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天天练022篇22.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暂(zhn)时 教诲(hu) 情不自禁(jn) B.畸(j)形 辐(f)射 得不偿(shng)失C.膝(x)盖 机械(xi) 满载(zi)而归 D.勉强(qing) 允(yn)许 称(chng)心如意文言文翻译常考题64、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都消散尽了,天空和群山呈现出同样的颜色6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凶猛的波浪势像飞奔的骏马。66、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的叫个不断。诗词鉴赏常考题 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1.“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答: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2.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答: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3.请写出你对“落花时节”的三种理解。答: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语文天天练023篇2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 春风和煦 委屈求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矫健 拾人牙慧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肄业 毛骨耸然 计日成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引申 毁家纾难 天随人愿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解析】A屈-曲 C耸-悚 成-程D随-遂。这里要注意的是委屈和委曲都有,前者是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或让人受到委屈;后者则是指弯弯曲曲或事情的底细或原委,根据这个意思,委曲求全,应为曲(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6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那些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求功名利禄的心就会平息下来;那些办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6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能见到太阳。69、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屋主人有美好的德行,(就不感到简陋了)。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常考题】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答: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答: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3.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语文天天练024篇.2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璜 震聋发聩 吹毛求疵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重叠 怙恶不悛 不落巢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C、坚韧 挺而走险 以老卖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藐视 独占熬头 湮没无闻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考点】考查了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解析】A璜-潢 震-振 B巢-窠 C挺-铤 以-倚。其中,装潢一词,最容易错,一定要准确记忆。【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利用同音字、形似字设置陷阱,考查学生对其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及时积累。7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7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译文:(在这里)谈笑的有博学的学者,来往的没有无知的平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7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秋词 唐代: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常考题】1.“晴空一鹤排云上”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体现了一种 的精神。答:拟人 积极向上(勇于进取)。2.请选择“排” 字或“引” 字, 说说在诗中用这一字的妙处。答:排, 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 引, 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直冲云霄引发的豪迈乐观之情。语文天天练024篇3.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4.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答: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语文天天练025篇2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干涸 安祥 兴高采烈 曲意逢迎 B、睿智 寒喧 绵里藏针 世外桃园C、楹联 繁衍 怨天尤人 斩钉截铁 D、赋予 迭起 张皇失措 走头无路【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解析】A祥-详 B喧-暄 园-源 D头-投。寒暄是见面问寒问暖,因而是日(太阳,温暖之意思)偏旁,而不是口偏旁。 【思路点拨】记住读音接近的字。7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7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我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7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译文:(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语文天天练025篇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常考题】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答: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答: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3.你是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的?答:这两句流露出作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作者积极追求、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语文天天练026篇2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急流勇退 裨官野史 各行其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B、集思广益 针砭时弊 敝帚自珍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C、出奇制胜 明火执仗 渊远流长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D、集思广益 矫揉造作 如法炮制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考点】考查了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解析】A裨-稗 事-是B予-与C渊-源。各行其是中是是正确,对的意思,这个成语是指每个人都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如果理解了这个意思,就不会写错或记错这个成语的准确写发。【思路点拨】要注意加强根据词的意思来判断字的准确写法。76、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7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7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语文天天练026篇【常考题】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答:(1)困难(2)难受,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达分别时的难舍分。2、“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1)点明离别的季节;(2)渲染离别的气氛;(3)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答: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答:(1)两人见面很难(2)期待双方互通音讯语文天天练027篇2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题词 悠哉悠哉 旁征博引 衣不敝体 B、姆指 煞有介事 变幻莫测 荒谬绝伦C、影牒 讳莫如深 秣马厉兵 沓无音讯 D、坐落 触目惊心 矫揉造作 大有裨益【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解析】A敝-蔽B姆-拇C牒-碟。衣不蔽体是衣服不能像草一样遮蔽自己的身体。因而是蔽,而非敝。【思路点拨】加强记忆平时易错的字词的准确记忆,适当可采用一些方法加以记忆。7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和荇菜纵横交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80、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依靠也没有似的。8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文: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语文天天练027篇【常考题】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为何特别提到重阳佳节?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答:“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2.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答: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3.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答: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语文天天练028篇2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威慑 矍铄 流芳百世 山清水秀B、频律 署名 赴汤蹈火 脍炙人口C、度假 斡旋 重蹈覆辙 积腋成裘D、筹划 暴燥 浮想联翩 一愁莫展【考点】考查了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解析】B律-率C积-集D燥-躁 愁-筹。暴躁指遇事急躁,容易发怒。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成语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思路点拨】适当准确记忆词语的含义,再根据含义来判断其字形,就显得轻而易举了。8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溪水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8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8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文: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望月有感 唐代: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语文天天练028篇【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常考题】1.这首诗中与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高度一致的两句诗是?答: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2.诗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请简要赏析。答:运用比喻、对偶,生动的描写出一个漂泊他方的游子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抒发了时任对自身境遇的伤感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语文天天练029篇2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嗑碰 黯淡 层峦叠嶂 好高骛远B、辑拿 渲泄 班师回朝 要言不烦C、赘述 磋商 披肝沥胆 如愿以尝D、邂逅 秸秆 见风驶舵 茅塞顿开【考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 A级。【解析】本题共有十六个词或短语,基本是依照原来一般生字词不考,考的生字词一般不错的规律来出题。A嗑-磕B项辑-缉 渲-宣C尝-偿 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 D驶-使【思路点拨】要准确记住字的写法,这题要求较高,要求找出所有的错字,然后加以比较,有两个的是哪项。8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酒上。8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译文: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中的雾气散,烟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8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译文: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四季的景色。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语文天天练029篇【常考题】1.一、二两句是怎样具体描绘“半亩方塘”的清澈明净的?答:将方塘比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明净。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的清澈,诗人想说明什么道理?答: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文化修养。3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答: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4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答:人的要常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或: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5.上联写景怎样具体描绘方塘的清澈明净?诗人用方塘的感性形象比喻什么?答:将方塘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诗人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了读书达到的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语文天天练030篇30、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必竟 痉挛 越俎代疱 视死如归B、对弈 慰籍 门可罗雀 弱不经风C、蛰伏 真谛 如鲠在喉 举步为艰D、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计 (1)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灌肠操作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辐射健康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分娩镇痛考试题目及答案
- AI在施工团队协作与任务分配中的智能决策研究
- 2025家居装修材料授权代理购销合同
- 社区污水处理站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 井控基础试题及答案
- 综合物流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 2025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解除租赁合同协议书
-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解决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黄冈市2025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人工搬运培训课件
- 2025年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Ⅱ卷点评及2026备考方向 课件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星环科技
- 高中英语新课标3000词汇表(新高考)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