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GMP发展研究.doc_第1页
药品GMP发展研究.doc_第2页
药品GMP发展研究.doc_第3页
药品GMP发展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杏叶活性成分提取研究进展杨四齐(天津农学院 基础科学系 0810024126)摘要: 银杏树(Ginkgo biloba Linn.)又称为白果树、公孙树,属银杏科银杏属植物,原产我国,是当今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从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至新生代第四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巨变,150余种银杏类植物几乎全部灭绝,唯独银杏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存活至今。综述银杏叶活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提取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对银杏叶活性成分的不同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关键词:银杏叶;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The extract research progress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Ginkgo bilobaAbstract:Ginkgo (Ginkgo biloba Linn.),also know as fruit,maidenhair tree, Ginkgo is a genus Ginkgo Branch, originating in China,It is today one of the oldest trees on earth now. It is very tenacious vitality,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Mesozoic to Cenozoic Quaternary, Earths climate changed dramatically, More than 150 species of plants nearly all extinct ginkgo, but only ginkgo defeated has survived the harsh environment so far. Overview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Ginkgo biloba chemical composition, extraction of the latest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t active ingredients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method is discussed and analyzed.Key words: Ginkgo biloba; active ingredients; extraction process; research progress引言:银杏叶作为药用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早在宋朝我国民间就使用银杏叶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用作用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证实了银杏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清胆固醇及磷酯比例均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在治疗脑缺血、脑老化、老年痴呆症和糖尿病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1,2。近10年来,由于合成药用和抗菌素的大量使用,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较大的损害和潜在的威胁,因此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回归自然的绿色浪潮。银杏叶是近10年来国内外特别是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研究的热点。1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进展银杏叶中的化学成分很复杂,根据文报道,已从银杏叶中发现160多种化成分,且在不断地发现新的成分3。银杏叶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银萜内酯,此外还有有机酸、烷基酚和烷基甾体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1.1 黄酮苷类 近年来对黄酮类成分的定量多采用酸水解后HPLC测定其中主要苷元的含量4,5。最近,杨天鸣等报道了在含KBr的盐酸介质中,以KBrO3标准液为滴定 剂,用示波滴 定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计),方法简单方便,快速准确,与分光光 度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99%置信度)。刘志敏等运用最新发展起来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成功地分离了黄酮类化合物,为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开辟了一 条新的途径。1.2 萜类化合物银杏叶所含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是二萜内酯和倍半萜内酯。目前已发现5个二萜内酯,即银杏内酯(ginkgolides)A、B、C、M、J,它们是银杏叶的重要有效成分,而银杏内酯B是特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6,在银杏叶中起关键作用。白果内酯(bilobalide)是目前从银杏叶中发现的唯一的一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1.3其他成分银杏叶中除黄酮类和萜类两种有效成分外,还含有有机酸类、单糖类、多糖类、有机醇类、醛类、酮类、生物碱类、甾醇类、17种氨基酸和25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叶绿素、胡萝卜素等7-8。2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提取2.1细胞和组织培养合成法银杏黄酮类化合物以及萜类内酯主要存在于银杏叶片和根皮中 ,其含量较低,易受地域、季节、气候及植株性别限制而发生较大的含量变化,且银杏总体 资源十分有限,叶的采收具有季节性9-10。继1991年Carrier等首次肯定了银杏组织培养物中有 银杏内酯存在后,陆续已有较多成功的实验室研究成果。孙天恩等14利用发根 农杆菌的 Ri质粒转化成功银杏叶的发根,其中银杏内酯的含量比较接近叶片,而银杏黄酮的含量则偏 低。但银杏发根具有生长速度快、有克隆性、遗传性稳定、筛选方便,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是继细胞培养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的培养系统,并已有有关专利公布。虽然目前商品化产生 银杏内酯还是以叶片提取为主,但利用组织法生产及发根培养技术的前景令人注目。2.2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法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 current chromatogra phy, HSCCC)技术是一种不用任何固定载体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具有两大突出优点: 无因使用载体而固有的吸附现象; 具有不同于一般色谱的分离方式,使其特别适用于 制备性分离。用HSCCC技术提取分离银杏叶中黄酮苷及总内酯成分,已引起各国专家的重视。Yang等以及蔡定国等先后报道了应用HSCCC技术,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纯化 得到3种主要 苷元: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我们还对HSCCC分离银杏总内酯的条件进行探索,目前 已成功分离制得白果内酯单体,和以GA,GB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并仍在继续摸索新的分离 条件,以实现对银杏内酯的分离。HSCCC对样品的高分离效率、高产品纯度、无吸附和污染 等优点,将使其成为制备银杏黄酮苷元以及各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对照品的较佳手段。2.3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能对萃取体系中的不同组分进行选择性加热,使目标组分直接从基体分离,因此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另外,微波法还具有热效率高、升温快速均匀、萃取效率高、大大缩短提取时间等优点。李嵘等11对微波提取银杏叶黄酮苷进行了研究,以水为介质对银杏叶进行微波处理,提高了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并缩短了提取时间。该方法将传统水提法与高效微波法相结合,即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新工艺。2.4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技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等优点,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天然产物提取。郭国瑞等12以水为介质,低温下对银杏叶进行超声波处理,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是常规水浸提效率的3倍左右。超声波提取法省时、高效、节能、且属绿色提取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 结语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是近代植物药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要使我国的银杏叶相关产业摆脱 低水平重复、产品不稳定的因素造成的落后局面,使之有能力参与国际大市场的激烈竞争, 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标准化的原料和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来生产高质量的标准化银杏叶 提取物及其制剂。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药理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各学科,在进一步 深入研究银杏叶中确切的有效成分的同时,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理论融入对资源的充分合理利 用中,则银杏叶的综合开发必将展现广阔的前景,成为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坚实的一步。参考文献1郁青,王成章.银杏叶加工现状和前景J.林产化工通讯,1999,33(1):19-22.2邓永强,赫慧,王宏等.银杏叶及其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1):10-13.3张爱军,刘发义,石红旗等.银杏叶粗提和纯化新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10):100-104.4盛建国,彭小根.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期刊论文 -中国食品工业2009(1)5吕帮玉,杨新河,毛清黎.银杏叶黄酮提取与测定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河北农业科学2007(3)6CHEN J,CHEN W,HUAN G H,et al.Protective effectsof Gi nkgo biloba extract against loysopho sphatidy lcholine2induced vascular endithelial celldamageJ.Acta Pharmacological Sinica,1998,19(4):359-364.7李金生,赵琪,郝勇等. 国内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6(4)8张玉祥,李宗伟.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展 期刊论文 -时珍国医国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