建议 . - 84 - 附图 . - 87 - 附表 . - 88 - - 1 - 1 前言 1.1 编制目的 XX 区 将成为 XX省 XX 城市群中的重要中心城市,也是 XX 省推进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XX 中心城市成为整个浙西南工业化发展与特色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中区域。随着区域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 XX 中心城市功能的完善,未来中心城市空间有可能呈现南拓东延发展,在强化主城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南部新城,拓展产业组团。 为保障 XX 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扩大电力市场,依据规划先行的原则,编制完成了 XX 区配电网 “ 十三 五”发展规划 ,指导今后电网建设。 1.2 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 1.2.1 规划范围 XX 区隶属 于 XX省 XX 市,位于 XX 西南部, XX 江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 XXX XX -XXX XX,北纬 XX XX -XX XX。东南部与XX 县接壤,南邻 XX 县,西与 XX 县交界,东北与 XX 县,西北与 XX县相连,南北长 XX.XX千米,东西宽 XX.X千米,总面积 XXXX.XX平方千米,辖 XX 个乡镇、 X个街道。 1.2.2 规划年限 规划基准年为 2015 年,“ 十三 五”规划水平年为 2016 2020年。电网基础数据为截至 2015年底 供电范围内的全口径数据。 - 2 - 1.3 编制依据 规划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 (1)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制订的电网规 划、设计和运行类技术导则和规范,主要包括: GB/T 50293-1999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DL/T 599-2010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Q/GDW 156-2011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Q/GDW 212-2013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送审稿) 关于加强城市电网入地工程管理的通知国家电网发展2014588号 (2)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XX 市( XX 区)总体规划, XX 建设局, XX 市人民政府, 2011. 3; XX 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XX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12. 3; XX 市 XX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 个五年规划纲要 ,XX 区发展和改革局; XX 区“ 十三 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 2016-2020) 。 (3)各网省公司及地市供电企业制订的规划技术原则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XX 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技术原则, XX 电业局, 2011.12; “XX 省“ 十三 五”城市配电网规划编制工作安排与要求” ; - 3 - 2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1 城市总体情况 XX 区隶属于 XX省 XX 市,位于 XX 西南部, XX 江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 XXX XX -XXX XX,北纬 XX XX -XX XX。东南部与XX 县接壤,南邻 XX 县,西与 XX 县交界,东北与 XX 县,西北与 XX县相连,南北长 XX.XX千米,东西宽 XX.X千米,总面积 XXXX.XX平方千米,辖 XX 个乡镇、 X个街道。 2015 年,总人口 XX.XX万人(常住 人口)。 本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四面群山环抱,中间陷落为起伏丘陵盆地。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脉多呈西南 东北走势。境内切割显著,山峦起伏。在市区面积中,河谷盆地平原面积 60.32万亩,占 土地总面积的 24.67%;低丘 36.46 万亩,占 14.90%;高丘 76.53万亩,占 31.30%;中、低山面积 71.23万亩,占 29.12%。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 18.1-13.6,年降雨量 1360-1660毫米以上,年相对湿度 75-85%,无霜期 256-192 天,气温稳定 10的天数 252-205 天,积温 5690-3860,日照时数1775-1988小时,年总辐射量 102.1-110.0千卡 /厘米 2。气候有如下特点:一是上半年水热同步,有利于作物生产发育;二是冬季温和,回春早、升 温快,有利于农作物越冬;三是气候随着高度变化,立体性强,适宜发展立体和反季节蔬菜;四是季风气候较显著,干旱、冰冻等灾害天气较多,伏秋干旱和倒春寒常常对作物带来严重危害。 多年平均降雨量 1597 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 911 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14.77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12.84 亿立方米,地下水 1.9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 3488 立方米。本区属 XX 江水 - 4 - 系,境内流域有 XX河 、 XX 河 、 XX 河 、 XX河 及 XX 河 。 动物区系复杂,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市区( XX 区)有木本植物93 科 278 属 655 种,现保存有 XX黄杉、长叶榧、伯乐树、鹅掌楸、香果树、黄山、木荷林最为典型。原生植物破坏殆尽,代之为次生植被,尤以杉木、马尾松、毛竹、油桐、油茶、茶、桔、桑等人工林最为常见。野生植物有 342 种,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 290 种,目前已利用 276 种,其中:药材类 240 种、淀粉类 10 种、纤维类 14 种、油脂类 3种、芳香类 9种。野生动物资源有较丰富。其中脊椎动物有 5纲37 目 76 科 203 属 400 多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有黑麂、鼋,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主要有穿山甲、大灵猫、水獭、大鲵和鹰、雕、隼啄等。 森林覆盖率 80.0%。林业用地面积 180.5 万亩,其中育林地 175.3万亩、疏林地 903 亩、灌木林 4.0 万亩、未成林造林地 0.4 万亩、无林地 0.6 万亩。森林蓄积量 206.9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量 200.3万平方米;毛竹林面积 11.8万亩,平均每亩立竹 164根。 XX 区作为市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城市发展定位于浙西南中心,并体现交通枢纽、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中心功能。以各类园区为依托,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化工洗涤、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群。 2.2 经济及社会发展概况 2015年,市区 ( XX 区) 生产总值达到 168.88亿元,人均生 产总值突破 6000美元;三次产业比由 2010年的 10.6: 42.2: 47.2调整为 2015 年的 7.3: 43.0: 49.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 10.30亿元和 5.34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 27.6%和 2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495元和 8032 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0.22亿元;五年累 - 5 - 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0.1亿元 ,年均增长 24.0%。 2.3 城市 发展目标 “ 十三 五”时期, XX 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科学发展走在前列,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实施“三大百亿” 工程,在全市实现“三个率先”。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到 2020 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28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 11%;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10000 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 5 43 5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5%。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 100 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00 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8.59 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 25 亿元;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 6000万美元左右。 民生质量水平实现新提升。优 化收入分配结构,力争城乡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6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4200元。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要下大力气稳定物价、房价,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力争实现“五个 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慈善事业走在全市前列,抗灾救灾、社会救助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突破。坚持集聚集约发展,全力打造产业、人口和要素集聚平台,促进人口向城镇 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土地向规模集聚,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中心镇为节点、中心村为支点的城镇布局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和公共服务共享体系。加大小规模自然村、山区村、空心村撤并力度,基本完成偏远 - 6 - 恶劣、高山远山村落的搬迁任务,促进传统村落向现代社区转变。到“ 十三 五”末,市区城市化率达到 60%左右。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跨越。绿色发展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位居全省市区前列,生态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创建率达 80%以上。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 转变,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深入推进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升 XX 江文化的品牌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R D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达到 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10%以上。实现国家级生态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目标。 - 7 - 3 规划区配电网现状分析 3.1 供电企业概况 XX 区 2015 年供电面积约 1502 平方公里,年末总供电人口约42.06万人, 2015年售电量为 13.51亿 kWh. 城市及各分区供电企业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如表 3-1。 表 3-1 XX 城区 供电 企业概况 (2015 年 ) 分区 名称 供电 面积 (km2) 供电 人口 (万人 ) 售电量 (亿 kWh) 供电 可靠率 RS-1(%) 供电 可靠率 RS-3(%) 线损率 (%) 电压合格率 (%) 110kV 及 以下 综合 线损率 10kV 及 以下 综合 线损率 综合 居民端 XX 城区 ( XX 区) 1502 42.06 13.51 99.7002 99.7002 6.12 6.1 99.641 99.154 3.2 负荷情况 随着 XX 区城市经济的发展, XX 区最大负荷及供电量也在不断增大, 2015年 XX区全年完成供电量 13.59亿 kWh;城市配电网网供最大负荷达到 294.8MW,平均负荷密度达 200kW/km2,人均用电量约 3231 kWh/人。 2015年 XX 区负荷及用电统计情况如表 3-2所示。 表 3-2 XX 城区负荷及用电量统计 (2015 年 ) 分区名称 网供 最大 负荷 (MW) 供电量 (亿 kWh) 全社会 用电量 (亿 kWh) 分产业用电量比例 平均负 荷密度 (MW/km2) 建成区 负荷密度 (MW/km2) 人均 用电量 (kWh/人 ) 一产 二产 三产 居民 XX 城区 ( XX 区) 294.8 13.59 13.51 0.31% 61.90% 20.07% 17.17% 0.20 4.83 3231 XX 区现状无 110kV 大用户, 35kV 用户负荷所占 35kV 网供负荷的1.41%, 10kV用户负荷占 10kV 网供负荷的 3.21%, 2015年 XX 区分电压等级负荷统计如表 3-3所示。 表 3-3 XX 城区分电压等级负荷统计 (2015 年 ) 单位: MW 分区 名称 110kV 负荷 66kV 负荷 35kV 负荷 20kV 负荷 10kV 负荷 网供 负荷 直供 比例 网供 负荷 直供 比例 网供 负荷 直供 比例 网供 负荷 直供 比例 网供 负荷 直供 比例 - 8 - XX 城区 ( XX 区) 265.68 0% 0 0% 53.09 1.41% 0 0% 287.03 3.21% 注:“直供比例”指该电压等级供电负荷中直供用户负荷所占的比例。 3.3 高压配电网现状 3.3.1 高压配网结构 高压配 电网是 XX 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XX 市区电网已形成包含 500kV及以下各个电压等级较为完善的输 配 电网络,从而为市区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保证。目前规划区共有 220kV 变电站 两 座,以环网接线为主,电源主要为 500kV万象 变。现 有的 14座 110、 35kV变电站主要作为终端变向规划区各个供区供电。 XX 市区电网中 110kV 变电站电源主要来自规划区内的 220kVXX变和 220kVXX变及 XX 电站,以及规划区外的 XX 电站、 XX 电站和 XX电站; 35kV变电站电源来自区域内 220kV变电站 110kV变电站。 XX 市区 35kV 变电站进线多数采用辐射接线模式,部分 35kV 变电站进线采用 T接或环入环出的接线模式。 XX 市区 220kV及以上电网现状地理接线图见附图 1。 XX 市区高压配电网电气接线图见附图 2。 3.3.2 高压配网设备 1、高压配电变电站规模 2015 年底, XX 区配电网共有高压配电变电站 14 座,其中 110kV变电站 6座,主变 9台,变电容量 364.5MVA; 35kV变电站 8座,主变 16台,变电容量 126.7MVA。 XX区 110kV和 35kV变电站情况如表3-4 所示。 表 3-4 XX 城区 110kV 及以下变电站情况表 (2015 年 ) 分区 名称 变电站 名称 电压 等级 (kV) 电压比 (kV) 变电总 容量 (MVA) 主变 台数 (台 ) 变电站容 量构成 (MVA) 无功 补偿 总容量 (Mvar) 10(20)kV 出线间 隔总数 10(20)kV 已出线 间隔 数 最 大 负荷 (MW) 主变平均 负载率 - 9 - (%) XX 区 XX 110 110/35/10 63 2 2 31.5 10.8 19 17 50.98 80.92 XX 区 XX 110 110/10 90 2 40+50 13.2 24 20 66.18 73.53 XX 区 XX 110 110/10 40 1 40 6 19 14 40.6 101.50 XX 区 XX 110 110/10 40 1 40 8.4 14 14 33.66 84.15 XX 区 XX 110 110/35/10 100 2 2 50 16.8 19 17 79.67 79.67 XX 区 XX 110 110/35/10 31.5 1 31.5 4.8 7 7 25.36 80.51 XX 区 XX 35 35/10 20 2 2 10 4.47 12 12 10.9 54.50 XX 区 XX 35 35/10 25 2 2 12.5 6 12 12 24.36 97.44 XX 区 XX 35 35/10 25 2 2 12.5 4.8 12 7 13.87 55.48 XX 区 XX 35 35/10 12.6 2 2 6.3 1.8 7 7 -8.9 -70.63 XX 区 XX 35 35/10 9.45 2 3.156.3 2.4 6 6 -5.9 -62.43 XX 区 XX 35 35/10 9.45 2 3.156.3 0.72 6 6 6.78 71.75 XX 区 XX 35 35/10 12.6 2 2 6.3 2.52 9 7 13.71 108.81 XX 区 XX 35 35/10 12.6 2 2 6.3 1.2 4 4 -10.48 -83.17 XX 区 合计 110 364.5 9 60 102 89 296.45 83.38 66 0 0 0 0 0 0 0 35 126.7 16 23.91 68 61 44.34 21.47 2、高压配电线路规模 2015年底, XX 区高压配电网中 110kV 线路总长约 184.2公里,35kV线路总长约 223.8公里。 XX 区 110kV及以下高压配电线路规模如表 3-5所示。 表 3-5 XX 城区 110kV 及以下高压配电线路规模 (2015 年 ) 分区名称 电压等级 (kV) 线路总长度 (km) 电缆长度 (km) XX城区( XX区) 110 184.2 0 66 0 0 35 223.8 8.9 注:本表只统计公网线路。 3、高压配电设备投运年限 至 2015 年底, XX 区 6台 110kV主变中 66.67投运在 5年内, 8台 35kV 主变中约 60投运在 5年内。 110kV 线路中约 47投运在 10年内, 35kV 线路中约 72投运在 10 年内。 XX 区 110kV 及以下主变压器及线路运行年限统计情况如表 3-6、 3-7所示。 - 10 - 表 3-6 XX 城区 110kV 及以下主变压器 运行年限 统计 (2015 年 ) 分区名称 电压等级 年限 台数 (台 ) 台数 (%) 容量 (MVA) 容量 (%) XX 城区( XX 区) 110kV 0-5 年 6 66.67 270 74.07 6-10 年 2 22.22 63 17.28 11-15 年 1 11.11 31.5 8.65 15 年以上 0 0 0 0 66kV 0-5 年 0 0 0 0 6-10 年 0 0 0 0 11-15 年 0 0 0 0 15 年以上 0 0 0 0 35kV 0-5 年 8 50 62.8 49.57 6-10 年 5 31.25 47.6 37.57 11-15 年 1 6.25 3.15 2.48 15 年以上 2 12.5 13.15 10.38 注:本表只统计公网变压器; 表 3-7 XX 城区 110kV 及以下高压配电线路 运行年限 统计 (2015 年 ) 分区 名称 电压等级 年限 架空 (km) 架空 (%) 电缆 (km) 电缆 (%) XX城区( XX 区) 110kV 0-10 年 87.314 47.41 0 0 11-20 年 96.852 52.59 0 0 20 年以上 0 0 0 0 66kV 0-10 年 0 0 0 0 11-20 年 0 0 0 0 20 年以上 0 0 0 0 35kV 0-10 年 116.345 71.96 0.336 37.79 11-20 年 4.465 2.76 6.335 71.25 20 年以上 40.88 25.28 2.22 24.96 3.4 中低压配电网现状 3.4.1 中压配电网结构 1、中压配电架空网络 至 2015 年底, XX 区中压配电网中架空线路共 103 条, XX 区中压线路主要以单联络接线模式(约占总数 64),其余线路分别采用单辐射( 22)和多联络 接线模式( 14)。中压架空线路的分段和联络情况如表 3-8。 统计分析中压架空线路的分段和联络情况(表 3-8)。 - 11 - 表 3-8 XX 城区公用中压架空线路分段和联络情况统计 (2015 年 ) 分区 名称 电压 等级 线路 条数 分段 总数 平均分段数 (段 /条) 单辐射 比例 (%) 单联络 比例 (%) 多联络 比例 (%) XX 城区 ( XX 区) 10kV 103 277 2.69 22.33 64.08 13.59 20kV 0 0 0 0 0 0 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