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佳选择题.doc_第1页
一最佳选择题.doc_第2页
一最佳选择题.doc_第3页
一最佳选择题.doc_第4页
一最佳选择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提法属于世界观的有:万有引力定律 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 温故而知新 世界是物质的 物极必反 宇宙没有起源ABCD2对哲学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它是把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它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它回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共同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ABCD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段话说明:A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指导,二者相互联系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关于世界万事万物共同本质和共同规律的科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崭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它与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对立的ABCD二非选择题5(辨析)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1.1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一最佳选择题1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科学家又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这一事实说明:A生命是人创造的,不是神创造的B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进化而来的C蛋白质是人创造的D非生命物质与生命物质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2“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告诉我们:A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B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自身同自然界关系的首要问题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人类只能消极地听凭大自然的摆布3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它的正确理解是: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依赖于人的创造活动ABCD4“回归自然”是现代人的一种向往,对此正确理解是:A人要回到自然界中去,不要久居于自然界之外B人应当像原始人那样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而不应像工业革命以后的人那样站在大自然的对立面上C要恢复人为破坏的自然环境,要创造与优越的自然环境一样的人工环境D一个人只有死亡以后,才能真正“回归自然”二非选择题5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一最佳选择题1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表明:A蒸汽磨代表的生产力比手工磨代表的生产力先进B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进步D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它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客观地决定2关于人类社会,有的人认为是神的安排,有的人认为是由人的愿望决定的。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不受人的意识影响的 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是由其自身规律支配的ABCD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有:A电、光、声、磁场B阶级、国家、政党C人脑、网络、生命D路线、方针、政策4人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比理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更加困难,其原因是: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主观的B社会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C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二非选择题5有人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主观的。”你认为对吗?为什么?1.2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一最佳选择题1世界上没有鬼神,但有鬼神观念。这是因为:A鬼神观念不全是物质的反映B鬼神观念是人脑对物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C鬼神观念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D鬼神观念是人脑自生的2事实证明,有了人脑不一定会有意识。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不会形成意识;一个已经具有意识的人,一旦脱离了社会,他的意识也会逐渐丧失。这主要是因为: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这种机能有时有,有时没有B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C只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映才能产生意识D只有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才能产生意识3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A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B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也是主观的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也是客观的4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有意识。这种观点否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ABCD二非选择题5(辨析)别人的思想对我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也是物质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一最佳选择题1.“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句话表明:A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这种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在加深B有的事物人们能够认识,有的事物人们不能认识C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靠先天的聪明D有的人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有的人永远也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2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菊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这说明: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B物质决定意识C人们的认识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D人们的认识总是从错误到正确3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中国呼吁用和平方式解决;美称外交途径已经结束;伊指责美为动武找借口;俄罗斯、土耳其、巴西反对开战;瑞典、西班牙支持美国的立场。导致在伊拉克危机中各国态度不同的决定因素在于: A立场不同B知识水平不同C世界观不同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看法不可能相同4我们应该在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着重从主观方面努力,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为此我们应当:A以他人利益为出发点去观察事物B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认识事物C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的认识对象D根据前人的经验去理解新的认识对象二非选择题5(辨析)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这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是相矛盾的。【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一最佳选择题1宋朝画家文与可善于画竹,友人写诗称赞曰:“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A画家的苦思冥想B艺术家创作的灵感C文与可生来的天赋D平时细心观察而形成的对竹子的主观映象2“胸有成竹”而后画成竹,说明的道理是:A植物学家是按照竹子的形象来培育竹子的B意识决定物质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3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脑一样发达甚至能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 。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4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A意识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B意识决定物质C意识指挥着人用物质的手段作用于物质对象,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D在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二非选择题5(辨析)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能促进事物的发展。1.3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一最佳选择题1发展市场经济“商品要适销对路,生产要面向实际”,这种要求体现的哲理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遵循价值规律C只有生产的商品适应消费者需要,使用价值才能转化为价值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2“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B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意识依赖于物质3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认真学习书本知识,不能脱离书本 要全面把握实际,反对以个别事实为出发点 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 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BCD4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者的共同错误在于:A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出发B从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C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D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二非选择题5(辨析)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反对主观主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一最佳选择题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据此回答14题。1毛泽东这段话的世界观依据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2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就必须:A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B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C接触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D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3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立足点ABCD4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的前进道路。为此,必须坚决反对:从主观愿望出发 照搬外国模式 从马列著作的原理出发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ABCD二非选择题5根据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B心外无物C气者,理之依也D存在即被感知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D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因为:A它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B它对社会的观察既是唯物的又是唯心的,符合辩证法C它正确地揭示了世界发展的终极目标D它科学地回答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存在的所有问题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为了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改造我们自身。它要求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有神论,反对无神论 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应当有认真精神 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ABCD二非选择题5某地靠近城市,农民又有长期种菜的经验,前几年农民靠种菜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该地领导为响应上级号召,改种菜为种粮,结果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城市居民的副食供应也受到影响。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前言1A 2D 3C 4A5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二者研究对象不同,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各个特定领域中具体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哲学研究的则是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规律。联系是,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从具体科学中概括、总结出最一般结论,反过来又给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不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简单相加不会形成新知识,只有对各门具体科学进行科学抽象和高度概括,总结出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规律,才能形成新知识,即哲学。因此,不能说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3)题中观点曲解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B 2A 3A 4C5(1)因为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所以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要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否则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2)人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物索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但是人在自然面前不能随心所欲,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类改造自然、开发资源、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治理环境并举。1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D 2C 3D 4B5(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因为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社会产生后,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使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无论是利用自然还是改造自然都必须以自然物本身的存在为前提,也必须遵从自然物固有的属性和规律。所以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仍然是客观的。(2)人类社会一切活动,都是人所进行的,是人有意识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因为社会的产生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1B 2B 3C 4C5(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别人的思想对我来说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是属于意识的,而不是物质的。因为别人的思想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物质对象,形式仍然是人脑中形成的反映,是依赖于物质的,是第二性的东西。 (3)上述观点把客观存在的等同于物质是错误的。22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1A 2C 3A 4B5(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是指人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并不是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都是相同的,也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每一次反映都是正确的。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就是正确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就是错误的。 (3)这是由于人们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会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但人只要端正立场,从人民利益出发,以科学世界观指导,一定能够正确认识事物。2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1D 2D 3B 4C5(1)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意识对客观事物有反作用,表现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2)题中的观点肯定了意识的作用,笼统地认为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则是片面的。3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31主观必须符合客观1A 2C 3C 4D5(1)观点片面。 (2)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根本出发点。主观主义是理论和实际相脱离,表现形式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就要反对主观主义。同时还要坚持从客观事实的总和出发,不能从个别事实出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