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用法 包你一看就会 海翔制作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2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 课本上的螺旋测微器是外径千分尺 如图所示 a使用前应先检查零点 方法是缓缓转动保护旋钮K 使测杆 要动小砧P 和测砧 固定小砧A 接触 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 此时可动尺 活动套筒 上的零刻线应当和固定套筒上的基准线 长横线 对正 否则有零误差 b左手持曲柄 U型框架 右手转动大旋钮K使测杆P与测砧A间距稍大于被测物 放入被测物 转动保护旋钮K 到夹住被测物 棘轮发出声音为止 c拨固定旋钮使测杆固定后读数 3 螺旋测微器使用注意事项 a 转动保护旋钮K 不可太快 否则由于惯性会使接触压力过大使被测物变形 造成测量误差 更不可直接转动大旋钮去使测杆夹住被测物 这样往往压力过大使测杆上的精密螺纹变形 损伤量具 b 被测物表面应光洁 不允许把测杆固定而将被测物强行卡入或拉出 那会划伤测杆和测砧的经过精密研磨的端面 c 轻拿轻放 防止掉落摔坏 d 用毕放回盒中 存放中测杆P和测砧A不要接触 长期不用 要涂油防锈 4 螺旋测微器的调零判断 0 没有调零 读数偏大 没有调零 读数偏小 0 调零准确 0 4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原理 0 1 2 固定刻度 每刻度为1毫米 可动刻度每转1周 可动小砧就沿轴线直进 或退 0 5毫米 若旋转n个最小分度 包括估读分度 则l 0 01n毫米 可动刻度 50等分主尺上的0 5毫米 每等分为0 01毫米 测量读数 固定刻度 半刻度 可动刻度 估读位 半刻度 5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固定刻度 2 是否超过半刻度 是 可动刻度 46 0 读数L 固定刻度 L 2 0 5 0 460 2 960mm 半刻度 可动刻度 6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练习 固定刻度 1 是否超过半刻度 是 可动刻度 25 0 读数L 固定刻度 L 1 0 5 0 250 1 750mm 半刻度 可动刻度 固定刻度 2 是否超过半刻度 否 可动刻度 34 4 35 40 30 读数L 固定刻度 L 2 0 0 0 344 2 344mm 半刻度 可动刻度 6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练习 0 固定刻度 0 是否超过半刻度 不太清楚 可动刻度 0 6说明已经超过半刻度线 读数L 固定刻度 L 0 0 5 0 006 0 506mm 半刻度 可动刻度 6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练习 0 固定刻度 0 是否超过半刻度 不太清楚 可动刻度 49 6说明没有超过半刻度线 读数L 固定刻度 L 0 0 0 496 0 496mm 半刻度 可动刻度 6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练习 0 1 答案 L 1 0 5 0 104 1 604mm 7 请你读出下列测量结果 1 604 0 答案 L 1 0 0 004 1 004mm 7 请你读出下列测量结果 1 004 0 答案 L 0 0 5 0 405 0 905mm 7 请你读出下列测量结果 0 905 游标卡尺的用法 2 游标卡尺 1 构造和用途 如图1所示 图1 2 原理 利用游标尺最小分度和主尺最小分度的微小差值 把微小长度积累起来进行测量 3 读数 9 19 49 0 1 0 05 0 02 0 1 0 05 0 02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0 1n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0 05n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0 02n 温馨提示 1 游标卡尺读数时不要求估读 高中阶段还有电阻箱和秒表不估读 2 游标卡尺读数规则 c a kb 示数 c a k b 主尺上的整毫米数 精确度 与主尺上某刻度对齐的游标尺上的刻度数 三 实验器材mm刻度尺 游标卡尺 金属管 小量筒 四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1 用刻度尺测量金属管的长度 每次测量后让金属管绕轴转过约45 再测量一下 共测量四次 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求出平均值 2 用游标卡尺分别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量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 分别求出内径和外径的平均值 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3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量筒的深度 共测量三次 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求出平均值 五 注意事项1 如果刻度尺端头有磨损 测量起点不要选在 0 刻度线处 2 刻度尺毫米以下的数值靠目测估读一位 估读至最小刻度值的1 10 即0 1mm 3 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外径时 金属管不可在钳口间移动或压得太紧 以免磨损钳口 4 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外径 内径和量筒的深度 把游标卡尺放在合适的位置后适当旋紧固定螺钉 再读数 5 游标卡尺使用时不论多少分度都不用估读 如20分度的游标卡尺 读数的末位数一定是0或5 50分度的游标卡尺 读数的末位数字一定是偶数 6 若游标卡尺上任何一刻线均不与主尺的刻线对齐 选择较近的一条刻线读数 六 误差分析1 系统误差 由于所选尺子的精确度不同系统误差不同 因此实验时尽量选用精确度高的刻度尺和游标卡尺 2 偶然误差 人为因素造成的刻度线对的不齐 估计数值不准确 刻度尺 零刻度的位置对得不准 测量次数的多少都会引起偶然误差 题型一对游标卡尺读数的考查 例1 一种游标卡尺 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 总长度为49mm 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 卡尺示数如图2所示 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图2 解析 5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0 02mm 主尺上的读数为41mm 游标尺上的第10格与主尺刻度对齐 则被测物体的长度为41mm 10 0 02mm 41 20mm 4 120cm 答案 4 120 规律总结 1 题目中要求最终结果用cm作单位 我们应先按游标卡尺的读数原则得出以mm为单位的准确结果 再进行单位换算 2 本题中4 120cm不可写成4 12cm 结果中的末位 零 不能随便添减 以免影响精确度 用一游标卡尺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 游标尺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 用它测量工件的长度 如图3所示 这个工件的长度是 mm 图3 答案 104 05 1 关于游标卡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利用一对外测爪可测圆筒的内径B 利用深度尺可测槽或孔的深度C 为了读数精确 游标卡尺读数时应估读到精确度的下一位D 50分度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每一分度的长度应为1mm 解析 外测爪测外径不能测内径 游标卡尺不需估读 50分度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实际总长度为49mm 所以每1分度长度为mm 0 98mm 故正确答案为ACD 答案 ACD 2 某同学用刻度尺对一本书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 其结果是 20 20cm 20 18cm 20 21cm 20 22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厘米B 20 20cm的读数不符合要求C 书的长度应记为20 2025cmD 书的长度应记为20 20cm 解析 刻度尺读数时估读一位 故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毫米 有效数字的位数不能改变 最终结果应取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故书的长度 20 20cm 答案 D 3 用精密方法测得某工件长度为1 63812cm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该工件长度为 cm 用游标尺为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它的长度 示数为 cm 用游标尺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它的长度 示数为 cm 答案 1 641 641 638 4 游标尺为20分度 测量值可准确到0 05mm 的卡尺示数如图4所示 两侧脚间狭缝的宽度为 mm 图4答案 0 15 5 2009 广东广州综合 用如图5所示的游标卡尺测量圆形钢管内径的操作方法是 把 填 A B C 或 D 放入到圆形钢管内 并尽量把它们拉开到最大位置 某同学用图5 1 所示的游标卡尺测量圆形管内径时的测量结果如图5 2 所示 则该圆形钢管的内径是 cm 答案 B1 34 图5 6 某同学用一把有50个小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 由于遮挡 只能看见游标的后半部分 如图6所示 该摆球的直径为多少 图6 解析 游标尺上第50个小等分刻度与主尺的66mm对齐 而50个等分刻度的实际长度为49mm 故 游标尺的零刻线与主尺上对应的刻线为66 49 17 故小球的直径应记为17 00mm 答案 17 00mm 7 如图7所示 用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时 卡尺上的游标位置分别如图 b 和 c 所示 这根金属管内径读数是 cm 外径读数是 cm 管壁厚是 cm 图7 解析 游标尺的零刻度线对着主尺的2 3cm多一点 而游标上的第7个小分格与主尺上的刻度恰好对正 所以内径读数为2 30 0 01 7 2 37 cm 同理 外径的读数为3 00 0 01 3 3 03 cm 管壁厚应等于外径与内径差的一半 为 3 03 2 37 2 0 33 cm 答案 2 373 030 33 8 在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的实验中 需要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 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金属丝长度 图8中箭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电气答辩题库及答案
- 农村供水设备采购与安装方案
- 老旧厂区改造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玉米出口贸易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中知识产权分割及补偿协议范本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合同签订安全评估与应急处理
- 水厂水质升级改造工程技术方案
- 离婚协议书起草及财产分割方案协商合同
- 离婚抚养权分配协议:男方获得孩子抚养权及监护权
- 夫妻协议离婚及出轨方赔偿金支付及财产分割协议
- 高压电缆抢修方案
- 枪械介绍课件
-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 名词专项练习-集体名词
- 粉尘清扫清洁记录表
-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
- 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 新闻编译NEWSTRANSLATION培训资料课件
- 国家职业标准-农艺工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 医疗诊所应急预案及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