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讲稿.doc_第1页
庄子讲稿.doc_第2页
庄子讲稿.doc_第3页
庄子讲稿.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介绍庄子,我们都很熟悉。闻一多先生说“在中国古代那么多圣贤中,没有一个像我们对待庄子这样,对很多的圣贤我们是敬畏,但对于庄子,我们是既敬畏又喜爱。”关于庄子,史记中并没有单独一篇传记,在老子韩非子列传中有200多个字提到庄子。我们从中知道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在今天的河南商丘民权县。大概是公元前369年和公元前286年这个时候,属于楚威王,齐宣王的时代。庄子一开始是个管理漆园的小官,叫漆园吏。后来觉得做官不太爽,就不干了。但是大家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不当官就只能教书。很显然,庄子教得也不怎么样,我们知道孔子有三千弟子,干什么的都有,有大侠客子路,大富翁子贡,还有两个学生口才极高,一个是子贡,另外一个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就是白天睡觉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的宰我。庄子经常编草鞋来补贴家用,就知道他活着多么的穷了。有一次,庄子看见魏王,魏王说:“你很穷困啊!”。庄子一听,马上辩解说:“我穷,但是我不困。”穷它是物质上的不足,而困是精神的空虚。一个人穷并不可怕,但是不能困,中国的价值的值,就是人要站直了你才会有价值。但是没钱还是要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啊。庄子经常就会去向那些有钱,或者贪官借粮食。有一次他去监河侯贷粮,监河侯也知道庄子不好惹,要是你不借给庄子,庄子就编故事讽刺你。要是有人整天讽刺你,你也受不了。监河侯就说:“现在我粮食也不多了,等秋天,我多借给你一些。”这时候,庄子就开始编故事讽刺他,我来的时候在车沟里看见两条鱼,鱼在相濡以沫,就是互相吐着唾沫湿润对方。鱼和我说:你看我都快渴死了,给弄瓢水吧!庄子说我跟鱼讲弄瓢水有什么用啊。你等着,我到东海去和东海龙王商量一下,把东海的水引进来,到大海里去畅游,那多舒服啊。然后鱼就和我讲,“等你把东海的水引进来,我早就变成鱼干了。在枯鱼之肆你去找我吧。这里可以看出庄子虽然穷但是很傲,他没有低声下气的低头。还有另外一个故事,也从侧面说明了庄子的傲,而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我记得好像学过,就是说惠子在魏国做官,有人就和惠子说听说庄子要来了,想要来取代你的位置。于是惠子在国内搜了三天三夜。庄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就去找他说,我知道天上有一种鸟叫凤凰,它非梧桐不息,非练石不食。地上有一只猫头鹰捉到一只腐烂的死老鼠。这时候凤凰从天飞过,猫头鹰以为凤凰要来抢这只死老鼠,于是抬头作怪声。庄子说你这个魏国相的位置就像死老鼠一样我不感兴趣。大家注意,庄子的庄姓,在当时是非常尊贵的,来自大名鼎鼎的楚庄王的赐姓。楚庄王就是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的春秋五霸。庄子要做官是很容易的。另外一点,庄子的学问很深的,史记就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本归于老子”。那个写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说庄子里头还有很多生物学知识。而且,在诸子百家中,文章写得最好的就两个人,一个是庄子,另外一个是孟子。所谓“庄文如海,孟文如潮”,庄子的文章那是汪洋恣肆,气象万千。而孟子的文章大家读了不少,气势很好,很多排比什么的。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孟子文章的说理折服,而且被孟子的气势所压倒,一浪高过一浪。诸子百家中的其它人都是把文字看成是工具而已,比如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就是说意思知道就好了。关于庄子的更多描述,可以去看道教的,但是道教对庄子是神话过的,也就是不太靠谱的。在道教中,庄子是南华真人,所以庄子一书就被称为叫南华真经。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庄子这本书。庄子一书史记说庄子原有十万多字,但是现存只有六万多字。目前庄子有三十三篇,有7篇内篇,15篇外篇,以及11篇杂篇。基本认为7篇内篇外带秋水篇为庄子写,其它的可能争议比较大。因为可能在外篇或者杂篇中有些和庄子的思想不太符合。所以说,我们就围绕这内篇七篇,以及秋水篇展开叙述。内七篇分别是讲大鹏和蓬间雀的逍遥游;万物平等,齐论的齐物论;讲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庖丁解牛的养生主;处世之道和人生态度的人间世;思想非常深刻的德充符,说了怎么内在精神充实,符合大道,非常深刻;大宗师,注意这三个字都是崇拜。秋水篇虽然是外篇,但是普遍认为还是庄子所写,讲了河伯的故事,就是说秋天涨水,河伯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也。到了海洋,发现自己太渺小了,然后望洋兴叹。还有关于鱼快不快乐的子非鱼的故事,这个后面要讲一下,还有比如刚刚那个凤凰的故事。了解庄子,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中对自由的渴望,对平等,宽容,旷达的一种描述。大家应该都听过道德经中对道对描述,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的大地的精神,就是厚德载物;天的精神是自强不息,而道的本性是自然。这也是庄子思想的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庄子思想就是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只能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所以我们要以道观物,要与道合一。注意一下,这个道不能那么好理解的,因为它不能说,也就是说说出来就不是道的了。如果今天讲老子或者道德经,那么可能就要花上半节课甚至一节课来讲这个道。而且如果讲完了,你们说听得迷迷茫茫,云里雾里那可能就悟道了。如果觉得很清楚,可以描述出来,那就呵呵了,那可能就没懂。庄子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讲,就是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逍遥游。前三者是逍遥游的前提条件。齐万物首先是齐万物,那就是一个无差别的境界。佛教也有类似的描述,但是我认为不如庄子讲得透彻。比如我们拜佛都是这个手势,叫双手合一,也就是不分彼此。也就是齐万物的一种境界。所以齐物论讲了两个东西,一个叫齐物,也就是万物平等;一个叫齐论,就是各种观点也有平等表达的权利。在逍遥游里中大鹏和蓬间雀。一直存在一种误解,就是大鹏很伟大,蓬间雀很渺小。但是这并不是庄子的意思,李白因为这种误解才有那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毛泽东在念奴娇鸟儿问答里说什么“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百度百科说什么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卑怯。这根本不是庄子的观点,只能说李白的雄心和毛泽东的野心对庄子的一种误解。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是它的能力,是自然的。而蓬间雀飞不过数仞,但是这也是它的能力,是自然的。也就是符合道的,所以蓬间雀有必要去羡慕大鹏吗?没有必要,你要是学大鹏,可能不但学不成,还可能死得很惨。所以说有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害了今天无数中国人,上次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叫中国人为什么不快乐,其中就说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攀比,比来比去,比得自己很纠结,很憔悴。按庄子的观点说,就是你努力了,你就问心无愧了。大家就应该平等,各安其乐。说到庄子,有另外一个人叫陶渊明,他自己说他是庄子转世。为什么很多人那么喜欢陶渊明呢?陶渊明到底有什么好呢?彭泽令没做好,挂印回家种田。田也没种好大家都知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也就是那么几十首,文章也就是那么几篇。你们要去买一本陶渊明文集也就薄薄的的一本。但是林语堂先生却说“陶渊明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正是他有一个伟大的人格,一个平等的人格。陶渊明儿子在家无人照料,找了个仆人,陶渊明嘱咐儿子说:“此亦人子也,善遇之”。这是一种伟大的胸怀和平等的人格。还有一个人就是苏东坡,他身上是儒道佛三家都有的一个人,他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舍儿郎”。我陪玉皇大帝不显得卑微,陪卑田舍儿郎不显得高贵。这就是齐万物,一种平等的人格。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故事,就是庄周梦蝶。我们都读过,“庄生晓梦迷蝴蝶”。那到底是庄子迷还是我们迷呢?我们和蝴蝶应该是平等的,为什么只允许我梦见蝴蝶,而蝴蝶就不能梦见我们呢?这便是齐万物。齐是非我们非常喜欢辩论,但是庄子说争论是没有必要的。当然说这句话庄子所处的年代大家都知道是诸子百家的时候,学术争论那是很厉害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辩论是难免的。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大家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应该是平等对待。从自己的角度来判断是非,这个标准是不准确的。庄子不是认为没有标准,而是说不能够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去独断别人的观点对或不对。庄子反对的是一种独断论,站的角度不同,大家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还有就是世界变化得太快,是非标准也在变化。所以齐物论中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所以我们要宽容,哪怕我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也得同意你有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权利。懂得宽容的人才能够有对待人生这种幽默的看法,幽默的感觉。那么什么是幽默呢?幽默不仅需要敏锐的反应,更需要宽广的胸怀,你有这种宽容之心,你才会有真正的一种幽默的胸襟。北大美学双峰之一的宗白华先生在论两种人生态度种总结了一种是悲剧的人生态度,一种是幽默的人生态度。悲剧的人生态度就是我认为这个世界不完美,有矛盾,我要解决这个矛盾,哪怕是殉于矛盾,就是说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把自己牺牲了,那我也在所不惜。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别人看,却在这种毁灭中找到更高的价值。而幽默的人生态度就是从不完美中找到意义和价值,用一种对待婴儿的天真烂漫自私的那种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我们来讲秋水篇中子非鱼的故事。有一次,庄子和惠子在渠边散步。庄子看见鱼在水面自由游动。于是庄子说,鱼怡然出游是鱼之乐也。惠子反驳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惠子说停,是你先说的,你先别管我,你先说鱼是快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注意,从逻辑上讲,惠子的观点是没有一点问题的,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办法了解另外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何况是鱼呢。也许下面有鱼在追它,它吓得到此乱跑呢。所以说庄子是没有办法来反驳惠子的观点的,因为从逻辑上,惠子的观点是不可反驳的。但是从辩论的角度上看是惠子赢,但是从境界上看是庄子赢,也就是说从道的角度来看是庄子赢。我们不仅要能以逻辑的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更要求我们从审美的,境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假如我们什么事情都按照惠子这个方法来质疑的话,用这个观点来看待个世界的话,那我们发现中国也好,西方也罢很多美好的事物,很多美好的语句就变成一派胡说。比如,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按惠子的观点,你又不是山,你怎么知道山看你讨厌不讨厌。还有比如辛弃疾的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有一个女子感动得把她名字都改成了柳如是。当我们用诗意的,道的眼睛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生机,充满了乐趣。我们心是快乐的。我们也把这个感情投射到自然的身上,鱼的身上。鱼也是快乐的。所以用宽容之心,齐是非这个观点来看待世界,可以让我们感觉到人生不仅有苟且,不仅有逻辑,更有诗意和远方。齐生死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生死一直是萦绕在我们心中的,终有一个归宿是我们共同的。红楼梦中妙玉说古往今来好诗就只有两句“纵有千年铁门坎,终须一个土馒头。”而庄子对待死亡这个问题有三点,一,死亡就是回家。庄子说“生者气之聚也,死者气之散也”。庄子认为死亡不用那么恐惧,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人来源于尘土,复归于尘土。所以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但不悲伤,还鼓盆而乐,这就是一种对待死亡的乐观的态度。大家要知道,鬼在中国文化中并没有贬义,鬼就是归去的意思。第二,死亡就是一种休息的状态。“劳我以生,息我以死”。这句话经过放大,夸张就变成今天我们说,“累证明你还活着”。当然,道家肯定是不提倡累的,累了就休息。所以庄子说“之所以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这就是所谓的以理化情,也就是为什么人说圣人无情,因为他理解了万物,知道这是一种必然。在非诚勿扰2中在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开追悼会。这个其实表达现代对于生死的很深刻的思考。死后,什么葬礼,什么都看不见了。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办一个,这也体现了一个非常乐观的态度。庄子是中国第一个直面死亡的哲学家。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自然而然,我们终免一死,达观的乐观的对待死亡,这也是一种符合道的态度。逍遥游人生的最高境界无论你用什么来概括,什么理想国,太阳城,桃花源。核心就是自主,自由,自觉的境界。逍遥游也是道家的最高境界,与道同游。道,无在无不在,到处都有。我们听过“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或者是佛家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小事物里可以看出大道。所以庄子给出三个方法达到逍遥游,其核心就是以小见大。第一个,叫练气功,到脚后跟可以呼吸。这个不靠谱,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就不谈了,原文就是圣人呼吸以踵。第二个是庖丁解牛。讲了一个叫丁的厨师,这牛杀得跟行为艺术一样太潇洒了。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声音像音乐,姿势像舞蹈。达到了一个技近乎道的境界。胡适的老师是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写过一本书叫艺术即经验,大家不妨好好理解一下。第三个是德充符,我们刚才说过,这个非常的深刻。说有的人天生没腿,有的人肩膀比脑袋高,有的人背上长了个大瘤子。庄子说我原本把这些人叫残疾,其实残疾也不对,因为残这个字本身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