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浙 江 省 水 利 厅 浙江省环境保护 局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前 言 目 目 录录 第一章 概 况 1 1 1 自然地理 1 1 2 社会经济 2 1 3 水资源概况 2 第二章 功能区划任务与标准 4 2 1 区划依据标准 4 2 2 区划原则 4 2 3 区划范围 5 第三章 功能区分类 6 3 1 功能区分类 6 3 2 功能区划分方法 8 3 3 水体功能的协调和功能区命名 编码 9 第四章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10 4 1 水功能区划分方案 10 4 2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21 第五章 功能区水质及评价 22 5 1 水质现状 22 5 2 目标水质及评价 23 附 表 钱塘江 1 28 杭嘉湖平原河网 29 43 苕 溪 44 53 曹娥江 甬江 舟山海岛 54 77 瓯 江 78 88 椒 江 89 97 鳌 江 98 100 飞云江 101 102 附 图 附图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水质图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前 言 前 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随着我省社会和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口的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 水资源短缺和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 约因素 开展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是全面贯彻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 污染防治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 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和有效保护的基础 也是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生态省建设 保障人口 资源 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 省环境保护局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于 1996年编 制了 浙江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方案 并经省政府浙政办发 1996 91 号文批准实施 该方案的实施 为我省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科 学依据 促进了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由于该方案实施已近 10 年 我省江河湖库的环境功能有了较大变化 需对原方案进行调整 省水利厅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和水利部关于在全国开展 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水功能区划的统一部署 于 2002年编制完成了 浙 江省水功能区划 并两次征求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及省级有关部门 的意见 为做好 浙江省水功能区划 与 浙江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 划方案 的衔接 提高可操作性 省水利厅 省环境保护局于 2003年 联合组织工作班子 在 浙江省水功能区划 和 浙江省地面水环境 保护功能区划分方案 的基础上 在市 县水利 环保部门的密切配 合下 共同编制了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征求 意见稿 2003 年底 省水利厅与省环境保护局在联合征求各市人民政府对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征求意见稿 的意见的 基础上 2004 年 5 月完成修改稿 并分别通过水利 环保系统内部审 查 根据内审意见 对 征求意见稿 作了调整 补充 完成 送审 稿 2004 年 12 月 省水利厅与省环境保护局召集各市政府和省有关 部门对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送审稿 进行了 审查 会后 根据审查意见和各市人民政府的意见 作了进一步的修 改 2005 年 8 月完成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报 批稿 报送省政府办公厅 2005 年 9 月再次按省级有关厅局对 浙 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报批稿 提出的意见 对 报 批稿 作了进一步修改 完善 方案 的主要成果有 浙江省水功能 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浙江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表 以 及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章 概 况 1 1 自然地理 1 1 1 1 1 1 地理位置和面积地理位置和面积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在东经 118 01 123 10 和北纬 27 02 31 11 之间 东濒东海 南接福建 西与江西 安徽毗连 北与上海 江苏为邻 全省陆域面积 10 38 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地和丘陵占 70 4 平原和盆地占 23 2 河 流和湖泊占 6 4 故有 七山一水二分田 之说 浙江海域辽阔 岛屿星罗棋布 海岸线总长 6633 千米 居全国首位 1 1 1 1 2 2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 至 2002 年底 浙江省行政区划分杭州 嘉兴 湖州 宁波 绍 兴 温州 台州 丽水 金华 衢州 舟山等 11 个设区市 下辖 30 个市辖区 58 个县及县级市 822 个建制镇 1 1 1 1 3 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复杂 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西南山地的主要 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 中部以丘陵为主 大小盆地错落分布于丘 陵山地之间 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 按地表形态的相似性和地 域间的差异性分 全省大致可分为浙江北部平原 浙江西部中山丘 陵 浙江中部金衢盆地 浙江南部山地 浙江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 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1 1 1 1 4 4 气候气候 浙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 盛行西 北风 以晴冷 干燥天气为主 是全年低温 少雨季节 夏季受太 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 盛行东南风 空气湿润 是我省高温 强光 照季节 我省太阳年辐射量 4000 4800MJ m 2 全年日照时数在 1100 2200 小时 平均气温 15 0 18 0 极端最低温度为 17 4 2 2 极端 最高温度为 33 0 42 9 我省雨量丰沛 多年平均降雨量 1604 毫米 其中 70 以上的 降雨量集中在 3 月 7 月 7 月 8 月为盛夏 干旱少雨 唯沿海偶 有台风带来降雨 入秋后 9 月份有一短暂秋雨期 10 月至翌年 2 月降水最少 多以晴冷天气为主 我省气候总的特点是 冬夏季风交替显著 年温适中 四季分 明 光照充足 降水充沛 浙江濒临东海 受海洋性气候影响 温 湿条件比同纬度的内陆季风区优越 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之一 1 1 1 1 5 5 土壤 植被土壤 植被 我省土壤主要有黄壤 红壤 水稻土 滨海盐土 紫色土 石 灰岩土和冲积土等 黄壤土分布在海拔 500 米以上的山地 占全省 土壤面积 36 红壤分布在 500 米以下的丘陵地带 多在残积层的 母质上发育 呈橙红到暗红色 占全省土壤面积 35 水稻土发育 于滨海平原和河谷地带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占全省土壤面积 16 盐土和滨海盐土主要分布在沿海沙滩 此外局部尚有紫色土 冲积呈零星分布 我省植物种类主要为阔叶常绿植物 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一章 概况 2 带 浙北 浙西和西南山地植被良好 中部和东部受人类活动影响 森林砍伐多 植被较差 尤以曹娥江 飞云江 鳌江上游水土流失 严重 侵蚀模数较高 1 1 6 1 1 6 河流水系河流水系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中部 地势西南高 东北低 全省有 苕溪 运河 钱塘江 甬江 椒江 瓯江 飞云江 鳌江八大主要 水系 除苕溪运河属太湖水系外 其它均独流入海 我省大部分河流有以下共同特点 汛期洪水峰高量大 主要 河流比降在 2 10 之间 大多在 4 以上 汇流速度快 水位涨幅 大 防汛任务十分艰巨 枯水期流量小 由于河流的集水面积相 对较小 河流枯水流量较小 遇特殊干旱年份 中 小河流甚至断 流 潮汐影响大 浙江省位于我国潮汐最大的地带 7 条入海河 流受潮汐影响的河段长度 平均占了 38 潮差大 潮区界距离长 对防潮 防洪和淡水资源利用极为不利 1 2 社会经济 1 2 1 2 1 1 人口 耕地及农业经济概况人口 耕地及农业经济概况 2002 年全省总人口 4535 98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3438 76 万人 占总人口的 75 8 非农业人口 1097 22 万人 占 24 2 人口密 度每平方公里 446 人 2002 年底 全省总耕地面积为 2398 67 万亩 人均占有耕地 0 53 亩 2002 年全省粮食总产量 942 27 万吨 主要 粮食作物有稻谷 小麦 大麦 蕃薯和玉米等 主要经济作物有豆 类 棉花 油料 蚕桑 茶叶 络麻 柑桔等 2002 年农林牧渔总 产值为 1101 86 亿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1 2 1 2 2 2 工业经济工业经济 2002 年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9779 04 亿元 全部工业总产值中 轻工业占 55 0 重工业占 45 0 2002 年底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 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21896 个 乡镇工业企业数 68 06 万个 改革开 放以来全省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 如纺织服装 皮革制造 食品制造 医药制造 电气机械 普通机械和化学工业 等 1 3 水资源概况 1 3 1 1 3 1 水资源量水资源量 浙江省天然水资源量比较丰富 根据 1956 2000 年资料系列评 价 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 1604 毫米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955 亿 立方米 其中河川径流量为 944 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为 221 亿 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间的不重复计算量为 11 亿立方 米 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 2110 立方米 1 3 2 1 3 2 废污水排放量与水质废污水排放量与水质 据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 全省废污水日排放量为 709 6 万吨 其中工业和生活废污水分别为 460 3 万吨和 249 3 万吨 年排放总 量为 25 9 亿吨 火电厂冷却水排放量为 5 5 亿吨 根据 2002 年全省水质监测资料评价结果 我省地表水体均存在 不同程度的污染 城市内河 平原河网和江河流经的城镇河段污染 较为严重 2002年全省河流评价总河长3759 4公里 枯水期 属地表水 类水的河长 2403 6 公里 占评价河长的 63 9 丰水期 属地表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一章 概况 3 水 类水的河长 2437 6 公里 占评价总河长的 64 8 全年期 属地表水 类水的河长 2432 2 公里 占评价总河长的 64 7 从流域分区来看 污染较为严重的有太湖片嘉兴市各河段 姚江的 余姚市区段 甬江的宁波市区段 东阳江 金华江 江山港 椒江下游 河段和永宁江等 水质多为 劣 类 而浙东南的瓯江 飞云江 鳌 江的中上游水质较好 我省地表水以有机污染为主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 溶解氧及挥发酚 而重金属项目的监测值基本上在 类水标准范围 水 库水质相对较好 湖 库 因总磷 总氮偏高 呈明显富营养化 河流 水体中 城市内河 平原河网和各水系流经城市的河段水体污染较为严 重 1 3 3 1 3 3 水资源特点水资源特点 1 单位面积水资源量较丰 人均拥有水资源量较少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 955 亿立方米 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为 92 1 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 仅次于台湾 福建 广东省 居全国第 四位 但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 2110 立方米 低于全国平均值 2 年内分配不均 年际变化较大 浙江地处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降雨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 每年 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之间的梅雨期和夏秋之间的台风雨期 最大连 续四个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50 60 由于降雨集中 绝大 部分产流以洪水径流的形式注入大海 能够控制利用的量较少 全省水资源量最丰年份为 1973 年 水资源总量为 1397 亿立方 米 最枯年份是 1978 年 为 479 亿立方米 最丰年份是最枯年份水 资源总量的 2 91 倍 3 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和人口分布不匹配 全省水资源量的分布与耕地分布不相适应 如苕溪 杭嘉湖平 原 浦阳江 曹娥江 甬江一带 亩均水资源量仅为 1400 立方米 而瓯江 飞云江 鳌江一带 亩均水资源量高达 5500 立方米 水资 源量与人口的分布更不匹配 沿海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人均水资源量在 1000 立方米左右 西南部山区人口稀疏 经济相对 滞后 人均水资源量超过 7000 立方米 最高与最低之比在 10 倍以 上 4 河流源短 入海河流感潮段长 水资源可利用率较低 由于河流源短 枯水期径流量小 多数河流枯水期可供水量少 浙江省位于我国强潮海区 6 条主要入海河流受潮汐影响的河段长 度占总河长的比值平均为 38 钱塘江河口区长达 282 公里 占河 流总长的 42 由于潮差大 潮区界距离长 影响淡水资源的利用 5 水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0 世纪 80 年代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 水 污染防治相对滞后 造成河流水体被污染 监测资料表明 全省各 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我省经济最为发达的杭嘉湖 萧绍宁 温黄等平原区水质污染尤为严重 水体的污染降低了水的 使用功能 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二章 功能区划任务与标准 4 第二章 功能区划任务与标准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是根据水资源的自然属性 资源 条件 环境状况和地理位置 及社会属性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 社会发展对水质和水量的需求等 按一定的指标和标准 对全省各 流域水系水体的使用功能进行划分 并合理确定其水质保护目标 以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发挥最佳经济 社会 环境效益 2 1 区划依据标准 2 1 1 2 1 1 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技术纲要 2 1 2 2 1 2 主要标准 主要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 8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 92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2941 9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B T14529 1993 2 1 3 2 1 3 区划水平年 区划水平年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基准年为 2002 年 区划水平年为 2020 年 在实施计划中同时考虑与 十一五 计划相衔接 与区域 规划 三大产业带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 相衔接 2 2 区划原则 水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分都是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使水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根据国家规定 二者划分的侧重 点 分类体系 功能区名称有一定差异 为使二者有机结合 方案 划定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2 2 2 2 1 1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功能区划分与水资源综合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 充分保护当代人和后代人赖以生存的 水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及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2 2 2 2 2 前瞻性原则前瞻性原则 功能区划分体现社会发展的超前意识 给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留 有余地 考虑目前因受技术 经济条件限制尚不发达的地区将来发 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同时考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对水域功能需求 的转换和变化 2 2 3 2 2 3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的原则 功能区划分将流域水系作为同一整体考虑 综合分析 统筹兼 顾上下游 左右岸 干支流 近远期以及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二章 功能区划任务与标准 5 同时突出重点 以保护为目的 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江河源 头水 自然保护区 珍贵渔类保护区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优先考虑 其达到功能目标水质 2 2 2 2 4 4 便于管理 实用可行的原则便于管理 实用可行的原则 功能区划分的界限 尽可能与行政区界一致 流域水系与行政 区域相结合 以便于实施管理 有利于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 强化水 资源的目标管理 2 2 2 2 5 5 水质水量并重的原则水质水量并重的原则 在进行功能区划分时 既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量的需求 又考虑其对水质的要求 划定的功能不低于相应水域的现状使用功 能 目标水质原则上不低于现状水质 做到水质水量并重 2 2 2 2 6 6 以主导功能为主的原则以主导功能为主的原则 功能类型的确定以主导功能为主 兼顾其它功能 在有两种以 上用水功能时 按功能重要性排序 确定主导功能 2 2 7 2 2 7 一致性与衔接的原则一致性与衔接的原则 为避免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在管理目标上的不协调 影 响管理效果 区划河段的起讫断面 目标水质一致 划分注重了与 1996 年浙江省政府批复的 浙江省地面水环境保 护功能区划方案 相衔接 2 3 区划范围 本次区划范围为 流域的干流 一级支流 二级支流 重要的 三级支流 重要的跨省 市 县边界河流 城区主要河道 有边界 水污染纠纷发生的河流以及乡镇以上饮用水源地 县级以上备用水 源地 区划范围涵盖全省各河流 湖泊 水库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三章 功能区分类 6 第三章 功能区分类 浙江省水功能区分为保护区 保留区 缓冲区 饮用水源区 工业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 渔业用水区 景观娱乐用水区 过渡区 9 种类型 浙江省水环境功能区分为自然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渔 业用水区 工业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 景观娱乐用水区和多功能区 7 种类型 3 1 功能区分类 3 1 1 3 1 1 水功能区分类水功能区分类 保护区 指对水资源保护 饮用水保护 自然生态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 护有重要意义的水域 该区内严格禁止进行其它开发活动 源头水保护区 系指以保护水资源为目的 在重要河流的 源头河段划出专门涵养保护水源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 指对典型生态 自然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陆域和水域 水质标准适用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已建和规划水平年内建成的跨流域 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地 省内重要的集中饮用和大型水库水源地 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地主要指跨省内八大水系 跨市级行政区的 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地 江河源头及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地原则上适用 GB3838 2002 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确有困难的适用 GB3838 2002 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保留区 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而设立 主要指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 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为今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预留的水域 该区以维持现状为主 不得在区内从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 功能区水质标准按现状控制 或根据可能性 优于现状水质类 别加以控制 缓冲区 为协调省 市 际间 矛盾突出的地区间用水关系和水资源保 护而设立 主要区划范围为 江浙沪 浙赣 浙闽边界河流及湖泊 用水矛盾突出地区之间的水域 水质标准适用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优于 类水质标准 饮用水源区 为满足主要城镇生活用水而设立 饮用水源区为现状和规划的 集中式城镇生活用水供水水源地的水域 水质标准适用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 标准 工业用水区 为满足城镇工业用水需要的水域 区划主要考虑现有工矿企业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三章 功能区分类 7 生产用水的集中取水点水域 或根据工业布局 在规划期内需设置 工矿企业生产用水取水点 且具备取水条件的水域 水质标准适用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其受纳污水控制在目标水质的可达性范围之内 农业用水区 为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的水域 区划主要考虑农业灌溉区用 水集中取水点水域 或根据规划期内农业灌溉的发展 需要设置农 业灌溉集中取水点 且具备取水条件的水域 功能区水质标准按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的 类或优于 类标准控制 GB5084 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中严于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 类标准的指标 执行 农田灌溉水质 标准 中相应指标值 其受纳污水控制在对农业不造成实质性影响 的范围内 渔业用水区 指具有鱼 虾 蟹 贝类产卵场 索饵场 越冬场及迴游通道 功能的水域 养殖鱼 虾 蟹 贝 藻类水生动植物的水域 功能区水质标准按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或优于 类标准控制 GB116007 89 渔业水质标准 中严于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的指标 执行 GB11607 89 渔业水质标准 中相应指标的标准 其受纳污水控制 在对渔业不造成实质性影响的范围内 现状或规划承担生活饮用供水任务的水库 严格控制投饵养殖 景观娱乐用水区 指以满足景观 疗养 度假和娱乐需要为目的的江河湖库等水 域 主要包括度假 娱乐 运动场所涉及的水域 水上运动场 风 景名胜区所涉及的水域 功能区水质标准按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控制 GB2941 9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中严于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的指标 执行 GB2941 9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中相应指标的标准 过渡区 为使水质要求有差异的相邻功能区顺利衔接而划定的区域 特 别是下游用水要求高于上游水质状况时 允许上下游间存在过渡区 设定过渡区时应综合考虑过渡区间来水 排污口设置等情况 使上 游过渡区起始断面的水质达到下游功能区起始断面的目标水质要 求 3 1 2 3 1 2 水环境功能区分类水环境功能区分类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促进国民经济的 持续发展 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的天然 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区域 由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陆地和水体 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 自然 保护区包括源头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区 域 适用于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城镇饮用水集中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三章 功能区分类 8 式取水构筑物所在地表水域及其地下水补给水域 地下含水层的某 一指定范围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分别适用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的 类标准 渔业用水区 渔业用水区是指鱼 虾 蟹 贝类的产卵场 索饵场 越冬场 洄游通道和养殖鱼 虾 蟹 贝类 藻类等水生动植物的水域 渔业用水区分为珍贵鱼类保护区和一般鱼类用水区 珍贵鱼类 保护区适用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的 类标准 一般鱼类用水区适用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的 类标准 现状或规划承担生活饮用供水任务的水库 严格控制投饵养殖 工业用水区 工业用水区指各工矿企业生产用水集中取水点所在水域的范 围 工业用水区适用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的 类标准 农业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是指灌溉农田 森林 草地的农用集中提水站所在 水域的指定范围 农业用水区水质标准按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 中的 类或优于 类标准控制 GB5084 92 农田灌溉 水质标准 中严于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 类标准的指标 执 行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中相应指标值 其受纳污水控制在对农业 不造成实质性影响的范围内 景观娱乐用水区 景观娱乐用水区是指具有保护水生生态的基本条件 供人们观 赏娱乐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水域 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适用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的 类标准 多功能区 某些水域现状水质较好 但现状使用功能对水质要求较低 同 时又无法确定水质要求高于现状使用功能的指定功能 将这些水域 划为控制目标与现状水质基本相适应的 多功能区 从而使这些水 域得到应有的保护 多功能区目标水质以水质要求最高的功能确定 并不得低于现状水质 3 2 功能区划分方法 功能区划的基本工作方法为 基础资料收集 综合分析评价 定性定量判断 功能目标确定 根据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 能区划分方案技术纲要 以及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的有关要求 在详细调查和分析水域现状使用功能和潜在功能 社 会经济发展 水环境状况 污染源分布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提出 功能区划分方案 全省八大水系的主干河道和主要支流上游的源头水 省级以 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特定区域划为自然保护区的 这些区域内生 态良好 植被基本保持原始状态 水体仍然保持天然水质 禁止任 何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 目标水质按 GB3838 2002 标准中的 类控制 目前建制镇以上集中取水的水域 规划中的县级以上集中式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三章 功能区分类 9 饮用水源地及备用水源地 均划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并对所有的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或准保护区范围进行 了划定 以保护为主 在本次划分饮用水源区时 对原市 县 乡 镇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地进行逐一核实 对确因供 水结构变化或水质恶化 已不作为饮用水源地的 原则上作为备用 水源地进行保护 确实不再可能恢复的乡镇级饮用水源地 在目标 水质控制不低于现状水质的前提下进行了适当调整 对于目前因受技术条件 经济发展限制而未开发利用的水 域 或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 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并且现状水 质较好的水域 划为保留区 其目标水质确定以不低于现状水质为 原则 缓冲区主要分布在浙苏 浙沪 浙闽 浙皖的省际边界河流 浙闽交界河流水质较好 我省处在上游河段 按要求划为缓冲区 浙赣 交界河流 河流短小 未作划分 浙皖交界河流 我省处于下游 按要 求划为缓冲区 水质控制目标一般定为 类 将专门用于渔业养殖的湖泊和河流等水域 以及鱼 虾 蟹 贝类的产卵场 迴游场等划为渔业用水区 保护区 保留区和饮用 水源区内不得投饵养殖 其他功能区在不影响其功能用水水质要求 的前提下 可适当进行渔业生产活动 渔业用水区包括 一般鱼类 用水区 适用于 类水质标准 珍贵鱼类用水区 适用于 类水质 标准 工业用水区主要分布在流经城镇河流的下游水域 以及杭嘉 湖平原和浙东沿海平原河网 这些区域经济繁荣 工业发达 同时 水域水质不能满足更高的功能要求 工业用水区执行 类标准 农业用水区分布在全省八大水系干支流河段的广大农村地区 以及杭嘉湖平原 浙东沿海地区 萧绍 鄞奉 温黄 温瑞等平原河网 以风景名胜区为主要功能的以及部分流经城市的河流划分 为景观娱乐用水区 水域现状水质较好 但现状使用功能对水质要求较低 提高 保护标准又有困难的 将这些水域划为控制目标与现状水质基本相 适应的 多功能区 从而使这些水域得到应有的保护 区划的过渡区 主要针对下游用水要求高于上游水质 排污口 的下游水域 平原河网等由于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段 通过设置过渡 区使相邻功能区目标水质顺利衔接 3 3 水体功能的协调和功能区命名 编码 3 3 3 3 1 水体功能的协调水体功能的协调 同一水域水体具有一个以上功能时 按以下方式确定 当同一水域内各功能之间在开发利用时不互相干扰 有时还 有助于发挥综合效益时 划为多功能区 当同一水域内各功能区之间各功能存在矛盾且不能兼容时 依据区划原则确定主导功能 确定其功能目标 放弃与主导功能不 能兼容的功能 3 3 2 3 3 2 功能区命名 功能区命名 3 3 2 1 3 3 2 1 水功能区命名水功能区命名 单一水功能区命名 河名 地名 水域功能 功能重叠水功能区命名 河名 地名 第一主导功能 第二主导功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四章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10 能 3 3 3 3 2 2 2 2 水环境功能区命名水环境功能区命名 水环境功能区根据水域功能不同分别命名为自然保护区 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 渔业用水区 景观娱乐用水区 工业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 多功能区等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 二级及准保护区 分别命名 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准保护 区 3 3 3 3 3 3 功能区编码 功能区编码 3 3 3 1 3 3 3 1 水功能区编码水功能区编码 水利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确定编码 3 3 3 2 3 3 3 2 水环境功能区编码水环境功能区编码 环保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确定编码 第四章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4 1 水功能区划分方案 全省共划分水功能区 1133 个 区划河长 15379 8 公里 涵盖了全 省八大水系的主要河流 湖泊 水库 其中划分保护区 77 个 占总功 能区数的 6 9 保留区 107 个 占 9 4 缓冲区 22 个 占 2 0 饮用水源区 327 个 占 28 9 工业用水区 130 个 占 11 5 农业 用水区 326 个 占 28 8 渔业用水区 51 个 占 4 5 景观娱乐用 水区 84 个 占 7 4 过渡区 9 个 占 0 8 见表 4 1 表 4 2 4 4 1 1 1 1 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 4 4 1 1 1 1 1 1 流域基本情况流域基本情况 太湖流域 浙江片 位于浙江省北部 北邻太湖 与江苏接壤 西与安徽相望 南以钱塘江为界 东与上海相连 总面积 12260 平 方公里 该区地势自西向东北倾斜 区内河流纵横交错 东部为平 原河网 河港密布 地势低平 西南为低山丘陵 流域内主要有苕 溪水系和运河水系 苕溪水系 苕溪流域位于我省西北部 流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 倾斜 主要山脉有天目山 流域面积 4576 4 平方公里 不包括长兴 平原 分属杭州 湖州两市的七个县 市 区 苕溪分东苕溪 西苕溪两大源流 东苕溪发源于天目山马尖岗南麓 主流长 151 4 公里 西苕溪发源于天目山脉狮子山的北麓 主流长 139 1 公里 东西苕溪在白雀塘桥汇合后 由长兜港 机坊港注入太湖 苕溪河 长 158 公里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四章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11 表 4 1 浙江省水功能区划成果表 按水系河流分类 保护区 保留区 缓冲区 饮用水源区 工业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 渔业用水区 景观娱乐用水区 过渡区 合计 分类 功能区 水系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 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 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 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 里 钱塘江 34 810 3 44 1213 9 1 5 2 95 1144 0 35 581 2 112 1968 2 17 123 9 28 256 2 2 20 0 368 6122 9 苕 溪 4 52 0 10 195 5 1 4 5 30 220 1 14 153 2 31 388 4 2 9 0 5 28 1 1 1 50 98 1052 3 瓯 江 17 538 0 26 862 0 0 0 34 335 0 9 130 1 25 387 8 3 21 0 8 147 7 0 0 122 2421 5 运 河 0 0 0 0 14 81 8 30 206 7 34 326 3 71 942 2 9 65 1 20 139 4 5 42 2 183 1803 7 椒 江 8 198 4 11 261 4 0 0 39 323 1 14 190 6 27 410 5 8 71 2 8 81 2 0 0 115 1536 4 甬 江 6 160 2 5 109 0 0 0 66 243 1 21 227 2 38 349 4 10 109 6 8 61 7 1 11 5 155 1271 7 飞云江 4 174 7 6 157 1 0 0 8 27 1 0 0 8 181 6 0 0 1 30 0 0 0 27 570 5 鳌 江 3 67 8 2 33 9 0 0 7 69 0 3 48 1 4 49 0 2 12 5 2 22 0 0 0 23 308 3 八 大 水 系 合 计 76 2001 4 104 2832 8 16 91 5 309 2568 1 130 1656 7 316 4677 1 51 412 3 80 766 3 9 75 2 1091 15087 3 出省小河 流 1 14 5 3 48 2 6 84 5 3 40 1 0 0 1 11 8 0 0 1 7 0 0 0 15 200 1 海岛水系 0 0 0 0 0 0 15 35 6 0 0 9 45 3 0 0 3 11 5 0 0 27 92 4 其 它 合 计 1 41 7 3 48 2 6 84 5 18 75 7 0 0 10 57 1 0 0 4 18 5 0 0 42 491 2 总 计 77 2015 9 107 2881 0 22 176 0 327 2643 8 130 1656 7 326 4734 2 51 412 3 84 784 8 9 75 2 1133 15379 8 表 4 2 浙江省水功能区划成果表 按行政区分类 保护区 保留区 缓冲区 饮用水源区 工业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 渔业用水区 景观娱乐用水区 过渡区 合计 功能区 行政区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 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 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里 个数 个 河长 公 里 杭州 5 128 0 23 592 7 1 5 2 33 259 5 15 232 7 42 552 8 10 43 0 21 181 1 1 1 5 151 1996 5 嘉兴 0 0 0 0 13 80 8 16 132 4 30 280 8 41 595 7 4 21 5 10 65 1 3 19 7 117 1196 0 湖州 3 35 5 6 104 5 2 5 5 37 231 3 16 185 7 41 514 6 5 29 1 4 24 8 2 22 5 116 1153 5 绍兴 8 193 8 4 119 4 0 0 32 373 4 14 271 3 41 628 5 5 34 9 10 103 7 0 0 114 1725 0 宁波 6 160 2 5 109 0 0 0 66 243 1 21 227 2 37 340 9 9 88 7 8 61 7 1 11 5 153 1242 3 舟山 0 0 0 0 0 0 15 35 6 0 0 9 45 3 0 0 3 11 5 0 0 27 92 4 台州 7 159 0 9 245 9 0 0 41 323 1 14 190 6 26 410 5 7 71 2 8 81 2 0 0 112 1481 5 温州 10 407 4 11 266 5 3 64 2 29 234 1 7 128 2 20 355 5 3 24 0 7 137 6 0 0 90 1617 5 金华 12 265 4 7 193 7 0 0 23 361 6 4 69 1 28 627 3 1 5 0 5 23 0 1 12 0 81 1557 1 衢州 10 229 7 12 330 7 0 0 13 212 6 4 21 1 22 388 4 4 85 4 3 26 0 1 8 0 69 1301 9 丽水 16 436 9 30 918 6 3 20 3 22 237 0 5 50 0 19 274 7 3 9 5 5 69 1 0 0 103 2016 1 合计 77 2015 9 107 2881 0 22 176 0 327 2643 8 130 1656 7 326 4734 2 51 412 3 84 784 8 9 75 2 1133 15379 8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四章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12 运河水系 也称 杭嘉湖东部平原 河网水系 浙江境内流域 面积 6481 平方公里 运河水系是以纵横交错的河道形成平原河网 水系 流域内地表径流北注入太湖 东注入黄浦江 南排工程 兴建后有部分水量经由南排工程各排水闸注入钱塘江 本水系范围 西以东苕溪导流港大堤 长兜港右岸为界 北以太湖 太浦河南岸 为界 东以黄浦江支流斜塘 张泾塘为界 南以钱塘江为界 运河 水系浙江境内河道总长 24600 公里 河网密度 3 9 公里 平方公里 水面面积 633 平方公里 长兴水系 长兴水系与西苕溪既有联系 又是相对独立的水系 流域面积 1247 公里 2 西北部为丘陵 东南部为濒临太湖的长兴平 原 较大的河流有泗安溪 合溪等 4 4 1 1 1 1 2 2 水功能区划分水功能区划分 太湖流域 浙江片 共划分水功能区 281 个 水功能区河长 2856 0 公里 详见表 4 3 表 表 4 4 3 3 太湖流域太湖流域 浙江片 浙江片 水功能区划成果表水功能区划成果表 河长单位 公里 功能区 水系 保护区 保留区 缓冲区 饮用水源 区 工业用水 区 农业用水 区 渔业用水 区 景观娱乐 用水区 过渡区 合计 功能区 个数 4 10 1 30 14 31 2 5 1 98 苕溪 含 长兴平 原 功能区 河长 52 0 195 5 4 5 220 1 153 2 388 4 9 0 28 1 1 5 1052 3 功能区 个数 0 0 14 30 34 71 9 20 5 183 0 运河 含杭 嘉湖平 原河 网 功能区 河长 0 0 81 8 206 7 326 3 942 2 65 1 139 4 42 2 1803 7 功能区 个数 4 10 15 60 48 102 11 25 6 281 合计 功能区 河长 52 0 195 5 86 3 426 8 479 5 1330 6 74 1 167 5 43 7 2856 0 1 保护区 太湖流域浙江片划分保护区 4 个 河长 52 公里 占区划河长 的 1 8 其中源头水保护区 3 个 分别为 东苕溪临安源头水保 护区 余英溪德清源头水保护区 西苕溪安吉源头水保护区 这三 条河流上游分别为里畈 对河口 赋石三座大中型水库 不但有防 洪 灌溉 发电的功能 而且分别为临安 德清 安吉的饮用水源 地 西苕溪主要支流南溪上游有大型水库老石坎水库 同时也为省 级龙王山自然保护区 范围 1224 公顷 划为南溪安吉龙王山自然 保护区 2 保留区 太湖流域浙江片划分保留区 10 个 河长 195 5 公里 占区划 河长的 6 8 均位于苕溪水系和长兴平原西部山区 这些区域 无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还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上 都要低 于东部平原区 水质也较平原河流好 这 10 个保留区是为今后开 发利用而预留的水域 是流域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3 缓冲区 太湖流域浙江片划分缓冲区 15 个 总河长 86 3 公里 占区划 河长的 3 0 主要为浙苏边界河流 浙沪边界河流 浙皖边界河 流 这些缓冲区是为协调省 市 间的用水关系特别是水质关系而 设置的 大小雷山及东部省界一线至西南湖岸为太湖苏浙边界缓冲区 规划目标水质为 类 我省的入湖河道根据太湖流域管理局的 要求 划了一部分缓冲区 根据区划原则 我省入湖河流的目标水 质都不低于 类标准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四章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13 頔塘是杭嘉湖河网骨干河道之一 与江苏省交界 现状水质为 类 交界处划为缓冲区后目标水质为 类 京杭运河是苏浙两省 贯通南北的重要河道 根据区划原则 在嘉兴秀洲区及桐乡市分别 划了 2 段缓冲区 4 饮用水源区 太湖流域浙江片划分饮用水源区 60 个 区划河长 426 8 公里 占区总长的 14 9 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源头 水库 干流及流经城 镇河段 5 工业 农业和渔业用水区 太湖流域浙江片共划分工业用水区 48 个 区划河长 479 5 公 里 农业用水区 102 个 区划河长 1330 6 公里 渔业用水区 11 个 区划河长 74 1 公里 分别占区划河长的 16 7 46 6 和 2 6 6 景观娱乐用水区 本区共划分景观娱乐用水区 25 个 河长 167 5 公里 占区划 河长的 5 9 其中湖泊有嘉兴的南湖 嘉善的汾湖 海盐的南北 湖 平湖的东湖和杭州的西湖等 7 过渡区 太湖流域浙江片划分过渡区 6 个 河长 43 7 公里 占区划河 长的 1 5 过渡区一般设置在饮用水源区和其它功能区之间或保 护区与其它功能区之间 4 1 4 1 2 2 钱塘江流域 钱塘江流域 4 1 2 1 4 1 2 1 流域基本情况流域基本情况 钱塘江位于我省的西北部 跨浙 皖 闽 赣四省 地势西南 高 东北低 流域面积 55558 平方公里 其中我省 48080 平方公里 分属杭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丽水五个市 27 个县 市 区 钱塘江有南源 兰江 北源 新安江 两源 均发源于安徽 省休宁县 流至建德梅城汇合 兰江流域面积 19468 平方公里 河 长 302 5 公里 新安江流域面积 11674 平方公里 河长 358 5 公里 钱塘江的干流在梅城至闻家堰 东江咀 河段称富春江 闻家堰 东 江咀 以下称钱塘江 上游为山溪性河道 坡陡流急 富春江水电 站大坝以下为感潮河道 河口潮差大 潮流急 属强潮汐河口 流 域内集水面积 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 8 条 分别是江山港 乌溪江 金华江 横江 练江 分水江 浦阳江 曹娥江 其中浙 江有 6 条 集水面积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 143 条 其中浙江 有 123 条 曹娥江是钱塘江第二大支流 主流澄潭江发源于磐安县尚湖镇 长坞 经新昌 嵊州 上虞至新三江闸注入杭州湾 全长 182 4 公里 流域面积 5930 9 公里 包括新昌县和嵊州市的全部 上虞 市 绍兴县 东阳市和磐安县的部分 天台和余姚二市的小部分 主要一级支流有新昌江 长乐江 黄泽江 小舜江 下管溪 隐潭 溪等 4 1 4 1 2 2 2 2 水功能区划分水功能区划分 钱塘江流域共划分水功能区 368 个 水功能区河长 6122 9 公 里 详见表 4 4 1 保护区 钱塘江流域共划分保护区34 个 区划河长810 3公里 占该区区 划河长的13 2 主要分布在浙西和钱塘江中上游地区 钱塘江干 浙江省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第四章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14 流和主要支流的源头一般划为源头水保护区 包括水域内的大中型 水库如长诏 湖南镇 小舜江 横锦等 而大型水库如黄坛口 南 江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规划新建和扩建的大型水库如密赛 芙蓉 白水坑 峡川 沐尘 石壁 陈蔡 镜岭 长诏 上俞 南 山 钦村等水库 规划坝址以上河段均划为水源保护区 以利今后 水库的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主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田山 清凉峰 天目山 省级的九龙山 大盘山 龙潭等自然保护区 总 面积约为 32901 公顷 表 4 4 钱塘江流域水功能区划成果表 河长单位 公里 功能区 水系 保护区 保留区 缓冲 区 饮用水 源区 工业用 水区 农业用 水区 渔业用 水区 景观娱 乐用水 区 过渡 区 合计 功能区 个数 21 40 1 73 18 80 13 19 2 264 钱塘 江 功能区 河长 549 2 1094 5 5 2 963 0 285 7 1502 8 109 9 173 1 20 0 4703 4 功能区 个数 13 4 0 22 17 32 4 9 0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叉车操作试题及答案
- 砸车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毕业生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甘肃天水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编制学生专职辅导员笔试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演出经纪人继续教育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古县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统考试题含解析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卫生院过敏性休克、急性心梗的急救与护理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及答案
- 2024水利安全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甲乳外科护士进修汇报
- 2025年摄影测量竞赛题库及答案
- 中国现代国防教学课件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地区学校英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研究报告494mb
- 胸痹的中医治疗
- 人流术后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 财务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兵团两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31/T 636.1-2018会议经营与服务规范第1部分:会议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
- 创新素养评价体系:核心素养框架下的关键指标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