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复调时期的声乐艺术.doc_第1页
第二讲 复调时期的声乐艺术.doc_第2页
第二讲 复调时期的声乐艺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复调时期的声乐艺术(0316世纪)教学课时 6课时教学内容 (1)复调音乐概况 (2)童声和假声歌手 (3)女声的出现和本时期的歌唱家 (4)声部的划分和男低音的出现(5)装饰性与叙述性歌唱(6)本时期的声乐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 童声和假声歌手教学准备 PPT教案教学过程一 复调音乐概况 1) 13世纪起,欧洲开始盛行复调音乐。多声部的合唱成为复调的主要形式,开始主要用于教会合唱团。2) 最早的复调音乐是只有两个声部的“奥尔加农”。它的上声部以“格里高利圣咏”的旋律为定旋律,下声部是创作旋律,称为“迪斯康特”。这时的复调还没有和声,声部之间主要采用平行四度和平行无度的进行。3) 以后,由巴黎的作曲家来翁宁对“奥尔加农”进行了改革,讲单调的圣咏旋律放在低声部,将自由创作的活泼的旋律放在高声部。这就打破了数百年以来圣咏对旋律的垄断地位。为古典和声学奠定了基础。4) 14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出现了世俗性的复调合唱,其代表是法国的“新艺术”流派和意大利的“牧歌”。5) 从15世纪开始,“尼德兰乐派”又大大发展了复调合唱的对位写作技巧。6) 到了16世纪,有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怕列斯特里娜和尼德兰作曲家拉索最早运用和弦技术写作多声部合唱,从而避免了声部之间的不和谐。奥兰多迪拉索(Orlando di Lasso,15321594)佛兰德派最大的作曲家,(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乐派)他为复调音乐到主调音乐的过渡开辟了道路。1532年出生在比利时埃诺省一个名叫蒙斯的地方。埃诺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十分发达,曾经孕育过一些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拉索从小就在这个良好的音乐环境里受到熏陶,少年时期就爱唱歌,他有一副动人的歌喉,在当地教堂唱诗班里,是一名出色的歌手。为了学习音乐,拉索曾经多次出国,到当时音乐比较发达的国家意大利、奥地利、德国和法国深造。拉索的作品大部分是声乐曲,仅赞美诗、弥撒曲就有几百首。世俗歌曲、意大利式的牧歌、说唱歌曲以及其它内容的歌曲也有百首以上。1558年,拉索和巴伐利亚宫延长官的女儿雷姬娜结婚之后,他们生下了两个儿子费迪南德拉索和普多尔夫拉索。后来也都成为作曲家。但是,他们的成就都赶不上父亲。由于奥兰多拉索在音乐上富有独创精神,1569年,德国皇帝威廉五世结婚时,特地邀请他主持、设计结婚庆典音乐。法国国王查理九世,也三次邀请他访问法国宫廷。罗马教皇格里戈里十三世还赠给他“金马刺骑士”的荣誉称号。这在当时的音乐家之中也是极其罕见的。奥兰多拉索活了六十二岁,于1594年 1月14日在德国慕尼黑逝世。他的作品几乎全是声乐。共有2000多首。其中有弥撒曲。经文歌。圣母歌和世俗音乐作品。如意大利的牧歌。法国的尚松,德国的利德等。拉索的作品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富有人情味。著名的作品我这穷人将人声与器乐伴奏多线条交织。互相呼应。可谓曲尽其妙。拉索的作品非常具有生活的情趣。在他的歌词中经常体现出他的风趣与性格。在奥兰多拉索的声乐作品中。无伴奏合唱回声是流传最广的一首。由于它的声乐上具有较难的演唱技巧,又有好的演出效果,所以世界上许多有名的合唱团都喜欢演唱它。那奇妙、和谐、遥相呼应的、动人音响,往往使你有置身在群山幽谷之中的感觉,领受到与大自然对话的欢乐,内心无比宽广、舒畅。回声这首无伴奏合唱,是拉索用意大利威尼斯所特有的双重四部合唱形式写成的。 欣赏 回声 3分钟7) 在尼德兰乐派传统的基础上,16世纪又发展起来了“无伴奏合唱”。史称16世纪后半叶是无伴奏合唱的黄金时代,演唱达到很高的水准。二 童声和假声歌手 在教会中,由于遵守圣经中的训导:“妇女应在教堂里保持安静。”所以,中世纪的教会唱诗班中式严禁妇女演唱的。由于男声唱高声部困难,不得已,用童声代替高声部。1316世纪兴盛的复调音乐时期,无论是宗教的或非宗教的世俗合唱中,早期多由童声唱高声部。由童声担任教会合唱中的高声部,在初期,音乐并不复杂,训练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随着音乐的发展,需要很高的演唱技巧和识谱能力,训练就需要更多的时间。训练童声一般从七八岁开始,到能演唱较难的曲子时就十三四岁了,但男孩1415岁就变声不能使用了。为解决这一困难,就试着以成年人唱假声,以假声歌手来替代童声。 欣赏 童声合唱 卡农天籁童声 4分钟三 女声的出现和本时期的歌唱家关于女声的使用,在中世纪就有迹象表明有女歌手参加世俗音乐的歌唱,但这只是个别的,没有什么影响。根据文字记载,在16世纪前半叶,女声开始出现。在意大利漫图亚有个著名的埃斯泰侯爵家族,对女声歌唱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侯爵夫人是位有名的女歌唱家兼演奏家。她不仅歌唱得好,而且是键盘演奏者,琉特琴演奏者和乐器收集者。在她的家里还聚集了一个乐器合奏的演出团体,常举行只有妇女参加的室内音乐会,称“女人音乐会”,从此开始,在意大利逐渐发展起来对女声歌唱的喜爱,作曲家开始为女声创作作品。 本时期女声歌唱虽然出现,但是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仅仅限于在宫廷和贵族的家庭音乐会上歌唱,也没有形成职业女声歌唱家。在教会合唱团中仍然使用童声和假声歌手替代女声演唱,而且没有任何可以松动的迹象。四 声部的划分和男低音的出现 男低音声部在早期的合唱中是没有的,直到15世纪后半期,由于北欧弗兰曼德学派的介绍,开始有男低音出现。在尼德兰乐派的作曲家杜费的作品中,四声部合唱的写作就成了基本的固定法则,合唱音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随着复调音乐的发展,在合唱中还形成了正规的三个男声部,即男低音,男高音,最高男高音。在男低音没有出现之前,男高音被当做低音部使用,男低音出现后,男高音才改唱内声部。至此,四部和声体系在15世纪后半期的合唱艺术中已经齐备,为以后的四部和声体系为基础的新的主调音乐的兴起于发展奠定了基础。五 装饰性与叙述性歌唱 装饰性唱法,即演唱者演唱时,可以在原来简单的旋律上自由加花,用于装饰原来的旋律。由于装饰性唱法适于表现强烈的感情和旋律音乐,对未来歌剧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时装饰法最典型的代表是卡契尼。 在装饰性唱法出现的同时,在世俗音乐中,也出现了叙述性的歌唱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