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_第1页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_第2页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_第3页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_第4页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1、 项目来源 现行的YS/T 6492007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自2007年11月开始实施以来,历经近十年的运行,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均发生了变化,该标准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使用需求。同时GB/T 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29094-2010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标准已发布实施,合金牌号和状态表示方法有何大的变化。为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根据工信厅科2016110号和有色标委201631号关于转发2016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112(项目编号“2016-0313T-YS” )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行业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8年。2016年底,因中铝洛阳铜业企业改制,新成立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铜及铜合金、铝镁合金的生产、技术工艺、检测等主体全部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因此该标准的编制工作由新公司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 二、工作简况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编制组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铜及铜合金挤制棒作为一种常规产品,国内外均有订货。据分析,该类棒材既有作为成品管直接使用的,也有作为坯料进行再加工的棒材。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在YS/T649-2007铜及铜合金挤制棒的基础上,修改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 3250铜及铜合金棒,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2017年4月25日27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该标准的讨论会。与会专家对标准的讨论稿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对标准的了意见和建议。编制组根据标准讨论会会议精神和各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2017年5月10日发出标准数据收集的通知和要求,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对标准中的指标进行了相关的计算和分析,同时对讨论稿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标准预审稿。2017年8月23日24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该标准的预审会。与会专家对标准的讨论稿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和预审,对标准的了意见和建议。编制组根据标准预审会议精神和各专家意见,对标准中的指标进行了相关的计算和分析,同时对讨论稿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标准送审稿。三、编制原则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色金属产品,在国内外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但我国制定有国家标准,国外的一些国家和组织也制定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3488加工铜及铜合金挤制圆棒、方棒和六角形棒尺寸及允许偏差,美国的ASTM B21/B21M-01海军黄铜条材、棒材和型材、ASTM B150铝青铜条材、棒材和型材和ASTM B249加工铜及铜合金棒材、条材、型材和锻件的一般要求以及日本的JIS H3250铜及铜合金棒。 本标准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原标准YS/T 6492007铜及铜合金挤制棒的基础上,修改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 3250铜及铜合金棒,结合国内实际生产情况,收集生产、检验数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等信息,确定了标准的编制原则:1)查阅相关标准和国内外客户的相关技术要求;2)根据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应用领域的消费特点,力求做到标准的合理性与实用性;3)根据产品工艺的成熟与完善、技术发展水平及测试数据确定技术指标取值范围;4)完全按照GB/T 1.1和有色加工产品标准和国家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格式和结构编写。四、本标准与YS/T 662-2007标准的比较本标准是在YS/T 6492007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制定。本标准与YS/T 662-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合金牌号及化学成分(1)按GB/T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国家标准规定,对合金牌号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牌号的相应数字代号。(2)增加了TU3(C10200)、TCr1(C18200)、HPb60-2(C37700)、HPb59-2(T38200)、HPb59-3(T38300)、HPb58-2(T38210)、C48500(HSn61-0.8-1.8)、QSn8-0.3(C52100)、BFe10-1.6-1(T70620)共8个牌号的棒材及相应要求;(3)增加了H96牌号的化学成分。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市场需要的铜合金牌号也不断增加,TU3(C10200)、TCr1(C18200)、HPb60-2(C37700)、HPb59-2(T38200)、HPb59-3(T38300)、HPb58-2(T38210)、C48500、QSn8-0.3(C52100)、BFe10-1.6-1(T70620)挤制棒材市场需求量大,已形成稳定成熟的生产工艺,性能稳定合理,满足市场要求。因此,本次修订增加以上牌号的棒材。在实际生产中,市场仍有一定的需求,尤其是J用产品,一旦使用不能轻易改变,所以需要保留H96牌号棒材。2、合金状态(1)按GB/T 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国标对铜及铜合金带材状态进行了修改,由“R”修改为“M30”。3、规格及其允许偏差:(1)棒材的规格范围调整了部分产品的规格范围:H68黄铜圆棒直径范围由“16120mm”调整为“16165mm”;H62、HPb59-1黄铜圆棒直径范围由“10220mm”调整为“10260mm”;QAl9-2青铜圆材直径范围由“10200mm”调整为“10240mm”;QAl9-4青铜圆材直径范围由“10200mm”调整为“10260mm”;BFe10-1-1白铜圆棒直径范围由“10120mm”调整为“10160mm”。(2) 尺寸允许偏差 (1)增加了高铜棒材的直径、对边距的允许偏差的规定;(2)复杂黄铜、青铜棒材的直径、边长或对边距的允许偏差最小值由“0.3mm”修改为“0.4mm”。详见下表1:表1 直径、对边距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牌号(种类)直径、对边距的允许偏差普通级高精级直径允许偏差直径允许偏差紫铜、高铜150.316.670.3152.0%16.671.8%普通黄铜、铅黄铜250.3300.3251.2%301.0%复杂黄铜、青铜26.660.433.340.426.661.5%33.341.2%白铜13.640.3150.313.642.2%152.0%4、 力学性能(1)增加了TU3(C10200)、TCr1(C18200)、HPb60-2(C37700)、HPb59-2(T38200)、HPb59-3(T38300)、HPb58-2(T38210)、C48500、QSn8-0.3(C52100)、BFe10-1.6-1(T70620)牌号棒材力学性能要求。TU3(C10200)挤制棒材标准指标依据市场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同时参照TU1和TU2棒材指标进行确定;TCr1(C18200)挤制棒材标准指标依据市场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并标参照TCr0.5棒材的指标确定;HPb60-2(C37700)、HPb59-2(T38200)、HPb58-2(T38210)、C48500挤制棒材标准指标依据市场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确定;QSn8-0.3(C52100)挤制棒材标准指标依据市场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确定;BFe10-1.6-1(T70620)挤制棒材标准指标依据市场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同时参照BFe10-1-1棒材指标进行确定。(2) 力学性能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或硬度试验两种方式加以检测。本标准中规定,每批棒材应进行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或硬度试验)检验。拉伸试验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未在合同中注明时,提供拉伸试验。当选择拉伸试验时,如需方有要求硬度试验并在合同中注明时,还应进行硬度试验,硬度试验仅供参考;当选择硬度试验时,如需方有要求拉伸试验并在合同中注明时,还应进行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结果仅供参考。挤制棒材力学性能实际检测情况统计见附表113。(3) TCr0.5、TCr1挤制棒材TCr0.5、TCr1(C18200)挤制棒数据统计如表 2及表3所示,数据分布直方图如图 1及图 2 所示。表2 TCr0.5、TCr1棒材抗拉强度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230 240235100.092240 250245320.283250 260255250.224260 270265200.175270 280275200.176280 29028570.067290 30029510.01合计115表3 TCr0.5、TCr1棒材断后伸长率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35 3836.520.02238 4139.560.05341 4442.5180.16444 4745.5400.35547 5048.5260.22650 5351.5230.2合计115图1 TCr0.5、TCr1棒材抗拉强度数据直方图 图2 TCr0.5、TCr1棒材断后伸长率数据直方图 由图表可知,抗拉强度全部在230MPa以上;断后伸长率全部在35%以上。该产品技术指标:抗拉强度230MPa,断后伸长率35%,制定合理,该产品属于成熟产品。(4) HPb60-2挤制棒材HPb60-2挤制棒数据统计如表4 及表5所示,数据分布直方图如图 3及图4 所示。表4 HPb60-2棒材抗拉强度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350 37036020.062370 39038020.063390 410400100.294410 430420180.535430 45044020.06合计34表5 HPb60-2棒材断后伸长率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10 161340.12216 221950.15322 282530.09428 343160.18534 4037110.32640 464350.15合计34图3 HPb60-2棒材抗拉强度数据直方图 图4 HPb60-2棒材断后伸长率数据直方图 由图表可知,抗拉强度全部在350MPa以上;断后伸长率全部在10%以上。因此该产品技术指标:抗拉强度350MPa,断后伸长率10%,制定合理,该产品属于成熟产品。(5) HPb59-2、HPb59-3挤制棒材HPb59-2、HPb59-3挤制棒数据统计如表6 及表7所示,数据分布直方图如图5及图6 所示。表6 HPb59-2、HPb59-3棒材抗拉强度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360 38037020.072380 40039030.113400 42041050.184420 440430100.365440 46045080.28合计28表7 HPb59-2、HPb59-3棒材断后伸长率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10 161360.21216 221970.25322 282570.25428 343120.07534 403760.21合计28图5 HPb59-2、HPb59-3棒材抗拉强度数据直方图 图6 HPb59-2、HPb59-3棒材断后伸长率数据直方图 由图表可知,抗拉强度全部在360MPa以上;断后伸长率全部在10%以上。因此该产品的技术指标:抗拉强度360MPa,断后伸长率10%,制定合理,该产品属于成熟产品。(6) HPb59-1挤制棒材HPb59-1挤制棒材数据统计如表8 及表9所示,数据分布直方图如图7及图8 所示。表8 HPb59-1棒材抗拉强度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340 370355002370 400385190.053400 4304151990.544430 4604451310.355460 490475190.056490 52050520.01合计370表9 HPb59-1棒材断后伸长率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11 171480.02217 2320270.07323 2926180.05429 3532160.04535 4138840.23641 47441620.44747 5350550.15合计370图7 HPb59-1棒材抗拉强度数据直方图 图8 HPb59-1棒材断后伸长率数据直方图 由图表可知,抗拉强度全部在340MPa以上;断后伸长率在17%以上的频率为0.98。因此该产品技术指标:抗拉强度340MPa,断后伸长率17%,制定合理,该产品属于成熟产品。(7) QAl9-4挤制棒材QAl9-4挤制棒数据统计如表10 表14所示,数据分布直方图如图9图13所示。表10 QAl9-4外径120棒材抗拉强度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500 54052010.022540 58056080.183580 620600240.544620 66064020.055660 70058060.146700 74072020.057740 78076010.02合计44表11 QAl9-4 外径120棒材断后伸长率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17 232030.07223 2926100.23329 353240.09435 4138150.34541 4744120.27合计44图9 QAl9-4 外径120棒材棒材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数据直方图 图10 QAl9-4 外径120棒材棒材后伸长率数据直方图 由图表可知,外径120棒材,抗拉强度全部在540MPa以上的频率为0.98;断后伸长率全部在17%以上。因此该产品技术指标:抗拉强度540MPa,断后伸长率17%,制定合理,该产品属于成熟产品。表12 QAl9-4外径120棒材抗拉强度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450 49047010.022490 53051010.023530 57055080.144570 610590400.715610 65063060.11合计56表13 QAl9-4 外径120棒材断后伸长率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13 191620.035219 252210.02325 312850.09431 373490.16537 4340180.32643 4846190.34748 545120.035合计56图11 QAl9-4外径120棒材抗拉强度数据直方图 图12 QAl9-4外径120棒材断后伸长率数据直方图 由图表可知,外径120棒材,抗拉强度全部在450MPa以上;断后伸长率全部在13%以上。因此该产品技术指标:抗拉强度450MPa,断后伸长率13%,制定合理,该产品属于成熟产品。表14 QAl9-4 棒材硬度(HB)频数和频率分布表组号区间组中值Xi频数ni频率fi1110 130120100.122130 150140360.423150 170160280.324170 190180120.14合计86图13 QAl9-4外径120棒材硬度数据直方图 由图表可知,棒材硬度(HB)全部在13%以上,因此该产品技术指标:HB 110190,制定合理,该产品属于成熟产品。5、外形尺寸测量增加了“管材外形尺寸检验方法按GB/T 26303.1的规定进行”的规定。 6、化学分析方法 增加了YS/T 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和YS/T 483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7、取样 (1)拉伸试样按GB/T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修改。(2)增加了“取样方法按YS/T 668的规定进行,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按YS/T 815的规定进行”的规定。五、本标准与JIS H3250标准的比较 1、直径、边长或对边距及其允许偏差棒材的直径、边长或对边距的允许偏差与JIS标准的对比见表15。表15 直径、边长或对边距的允许偏差对比牌号(种类)标准直径、边长或对边距的允许偏差,普通级高精级纯铜、无氧铜本标准2.0%1.8%JIS4.0%高铜本标准2.0%1.8%JIS普通黄铜本标准1.2%1.0%JIS2.4%铅黄铜本标准1.2%1.0%JIS2.0%青铜本标准1.5%1.2%JIS(铝青铜)2.4%白铜本标准2.2%2.0%JIS2、直度本标准直度见表16,JIS标准的直度规定见表17,与JIS标准有差距。 表16 本标准挤制棒材直度 mm 类 型直径、对边距20204040120120每米直度,不大于圆形棒75815方形棒、矩形棒、六角棒8610表17 JIS H3250标准挤制棒材直度 mm 长度类 型10001000200020005000直度圆 棒全长为2每1米为2每2米为5方棒、矩形棒、六角棒全长为4每1米为4每2米为10注:JIS标准挤制棒材直径范围6mm50mm。 本标准挤制棒材直径范围10mm300mm。4、本标准与JIS标准的检验项目对比见表18。表18 检验项目对比序号项目本标准JIS H32501化学成分2尺寸偏差外径长度切斜度扭拧度直度圆度3拉伸试验(部分铅黄铜)4维氏硬度(铅黄铜)(铝青铜)5布氏硬度(铝青铜、QSn7-0.2、TCd1)(铅黄铜)6体积电阻率(普通黄铜)7氢脆试验(C1020);(C1201)8内部质量9表面质量注:表示常规检测项目,表示选作项目, 表示不作规定。 六、标准水平分析本标准是在国家标准YS/T649-2007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生产使用情况、市场需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和修订,本标准达到国际一般水平,完全能够满足一般用途对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材的要求。本标准可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