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罗斯福新政.doc_第1页
小议罗斯福新政.doc_第2页
小议罗斯福新政.doc_第3页
小议罗斯福新政.doc_第4页
小议罗斯福新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议“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政法系 10思政一班 钟明亮【摘要】:很多历史的东西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同时,很多又离我们那么的近、甚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这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轨迹和方向。近几年金融领域的风波不由得是许多人想起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和“罗斯福新政” 【关键词】:美国、经济危机、股票、罗斯福、罗斯福新政、影响、中国回忆起西方那长长的文明发展史,很多历史的东西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同时,很多东西有离我们那么的近、甚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这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轨迹和方向近几年金融领域的风波是一层接一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波澜起伏。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先后出现的泡沫经济就有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日本泡沫经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0年初美国IT产业泡沫经济,美国次贷危机、希腊财政危机等。这不由得是许多人想起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和“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危机来了回忆当年的经济危机,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大萧条”第一个征兆来自1929年10月股票市场的崩溃。今天,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股票市场的崩溃不是产生“大萧条”的原因,它只是一种表象,一只导火索,在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更深层的经济出了大问题。早在1928年3月,美国股票市场就处于大牛市的高峰了;到1929年,股市非常兴旺。从1928年3月到1929年9月这18个月内,一些热门股飞涨,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每股从179美元涨至335美元;通用电器每股从128美元上涨396美元。9月初,股市稍有下跌,但一般人还都认为这不过是股市的一次小调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在9月3日涨到历史最高点380点。 这些表面的虚假的股市繁荣使人们淡忘了19211922年股市曾经历过一次危机。但在秋天,一些不祥的信号陆续出现了。美国基本日用品价格开始下降,木材价格一路下跌,苏联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为换取外汇大量出口木材。木材价格下跌沉重打击了芬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养羊业的过度发展导致全世界羊毛价格暴跌。到处都是生产过剩和个人购买力不足,世界性经济危机山雨欲来。10月初,小麦价格突然下跌,这不仅影响美国农场主的收益,还影响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农场主的生存。 拥有丰饶自然资源和强大生产力的美国似乎对经济灾难有免疫力,但这回大事不妙。10月23日,纽约证券市场出现大规模的股票抛售,股票价格回落到1927年的水平。胡佛总统立即反应,发表要人们放心的声明。胡佛在公开声明中称:美国繁荣的基础是牢固的,美国将更加昌盛。 但是就在声明发表的当天: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了。10月24日,股市关门时,道指已降至230点,市值从最高点蒸发了40%。当天晚上,一位美国金融家在同朋友共进晚餐时,只能称他们为“前百万富翁。”开始人们以为只是那些持有股票的富豪们出了血。接着,一家纽约经纪机构破产,引发了大约300万个家庭的投资损失。11月19日,美国股市发生第二次猛跌。当30种主要工业股票价格进一步下降到198美元(即道指198点位)时,几百万美国人陷入了大灾难。最精明的股市玩家,也和俗人一起惨遭灭顶。美国的国民收入在3年内下降了一半,外贸急剧收缩。美国购买力的丧失,连阿姆斯特丹的钻石商人也深受波及。由于国内外的订单大减,密执安州底特律汽车城受到沉重打击。192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2036亿美元(折成1958年美元),1933年降到1415亿,下降了30%,其中钢铁产量下降70%,50座高炉被炸毁。全国失业率从1929年的3.2%,上升到1933年的24.9%,由于市场萧条,通货紧缩,物价下跌30%,到1932年,银行倒闭5000余家,储户丧失了数十亿美元存款。企业破产26355家。从1925年起,美国农产品价格就不断下跌,农民处境凄凉,“大萧条”再度迫使农产品价格指数(1929年为100)下跌至44,跌幅远大于工业品,上千吨牛奶被倒入阴沟,玉米未经收获就被犁掉罗斯福执政与新政“大萧条”的下降阶段,一直持续了近3年,到1933年民主党罗斯福竞选总统上台,才渐渐筑底缓慢回升,但是美国和世界经济仍遭到了灾难性的打击。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生于纽约。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一个百万富翁。母亲萨拉德拉诺比父亲小26岁。罗斯福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致残。1928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罗斯福上任后,立刻着手于“新政工作” ,针对“大萧条”采取的具有社会主义色彩,或者叫凯恩斯主义的“新政”New Deal。罗斯福的“新政”分为第一次新政和第二次新政。第一次新政19331934年,改革不够彻底,也没有根本解决高失业率问题。1935年中期选举过后,美国的阶级斗争趋于激烈,社会处于动荡之中,极右派成立了“反新政同盟”,一些地区的左翼要求成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共和国。罗斯福又开始了第二次新政改革,主要针对改善下层穷人的生活。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要求国会授权,全国团结。他创造了炉边谈话的形式与公众沟通,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了自己的反危机改革方案,任用了大批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他没有扼杀企业家和资本主义精神,只是通过国家主导的形式做了有限的调整。所有措施即“新政”,至今依然是经典的反危机抗萧条药方。经济学家把它归于“凯恩斯主义”。它针对的是胡佛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即认为政府的干预越少越好,政府的职能就是为私人经济创造更好的条件。 罗斯福的政策是:必须制定一个使失业者有工作的计划;提高农产品价格;阻止强制拍卖农场和住房。他主张:紧缩政府开支;严格管制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和各种公用事业,严密监督银行业和投资业务,恢复对外贸易。罗斯福毫不含糊地表示:他将运用广泛的总统权力来制止“大萧条”。“新政”有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恢复工商业和农业,改革银行业和控制投资业务以及改善劳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资本家斥之为社会主义因素。“新政”重视民生甚于强调机会。罗斯福政府在历史上第一次保证不让任何美国人挨饿。罗斯福并不反对自由企业制度。本质上讲,他只是希望融入政府的要素来改良资本主义。同时,一些新的法案被提出,包括工业振兴法,各种劳动保护条例,人寿保险、医疗报销,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条例一再推出。而且,期间成立的田管局的成就,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政府和水利工作者,成为流域治理的成功典范,至今,它还被美国人津津乐道,成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计划成功的实践。比如在防止土壤侵蚀方面,田管局与民间自然资源保护组织合作,在大面积宜林谷地重新造林。该局举办示范农场、实验站和流动图书馆,提供职业教育设施,帮助农民改良土壤、试用新肥料、改进耕作方法、学会科学种田。从1929年1949年,美国其它地区农场收入增加170%,田纳西河流域农民收入增加200%。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该局利用它的大量湖泊和水坝,让钓鱼、野营、划船等旅游业兴旺起来。通过防疟计划,到1952年,该局消灭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疟疾,而在1933年时,这一流域的某些地区,患疟疾的人占总人口的30%。利用廉价水电生产和出售肥料与电力,1940年代初期,田纳西河流每人每年耗电量达1180度,到1960年代,高出全国平均数40%,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均耗电量已3倍于全国人均数。廉价水电力吸引了很多工业从旧西北地区向南迁移,许多新的轻重工业也在这个地区建立起来,使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到1940年,该地区7个州的人均收入比1933年增长73%,该地区银行存款增加76%,全国只增加49%;商品零售总值增加81%,全国只增加71%。1929年1933年危机的程度,远超过美国经济史上的历次危机;连1873年的严重经济危机和“大萧条”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能出手这些政策,既体现了罗斯福总统和他智囊班子的智慧,也在于有苏联的榜样。就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沉重喘息和苦苦挣扎时,苏联人却为他们的五年计划干得热火朝天,不仅不存在失业,相反却到美国招收熟练工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在应对危机的成果是不容忽视的。在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计划中,显然远远比不上罗斯福的新政。到2009年底,美国失业率仍在10%以上。在现代世界经济史上,堪比罗斯福新政的只有中国政府在2008年出手抗危机的4万亿人民币系列方案。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复苏了美国的经济,同时也为世界绝大数国家在处理经济危机的冲击时所借鉴。如在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湖北人民出版社年版)一书中所论述,既然罗斯福从事的这场战争,也就是“新政”是有成就的,所以它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影响。其“最重要成就之一,是它成功地使如此众多的美国人、欧洲人相信:民主改革可以代替极权主义的制度。”(阿朗索汉比编:“新政”的分析与解释,Alonzo L. Hamby, ed., The New De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纽约,朗曼公司1981年版,第4页)。加拿大理查德伯内特政府1935年初起实施的关于社会立法的纲领,被反对派谴责为“伯内特的新政”。 1935年月至1937年10月比利时的保罗范齐兰的国民统一政府,被反对派谴责为“盲目抄袭美国的新政。” 1936年5月到1937年6月执政的第一届法国人民阵线初期实行的社会改革,被称为“法国的新政”。英国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一个关于失业与复兴的决议,敦促英国政府效法罗斯福实行“新政”; 1935年,英国自由党的戴维劳合乔治在罗斯福“新政”的鼓舞下,又要求英国实行“新政”,先后被保守党政府拒绝。但是,广大群众很是不满。因此,二战结束,1945年7月大选时,刚刚领导英国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丘吉尔政府就被赶下台,宣称将实行重大社会改革的工党取得了胜利。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英国垄断资产阶级在强大工人运动面前,不得不把“福利国家”当作施政目标,也就是实行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对战后日本、德国的影响更为明显。1987年,美国出版了改造日本:作为“新政”的美国对日占领一书,它的作者是西奥多科恩。科恩是美国对日占领计划的制订与执行者之一,他以大量翔实的史料证明:美军以盟军总司令部的名义在日本实行的占领政策,是严格按照占领军总司令、美国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945年9月18日及10月22日分两次收到的美国秘密命令制订的。这个训令原名“对盟军总司令在日本投降后初期占领与管制日本的基本训令”,其编号为参谋长联席会议第1380/15号。它“在形式和语言上是军事的,在精神和实质上却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时代的产物。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首的司令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多年以来不接触美国政治潮流的日本人更难想像到个中情况。不过,日本人无法避免如此强大胜利者的时代思潮对他们这个战败国的影响。”(Theodore Cohen, Remaking Japan: The American Occupation as New Deal。美国自由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拉丁美洲也受到“新政”影响。“1936年,罗斯福旅行到南美时,他发现自己被当作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像偶象一般地受人崇拜;他的新政成为拉丁美洲所需的改革样板。”(威廉洛克滕堡:富兰克林罗斯福与“新政”,19321940,William E. Leuchtenburg, Franklin D. Roosevelt and the New Deal, 1932-1940,纽约:哈珀与罗出版社,1963, 第208209页。) 由上所述,足见罗斯福“新政”不独通过大力加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还为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提供样板,帮助它们通过同样途径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这就是说,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历史上地位,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三十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措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新政的成果还在影响着我们今天的世界。二战期间,罗斯福代表美国两次参加同盟国“三巨头”会议(雅尔塔体系)。罗斯福政府提出了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并得到了实施。罗斯福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构想,也得到了实施尽管,当初的美国国情与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发展情况大不相同,但其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同样也可以借鉴。我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发展的势头良好,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已经20多年,目前尚未出现任何停止发展的迹象。即便发展速度略微减缓,中国也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10月中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的数据。与第一季度的9.7%和第二季度的9.5%相比,第三季度的GDP增长了9.1%。其次,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缺乏流动资金的困境。与国企相关的国家大银行越来越不乐意给小型私企贷款,后者不得不在黑市上借高利贷,平均年利率甚至达到约40%。而且,中国即将进入通胀预期,从便宜的国家迅速变成昂贵的国家。上海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亚于香港,考虑到汇率因素,有时甚至超过香港。人民收入的增幅往往赶不上支出增幅,就连中产阶级也感到不满应当明确,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我们在改革深化、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是前进中的问题,根本不同于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的经济滞涨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只能立足现阶段实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措施。现实是历史的重复和延续。目前中国对危机的准备比1997年和2008年更充分。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相比,中国拥有更大的金融“安全气囊”,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就采取了对出口滑坡进行补偿的措施。我们要时刻注意虚拟资本急剧膨胀的负面影响,预防“泡沫经济”的出现,保持适度外汇储备,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疏散金融风险,在开放外资和金融市场方面一定要慎重行事。同时,要在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上狠下功夫,尽快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消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