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水再生及再利用研讨会论文相关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七届水再生及再利用研讨会论文相关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七届水再生及再利用研讨会论文相关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七届水再生及再利用研讨会论文相关注意事项.doc_第4页
第七届水再生及再利用研讨会论文相关注意事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屆水再生及再利用研討會論文相關注意事項:1. 論文全文頁數以不超過十二頁為準2. 論文全文格式請參照水再生及再利用網站:.tw/reuse7/3. 請於民國91年8月15日前以E-mail 或郵寄論文全文至台北縣淡水鎮英專路151號 淡江大學 水資源及環境工程系 康世芳 教授4.論文全文範例如下頁所示10 染整工業21世紀水處理技術需求 (題目16號字) 康世芳 (作者14號字) 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系教授 (12號字) 摘要 (14號字) 本文12號字,間距1.5倍 企業永續發展為國際趨,。經濟部技術處為協助傳統產業永續發展,於89年8月開始規劃染整業永續業產環保科技研究發展,本文乃參考此規劃、國內外研究與應用發展趨勢,針對今後染整業於達成87年放流水標準及水回收再利用處理技術需求,提供染整業界參考。染整工業同業公會於88年6月調查,仍有約40%染整業者未能達87年放流水標準,染整業可採用低污泥發生量或高效率生物處理技術如為BIO-NET(生物網)、生物活性碳與生物薄膜(Bio-membrane)技術,以降低去除COD處理成本。為因應國內今後徵收水權費與廢(污)水排放費、工業用水水資源不足與調整合理水價等措施,應早日檢討並規劃水回收再利用,染整業放流水導電度高達4000s/cm,須使用RO薄膜去除導電度,且以地下水與放流水混合再處理之成本約9-14元/M3。一、前言 染整工業為紡織工業上中下游產業體系中,提高加工織物的關鍵產業,為大量用水型產業,充足的水量與良好的水質,對染整業產品良窳影響甚鉅。染整製程因使用高溫水、多種染料與化學助劑,廢水特性含高溫、高色度及生物難分解COD,廢水處理必須併用生物與物化處理,以降低廢水中的BOD、COD與色度。現行染整業放流水標準BOD、COD、SS及色度限值分別為30 mg/L、100 mg/L、30 mg/L及ADMI值550單位(3波長法),依染整工業同業公會於88年6月調查,仍有約40%染整業者未能達87年放流水標準(康, 1999)。 此外,近年來國內水庫興建受阻,產業用水可能面臨水資源不足問題,經濟部水資源局積極推動工業用水回收再利用技術,期於民國100年工業用水回收率達65%。同時為因應國際經貿及環保條件之議題,企業永續發展為國際趨勢。經濟部技術處為協助傳統產業永續發展,於89年8月開始規劃染整業永續業產環保科技研究發展,除環境化設計與清潔生產技術外,染整業於妥善處理技術及資源回收分別提出 (1)低污泥發生量之生物處理技術研究/推廣、及(2)回收水應用於各染色整程之研究。本文乃參考此規劃需求、國內外研究與應用發展趨勢,針對今後染整業於達成87年放流水標準及水回收再利用處理技術需求,提供染整業界參考。二、染整業達成87年放流水標準之處理技術 染整業屬代工訂單生產,工廠產品依客戶訂單,季節變化及市場流行等需要,組合各種不同製程單元以配合客戶訂單,因此染整廢水特性依工廠生產時之使用製程單元而變。染整工業同業公會將染整廠依其生產製程概分為5大類,即1針織布浸染、2紗線染色含短筒紗染整及絲紗染整、3短織梭織布染整、4長織梭織布染整及5印花染整等,其中以前2項之污染度較低,其原水COD大都低於800 mg/L以下,放流水可達87年標準;相對地後三者之原水COD1000-2000 mg/L,目前放流水仍不易達到87年放流水標準。染整廢水特性具高溫、高pH、高色度及含生物難分解性COD,故一般染整廠採用化學混凝併生物處理,其中生物單元採用活性污泥或接觸曝氣法,染整廠有些將化學混凝與加壓浮除置於生物單元之前。依染整公會於民國88年6月調查51家染整廠廢水處理現,約65%染整廠採用化學混凝及生物處理(包括活性污泥或接觸曝氣法),約35%染整廠則於化學混凝及生物處理再增設過濾或化學氧化法處理單元,化學氧化法是添加漂白水或脫色劑,但大多數廠商採用漂白水為主(康, 1999)。 為符合87年放流水標準,染整廠曾評估多種高級處理技術,其中以活性碳吸附技術佔多數(8家),其次為Fenton及電凝法各佔5家,臭氧處理佔4家,亦有部份廠商決定投資活性碳吸附、高壓生物氧化法、純氧曝氣法、電凝等高級處理,以達87年放流水標準。此外,國內工研院化工所與能資所自行研發之高效率生物處理技術分別為BIO-NET(生物網)及生物活性碳,為降低COD之處理成本皆較物化處理便宜。染整業亦面臨廠房用地面積不足問題,生物薄膜(Bio-membrane)因可提高生物槽內生物汙泥濃度與省略生物終沉,值得染整業使用此項技術。三、染整業水回收再利用技術1 水回收再利用技術(12號字)染整業屬於大量用水型工業,為了因應水資源不足、水價調整、徵收水權費與廢(污)水排放費等相關政策實施,染整廠需考慮相關的放流水回收再利用技術。染整業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處理技術必須組合不同的處理程序,以去除有機物與無機鹽類(導電度或溶解性固體物)(Vendervivere et al., 1998; Ciardelli and Ranieri, 1998)。放流水有機物去除技術須考慮是否有衍生廢棄物(如化學污泥或廢粒狀活性碳)及增加水中導電度等影響,而降低放流水中有機物之高級處理技術包括高級氧化程序(Fenton、H2O2/UV及臭氧氧化等)及粒狀活性碳吸附(GAC)等。染整業放流水回收再利用之程序組合包括: 化學混凝、過濾與RO薄膜之程序組合(林等,1999)、Fenton與離子交換樹脂 (Lin and Cheng, 1997) 、GAC吸附與逆滲透薄膜(RO)(Rozzi et al., 1999)、臭氧與GAC程序組合(Bergna et al., 1998)等方式。上述程序組合中,可知化學混凝、Fenton、粒狀活性碳吸附及臭氧氧化等程序皆以去除有機物及色度為主,對無機鹽類去除不易,必須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及薄膜程序。2薄膜分離程序於染整業廢水之應用 Henrik等人以混凝沉澱、活性碳吸附及薄膜過濾(UF、NF及RO)等技術,對於染棉反應性染色廢水進行回收再利用之研究結果顯示,化學混凝及活性碳吸附在整個反應過程主要去除有機物,對鹽類去除效果以RO較NF膜佳,鹽類去除率為80%。 義大利Como省為紡織染整業重鎮,染整廠廢水與家庭都市污水混合,經二級生物活性污泥處理後予以放流。Rozzi等人以此生物出流水為對象,採用模型廠探討混凝沉澱、多層濾料過濾、活性碳吸附與薄膜程序(MF,NF與RO)等單元不同組合方式,對去除放流水中COD與導電度之效果,以檢討放流水回收再利用於染整廠。研究結果顯示活性碳吸附、混凝沉澱主要目的為去除COD,對導電度沒有去除效果。MF可為NF或RO薄膜之前處理單元,以降低NF或RO之膠體阻塞之負荷,且配合多元氯化鋁混凝前處理亦可避免MF膜積垢發生。RO對COD與導電度去除率可達94-95%及83-93%,相對地NF則為41%及69%,故放流水回收再利用目標水質對導電度要求較嚴格時,則薄膜程序需採用RO膜。此外,NF與RO膜要求水回收再利用率愈高時,則濃縮高濃度含鹽類廢液濃度愈高,回收再利用率高達40%時,則須考慮濃縮廢液處理問題(Rozzi et al.,1999)。 Vandevivere等人分別對於義大利Como省及比利時境內的兩家染整廢水處理及回收再利用技術進行研究,處理流程分別組合不同處理單元,其流程圖如圖1所示;另以模型廠規模(砂濾MFNF/RO)進行廢水回收再利用研究。各處理技術評估如表1所示,結果顯示染整業放流水回收再利用技術必須結合不同處理單元,以去除有機物及無機鹽類,並符合回收再利水質用標準(Vandevivere et al., 1998)。表1 染整放流水處理技術評估(Vandevivere et al., 1998)程序適用階段使用狀況性能限制FentonOxidation前處理(Pre-treatment)Several full-scale inS.Africa完全脫色、成本及操作費用低-Filtration主要/後續處理Extensive use inS.Africa性能高、水、鹽類及熱能回收再利用濃縮廢液處理與處置BiodegradationActivated sludge主要處理(Main-treatment)WidelyUsed去除部分的氮及CODCOD、N及色度殘餘高Coagulation/Flocculation前/主要/後續處理Extensive use完全脫色及水的回收再利用污泥處理與處置O3後續處理Full-scale完全脫色及水的回收再利用費用高、乙醛產生Sorption(carbon)後續處理(Post-treatment)Laboratory or Full-Scale水的回收再利用廢棄及再生費用高回收.活性碳薄膜RO RO/NF/UF/MFO3.砂濾.混凝土化混生物-Oxid.A放流水 回收收.O3砂濾生物混凝B放流水 A放流水: Alto Lura WWTP in Como (Italy)B 放流水: Levis Strauss WWTP in Werbik (Belgium)圖1 染整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處理流程(Vandevivere et al., 1998)。 綜合上述學者探討染整業放流水回收再利用之研究結果,得知回收再利用程序須搭配組合多種處理單元,且必須考慮COD與導電度之去除,其中導電度的去除以RO薄膜最為適用,且去除多寡則會影響到RO膜操作成本。四、 國內染整業放流水導電度與硬度1 放流水導電度與TDS相關性 國內染整業放流水水質調查資料以COD、BOD、SS及色度為主,相對地,水回收再利用相關之導電度與硬度等無機鹽類之背景資料相關欠缺。筆者89年3-6月調查染整業放流水導電度89組資料與TDS 40組資料如圖2所示,40組TDS範圍為1240-2445 mg/l,平均值為2110 mg/l(康,2000)。導電度除一個水樣為2640s/cm低於3200s/cm,其餘水樣導電度變化範圍為3200-5000s/cm,顯示放流水中殘留許多陰陽離子性無機鹽類。其他學者調查染整業放流水導電度4500s/cm(Lin and Chen, 1997),3600-3900s/cm (Ciardelli and Ranieri;1998),這些結果與本研究就結果相似。前述染整製程用水無論以地下水、自來水或河川水為水源,經工廠製程用水離子交換降低導電度,國內染整業製程用水內控限值如表2所示,導電度限制300-700s/cm,但染整業放流水導電度卻增加至3200-5000s/cm,此乃因染整製程添加許多染料、助劑等化學藥劑含鹽類增加水中導電度,且廢水處理採用化學混凝與生物處理皆無法去除導電度。前述染整業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處理技術,欲有效降低放流水導電度則必須依賴梨子交換薄膜或RO膜單元,為減低放流水中導電度濃度,染整業必須從製程著手檢討減少導電度之生產管理。水中TDS主要成分無機鹽類,因此TDS與導電度皆可作為水中無機鹽類總濃度之水質參數。TDS與導電度在分析上所需時間分別為3-4小時與3-5分鐘,TDS無法用於直接監測水質, TDS與導電度兩者關係(TDS = 0.63 導電度399),相關係數R2=0.71,具良好相關性。表2 國內染整業地下水水質範圍與製程用水水質內控限值(康,2000)項目(單位)地下水製程用水硬度(mg/L as CaCO3)105-5003-50鐵(mg/L)0.07-50.05-0.3錳(mg/L)0.036-0.240.05-0.1導電度(s/cm)400-1600300-700色度(ADMI)100-2504-20COD(mg/L)10-50102 放流水硬度 水中硬度主要成分為鈣、鎂離子與水中鹼度成分形成碳酸鈣或碳酸鎂,水中硬度太高主要影響工廠鍋爐安全性及燃燒效率,因染整製程須使用熱水與熱蒸氣,經由鍋爐加熱軟水產生。圖3所示放流水61組水樣顯示硬度範圍25-64.6 mg/L as CaCO3(平均為47.4 mg/L as CaCO3)。自來水依水中硬度含量150-300以上,75-150及75以下mg/L as CaCO3,將水區分為硬水、中度硬水及軟水,可知染整業放流水所含硬度大都為軟水,意味著染整製程使用各種化學藥劑含鈣、鎂成分少,故染整業放流水硬度含量少屬軟水,但欲符合鍋爐用水仍須進一步軟化處理。軟化處理可使用離子交換樹脂與薄膜,薄膜程序UF與NF膜雖可有效去除硬度但對導電度去除率低於20%以下;相反地,RO膜則可以同時去除導電度與硬度(Henrik et al., 1996)。3、水回收再利用處理成本估算 染整業水回收再利用時,必須降低放流水中殘留之有機物(COD或色度)及無機鹽類(導電度、硬度),回收再利用處理方式可(1)組合高級處理與RO薄膜程序處理放流水,及(2)以地下水與放流水混合再經RO薄膜程序處理,為確保製程用水水質穩定性,處理後之水則回到地下水儲槽,經製程用水處理。高級處理程序僅能去除COD無法去除導電度,且去除COD成本約10-25元/M3,RO薄膜程序去除導電度95%以上之成本約9-14元/M3。因此,以地下水與放流水混合再經RO膜處理至導電度300 s/cm,處理成本僅需考慮RO膜費用,若直接處理放流水則成本須20元/M3以上,且高級處理程序去除COD費用佔約50%。500 m3/日與1440 m3/日處理量之RO膜處理成本估算如表3所示,每m3處理成本分別為9.56元/ m3與8.40元/ m3,故染整業放流水回收再利用時,可考慮採地下水與放流水混合方式,以減輕回收再利用處理成本(康,2000)。表3 RO處理地下水與放流水混合液(1:1)之成本分析處理量500 m3/日1440 m3/日設置成本(元)2,800,0007,400,000藥品費用(元/ m3)1.031.03電力費用(元/ m3)1.921.33材料更換費(元/ m3)0.870.87維修折舊費(元/ m3)0.770.7總處理費用(元/ m3)7.656.7580%回收率總處理費用(元/ m3)9.568.4五、結論與建議 近二年來染整業經營環境陷入瓶頸,環保課題如嚴格的87年放流水標準、事業廢棄物處理/處置委託與費用高漲與徵收廢(污)水排放費,水資源政策相關之工業用水水資源不足、調整合理水價徵收水權費,使染整業必須努力達成87年放流水標準外,亦須依染整廠自身條件早日評估水回收再利用之經濟性。染整廠可檢討由製程線上水回收再利用,如此可避免處理成分複雜的放流水及高處理成本。此外,低污泥發生量或高效率生物處理技術如BIO-NET(生物網)、生物活性碳與生物薄膜(Bio-membrane)等值得染整業使用。放流水回收再利用可採與地下水混合後,再以RO膜程序去除導電度。六、參考文獻1.Bergna G., Bianchi R. and Malpei F. (1998) GAC Adsorption of Ozonated Secondary Textile Effluents for Water Industrial Reuse, in Proceedings of Advanced Wastewater Treatment, Recy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