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doc_第1页
生活中的数学.doc_第2页
生活中的数学.doc_第3页
生活中的数学.doc_第4页
生活中的数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用连比解题我们学习完了比的应用,在解答比的应用题时,应先读懂题目中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代表什么,这样才能确解题正确。我们还学习了连比,可以将两个不同的比合二为一。如甲:乙=3:4,乙:丙=7:9,那么甲:乙:丙3:4 7:921:28:36 连比对应用题也有很大作用。这里来考考大家,看看你是否掌握了连比的应用? 小明与小丽的书籍数量之比为1:2,小华的书籍是小明的1/3还多3本。小华、小明、小丽书籍之和为43本,他们各有多少本书?答案:从题目中,可以知道“小华的书籍是小明的1/3还多3本”。如果我们把总本数去掉小华多的3本,那么小华的书籍是小明的1/3,这句话也可以说成小华的书籍与小明书籍的比是1:3。所以 小华:小明:小丽 1:3 1:2 - 1:3:6 40本图书正好共分成(3+1+6)份,用(433)(3+1+6)=4本,求的是1份的本数。再根据连比,小明有3份,用43=12(本);小华有1份还多3本,用41+3=7(本);小丽有6份用46=24(本)。 是不是看上去很复杂,但通过将分数与比转化,然后应用连比的知识就能很快解答了呢?有时候把题目中的“拌脚石”拿开之后,再去还原,这样就可以快速正确地解答出题目了。 巧用抽屉原理任意5个不相同的自然数,其中最少有两个数的差是4的倍数,这是为什么?答案:一个自然数除以4有两种情况:一是整除为0,二是有余数1、2、3.如果有2个自然数除以4的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差就是4的倍数。把0、1、2、3这四种情况看作4个抽屉,把5个不同自然数看作5个苹果,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数,而这两个数的余数是相同的,它们的差一定是4的倍数。所以任意5个不相同的自然数,其中至少有两个数的差是4的倍数。丢番图 vs 齐天大圣(外一则) 话说唐三藏四人从西天取经回来后,孙悟空就过着山大王的日子。有一天,悟空觉得非常无聊就出去玩,路过一个墓园,忽然听有个人在叫他,就连忙回头,他看见一个长着翅膀的老人便问:“您是谁?为什么叫我?”老人回答道:“我是希腊数学家丢番图,我是上帝的信使,大圣可知我有多少岁吗?你要能答出来,我就带你去见上帝!”孙悟空听了高兴得不得了,便说:“好啊,好啊,俺老孙出世五百多年了还从没见过上帝呢!好吧,出题吧!”话音刚落,他们一下来到了丢番图的墓碑前,上面写道: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十二分之一,唇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他结了婚,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儿子只活了父亲全部年龄的一半;儿子死后,他在极度悲痛活了四年,也与世长辞了。 同学们,这是一道刻在墓碑上的难题,许多年来吸引了不少数学爱好者,你们也来算一算吧!答案:方法一: 丢番图寿84岁。由题意,他的岁数应是6、12、7、2的公倍数,而这些数的最小公倍数是84,因为人的年龄目前没有达到168岁的,所以他的岁数是84岁。方法二:设丢番图寿X岁。列方程:X/6+X/7+X/12+5+X/2+4=X 解得:X=84方法三:(5+4)/(1-1/6-1/7-1/12-1/2)=84 巧解分数加法一道计算题:1/2+1/4+1/8+1/16+1/32+1/64+1/128,你会怎么来做呢?答案:一般解法:先将算式中的每个加数通分,然后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1/2+1/4+1/8+1/16+1/32+1/64+1/128=64/128+32/128+16/128+8/128+4/128+2/128+1/128=127/128。可这种算法太麻烦了,有没有其它简便点的方法呢?巧妙的解法:在算式的后面加上1 /128,则1 /128+1 /128=1/64,1/64+1/64=1/32,1/32+1/32=1/16,1/16+1/16=1/8,1/8+1/8=1/4,1/4+1/4=1/2,1/2+1/2=1,即最终的结果为1,所以原式等于1减1/128的差,即127/128。年龄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年龄,也常常要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年龄的问题。你能从变化多样的条件中寻求解决的途径吗?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将常见的年龄问题整理解答出来。例1 今年许鹏比爸爸小30岁。4年后爸爸的年龄是许鹏的3倍。问许鹏和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4年后爸爸的年龄是许鹏的3倍,即爸爸的年龄比许鹏大2倍(312倍),刚好是他们年龄的差(30岁)。所以4年后许鹏的年龄应该是:30(3l)15(岁);今年许鹏的年龄是:15411(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113041(岁)。例2 一家四口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是100岁,弟弟比姐姐小8岁,父亲比母亲大2岁,十年前他们全家人年龄的和是65岁。想想看,今年每人的年龄是多大?今年全家四口人年龄之和是100岁,那么十年前全家人口年龄之和应该减少10440岁;但1006535,说明十年前还没有弟弟。这个差数5,正是弟弟的年龄,从100中减去姐姐和弟弟年龄就是父母年龄和。由此可知,弟弟今年:104(10065)5(岁);姐姐今年:5813(岁);父亲今年:(1005132)242(岁);母亲今年;42240(岁)。例3 一天宋老师对小芳说:“我像你那么大时,你才1岁。”小芳说:“我长到您这么大时,您已经43岁了。”问他们现在各有多少岁? 小芳从1岁到她现在年龄,从她现在年龄到宋老师现在年龄,和宋老师从现在年龄到43岁,这中间的间隔是相等的,正好都等于他们俩人的年龄差,所以宋老师与小芳的年龄差是(431)314(岁)。可知小芳现在年龄为:11415(岁),宋老师现在年龄为:151429(岁)。例4 当问某人的年龄时,他说:“我后天22岁,可去年过元旦时,我还不到20岁。”这样的事可能吗?这是可能的。这个人的生日是元月2日。他说话时是今年12月31日。这样一来。他去年元旦时是19岁,1月2日20岁,今年元月1日还是20岁,元月2日21岁,明年元月2日就是22岁了。例5 有一家祖孙三人正好同一天生日。这一天他们的年龄加起来正好100周岁。又知道祖父的岁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月数,父亲过的星期数恰好等于他儿子过的天数。请你算一算祖孙三人各有多少岁?这道题只要弄清“岁数”、“月数”、“星期数”、“天数”的关系,就可以找到解题线索。祖父的岁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月数,而一年有12个月,所以祖父的年龄是孙子的12倍。父亲过的星期数恰好等于他儿子过的天数,所以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由此可知,如果把孙子的年龄作为1份的话,那么父亲就占7份,祖父占12份。于是可以得到:孙子的年龄:100(1712)100205(岁);父亲的年龄:5735(岁);祖父的年龄:51260(岁)。 数学课外读物第八册乐乐球里的数学小舒看电视里做的乐乐球的广告,觉得乐乐球挺有意思,就跟爸爸妈妈说,她想要玩乐乐球。星期天,爸爸带小舒到玩具店买回了乐乐球。回到家,她急忙打开塑料袋,拿出来玩。可拿出记分卡后,她愣住了。心里想:“这怎么记分呀?”只见记分袋里装的是写着这样一些数的8张卡片:1、2、2、5、10、10、20、50。小舒急得喊:“爸爸,快来呀。”“干什么?”爸爸说着走过来。小舒指着卡片说:“你看这怎么记分呀?一次得1分,可就这么几张卡片也不够啊,是不是这袋子里装错了?我们快去商店换吧。”爸爸不紧不慢地说:“没有错,可以记的,你再仔细看看动动脑筋。”小舒皱起眉头,把8张卡片放在桌子上,看着,一会儿又动手摆了起来。突然眼睛一亮:“对了,爸爸我知道了。”小舒说:“你看,得1分时用1,得2分时把1拿回换上2,得3分时再加上1,得4分时拿回1,换上2, 这样用这8张卡片可以记100以内的所有分数,真有意思。”小舒高兴了。爸爸说:“那我考考你,48分怎么记?”小舒拿起1张写着20的卡片,又拿起2张写着10的卡片,说:“这就是40。”说完又拿起写着数字5、2、1的3张卡片说:“这些放在一起不就是48了吗。”爸爸笑了。数学课外读物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我们四周随处可见,而它们的表面积也运用得十分广泛。如,在你家里地上铺地砖、木地板,在墙上刷的白漆,用玻璃做一个长方体的大鱼缸等等,都需要用上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可是,在生活中该如何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呢? 大家恐怕都知道,长方体表面积是“长宽2+宽高2+长高2”,正方体表面积是“棱长棱长6”。但是在生活中可不能就这样生搬硬套,因为书上告诉你的是一般情况,生活中不是这样,有时,可能不用六个面全算。比如,让你给教室刷漆,人们常识性的只会刷上、左右、前后五个面,而你把公式套上去后,就可能连地面也给刷了,这个要注意。下面还有一个实例。 健身中心新建一个游泳池,该游泳池的长50m,宽20m,深2.5m(也就是公式中所说的高),现在让你贴上瓷砖,需要多少瓷砖? 首先,咱们得分析这道题,当然,最好的方法是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既然是游泳池,肯定要求底面积,那就用长宽求得底面积,大家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不铺上面呢?因为上面是水,铺上的话就不叫游泳池了。四周肯定也要铺,用宽高2+长高2就得出需要铺多少平方米的地砖了。所以,其最终结果是1625平方米的地砖。还要注意地砖和游泳池面积的平方米是否一致,不一致还要换算单位。所以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只是“半成品”,这其中的很多情况是需要你仔细思考的。涂色的正方体 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也知道了怎么求表面积。不过下面的问题不是和求面积相关的,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考你对正方体的认识。 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表面涂满了红色,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在这些小正方体中: (1)三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 (2)两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 (3)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 (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有多少个? 下面我们结合图示,分别来看看这几个问题。 (1)三个面都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顶点处,正方体有8个顶点,所以三个面涂有红色的有8个。 (2)两个面都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每条棱上有8个,正方体有12条棱,所以两个面涂有红色的有812=96个。(3)一个面都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面上,每个面上有88=64个,正方体有6个面,所以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886=384个。(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在大正方体的中间,有两种算法:1. 1000896384=512(个);2. 888=512(个)。火柴盒里的连比一天晚上,小亮的家里停电了,左等右等也不来电,小亮和姐姐感到枯燥极了,就要求爸爸出道题考考他们。爸爸说:“既然你们有兴趣,就给你们出道题吧!把361根火柴放进三个盒里,使第一盒火柴的根数的3/4等于第二盒的1/3,第二盒的 等于第三盒的2/5,问三个盒中各有几根火柴?”小亮一听完题目就说:“这题不难,碰到这个量的几分之几等于那个量的几分之几,我用比例的方法就能解。瞧,第一盒的根数3/4第二盒的根数1/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到:第一盒的根数:第二盒的根数 1/33/4 49,同样道理,第二盒的根数:第三盒的根数 3/52/5 3296,所以第一盒的根数:第二盒的根数:第三盒的根数496。然后就可以解出来了,姐姐,你说怎么样?”姐姐说:“我可以用更巧的方法解。先把3/4和1/3 变成3/4 和3/9 ,也就是说把第一盒火柴和第二盒火柴分别平均分成4和9份,然后各取3份,这两个3份同样多,这说明其中的一份也同样多,这样第一盒火柴是第二盒火柴的4/9;同样道理,第三盒火柴是第二盒火柴的2/3。所以第二盒是361(1 4/92/3 )171(根),第一、三盒火柴的根数也就可以解出来了。是不是比你的简单?”小亮这才明白:在解题的时候,要选择最佳思路,力求简洁、灵活!失踪的正方形 同学们一定看过刘谦表演的魔术,今天老师也给你们表演一个数学小魔术。请同学们一起参与进来。在一张正方形纸板上,按图一画上77=49个小正方形,然后沿图示直线剪切成5个小块。当你按照图二将这5小块纸板重新拼起的时候,你会发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中间居然出现了一个洞!图一的正方形是由49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二中却只有48个小正方形。哪一个小正方形没有了?它到哪儿去了? 魔术揭秘:原来5个小块图形中最大的两块2和3对换了一下位置以后,被那条对角线切开的每个小正方形都变得高比宽大了一点点。这就意味着这个大正方形已经不再是严格的正方形,它的高增加了,从而使得面积增加了,所增加的面积恰好等于这个方洞的面积。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江苏省姜堰市三水学校六(4)班吴璐璐曾经以为生活是一根线段,简捷而单调,两个端点就是家和学校。每天清晨,在紧张的自行车铃声中,背着书包,跨进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旅程;傍晚,伴随着“回家”的萨克斯乐声,我收拾起零乱的文具,背着越发沉重的书包回家。随着年龄的增大,我逐渐知道了:生活其实是个多边形,复杂而又丰富。果园里,灿烂的桃花,娇艳的杏花,雪白的梨花下,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我们的身影与花相映,人比花娇,花比人艳。恩,生活是个三角形!书城里,我努力搜寻着自己的目标,那一部部长方形的“大块头”都是我的挚爱。啊,生活还是个四边形!田野里,和朋友们一起嬉戏,捉蝴蝶,听虫鸣,赏花开这时,我忽然感到:生活是五角形、六边形在这么多形状中,我最喜欢圆形。圆,所有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意的图形。我追求完美。什么事都要求尽善尽美,就像圆一样。所有学科我都要争做第一,语、数、外,理所当然,甚至就连女孩子们最怕的体育我也要一争高下。我富于想象、创造。每一道数学思考题我都想别出心裁,都想得出与老师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就像圆一样,一个圆心,无数的半径。因为只有不停地想象,不断地创新,我们的未来才更宽广!我广交朋友。“手拉手”的小伙伴,我有一大堆。陕西、昆明,都有我的朋友,每到属于我们的节日,我们都会给对方一份真挚的祝福,即使远在天涯海角。“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像圆心与圆上的点一样,心心相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祈盼团圆,追求团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不可能事事圆满,就像圆心是固定的,而半径是无穷的,是要我们自己去努力拓展的。让我们用无限的半径去画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圆吧!朋友,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倒推转化巧拿硬币听说过拿硬币游戏吗?如果没听过,就先来熟悉一下拿硬币游戏的规则吧!拿硬币游戏是一个两个人玩的游戏,要求每个参加者轮流拿走若干硬币,谁拿到最后一枚硬币谁就算赢。下面我们来实际进行一次拿硬币的游戏。游戏1:桌上放着15枚硬币,两个游戏者(你和你的一位同学)轮流取走若干枚。规则是每人每次至少取1枚,至多取5枚,谁拿到最后一枚谁就赢得全部15枚硬币。 游戏开始了,你一定在想:有没有能保证你赢的办法呢?若有,这办法又是什么呢?现在你把自己想象成处于即将赢的状态,该你取硬币了,而且桌面上硬币恰好不超过5枚,这时,你可以一次拿走桌上的所有硬币,成为赢者。现在,你能不能从这样的终点状态往前推,找出一个状态,使得只要你的对手处在这一状态,那么无论他拿走几枚硬币,你都会处于理想的获胜状态?不难发现,如果你的对手处于桌面有6枚硬币的状态,那么无论他拿走几枚(从1枚到5枚)硬币,桌上都会剩下至少1枚至多5枚硬币,这样胜利一定属于你。也就是说,谁拿走第(156)9枚硬币,谁将获胜。于是,游戏1获胜情况就与下面游戏2结果相同。 游戏2:桌上放着9枚硬币,两个游戏者(你和你的一位同学)轮流取走若干个。规则是每人每次至少取1枚,至多取5枚,谁拿到最后一枚谁就赢得15枚硬币。 由对游戏1的倒推分析,我们不难知道,游戏2的获胜情况与下面游戏3结果相同。 游戏3:桌上放着3枚硬币,两个游戏者(你和你的一位同学)轮流取走若干个。规则是每人每次至少取1枚,至多取5枚,谁拿到最后一枚谁就赢得15枚硬币。 在游戏3中,你只要第一个从桌上拿走3枚硬币便可赢。可见,你要在游戏1中取胜,只要第一个取走桌面上的3枚硬币便一定能赢。 想一想:利用上面的最佳战略方法和你的小朋友做下面的游戏:桌上放30枚硬币,两个游戏者(你和你的一位同学)轮流取走若干个。规则是每人每次至少取2枚,至多取6枚,谁拿到最后一枚谁就赢得全部30枚硬币。 相信你,准赢。买西瓜的学问1个大西瓜 vs. 3个小西瓜去年夏天某日,一个卖西瓜的人在不停地叫喊着:“1个大西瓜10元钱,买3个小的也是10元钱。”这时过来一位细心的顾客,他拿了两种西瓜,目测大西瓜直径约8寸,小西瓜直径约5寸。可是他也犯了难,到底买哪种更合算呢?让我们来帮帮他吧!首先,我们从体积上来比一比,球的体积公式是4/3r3,或1/6D3。r是半径,D是直径。求它们体积比时,可省去1/6和。因此,大西瓜体积3个小西瓜体积之和888(555)3512375由此可见,买3个小西瓜是很吃亏的。1个大西瓜 vs. 4个小西瓜那么,假如再多给你一个小西瓜即一共4个,你会买大西瓜还是小西瓜呢?这时从体积上看两种情况相差不多了。但如果考虑瓜皮的多少,还是买大西瓜合算。这是由于球的表面积公式为D2,所以,大西瓜的表面积4个小西瓜的表面积之和88(55)464100由此可知,4个小西瓜合在一起的瓜皮,几乎比大西瓜的瓜皮多一倍。所以综合起来考虑,还是买一个大西瓜合算。乌鸦喝水的秘密 我们知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以宽再乘以高,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的立方。可是你想过没有,要想知道一只鸡蛋的体积是多少,应该怎么来求? 面对这个问题,你或许会一筹莫展,因为鸡蛋的外形不规则,没有现成的公式可用。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你一定读过。乌鸦发现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口太小,水面又太低,怎么办呢?聪明的乌鸦发现周围有小石子,于是衔来石子,放入瓶中。每放进一块小石子,水面就会上升一次;投进的石子体积越大,水面上升得就越高。这是因为投入的石子有“体积”,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于是,它就把与它体积相等的水“挤”上去。也就是说,被“挤”上去的水的体积恰好等于投进石子的体积。石头的体积难以求出,那是因为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如果我们能计算出被它“挤”上去的水的体积,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只要我们用一个长方体器皿,就很容易算出被“挤”出来的水的体积了。假设这个长方体器皿底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放入石头后水面上升了2厘米,那么,石头的体积是44232(立方厘米)。到这里,你一定会高兴地叫起来:“那我也会求鸡蛋的体积了。”乌鸦的聪明之处,在于它借助小石子,使瓶中的水面上升,从而喝到了它想喝的水。人类的聪明之处,在于从乌鸦喝水想出了“等量代换”的妙计。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前,小明一直以为学了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和求几和几的最小公倍数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他的看法。有一天小明和爸爸一起乘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他们俩坐的是3号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号车正好和他们同时出发,此时爸爸看着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他说:“小明,爸爸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小明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号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号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辆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出发呢?”稍停片刻,小明说:“爸爸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爸爸疑惑不解的看着他:“哦,是吗?”“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号车和3号车起点是同一个地方。”爸爸听了他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脑袋,笑着说:“我也有糊涂的时候,出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明想得周全。”小明和爸爸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此时爸爸说:“好,现在假设在同一个起点站,你说有什么方法来解答?”小明想了想脱口而出“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这两辆车至少再过15分钟同时出发。”爸爸听了夸奖道:“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爸爸的话,小明高兴地举起双手。从这件事中小明就懂得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伸手指说数课间,同学们经常会玩一种伸手指说数的游戏。这种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两人各伸出一只手,一只手只有5个指头,任意出几个指头。一边出手,一边说数,如果谁说的数正好等于两个人伸出的指头数的和,谁就算赢。有人认为,这完全没有规律,赢都是靠运气,双方赢的机会相同。其实,仔细分析,其中还和学过的数学知识密切相关呢。下面先分析甲出0时的情况,乙可能出0、1、2、3、4、5,和就是乙出的手指数;甲出1时,乙可能出0、1、2、3、4、5中的任意一个,出不同的手指,和也不同,最后的和是乙每次出的手指数加1。甲乙两人手指的组合形式,还有以下24种:甲出2,乙出0、1、2、3、4、5,和是2、3、4、5、6、7;甲出3,乙出0、1、2、3、4、5,和是3、4、5、6、7、8;甲出4,乙出0、1、2、3、4、5,和是4、5、6、7、8、9;甲出5,乙出0、1、2、3、4、5,和是5、6、7、8、9、10。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组合中,指头和为0、10的情况各一种;和为1、9的各两种;和为2、8的各3种;和为3、7的各4种;和为4、6的各5种,和为5的共6种。可见,和为5的组合最多,也就是说,说5赢的机会相对较多。因为不管对方出几个指头,你都可以和它凑成和为5。除此之外说别的数则不然,比如说2,对方要出2个以上指头,你怎么出也不行;再如说8,对方要出3个以下指头,你怎么也无济于事。你看,数学到处都有,只要你留心,在你的身边处处都可以用到数学知识。充满数学的旅途爸爸和聪聪一块到一个城市旅游,他们来到长途汽车站。车出站没多久,就已经通过9公里指示牌。爸爸指一指那匆匆后移的计程牌对聪聪说:“在你已经看到的1,2,9这9个数字中,任取8个随意排列都可组成一个8位数。在这许许多多8位数中,有些能被12整除,有些则不能。你能在所有那些可被12整除的8位数中写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吗?” 聪聪起初感到无从下手,但冷静一想,只用了一些算术知识就解决了。下面我们一块来看看聪聪的解决思路吧。 聪聪注意到以下4件事:第一,数被12整除的条件是它既被3整除,也被4整除;第二,数被3整除的条件是:它的各位数字之和被3整除;第三,数被4整除的条件是它的十位和个位所成的两位数被4整除;第四,在1,2,9这9个数码中取定几个用种种次序排列而组成的多位数,要求这个多位数最大,则大的数字应尽可能放在高位;反之,要求这个多位数最小,则小的数字应尽可能放高位。 由于 1,2,9这9个数字之和是45,弃去3,6或9以后所剩8个数字之和都可被3整除。于是,弃去最小的3,再从大到小排列并调整最后两位的位置,使之所成的两位数能被4整除,即得符合爸爸要求的最大的8位数98765412。类似地,弃去9再从小到大排列并使最后两位所成的两位数能被4整除,得到最小的12345768。数学与音乐 音乐是心灵和情感在声音方面的外化,数学是客观事物高度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产物。那么,“多情”的音乐与“冷酷”的数学也有关系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音乐与数学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 孔子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指音乐,“数”指数学。即孔子就已经把音乐与数学并列在一起。我国的七弦琴(即古琴)取弦长l,7/8,5/6,4/5,3/4,2/3,3/5,1/2,2/5,1/3,1/41/5,1/6,1/8得所渭的13个徽位,含纯率的1度至22度,非常自然,足很理想的弦乐器。我国著名古琴家查阜西早就指出,要学好古琴,必须对数学有一定素养。 世界著名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很注意乐谱的数学规则、形式和结构,有位研究肖邦的专家称肖邦的乐谱“具有乐谱语言的数学特征”。 数学的抽象美,音乐的艺术美经受了岁月的考验,相互的渗透。如今,有了数学分析和电脑的显示技术,眼睛也可辨别音律,成就是多么激动人心啊!对音乐美更深的奥秘至今还缺乏更合适的数学工具加以探究,还有待于音乐家和数学家今后的合作和努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江苏省姜堰市三水学校六(4)班吴璐璐曾经以为生活是一根线段,简捷而单调,两个端点就是家和学校。每天清晨,在紧张的自行车铃声中,背着书包,跨进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旅程;傍晚,伴随着“回家”的萨克斯乐声,我收拾起零乱的文具,背着越发沉重的书包回家。随着年龄的增大,我逐渐知道了:生活其实是个多边形,复杂而又丰富。果园里,灿烂的桃花,娇艳的杏花,雪白的梨花下,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我们的身影与花相映,人比花娇,花比人艳。恩,生活是个三角形!书城里,我努力搜寻着自己的目标,那一部部长方形的“大块头”都是我的挚爱。啊,生活还是个四边形!田野里,和朋友们一起嬉戏,捉蝴蝶,听虫鸣,赏花开这时,我忽然感到:生活是五角形、六边形在这么多形状中,我最喜欢圆形。圆,所有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意的图形。我追求完美。什么事都要求尽善尽美,就像圆一样。所有学科我都要争做第一,语、数、外,理所当然,甚至就连女孩子们最怕的体育我也要一争高下。我富于想象、创造。每一道数学思考题我都想别出心裁,都想得出与老师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就像圆一样,一个圆心,无数的半径。因为只有不停地想象,不断地创新,我们的未来才更宽广!我广交朋友。“手拉手”的小伙伴,我有一大堆。陕西、昆明,都有我的朋友,每到属于我们的节日,我们都会给对方一份真挚的祝福,即使远在天涯海角。“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像圆心与圆上的点一样,心心相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祈盼团圆,追求团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不可能事事圆满,就像圆心是固定的,而半径是无穷的,是要我们自己去努力拓展的。让我们用无限的半径去画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圆吧!朋友,相信你一定能成功!规矩与方圆我国考古学者曾发掘出公元2世纪汉朝的浮雕像,其中有女娲手执规,伏羲手执矩的图像。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也提到夏禹治水的时候“左准绳(左手拿着准绳)”,“右规矩(右手拿着规矩)”。在甲骨文里,就发现有规和矩这两个字。其中规字很像一个人手执圆规在画图,矩字像两个直角,可以说极尽象形文字之妙。“规”,就是圆规,是用来画圆的工具;“矩”很像现在的直角尺,是用来画方形的工具。正如俗话所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据数学史家考证,人类最早是用树杈来画圆的。这种原始圆规由于半径固定不变,只能画一种大小的圆。因为圆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人类很早就认识了圆,使用了圆。把车轮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周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车子行驶起来平稳;还因为圆轮在滚动时摩擦力小,车子走起来省力。把碗和盆做成圆形的,一方面是圆形物体制作起来比较容易,又没棱没角不易损坏;另一方面是用同样大小的材料作碗,数圆形的碗装东西最多。把桶盖和下水道盖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形的盖子,不管你怎样盖法都不会掉进里面去。而方形和椭圆形的盖子。盖得不合适,就会掉进去。有的拱形门和屋顶做成半圆形的,是因为圆形拱门抗压能力强。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有些问题用我们习惯思维的方式似乎是难以解决的,如果我们能突破常规去思考,就能使思维“豁然开朗”,而使问题迎刃而解。请看下面的例子。图1-1中有9个点,试笔画出4条直线,把这9个点连接起来(从何处起头都行,直线可以交叉,但不能重合)。一笔画出4条直线,难以穿过9个点。这是由于我们不易想到将直线延伸到9个点的范围界限之外。如果能突破这种习惯思维方式的束缚,则如图1-2便可一笔画出4条直线使之通过这9个点。 图1-1 图1-2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在一张纸上,挖击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圆(如图17一12),并要让您将一块直径为3厘米的硬币穿过去。你觉得这可能吗?应该怎么做?答案我们只需将这张纸沿着圆的一条直径折起来(如图1-3),再将半圆弧ACB拉直成线段ACB(如图1-4),则线段ACB的长为厘米,而3,故可将直径为3厘米的硬币穿过去。 图1-3 图1-4读心术的秘密数学有什么用处呢?枯燥的数字,巧合般的题目设计,似乎和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其实,要让数学发挥用处,限制不在数学本身,而在数学的使用者上。让我们看看,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数学使用者们,是如何让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发挥作用的。在现在的网络游戏中,有一个“吉普赛人祖传的神奇读心术”。据说它能测算出你的内心感应。游戏是这样的:任意选择一个两位数(或者说,从1099之间任意选择一个数),把这个数的十位与个位相加,再把任意选择的数减去这个和。例如:你选的数是23,然后2+3=5,然后23-5=18。在游戏的图表中找出与最后得出的数相应的图形,并把这个图形牢记心中,然后点击网页上的水晶球。你会发现,水晶球所显示出来的图形就是你刚刚心里记下的那个图形。水晶球让你神奇的感应到它是如何来读你的心了!你玩过这个游戏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实际上是一个数学游戏。当任何一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个位数字相互消去了。所以实际上是十位数字的10倍减去它的一倍,必然是十位数字的9倍,也就是说所得的数肯定是9的倍数。证明:设一个两位数十位是X,个位是Y,则此两位数为10X+Y,十位数与个位数之和为X+Y,那么(10X+Y)(X+Y)=9X。故此数必是9的倍数。所以游戏的图表中,只要将所有9的倍数的对应的图片都放成同一张,那么水晶球只需要显示一个图案就可能了。类似的数字游戏是很多的,往往使用的数学知识也不复杂。只要遇到之后多分析,多思考,你也会发现这些游戏的小秘密。戏说颠倒浙江有两个县,一个是观钱塘潮的胜地海宁,另一个则是距离它不远的宁海。它们名称中的两个汉字正好互相颠倒!这种现象在外国地名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其实中国这种现象还不是个别的,比如西安安西(甘肃西部),武宁(江西)宁武(山西),子长(陕西)长子(山西),丰南(河北)南丰(江西,有特产南丰蜜桔)。在我国几千个县里,类似这样的例子还不少。不少书法爱好者知道汉字里有“颠倒十三太保”的说法。原来,有13个常用字,把它们上下颠倒过来看,仍然是一个汉字,有些甚至和原来的字一模一样。这13个字就是:一,十,中,田,王,由,甲,口,日,士,干,非,車。它们的形状是完全对称的。当然如果你把“車”写成简体的“车”,一颠倒,就不是什么字了。由此联想到现在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其中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上下颠倒后保持原状的,它们是:0,1,8。第二类是上下颠倒后互相转换的,例如:6和9。第三类是颠倒后,面目全非的,例如2,3,4,5,7。另外,许多画家对颠倒头像也十分感兴趣,常有名作问世。下面是一个愁眉苦脸的男人,大概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不过你不用替他着急,只要把图形颠倒过来一看,他又变得眉开眼笑了。与颠倒图形相比,转成直角的风景或动物插图更难构思。下面的另一幅图片就是一幅名作,叫“鸭变兔”。你把图片顺时针转90看看?数学与音乐 音乐是心灵和情感在声音方面的外化,数学是客观事物高度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产物。那么,“多情”的音乐与“冷酷”的数学也有关系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音乐与数学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孔子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指音乐,“数”指数学。即孔子就已经把音乐与数学并列在一起。我国的七弦琴(即古琴)取弦长l、7/8、5/6、4/5、3/4、2/3、3/5、1/2、2/5、1/3、1/4、1/5、1/6、1/8得所谓的13个徽位,含纯率的1度至22度,非常自然,是很理想的弦乐器。我国著名古琴家查阜西早就指出,要学好古琴,必须对数学有一定素养。著名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很注意乐谱的数学规则、形式和结构,有位研究肖邦的专家称肖邦的乐谱“具有乐谱语言的数学特征”。数学的抽象美,音乐的艺术美,经受了岁月的考验,相互的渗透。如今,有了数学分析和电脑的显示技术,眼睛也可辨别音律,成就是多么激动人心啊!对音乐美更深的奥秘至今还缺乏更合适的数学工具加以探究,还有待于音乐家和数学家今后的合作和努力。十五的诀窍当一个农村集市开张时,除了耕牛,所有的人都很兴奋。今年,王财主开办了一个叫“十五”的新游戏,他说:“村民们请留步,游戏的规则非常简单。我们只是把硬币放在这些1至9的数字上,谁先放都无所谓。你们放铜币,我放银币。谁先放了三个相加等于15的不同数字,谁就可得到案子上所有的钱。”让我们看一个典型的玩法。一位妇人先把一枚铜币放在7上。由于7已被放上,其他人就不能再放了。对其它数字也是如此。王财主把一枚银币放在8上。妇人下一次将把铜币放在2上,这样再放一次6,三个数字相加为15,就可以赢了。但王财主把一枚银币放在6上,破坏了她的打算。下一次他放在1上就可以赢了。妇人看出了这一威胁,先把一枚铜币放在1上破坏王财主的赢势。王财主将下一枚银币放在4上时暗自得意。妇人看到他下一次放在5上就会赢,还得再破坏他。于是她把铜币放在5上。但王财主放在3上也赢了。因为8+4+3=15。可怜的妇人输掉了4个硬币。镇长先生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意思。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断定王财主利用了一种秘密系统,使他不可能输,除非他想输。解决此游戏的诀窍在于认识到这在数学上等同于划井游戏。为欣赏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