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doc_第1页
浅谈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doc_第2页
浅谈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doc_第3页
浅谈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doc_第4页
浅谈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郑 芳 【内容摘要】 苏青一生中有很多代表性的经典名作,从女性意识的历史渊源及精神实质、女性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失落、男权意识对女性解放的制约等三方面探讨苏青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作为人的本体价值和女性的本质特征,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女性的生存方式、情感世界和思想意识。苏青作品洞察细微的独到见解和强烈深刻的思想意识,开辟了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新视角,是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总结,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块辉煌的里程碑。【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主体意识 自我价值 依附女性意识,是相对男性意识的一种性别观念,指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我解放的认识和追求。它包括鲜明的主体意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严肃的平等意识。通过文学作品来体现女性意识是广大作家尤其是女作家的一种挖掘手段及表现形式。“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文本特点中最有价值之处是刻画了中国妇女的女性意识。“五四运动”的崛起,伴随着个性解放而来的女性解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构成了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鲜明主题,开始了女性从社会的整体意识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女作家们以独到的思维方式、观察角度和创作个性展示了中国女性意识的人生画卷。40年代涌现出的女作家苏青,以特殊的人生经历,真切的生命体验和不凡的学识,描绘出一个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从女性价值的失落,男权意识的制约等方面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意识。她的作品突出表现女性婚恋、家庭、生育、职业等涉及女性人生的命题,揭示了女性所处的时代、社会氛围对女性意识的影响。对女性的外部环境、女性的生存生活方式和女性的内心世界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反映出女性所处现实生活的本质和女性对自我意识的思索。苏青作为现代女性,勇敢地为实现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冲出女性“围城”,迈出寻求女性解放艰难的、蹒跚的、可喜的一步。苏青的小说、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其特殊的形式存在,在表现女性意识的自觉的同时,又流露出对传统的眷顾,反映了现代知识女性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人生中痛苦而真实的心灵路程,形象地记录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女性意识从觉醒到发展到逐渐成熟的人生历程,标志了女性文学主题从争做“人”到争做“女人”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一、关注女性人生,追溯女性意识的历史渊源及精神实质。女性意识在实现自身存在的觉醒与发展过程中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发展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现代历史繁杂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等因素,使现代女性文学中所表达的女性意识变得纷繁芜杂。20世纪30年代,由于“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及欧美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才从男性文化的压迫下觉醒过来,进行着女性文学的创作。冰心、丁玲等女作家的作品表达了婚姻自主,妇女解放的新思想,具有反对封建思想,追求合理人生的意义。但是中国现代女作家缺少创造女性文学的自觉,其思想意识没有走出男性文化的框架,不是真正的女性文学,在创作中运用传统的男性话语写作,有意无意地用男性中心的文化模式书写女性的生活方式。她们不是以一个女性作家的身份来关注女性,而是以探究者的身份来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她们的作品中探讨的女性问题与男性作家没有本质的区别,女性话语被压制在男性中心话语之下。苏青的女性话语,表现出独特的女人味,是对男性话语的反叛,是真正独立于男性话语的女性写作,真正认识自己是一个女人,做到了女人写自己。她的散文谈婚姻及其他、论红颜薄命、第十一等人等作品中,代表女性强烈呼吁男女平等。她追求的男女平等,要的是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家庭、事业和地位及其他方面的平等,在那个时代她提出的婚姻的本意是“给人保障,规定双方义务”,要“更有利于女人孩子”。这种思想境界也正是女性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是中国女性思想意识的又进一步升华。女性的解放,关键在于自身的解放。苏青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首先是通过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方式来加以体现的。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表现自我有了一种强烈的欲望,苏青选择了自传性的文体进行创作。她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取材,从身边的事实中取材。其代表作是自传体长篇小说结婚十年,作者以自己生活经历为蓝本,以当时社会为背景,描绘了女主人公苏怀青从结婚到离异的全过程。通过独特的家庭生活、夫妻生活、女性生活的叙说,展现了追求新生活的现代女性漫长而曲折的心路历程,对女性的人格、尊严、价值进行了独特的关注。得出了“生在这个世界中,嫁人也不好,不嫁人也不好,嫁人再离婚出走更不好,但是不走又不行,这是环境逼着她如此”。苏青把矛头直指向了以男权为中心的家庭及社会,以“我”为中心进行创作,女性话语在自传性作品中较真实地流露出来。苏青的文学创作总爱取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可是在半封建制度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她的生活路线自然比较狭窄,所见所闻及作品所反映了的只是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但是题材的狭窄并没有削弱她的思想深度和力度,反对封建礼教,弘扬女性个体解放仍是苏青文学创作的普遍主题,况且她的作品也不是以单纯的感受和体验形式来图解女性解放的思想意识。她的中篇小说歧途佳人、短篇小说集涛及散文集浣锦集等,大都是以写女性为主,探讨女性人生、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和社会生活等问题,尤其对女性生活的压抑和情感饥渴的描写刻画微妙而真实,大胆而含蓄。这是因为亲身经历引发的自觉的女性意识生逢乱世的女子,从女孩到妻子到母亲,从大小姐到少奶奶到职业妇女,字里行间充满着内心的焦虑呼喊与怨苦,非常能代表着普遍的中国女性的心态,体现了中国现代女性的思想意识,这是苏青创作中女性意识的根源。新时期的女性文学,由于传统与社会对女性的压抑,苏青和许多女作家一样,在相当多的作品中表现了女性矛盾挣扎的心态,创作的主旨因此暴露出时代的局限,或多或少隐含着女性自我认识的某种局限,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显而易见。对小说的创作苏青是“带着十二分的惋惜与同情之感来写完这篇结婚十年。希望普天下夫妇都能够互相迁就些,可过的还是马马虎虎过下去吧,看在孩子的份上,别在像本文中男女这般不幸。”“五四”时代的作家认识到封建礼教与传统势力对女性的严厉摧残,所以写女性都绕不开女性个体欲望情感和封建势力之间的对抗。从鲁迅到丁玲,他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解放对女性解放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关注点也逐渐由女性自身情感追求转向到以关注社会解放为已任,其创作也开始侧重于女性社会性的探讨。而苏青却独具慧眼,认为社会解放了,女性不一定随之解放,只有女性自身解放了,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自主自由。苏青的小说、散文描写了大量家庭琐事、风俗人情和女性生活,渗透她真实深切的生活体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再现了历史与自我双重负荷下女性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失落。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及平等意识贯穿于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容,体现了作者关注女性人生,并极力为女性解放寻求出路的一种伟大情怀。揭示了在“革命”和“解放”的那个大时代、大潮流的背景下,在男性思想意识占主导位置,女性作为第二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在生活体验中、时代的急风暴雨中应运而生。她的作品开拓了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天地,以人的本体价值聚集、评价女性的存在价值,提升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品位,提升了女性在家庭、社会和历史中的本体价值。二、刻画女性形象,体现现代女性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失落。苏青的作品从女性的本体价值塑造了女性形象,她描写的是做人与做女人、历史与自我双重压抑的中国女性。想做一个真正的女人,以忘掉自己是女人为代价做人,女人们在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的痛苦中挣扎。为了回避流言蜚语的袭身,为了传统的父母之命,为了道德上的自我欺瞒,为了家庭和孩子,为了对男人的失望或对男人的追求与报复,女人把自己的精神情感,自己的身体,自己天然合理的愿望,寄放在历史的舞台上作无谓的牺牲,以女人们共同的悲剧命运来体现作品中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及失落。苏青的小说结婚十年和续结婚十年,是她40年代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小说以细腻平实的笔触描绘了女主人公苏怀青从结婚到生女儿遭到歧视,从结婚成家到夫妻离异的全过程。从传统的家庭习俗和夫妻生活的角度展开艺术视野,在对生活琐碎事件的具体叙述中,将个人生命体验融入日常生活,把时代背景汇入作品内涵,让人感受到女性的心灵世界、情感态度和生存方式,再现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失落,揭示了女性的生命压抑,大胆地描写了包括女性在内的女性欲望,展示了一个一心追求新生活的时代女性的挣扎和无奈。小说中一幅幅封建传统生活方式的风俗画在作者的笔端流淌,交织成女性心灵受屈辱、受伤害的真实记录,字里行间渗透着淡淡的悲凉的女性生命品味。小说结婚十年的女主人公苏怀青是一个现代新女性,但她的深层意识却依然保留着某些传统女性精神负累,这就成为她寻求自身价值的自我精神羁绊。苏怀青渴求自由,渴望女性改变作为摆设和工具的地位,渴求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食其力的位置,以实现自身尊严和价值的生存空间与生存方式。在家庭生活捉襟见肘,丈夫又瞧不起她的情况下,她四处奔波自寻生路,最终选择向杂志社投稿,竟获得了稿费,这时她的心情有些“飘飘然了”。自此,她的写作生涯也开始了。与此同时在家里她还做起了一个“贤良的主妇”,所有的家务皆不用姨娘,“莫不躬亲为之”。但作为中国现代女性却又缺乏自我承担能力和独立精神,对家庭有着强烈的向心倾向,把婚姻看作最可靠的归宿和依靠,这既是女性的生理弱点,也源于中国女性的传统精神。小说中,当女主人公苏怀青为家庭经济琐事与丈夫发生争执,丈夫让她滚走,而他径自出走,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传统意识暴露无遗:“我从来没有这样痴心的等待过人,我恨自己啮着拇指,一面暗骂自己不识羞,少了个男人又有什么,他不是叫你自己挣饭吃吗?这种男人还要他有什么用?当然自己的理智的回答是一万个不需要他的,但总也不能让他整夜流浪在外面呀”作品中女主人公自我价值的寻求过程,不仅使人们看到落后社会、陈旧习俗、传统观念是妇女解放的阻力,而且同时使人感受到妇女解放所必需的女性深层意识觉醒的艰难与沉重。女主人公的最终寻求结果不得不付出失去婚姻的代价,对女性人生本体价值的这一寻求成为一场有始无终的无声抗争。而女性在家庭事业中两种角色的冲突,也使人们看到了女人面临着左右为难的尴尬处境,承受着多种角色的挤压和身心的磨难。由此看来,传统的束缚与自身的局限性,制约着女性寻求与选择的过程和结果。在苏青名作结婚十年中,这种压抑不是直接抒发,而是蕴涵在婚姻家庭生活的真实中。从主人公苏怀青出嫁到生育、逃难的经历,婚外情的纠葛,婆媳、姑嫂、夫妻的恩怨等方面勾勒出女性屈辱的生存状况。苏怀青这类女性的生活是压抑的,情感是寂寥的。女作家真实记录了新女性婚姻之后的迷茫、痛苦和失望,表现了疏离传统价值观念后找不到出路的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寂寞感受。续结婚十年中苏怀青离婚后潜心创作,获得较大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价值,但随之而来是却是空虚。在她的心中,情感上的成功比事业上的成就重要的多,她仍未能摆脱传统社会衡量女性的价值观。苏青笔下的女性虽没有面临显性的传统的专制压迫,但由于自我价值的失落,不能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就容易回归到传统女性的依附心理上去,追求女性个体解放是一纸空谈。苏怀青是一个“满肚子新理论,而行动上却始终受着旧思想支配”的人,在她的生存世界中,既受到现实生活经济困顿,传统观念的外在压力,又要承受内心自我矛盾交锋的胁迫,而她作为一个人的主体价值,作为女性的存在价值则还要受到蔑视和嘲讽。她在生下第一胎女儿之后,公婆态度冷漠,小姑子的讥笑肆无忌惮,生育前后家庭中待遇的截然不同,让她深刻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威胁。她心中的怒火狂燃着:“你们这批不尊重的女人呀,少了个卵,便自轻视到如此的地步了。我偏要做这些事业给你们看,”“我要找职业,我要替普天下的女孩子出一口气呀!”这体现了女主人公强烈的女性自主意识,既是对自我的反思,又是对男性意识的否定,也是对追求本体价值的认同,以及对性别歧视的挑战,这是女主人公深感自身失落的一种寻求意识。作为四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女性,她们也追求女性解放,孰不知这种解放是与社会政治变革和时代观念变迁相联系的,因此,她们所追求的只是女性的一种生存价值形式,而女性作为人的本体价值经常在现实生活中变得荡然无存。苏青笔下不少新女性有着与她自己相类似的经历,婚前也受过一定的教育有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有着学生时代的梦想与追求,婚后也想过着夫唱妇随、养家教子的生活,也想与男子一样,做一番事业。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在与丈夫及其家人的周而复始的旋转中,在社会的交往中,她们的理想片甲难存,面目全非,自我价值未付实践就失落了。在婚姻“围城”里的女性成天为生计忙碌,她们心情压抑,生活低调。苏青在描写婚姻“围城”里女性的生活现状的同时,也关注着走出婚姻围城的女性们如何谋生的生存状态,这就成为一种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失落的补救以及对美好希望的追求。三、描述男性人物,揭示男权意识对现代女性解放的制约。中国现代女性在追求本体解放中自身价值失落,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传统的男权意识对女性的制约。从女性解放运动的现实历史背景看,西方的女性解放运动是女性独立自觉地参与、发起和组织,得不到男性的合作。而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向来缺乏独立性,女性是在受先进思想熏陶、在男性的召唤下参与的,离不开男性的合作。苏青的作品正是展现了现代女性在罪愆自我解放中的艰难处境,不仅要承受时代和社会对自身的压力,而且更要承受来自以男权意识为核心的文化性别的重大压力。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势力,他们要求女子成为“贤妻良母”,必须“相夫教子”。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女子解放,但这些新女性不是很容易走出传统的男权意识的束缚。按照当时社会上的一般观念,“女人在男人跟前似乎应该是个弱者,至少应当装得弱一些。甚而至于十足健康的女人对男子也像一种侮辱。女人不妨聪明,但却不能干;能干在家事上犹可恕,若在社会事业上也要显其才能,便要使男子摇头叹息。男人不想自己努力向上,就是顶怕女人要向上。”在结婚十年里,我们看到的无疑是女性“围城”,小心眼儿一章里,写的正是置身于“围城”之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在追求中受屈辱,在压抑中苦苦挣扎。从结婚十年到续结婚十年,我们看到的是现代女性的身影在“围城”内逡巡、流连。苏青剥开婚姻中男女平等的外衣,发现在男权意识的制约下,女性连正常的情感表达都受压抑,“目前的情形是女人很少机会好色,也不能让你尽量吃醋;而男子则要色就可好,欲醋就可吃”。苏青就是这样,善于从人们眼前一闪而过的现象中捕捉到不容忽视的男权意识的存在,并以切身的体验、直觉的感悟对这些日常生活中飘荡着的、随处可闻可见以至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的男权意识加以挖掘、剖析,以引人注意。并警示女性,追求女性解放必须挣脱传统枷锁,必须注重自身价值,必须走出男性中心话语的男权世界。在男权制约下,女性的地位与她们在经济上的依赖密切相关。她们的社会地位常常是通过男人取得的。在“五四”运动以后改革了的男权社会里,妇女已经有了某些经济的权利。“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运动尽管为受压迫的女性翻身解放追求个人幸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精神力量,但是要现实两性间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平等谈何容易,这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负,经济上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女性的经济独立还没有达到能够支撑她们人格独立的程度。在结婚十年对女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描述了女性人格独立的艰难历程。为了谋生,为了经济的独立和人格的独立,苏青曾干过编辑、教师及自谋职业的“作家”等工作,经过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碰撞后,作为觉醒较早的知识分子苏青,她在现实面前仍然离不开男人和家庭。在苏青的文章中还体现出女性自我意识不彻底的主体思想观念。作者一方面怀抱新思想,提倡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方面受旧传统的思想观念影响,自觉地处于弱势地位附于男性。散文第十一等人,苏青对那些自谋生计的职业女性喊出了做女人难的心里话。结婚十年中有两处女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女性在两性生活中的被动、屈辱和压抑的思想境界。“我不知怎样对待自己的丈夫才好?想讨好他吧,又怕有孩子,又怕给别人讨好了去。我并不怎样爱他,却也不愿意他爱别人;最好是他能够生来不喜欢女人的,但在生理上却又是个十足强健的男人。”“女子决不希求男子的尊敬,而是很想获得他的爱的!只要他肯喜欢它,哪怕是调戏,是恶虐,是玩弄,是强迫,都能够使他增加自信,自信自己是青春,是美丽的。但要是男子对他很尊敬呢?那可又不同了,尊敬有什么用呀?所以我说一个男子对于一个女子的爱情应该先是挑逗的,然后当慢慢满足它,安慰它,使它终于能够信任你才好。不然只把太太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还说传的是你的宗,接的是你的代,哪个又高兴替你千辛万苦的养育孩子来?”这正是那个时代男权意识下女性的一种矛盾着的生存方式。苏青作品中的女性在那样的时代里充当着一个尴尬的角色是守着旧传统不放呢?还是作为新女性在历史的舞台上与男性一争高低?苏青的选择是被迫的,不幸的婚姻让它迈出了家庭的门槛,她要在“男权世界”中出人头地,为女性争地位,为生计谋出路,她走上了职业写作的道路。在续结婚十年里,苏怀青周旋于男性世界之中,在生活寂寞孤独中“后悔不该离开贤,他是我丈夫”最终还是没有走出男性“围城”。在苏青的作品中,女性依然摆脱不了对男性依赖心理。散文谈男人是一篇强调女性作为客体在两性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苏青认为男人你争我夺的动机是因为女人而起,男人不惜放弃自身爱好,拼了命去赚钱,是为了女人花钱,甚至于男人们的逞凶残杀、非法敛财,目的是因此举出大风头引起女性注意。但这也不过是阿Q心理,“结果只有让男人更多占些便宜”。对爱情的追求,苏青有着理想主义思想的追求,她渴望得到男性的保护,有着理想中的男性英雄。在结婚十年爱的饥渴一章中,作者看三国演义“从此我便爱上了赵云,白天黑夜都做着梦”。 把赵云当作是她理想中的英雄,其原因是赵云长相俊美,而且从他身上突出了忠诚、体贴、极其负责任的精神,不仅是社会确立并认可的传统美德,更是女性对男性情爱品格的渴求,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女主人公情窦初开时确认的理想男性典范。大学同学应其明的出现,她视作是赵云的化身,因应其民不仅具备了那些传统美德,还具有现代知识分子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这种亦旧亦新的性格特征与女主人公的内心秉性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因此在与新婚丈夫感情疏离时,应其民必然地取代丈夫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成为女主人公的一种精神支柱。在对非理想男性的描写,苏青的女性思想意识却表现得是那么苍白无力。结婚十年中的男主角徐崇贤,对爱情对婚姻不忠诚,对妻子儿女不爱护,以情感抛弃,他在与苏怀青交往结婚的同时,又与表嫂瑞仙关系暧昧,后又移情于朋友之妻胡丽英,对妻子自然表达不出情爱的坚贞与珍惜,在经济生活上,得意时挥霍无度,失意时打骂妻女;遇难时不顾家人独自躲避;扶养子女缺乏责任心,没有尽到父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