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J 02-2010标准化管理手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以及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管理机构、职责、企业标准制定、实施以及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标准化管理的检查与考核。本标准适用于兴化市长江铁路器材有限公司。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Directives, Part3,1997,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NEQ)GB/T 13016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 15497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dt ISO 9001:2000)GB/T 1927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idt ISO 14001:2004)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标准 standard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3.2 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便利技术合作。3.3 企业标准化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3.4 企业标准体系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3.5 企业标准体系表 diagram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4.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4.2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4.3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4.4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4.5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4.6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4.7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5 企业标准体系5.1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要求企业按照GB/T 15496、GB/T15497和GB/T15498的要求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加以实施,并持续评审与改进其有效性。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b) 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c)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应能满足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需要。d) 企业标准体系应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框架下制定。e)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相互协调。f) 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g) 企业标准体系应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供支持。5.2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由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7)、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5498)和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GB/T 19273)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的基础。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已根据企业的特点充分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都要在本企业方针、目标和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包括企业贯彻、采用的上级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标准。5.3 企业标准体系表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首先研究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应符合GB/T 13016和GB/T 13017的要求。根据GB/T 13017对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的要求,本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体系组成结构图、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表、企业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表如图1、图2、图3、图4。6 机构、人员和培训6.1 机构本企业根据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原则,设置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担任主任委员(下设副主任委员、委员等职位)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一领导企业标准化工作。由最高管理者授权范军平副总为标准体系管理者代表,负责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等工作。确定标准化室为企业标准化工作日常管理部门,并设专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企业各职能部门及车间设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企业标准化管理网络组织机构见图1。6.2 企业标准化人员企业标准化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a) 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的上岗资格。b) 熟悉并能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c) 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及管理现状,具备了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d) 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及文字表达能力。6.3 企业标准化宣传和培训6.3.1 目的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标准化意识,自觉掌握标准和实施标准。6.3.2 对象和要求培训工作由标准化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组织进行。培训的对象和要求为:a) 公司领导和各部门领导: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掌握管辖范围内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并能组织贯彻和实施。b) 专职、兼职标准化人员:通过宣传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提高标准化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胜任标准化工作。c) 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除标准化法规和基础知识外,结合制定标准、贯彻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等方面要求组织专题、专项培训。d) 生产现场作业人员:主要进行标准化基本知识和与本岗位有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培训。6.3.3 宣传、培训的方式a) 在企业内部开展标准化培训,邀请有关专家授课。b)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外出考察、学习和技术交流。c) 参加行业及上级主管部门主办的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班。d) 参与国内外各类标准化活动及技术交流活动。e) 通过标准化知识竞赛、办板报、编发宣贯资料等形式,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活动。7 职责7.1 最高管理者职责(兼标委会主任)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以下标准化事项得到落实:a) 贯彻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b) 审批、发布、实施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方针、目标。c) 确定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d) 审批企业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e) 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产品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f) 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标准,造成损失的责任者,进行惩戒。7.2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职责(管代)a)负责领导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审批除产品标准以外的企业标准。b)负责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c)组织企业的内部评价。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标准体系的业绩和改进需求。d)负责标准体系有关事项的内、外部沟通。7.3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职责a) 组织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所有企业标准均为企业的强制性标准)b) 制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方针、目标和任务。c) 制定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d) 负责标准化方面重大问题的研究、审议和决策。e)组织建立和评审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持续改进。f)负责企业标准的发布实施与归口管理。g)组织标准宣贯和对标准实施监督检查。h) 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对违反标准,造成损失的责任者,进行惩戒。i) 组织参加国内外标准化活动。7.4 标准化室及人员的职责a)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标准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b)编制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编制企业标准化规划和年度计划。c)负责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的日常工作。d)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e)组织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f)组织制定、修订和复审企业标准,认真做好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g)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h)对本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部评价。i)制定企业标准化培训计划并组织标准化培训。j)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标准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并及时提供给使用部门。k) 组织实施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标准化活动计划。7.5 各部门(包括负责人和兼职标准化员)职责a) 组织本部门完成企业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b) 组织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标准。c) 建立本部门的标准档案和标准实施记录。d) 参与相关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复审工作。e) 对本部门有关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f) 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奖惩。8 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划、计划8.1 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企业制定标准化管理手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 规定标准化工作体系、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作方法与要求等。b) 规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c) 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和分工。d) 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搜集、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e) 规定实施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f) 规定标准化规划、计划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g) 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h) 规定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程序和要求。8.2 标准化规划与计划8.2.1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各职能部门应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有计划的开展各项标准化工作。标准化规划和计划主要包括:a) 制定、修订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的规划、计划;b) 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划、计划;c) 宣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划及实施标准计划;d)标准化培训计划;e)新产品开发的标准化审查计划;f)标准化工作计划;g)标准文本有效性检查计划。8.2.2 标准化计划的内容应包括:a) 计划名称;b) 计划要达到的要求; c) 实施计划需要的各项准备,如资金、物质等;d) 责任部门和人员,配合部门和人员及其分工。e) 工作进度要求。8.2.3 计划应经过审批方可实施。计划的实施应进行相应的记录。8.2.4 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因故需要调整的应及时修订计划,调整计划应按程序进行审批。8.2.5 各部门的年度标准化工作计划应于每年1月初前连同标准化工作总结报告一起报标准化办公室。标准化办公室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各部门的上报计划,编制公司标准化工作年度计划并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批准,于每年年初下达并实施。8.2.6 在实施的过程中,标准化管理人员应进行跟踪,了解计划进展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调。计划实施的各方应按阶段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查总结。计划的责任部门对项目实现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总结。8.2.7 年度计划实施结束之后,标准化部门对各项标准化工作活动进行全面检查,系统总结,并对实现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积累经验,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对取得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上报企业领导进行表彰奖励。9 企业标准化信息9.1 标准化信息的范围 企业应掌握的标准化信息应包括以下方面:a)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b)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管理等方面需要的各类现行有效标准。c)国内外有关标准化期刊、出版物、专著。d)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及技术法规等。e)与本企业有关的标准化信息。9.2 标准化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a) 通过各级质量技术标准情报机构及网络、标准化协会、邮购、网上查阅、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展览等收集。b) 出国考察、培训和进行技术合作的人员应努力搜集有关标准资料,回国后应及时送交标准化部门归档保管。c) 在与顾客签订的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对方应提供有关产品的设计、制造工艺、试验检验、包装运输及材料等方面的标准资料。d) 及时地了解并收集有关的标准发布、修订、更改和废止的信息。e) 收藏的标准信息应及时更替、更改,保持良好的时效性。f) 标准化室对收集的标准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分类、登记编目、信息传递,并加盖标准化管理印章。9.3 标准化信息的传递a) 标准化办公室按照标准信息资料分析处理结果,及时以发放标准文本或开通标准网络服务系统等方式向相关部门传递标准信息,并建立文件发放记录。b) 各部门兼职标准化员应搜集本部门标准实施和改进的信息,并及时传递给标准化室。10 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复审10.1 企业标准的范围a)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制定企业产品标准。b) 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技术进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c) 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d) 设计、采购、工艺、工装、零部件、检验、试验、包装等方面的技术标准。e) 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需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10.2 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原则a)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b) 充分考虑顾客和市场需求,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c)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d) 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e) 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f) 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10.3 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编制送审稿征求意见编制征求意见稿调查分析编制计划备案批准、发布复 审编制报批稿审查标准注:企业产品标准按10.3.7要求进行备案,其它企业标准不需要备案。10.3.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一般要求:a) 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包括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b) 有关最新科技成果。c) 顾客的要求和期望。d) 生产(服务)过程及市场反馈的统计资料、技术数据。e) 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法规及国内相关标准。10.3.2 起草标准草案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选优,必要时应进行试验对比和验证,然后编写标准草案。10.3.3 形成标准送审稿 将标准草案连同“编制说明”发至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对返回意见分析研究,编写标准送审稿。10.3.4 审查标准 采用会审或函审形式审查标准。标准审查重点: a) 标准送审稿是否符合或达到预定的目的和要求。 b) 与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是否一致。 c) 技术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经济技术发展方向,技术指标和性能是否先进、安全、可行,各项规定是否合理、完整和协调。d) 标准编写按照GB/T1.1的规定。10.3.5 编制标准报批稿 经审查通过的标准送审稿,起草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修改,编写“标准报批稿”及相关文件“标准编制说明”、“审查会议纪要”、“意见汇总处理表”。10.3.6 批准和发布 企业产品标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和发布,其他企业标准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批准、发布,企业标准由企业标准化办公室统一编号、公布。企业标准编号方法见附录A。10.3.7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备案办理时提交以下材料:a)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复审备案申请表;b) 标准批准发布文件;c) 企业产品标准纸质和电子文本;d)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e) 企业产品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符合性承诺,与相应的推荐性标准是否一致的声明;企业产品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时,应当提供采标的相关说明和材料;f)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材料。10.3.8 企业标准的复审企业标准应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为3-5年,企业产品标准为3年。当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后,应及时组织标准的复审工作,并确定其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废止的标准应及时收回并加盖“作废”章。复审后的企业产品标准必须重新备案。11 标准的实施11.1 基本原则实施标准的基本原则包括:a) 实施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b)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有关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c)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出厂、销售和进口;d) 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都应严格; e) 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依照进口国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合同约定执行。11.2 实施标准的程序检查总结实施编制实施计划实施准备11.2.1 制定实施标准计划 应将实施标准的工作列入企业计划,规定有关部门应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时间。实施标准的计划包括:实施标准的方式、内容、步骤、负责人员、起止时间、应达到的要求。11.2.2 实施标准的准备实施标准的准备工作包括:a) 明确相应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实施标准的组织和协调。b) 对相关部门、人员宣传、讲解标准。重要标准编制宣贯材料,必要时集中培训。c) 进行技术准备,必要时进行技术攻关或技术改造。d) 进行物资准备,为实施标准提供必要的资源。11.2.3 实施标准依据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由各职能部门分别组织实施有关标准。企业各有关部门应严格实施标准。各部门、车间、岗位人员在贯彻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遇到的问题、修改和改进的建议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应及时与标准化x沟通。标准化x应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协调、处理。12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12.1 总则实施标准的监督检查是指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处理的活动。通进监督检查,可促进标准的有效执行,并发现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改进措施。12.2 监督检查内容监督检查分部门按分管范围进行,并对违反标准的行为负责纠正和处理。主要监督检查内容包括:a) 已实施标准的执行情况;b) 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贯彻执行情况;c)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要求。12.3 监督检查的方式企业内标准实施监督检查采用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即在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领导下,由标准化室统一组织、协调、考核,各相关部门按专业分工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按下列方式进行:a)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实施分别由标准化室和质检部进行监督检查:其中产品标准的实施情况由质检部按相关标准、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对产品生产全过程或关键、重点环节的技术质量按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检验(试验)、规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b) 管理部门各岗位工作标准实施情况,由办公室组织检查考核。c) 各类岗位人员工作标准由所属部门(车间)负责组织考核,并定期报办公室。d) 企业在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时应对其符合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应在科研、设计、生产以及技术引进、设备引进的各个阶段由企业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对有关部门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标准化审查。12.4 监督检查结果的处理负责监督检查的部门和人员,应确保监督检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检查结果应形成文件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石家庄高新区招聘社区工作者73名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家电网2025招聘详情(陕西)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梧州医院卫生技术人才招聘58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招聘5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江北区事业单位面向“三支一扶”人员招聘4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招聘公费师范毕业生和“优师计划”毕业生6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卫生健康系统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5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西赣州市综合检验检测院招募见习人员2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南平松溪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0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华夏银行阜阳分行社会招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寺院义工班管理制度
- 国开2023秋《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测验试题1-17参考答案
- 中药煎煮方法ppt
- 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培训培训课件
- 2023年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事业单位招聘(93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高频考点题库参考模拟练习试卷
- 《数字景观进展》
- 2023版押品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类固醇糖尿病优质课件
- 煤矿安全设施设计验收申报材料汇编
- 公司律师管理办法
- 房地产公司中期诊断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