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柄、配气.doc_第1页
曲柄、配气.doc_第2页
曲柄、配气.doc_第3页
曲柄、配气.doc_第4页
曲柄、配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曲柄连杆机构概述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4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1、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和受力分析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难点: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和受力分析 四、提纲1、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机体组:气缸体、气缸盖、汽缸垫、油底壳等。活塞连杆组:活塞、连杆、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轴承等。曲轴飞轮组:曲轴、飞轮、扭转减震器等。2、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和受力分析 气体作用力:有益;往复惯性力:有害;离心力:有害;摩擦力:有害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在教室理论讲解。实训室练习,认识各零件六、课后总结课题:机体组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6课时一、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机体组零件的构造和装配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机体组零件的构造和装配关系难点:机体组零件的构造和装配关系四、提纲1、气缸体和气缸套缸体结构:气缸、水套、油道、主轴承孔。缸套:湿式和干式2、气缸盖和气缸垫缸盖螺栓拧紧和拧松的顺序紧时:中间到两边交叉原则,松时:两边到中间交叉原则3、油底壳功用:储存机油并封闭上曲轴箱。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在实训室边讲边参观练习六、课后总结课题:活塞连杆组-活塞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6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活塞连杆组零件的组成和装配关系2、掌握活塞的结构特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活塞连杆组零件的组成和装配关系;活塞的结构特征。难点:活塞的结构特征四、提纲1、活塞连杆组的组成及装配关系2、活塞的结构顶部:平顶、凹顶和秃顶环槽部:气环槽和油环槽裙部:横截面椭圆型活塞销座:偏置销座五、课堂组织 1、点名2、拆装一边活塞连杆组;拿典型的活塞讲解结构六、课后总结课题:活塞连杆组-活塞环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6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活塞环的分类及作用2、活塞环的泵油作用及其影响3、活塞环的间隙及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活塞环的间隙及测量难点:间隙及测量四、提纲1、掌握活塞环的分类及作用气环:密封和散热,辅助刮油和布油。油环:刮油和布油,辅助密封和散热。2、活塞环的泵油作用及其影响由于背隙和侧隙的存在造成的泵油现象。有害。3、间隙的测量:实践练习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前两个问题理论讲解。间隙测量重在实践练习。六、课后总结课题:活塞连杆组的拆装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6课时一、 教学方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方法(全浮式活塞销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方法难点: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方法四、提纲组装:1、活塞与连杆的组装:热装和法。活塞加热,并注意活塞和连杆上的记号2、活塞环的安装:专用工具注意:顺序、方向、开口五、课堂组织 1、点名2、指导同学们分组实践练习。六、课后总结课题:曲轴飞轮组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4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曲轴飞轮组的组成及装配关系2、掌握曲轴飞轮组各零件的结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曲轴飞轮组的组成及装配关系、曲轴的结构难点:曲轴的结构四、提纲1、组成:曲轴、飞轮、扭转减震器、主轴承等。2、曲轴的结构: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平衡重、前端轴、后端凸缘。3、飞轮的作用、主轴承的作用。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先讲曲轴飞轮组的组成,然后拆装练习,认识各零件及装配关系。并讲解结构特点。六、课后总结课题:气缸的磨损特点及其测量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6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气缸的磨损特点2、掌握气缸磨损测量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缸的磨损特点、气缸磨损测量的方法难点:气缸磨损测量的方法四、提纲1、气缸的磨损特点:缸肩的存在、第一道环上止点位置基本无磨损,磨损范围内上大下小的锥行,横截面椭圆型。2、气缸磨损的测量外经千分尺和量缸表的使用。测量上、中、下三个位置的横向和纵向,计算圆度和圆拄度,判断维修结论。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先理论讲课,然后教师演示操作方法,最后指导同学们分组实践练习。六、课后总结课题:气缸体的变形及检验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2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1、了解气缸体的变形对发动机的影响及变形原因2、掌握气缸体变形的测量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缸体变形的测量方法无难点四、提纲1、气缸体的变形原因制造,使用,修理不当等。2、气缸体变形的测量塞尺、平板尺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先理论讲课,然后教师演示操作方法,最后指导同学们分组实践练习。六、课后总结课题:活塞的耗损、检验与选配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4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活塞的耗损特点和检验方法2、掌握活塞的选配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活塞的耗损特点和检验方法难点:活塞的耗损特点和检验方法四、提纲1、活塞的耗损特点:环槽磨损最严重,磨损后内小外大;裙部磨损较小,若与汽缸间的间隙变大,敲缸严重。另外,不正常的损坏:刮伤、顶部烧伤和脱落。2、活塞的检验方法测量其直径:外经千分尺测量裙部底部垂直与销座方向。3、选配原则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先理论讲课,然后教师演示操作方法,最后指导同学们分组实践练习。六、课后总结课题:活塞环的耗损、检验与选配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4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掌握活塞环的耗损特点和检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活塞环的耗损特点和检验方法难点:活塞环的检验方法四、提纲1、活塞环的耗损特点:磨损、弹性减弱和折断2、活塞环的检验方法弹力:大了,磨损加剧;小了,密封变差。弹力检验仪漏光度检验:直接影响密封性三隙的测量:塞尺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先理论讲课,然后教师演示操作方法,最后指导同学们分组实践练习。六、课后总结课题:曲轴的检修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4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曲轴的耗损形式及特点2、掌握曲轴轴颈的测量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曲轴的耗损形式及特点、曲轴轴颈的测量方法难点:曲轴轴颈的测量方法四、提纲1、曲轴的耗损形式及特点(1)轴颈的磨损: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最大磨损部位相互靠近;且连杆轴颈磨损量大,沿轴向呈锤形磨损。(2)弯扭变形:(3)裂纹和断裂:2、曲轴轴颈磨损的测量外经千分尺、V型铁。测量两个截面沿着曲柄和垂直曲柄两个方向的值,计算圆度和圆柱度。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先理论讲课,然后教师演示操作方法,最后指导同学们分组实践练习。六、课后总结课题:曲柄连杆机构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2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二、教学目标曲柄连杆机构的常见故障的现象,诊断与排除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曲柄连杆机构的常见故障的现象,诊断与排除方法难点:诊断与排除方法四、提纲1、主轴瓦响的现象、诊断与排除方法2、连杆轴瓦响的现象、诊断与排除方法3、活塞敲缸响的现象、诊断与排除方法4、活塞销响的现象、诊断与排除方法五、课堂组织 1、点名2、理论讲授六、课后总结课题:配气机构概述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2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二、教学目标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工作过程,布置及驱动形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配气机构的组成、工作过程难点: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四、提纲1、配气机构的作用: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2、配气机构的组成、工作过程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3、配气机构的布置及驱动形式()两气门和多气门(2)凸轮轴上置、中置、下置(3)齿轮传动、链条传动和皮带传动五、课堂组织 1、点名2、配合课件理论讲授六、课后总结课题:配气机构的拆装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4课时一、 教学方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掌握配气机构的拆装要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配气机构的拆装方法四、提纲配气机构的拆装:(1)拆下摇臂轴总成(2)拆下凸轮轴及正时齿轮总成(3)从缸盖上拆下气门组的零件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先讲拆装要点,再拆装实习六、课后总结课题:气门间隙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6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气门间隙的概念,气门间隙的大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2、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难点: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四、提纲1、气门间隙的概念:冷态下,气门杆尾端和摇臂端(或凸轮基圆面)之间的间隙。大了,开度不够或打不开;小了,关闭不严。2、气门间隙的调整:两次调整法(1)确定进、排气门(2)确定一缸压缩上止点(3)调整步骤:先确定可调气门(双排不进),塞尺、平口螺丝刀、梅花扳手调整。五、课堂组织 1、点名2、先理论讲解,再实践练习。六、课后总结课题:配气相位班级 时间地点 课时2课时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二、教学目标了解配气相位及可变配气定时机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配气相位的定义难点:可变配气定时机构四、提纲1、配气相位的定义: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持续的时间称为配气相位。进气门的配气相位:进气提前角(0-30度)、进气迟后角(30-80度)进气门实际开启时间:+180+ 排气门的配气相位:排气提前角(40-80度)、进气迟后角(0-30度)排气门实际开启时间:+180+2、气门重叠及气门重叠角在排气冲程上止点附近出现了近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进气门提前开、排气门迟后关),这种现象称为气门重叠。气门重叠过程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大小为:+3、配气定时与发动机转速、负荷的关系(1)转速不同,配气定时也应不同。转速越高,进、排气流惯性越大,增大进气迟后角和气门重叠角,会增加进气量和减少残余废气量。(2)汽油机负荷不同,配气定时也应不同。汽油机小负荷运转时,由于节气门开度小,进气压力较低,要求气门重叠角减小,否则出现废气倒流现象,使进气量减少。目前大多数发动机的配气定时是不能改变的。某一常用转速下较合适4、可变配气定时机构:(1)即可改变配气定时也可改变气门升程(本田的VTEC)(2)只改变配气定时(丰田toyoto的VVT-i;VVTL-i)VVTi.系统是丰田公司的智能可变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