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启蒙时期文学(17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2010-01-11 21:14 第四个阶段,启蒙时期文学(17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 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政权,英国从此进入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时期。18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成为时尚。新古典主义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18世纪英国散文出现繁荣,散文风格基本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之上。理查德斯梯尔(Richard Steele, 1672-1729)与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 1672-1719)创办闲谈者(Tatler)与观察者(Spectator)刊物,发表了许多以当时社会风俗、日常生活、文学趣味等为题材的文章,他们清新秀雅、轻捷流畅的文体成为后人模仿的典范。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讽刺散文作家,他的文风纯朴平易而有力。斯威夫特的杰作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极具魅力的儿童故事,同时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作者通过对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等虚构国度的描写,以理性为尺度,极其尖锐地讽刺和抨击了英国社会各领域的黑暗和罪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1709-1784)是18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巨擘,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The Preface to Shakespeare)和诗人传(Lives of the Poets)是他对文学批评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从常识出发,在某些方面突破了新古典主义的框框,不乏真知灼见。约翰逊的散文风格自成一家,集拉丁散文的典雅、气势与英语散文的雄健、朴素于一体。约翰逊在英语词典编纂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他克服重重困难,一人独自编纂英语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历时七年得以完成,这是英语史上第一部也是随后一百年间英国唯一的标准辞书。约翰逊青史留名,也得益于詹姆斯鲍斯韦尔(James Boswell, 1740-1795)为他写的传记约翰逊传(The Life of Samuel Johson ),该书逼真地再现了约翰逊的神态容貌及人格力量,标志着现代传记的开端。 18世纪被称为“散文世纪”的另一个原因是小说的兴起。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的鲁滨孙漂流记(Robinson Crusoe)采用写实的手法,描写主人公在孤岛上的生活,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开拓者和殖民主义者形象,具有时代精神。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创始之作,为笛福赢得“英国小说之父”的称号。笛福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摩尔弗兰德斯(Moll Flanders)叙述女主人公摩尔在英国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和小偷的经历。现实主义小说在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 1707-1754)的笔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他的汤姆琼斯(Tom Jones)故事在乡村、路途及伦敦三个不同背景下展开,向读者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风貌的全景图。小说以代表自然本性的汤姆与代表理智、智慧的索菲娅终成眷属结尾,表达了感情要受理性节制的思想。全书共十八卷,每卷都以作者对小说艺术的讨论开始,表现出菲尔丁对小说创作的一种理论上的自觉意识。与菲尔丁同时代的塞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采用书信体创作了帕米拉(Pamela)、克拉丽莎(Clarissa Harlowe)。他将视角投入年轻女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心理刻画淋漓尽致,令读者潸然泪下。托比亚斯斯摩莱特(Tobias Smollett, 1721-1771)是18世纪中叶颇具特色的小说家。他的蓝登传(The Adventures of Roderick Random)继承欧洲流浪汉小说传统,布局松散,是一连串发展迅速、好恶交替、变化急剧的冒险经历的组合。劳伦斯斯特恩(Lawrence Sterne, 1713-1768)的项狄传(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 )打破传统小说叙述模式,写法奇特。小说各章长短不一,有的甚至是空白。书中充满长篇议论和插话,并出现乐谱、星号、省略号等。斯特恩对小说形式的实验引起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的注意,项狄传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典型的小说”。评论家指出20世纪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可以追溯到这部奇异的小说。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许多作家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给大自然和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破坏发出悲哀的感叹,以大自然和情感为主题的感伤主义作品一度流行。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Oliver Goldsmith, 1730-1774)的长诗荒村(The Deserted Village)是感伤主义诗歌的杰作。他的世界公民(The Citizen of the World)原名为中国人信札(Chinese Letters),虚构了一个在伦敦游历的中国河南人李安济(Lien Chi Altangi),把他在伦敦的所见所闻写成书信寄回北京礼部官员,以中国人的眼光对英国的政治、司法、宗教、道德、社会风尚进行批评。詹姆斯汤姆逊(James Thomson, 1700-1748)的四季歌(The Seasons)、威廉柯林斯(William Collins, 1721-1759)的黄昏颂(Ode to Evening)、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1716-1771)的墓园哀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表达诗人对时代纷乱状态的厌恶和对“自然简朴安排”的向往,吐露了他们的内心感受。英国诗歌开始逐渐摆脱新古典主义的束缚,理性的优势地位为感情或感受所代替。启蒙运动一部分的启蒙文学,在思想上以“理性崇拜”为核心,主张崇拜“自然理性”,反对君主王权。体现在文学上,基本都表现出崇尚个人自由、崇尚回归自然、宣传开明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主张发展工商业、自由的经济竞争等等。17世纪的法国式古典主义文学在启蒙运动中仍占有一定地位,但并未产生伟大的作品。尽管许多文学家仍借用古典主义的形式进行创作。整体上看,启蒙文学中的反王权、反教会思想和文艺复兴文学有些相似,但更加激进。由于根植于启蒙运动的土壤之中,启蒙文学具有更加强烈的哲学思辨特征和政治经济学底蕴。启蒙文学不追求崇高的风格,多半以来自市民阶层的平民为主要人物,在体裁上也不仅仅局限于诗歌和戏剧,而是广泛采用各种体裁,其中尤以小说最为发达,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繁荣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欧洲文学的“诗体时代”向“散文体时代”的过渡就是在启蒙文学阶段完成的。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La novela picaresca)又称“饥饿史诗”或“消极抗议文学”。16世纪在西班牙开始流行的多以流浪汉为主人公,以他们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这类小说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并通过城市平民的眼光对各阶层人物加以讽刺。16世纪中叶,随着美洲殖民地的建立,西班牙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对外贸易十分兴旺,致使大批本国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沦为无业游民。加之社会上冒险之风日盛,流浪汉遂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流浪汉小说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1554年,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Lazarillo de Tormes,全名La vida de Lazarillo de Tormes y de sus fortunas y adversidades,汉译小癞子)开了流浪汉小说的先河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由于家庭不幸,不得不给一个瞎子引路,从此开始流浪生涯。为了生存,小拉撒路先后换过不少主人,历尽世态炎凉。作者通过小癞子的生活遭遇,揭露封建社会中僧侣教士的贪婪自私、道德败坏与贵族绅士的虚伪无聊和假充阔气。小癞子从一个贫苦儿童经过生活的磨练最后成为一个老练狡猾的骗子手的过程,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此后陆续出版的流浪汉小说有M阿莱曼(Mateo Alemn y de Enero)的古斯曼德阿尔发拉切(Guzmn de Alfarache)、乌维达(Francisco Lpez de Úbeda)的流浪女胡斯蒂娜(La pcara Justina,全名Libro de entretenimiento de la pcara Justina)、克维多(Francisco Gomez de Quevedo y Villegas)的骗子外传(Vida del Buscn,全名Historia de la vida del Buscn, llamado Don Pablos, ejemplo de vagamundos y espejo de tacaños)等。流浪汉小说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一种新文学体裁,它是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小说。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西班牙文坛上流行着一种独特的小说。它的主人公大多是出身贫寒,有的是孤儿、私生子,童年、少年生活往往不幸,早年一般保持了天真可爱、富于同情心等品格。但当他们一旦脱离家庭、投入社会的怀抱,就感到无法适应,干是为了活命、求得生存,不得不学着去阿谀、钻营、撒谎、诈骗,他们中的不少人终于被社会同化,成为堕落者或狡诈无耻之徒。作品通常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写他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他们的消极反抗情绪。作品借主人公之口,抨击时政,指陈流弊,言语竭尽嘲讽夸张之能事,使读者在忍俊不禁之余,慨叹世道的不平和人生的艰辛。小说中的流浪汉都是动乱社会的特殊产物,他们是在不断解决与周围环境所产生的矛盾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从而适应社会,求得个人的发展的;他们没有什么明确的道德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常常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在紧要关头,他们往往见机行事,依靠自己的智谋求生存;他们总是以欺骗、偷窃等手段混日子或干些恶作剧,以发泄私愤。所以,这种文学体裁也称为“消极抗议文学”。在题材上,它与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有相似之处,以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为中心,并且从城市下层人民的视角观察与分析社会。它往往采取第一人称,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以人物流浪史的方式构建小说,用幽默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人的生活风貌。它较为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但主人公属于性格通常没有发展。比较典型的流浪汉小说尤其是长篇一般都写出主人公在社会上如何适应、也即由清变浊的过程。代表作- 小癞子流浪汉小说-历史起源 西班牙流浪汉小说16、17世纪在西班牙流行的以流浪者的生活及遭遇为题材的小说,它对西班牙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都有一定的影响。 16世纪中叶,西班牙经济开始衰落,人民群众日益穷困,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沦为无业游民,商业经济上升到比较重要的地位,社会上冒险的风气盛行。流浪汉小说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状况下产生的。 最早的流浪汉小说小癞子,全名为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 ,刊于一五五四年,作者不明。小说以主人公小癞子的自述方式表达。他出身贫困,从小供人驱使,相继给刻薄的瞎子领路,为吝啬的教士服役,替穷绅士行乞,最后靠不义之财,过着富裕的生活。在欧洲文学史上,一般将这部作品称为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流浪汉小说的内容大多是主人公自述一生种种不幸的遭遇,借以反映当时严峻的社会现实,抨击没落中的贵族阶级和教士,讽刺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观念,使读者在忍俊不禁之余,慨叹世道的不平和人生的艰辛。小说中的流浪汉都笃信“天命”,以欺骗、偷窃等手段求生或进行恶作剧,以发泄私愤,不能进行积极的反抗,所以这种小说也被称为“饥饿史诗”或“消极抗议的文学”。但其中有不少作品因大胆暴露贵族和教会的丑恶而遭到宗教裁判所的查禁和删改。 流浪汉小说-发展 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的一些特点,早在中世纪的某些作品如真爱诗集 、 塞莱斯蒂娜中即已有所映。它的代表作首推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1554,中译本名小癞子),作者不明。 以后陆续出版的古斯曼德阿尔法拉切的生平 (2卷,15991605),作者为马特奥阿莱曼(15471614) ;流浪女胡斯蒂娜(1605),作者为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德乌维达;还有其他作品,在题材和手法上都相类似。 由于流浪汉小说受到欢迎,有些著名的作家也创作这种作品。克维多曾写流浪汉的榜样,无赖们的借鉴,骗子堂巴勃罗斯的生平(1603);塞万提斯也写了林高奈特与戈尔达迪略,收在训诫小说中。17世纪下半叶以后,这种小说已经衰落,但在加尔多斯、阿拉尔孔、巴罗哈、帕拉西奥巴尔德斯、巴列因克兰等人的作品中,仍出现流浪汉的形象。 特点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一般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的流浪为线索,人物性格比较突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广阔的社会环境描写交织在一起,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但是主人公的性格没有发展,情节和情节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对于以后欧洲小说的发展,特别在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方法上,有过深远的影响。 它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用下层人民的眼光去观察和讽刺一些社会现象。主人公常是失业者,靠个人机智谋求生存,抵抗压迫。他们没有什么道德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往往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这种小说和中古市民文学有相通之处。西班牙城市发达较晚,流浪汉小说就是城市发达后的产物。这种小说所反映的正是当时西班牙骑士传奇作家所不屑于反映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成分。代表作品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 流浪汉小说-社会影响 小癞子16世纪中叶,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道德日趋衰微,超尘绝俗的骑士文学和田园传奇在当时的文坛上泛滥成灾。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流浪汉小说如异峰突起,它以一种崭新的叙事结构形式,展现出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画幅尤其是社会底层人物的喜怒哀乐,不仅在当时的作家和读者心海里刮起了一阵阵奇妙的文学旋风,而且给后世文学(特别是欧美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词源上说,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术语,英语picaresquenovel(流浪汉小说)中的关键词picaresque(流浪汉的)是从西班牙语picaresca移译而来,他的西班牙语名词形式是picaro,意即“违法者”、“无赖”或“恶棍”。由于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影响,picaro这个词很快被欧洲各国移译成自己的语言,例如它的英译通常是rogue、knave、sharper(流浪汉、恶棍、骗子),法语则译为gueux、voleur(乞丐、窃贼),德语译成Schelm、Abenteurer(淘气鬼、冒险者),译成意大利语则是pitocco、furbone(漂泊者、流浪汉),等等。正是从picaro这个词的基本含义出发,在外国学术界,有人将流浪汉小说称为“骗子小说”。根据库顿的定义,流浪汉小说是指“以流浪汉为主角的叙事作品。小说通过描述流浪汉的遭遇来讽刺当时的社会。”20世纪以降,由于流浪汉小说的基本特征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体认,这一文学术语常常被用来指称“第一人称叙事体视角、插曲式结构、开放式结尾的描写流浪汉遭遇的叙事作品”。在中国,有人曾经将流浪汉小说称为“恶棍小说”或“恶棍罗曼司”。而翻译与研究流浪汉小说并且取得了卓越成就的杨绛先生则这样界定:“按照一般文论的说法,流浪汉小说都是流浪汉自述的故事。流浪汉故事如果由第三人叙说,就不是流浪汉小说。自述的故事如果主角不是流浪汉,当然也不是流浪汉小说。”此外,流浪汉小说的结构特征是“由一个主角来贯穿杂凑的情节”。这里,杨绛先生要强调狭义上的流浪汉小说必须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形式和插曲式结构,也必须采用一个真正的流浪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而“历险性或奇遇性的小说尽管主角不是流浪汉,体裁也不是自述体,只因为杂凑的情节由主角来统一,这类小说也泛称为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精神价值 局外人在历代欧美流浪汉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流浪汉形象。欧美学者在研究流浪汉小说时,除了关注小说的叙事方式与结构特征之外,往往还要强调作品中必须有一个真正的流浪汉。例如,美国著名的流浪汉文学研究专家纪昂就坚持这一观点。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流浪汉呢?简而言之,流浪汉最初是西班牙社会上广大的破产者变成的无业游民,他们出身微贱,从童年时代起就尝尽饥寒交迫的苦味。流浪汉没有固定家产和职业,到处受到欺骗和歧视,为了求得生存,只好轮换地给一些主人当佣仆,同时也以狡诈的手段在社会上索取钱财。初出茅庐时,他们往往吃亏上当,后来逐渐学会在尔虞我诈的恶劣环境中欺骗他人。他们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可奈何,想出人头地而又玩世不恭。虽然偶尔也能发财致富,甚至成为社会上的头面人物,但他们不得不为此付出极大的精神代价。无穷无尽的流浪使他们到处都能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但他们并不想作出积极的反抗,而是采取了以恶抗恶的消极的生存方式。他们的命运浸染着浓重的悲剧色彩,脚下没有一条能够真正通向光明和幸福的路。从艺术上看,一个典型的流浪汉其实是一个复合型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那些频繁出现在欧美不同时代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一个小丑、一个流浪诗人、一个无赖、一个土匪、一个浪子、一个小偷、一个暴徒、一个拦路强盗、一个乞丐、一个漂泊者,或者像莎士比亚笔下福斯塔夫式的一个撒谎者、一个吹牛大王、一个好心人、一个懦夫、一个机智的人、一个伪君子、一个道德哲学家、一个喜欢夸张的雄辩家,加上纪昂所说的文艺复兴时代流浪汉的三大先驱漫游者、穷人与骗子都为最初或后来的流浪汉形象提供了艺术原料。也就是说,一个典型的流浪汉形象,往往融合着上述各种人物形象的艺术基因。流浪汉是多少带有一些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形象。他的喜剧性表现在行为方面,而他的悲剧性则表现在命运方面。流浪汉的言语行动常常是机智幽默的,富有喜剧色彩,但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出身寒微、地位卑贱、力量薄弱,加上他常常采取以恶抗恶的生存方式,所以他忍受了许多屈辱,经历了许多失败。有的流浪汉偶尔或最后在物质生活方面获得了一点胜利,但只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那不过是暂时的甚至是虚妄的胜利。小癞子最后依傍圣瓦尔铎的大神父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娶了大神父的女佣为妻,但大家都知道他背负着难以启齿的屈辱(大神父与女佣长期私通),付出了惨重的精神代价;吉尔布拉斯依靠自己的机智与才干,曾经获得了高位与财富,但他却逐步滑向了堕落的泥淖,到头来还是失去了一切。不过,在整个流浪过程中,流浪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和他的坚持不懈的行动,犹如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巨石,带给读者的是极大的美学价值与精神价值。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与文学家加缪在他的哲学随笔西西弗斯神话里,对西西弗斯的绝望处境与奋斗精神作出了富有哲理的描述。他同情西西弗斯的不幸命运,更欣赏西西弗斯的精神品格:“我看到这个人下山,朝着他不知尽头的痛苦,脚步沉重而均匀。”“造成他的痛苦的明智同时也造就了他的胜利。”他敢于正视那块巨石,敢于把一次次滚下山的巨石再一次次推上山顶,这决不是表明了他的无奈与愚笨,而是表明了他对不幸命运的蔑视与反抗,同时也是对一种荒诞的生存状态的蔑视与反抗。所以,加缪说道:“征服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不过,这种幸福是一个冷漠的人在冷漠的世界体验到的幸福,等同于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在临刑前夜以发泄满腔怒火的方式向神甫表达的幸福感受:“现在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的确,流浪汉、局外人、西西弗斯在行为方式、命运际遇和精神品格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生活构成了一种“西西弗斯节奏”。也许正因为看到了流浪汉、局外人、西西弗斯之间的精神联系,美国学者刘易斯(RWBLewis)才在他的学术专著流浪汉的圣徒:当代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中,对加缪的哲学随笔西西弗斯神话 、小说局外人以及美国当代小说中的流浪汉形象先后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论述。告别西西弗斯在欧美学术界,的确有许多学者都对流浪汉形象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有的学者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也有一些学者对流浪汉形象的认识是片面、偏颇乃至错误的。就连纪昂这样的流浪汉文学研究大家的观点,常常也是有正有误,有瑜有瑕。例如他指出:“因为流浪汉是一个批评家和一个反叛者,所以他的叛逆态度包含着积极的精神价值。他的格言,正如考狄纳斯所强调的那样,主要是古代犬儒学派门徒的格言:自给自足和独立自主就是幸福状态,为此必须牺牲物质享受、财富、荣誉、地位和爱情。就像流浪汉一样,犬儒学派的门徒对家庭或家乡漠不关心,喜欢采取一种禁欲主义的生存方式。他像反对崇拜偶像并且热衷于现在的无赖一样,依靠经验主义解决自己的生活,从不信奉真理。”在这里,纪昂把流浪汉和古代犬儒学派门徒相提并论,说“流浪汉是一个批评家和一个反叛者,所以他的叛逆态度包含着积极的精神价值”,说流浪汉觉得“自给自足和独立自主就是幸福状态”,并且“依靠经验主义解决自己的生活,从不信奉真理”,这些见解都是中肯的。然而,纪昂断言流浪汉像犬儒学派的门徒一样,为了自己的信仰“必须牺牲物质享受、财富、荣誉、地位和爱情”,甚至“喜欢采取一种禁欲主义的生存方式”,这样的观点就有失公允,不符合绝大多数流浪汉小说中的实际描写。好在纪昂紧接着又作了这样的补充:“但流浪汉并未坚定不移地遵守这一古代的道德格言。假如他遵守了,那么他的生活就会更加单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能完全同意考狄纳斯的看法,他认为田园传奇的主人公和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同样体现了对邪恶社会的反抗,同样强调了回归自然16世纪人文主义者的自然主义。依这位批评家之见,流浪汉本该是社会中的自然人,只是被他感到毫无关系的社会群体所束缚。但流浪汉和牧羊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却是截然不同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受到迫在眉睫的饥饿的折磨。尽管他后来喜欢表现出哲学家的言谈举止,但他却不得不设法解决眼前的温饱问题由于这个缘故,流浪汉的行为是自相矛盾的。通过人物反抗社会价值而又追求同样的价值之间摇摆不定的举动,流浪汉小说表达了主人公的这种困境。古代犬儒学派的哲学主要是消极的,除了自由与平静之外,差不多所有的世俗价值都受到流浪汉哲学家的蔑视。”值得注意且饶有趣味的是,关于流浪汉那种复合型的人格要素,关于流浪汉行为与命运的“西西弗斯节奏”,关于流浪汉那种令人哀伤的“幸福”感及其“局外人”身份,在米勒、威克斯和纪昂等学者的著作中,同样可以看到上述的一些观点。英国学者蒂莫西G康普顿把米勒、威克斯和纪昂等人的见解综合在一起,总结出流浪汉形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一个单纯的主人公。纪昂指出:“每一部不折不扣的反映流浪汉生活的小说,都可以用一个单纯的名字来描述。”对于一部堪称真正流浪汉体的作品来说,一个单纯的反英雄的主人公的存在绝对是不可缺少的。(2)不同寻常的出身。“围绕着流浪汉进入大千世界的环境往往是不同寻常的,因此这些环境成为各种各样的征兆。”有些流浪汉出身于底层社会,他们从不了解母亲的身份,对父亲的身份更是缺乏认识。无论从字面意义上还是从比喻意义上来说,流浪汉差不多总是一个孤儿。他享受不到亲情,所以流浪汉一出生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杂乱无章和动荡不安的生活状态。(3)狡猾。流浪汉是“一个爱管闲事、蛮横无理、富有弹性、孤苦无依的人物形象,他苦心经营,不过是为了在其杂乱无章的生活场景里苟延残喘,但在人生的枯荣沉浮中,他也能对大千世界采取强有力的防守姿态。”纪昂指出,流浪汉“并非都恶棍化了骗子总是尽可能依靠他的机智生活,他的狡猾真的算不上什么罪过。诡计与欺骗只是他进攻的武器,而保持一种淡泊的快乐心情,这又是他防御的武器。”不管处境多么艰难,流浪汉总得千方百计地活下去。(4)千变万化的形态。最典型的流浪汉总是扮演若干不同的角色。他能给一系列主人当佣仆,或者头戴大量职业面具,身穿大量职业服装。“没有流浪汉不会扮演的角色。”就其适应性来讲,流浪汉的个性历来都不好清晰地界定。从悖论上说,在流浪汉逐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蜂产品加工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工合成晶体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按摩咨询接待服务方案
- 韩束网店营销策划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师考核
- 2025版司法局《刑事自诉案件反诉状》(空白模板)
- 玉米须茶营销方案策划
- 屋顶建筑垃圾转运方案设计
- 宿舍建筑方案设计图纸
- 城乡规划建筑方案设计
-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安全护理
- 2026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章-第54课时-专题强化:测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专项训练【含答案】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 售后索赔流程管理办法
- 2025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培养(气候与建筑)课件
- 幼儿园中国茶文化课件
- DB3205∕T 1105-2023 房屋安全鉴定服务规范
- 食堂燃气操作人员培训
- 2025年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报告-中国医学创新联盟
- 2025年6月黑吉辽蒙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
- 2023年宪法学习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