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管线钢生产.ppt_第1页
国外管线钢生产.ppt_第2页
国外管线钢生产.ppt_第3页
国外管线钢生产.ppt_第4页
国外管线钢生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建金与生态工程学院liujianhua 国外清洁管线钢生产 1总述 1 1成分控制 1 较低的 C 和 Mn 含量减少产品的偏析程度 有利于防止氢致裂纹 HIC 2 较低的 P 含量同样可以减少产品的偏析和防止HIC 通常的操作水平控制在0 015 以下 0 01 以下更有利 19家的平均P含量为120ppm 变化范围为70 250ppm 3 添加Nb元素 目的是细化晶粒和沉淀硬化 4 S 必须控制得很低 尤其是对于耐酸侵蚀钢种 要减少MnS的形成 19家的平均S含量为30ppm 变化范围为4 150ppm 1总述 5 Ca将不规则的氧化铝夹杂变为液态球形夹杂 生成CaS来固定钢水中的 S 可以增加抵抗HIC的能力 2 3厂家采用喂Ca工艺 一些厂家控制Ca S 尤其在生产高级别管线钢时 九家厂家的Ca含量平均值为30ppm 变化范围为10 50ppm 6 MnS是硬度很小的夹杂物 轧制后变形率很高 延伸的夹杂物末端形成尖角状 是金属基体中产生应力集中的地方 溶解的氢扩散至这些应力集中处 会引起冷裂 7 较大的氢含量的波动会造成抗HIC性能的波动 8 6家的总氧平均为15 3ppm 变化范围为7 5 22 5ppm 9 降低 N 含量可以增强产品的低温韧性 电炉生产的最终平均 N 含量为60ppm 高于转炉冶炼的46ppm 2有害夹杂的界定 管线钢的缺陷 主要问题是HIC 与其相似的内部裂纹以及断裂都有可能是HIC 只是名称不同 图2 1有害夹杂物造成的产品问题 2有害夹杂的界定 夹杂物对管线钢产品的性能有害 要避免生成的夹杂物主要有MnS Al2O3 以及CaO Al2O3 X 其他如SiO2 CaS和CaO SiO2 X也被提及 但不太重要 图2 2有害夹杂物的成分 2有害夹杂的界定 大多数情况下 造成危害的夹杂物临界尺寸 被认为是大于30 m 但有4家认为小于30 m的夹杂同样有害 1家认为夹杂物小于10 m时亦有危害 图2 3有害夹杂物的尺寸范围 2有害夹杂的界定 对于板坯 有害夹杂物通常位于表层 图2 4有害夹杂物在铸坯中的位置 2有害夹杂的界定 延伸性的夹杂物被认为危害特别严重 但是点状 圆形以及簇状夹杂物同样有害 图2 5有害夹杂物在产品中的形状 2有害夹杂的界定 有害夹杂物主要是在炼钢阶段形成的 可以通过控制硫 总氧含量来控制夹杂物 以及通过喂钙来固定硫和改变夹杂物形貌 二次氧化也是有害夹杂物形成的原因 有时结晶器保护渣的卷入也能带来这个问题 图2 6有害夹杂物的来源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3 1初炼所有转炉冶炼工艺都采用铁水预处理 主要是铁水脱硫 也有少数的钢厂 约33 采用的是脱Si 脱P和脱S的三脱预处理工艺 较低的硫含量是生产管线钢的必要条件 图3 1铁水预处理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转炉是初级冶炼设备 通常采用顶底复合吹炼 炉容量分为两个容量相近的组 相对较小的在125 190t之间 相对较大的在250 325t之间 图3 2转炉吹炼方式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只有少数钢厂 约33 采用的是各种类型的动态控制方式 图3 3转炉控制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一般情况下 各钢厂均采用2座或3座转炉 有个别钢厂一个车间内有5座转炉 图3 4转炉数量 每个钢厂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大多数钢厂在转炉出钢时采取下渣控制措施 主要方法是投掷挡渣锥 或者挡渣球 有少数厂家使用气动挡渣 没有采用留钢操作的 图3 5下渣控制设备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约33 钢厂在转炉出钢时有出钢下渣检测系统如红外线 IR 或电磁等 图3 6采用的下渣监测系统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转炉出钢时的溶解氧含量变化范围较大 从0 0210 到0 11 平均为0 0660 左右 较大范围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总体上缺乏吹炼控制造成的 对于电炉和转炉两种工艺来说 溶解氧的变化范围相似 图3 7出钢时钢水中溶解氧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钢包渣层厚度总体来说变化比较大 范围从1到70mm 平均62mm左右 约5 5 t 图3 8下渣量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约70 的厂出钢时加入了合成渣 图3 9出钢添加剂 造渣和合成渣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只有少数几个钢厂采用钢包扒渣操作 工艺路线如图3 10 图3 10工艺路线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出钢温度的变化范围也较大 从1600 至1725 是根据加热时是否采用加热升温而定 平均出钢温度为1667 图3 11转炉出钢温度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对出钢钢渣的成分分析如图3 12 平均含FeO23 图3 12出钢渣成分分析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出钢渣中R比例 CaO SiO2 近似为3 5 图3 13出钢渣平均成分分析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3 2精炼精炼设备生产管线钢的精炼设备种类很多 对于转炉厂 多数使用钢包炉进行加热升温 3家与RH脱气 还可以使用VD脱气 装置联合配置 3家电炉厂 均使用钢包炉 2家用VAD来加热升温 其中一个VAD与RH装置连用 有13个反馈厂家 62 进行脱气 其中8家使用RH脱气 5家使用VD脱气 氢的控制是炼钢生产的关键问题 钢水洁净度 总氧 也可以通过延长处理时间来改善 生产中总是先加热升温 然后再脱气 耐材对于钢包耐火材料 渣线只使用镁碳质 MgO C 包身主要使用氧化铝质 有些厂使用镁碳质和白云石内衬 包底主要也是氧化铝质 但有些厂家使用白云石 尖晶石和镁碳砖衬包底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图3 14钢包耐火材料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合金化主要的合金在出钢的时候加入 有各种不同组合 SiMn FeMn 高碳 FeMn 中碳 FeMn 低碳 电解锰 FeSi 碳 FeNb FeV Cu Ni 氧化钼和Al 调整成分的合金在随后的精炼步骤中加入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造渣一般来说 出钢时的造渣剂在合金和脱氧剂加入之后再添加 造渣剂的种类和加入量各有不同 大多数厂添加石灰 萤石 或石灰 氧化铝混合剂 或者预熔石灰 氧化铝 白云石 轻烧 萤石 3家反馈厂在出钢时没有加造渣剂 而是先扒渣 然后加入合成渣 少数的厂在精炼过程中加入炉渣改性物质 主要是经过改质的含铝废渣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精炼末期渣成分 如表3 1 表3 1精炼末期渣成分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接上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精炼渣成分 FeO MnO 通常小于3 0 MgO为7 8 接近饱和 SiO2小于10 CaO Al2O3接近最佳值 1 8 2 0 具有最大的S容量和最小的氧化铝活度 图3 14精炼结束CaO Al2O3比例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多数钢包加盖 采用滑动水口控制钢水流量 铬砂是主要的钢包水口填充材料 其次是石英砂和锆质砂 图3 15钢包详细资料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钢包自由开启性能如表3 2 表3 2钢包自由开启次数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从精炼结束到连铸机的钢包运输时间 表3 3运输时间图3 16钢包运输时间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3 3连铸3 3 1连铸设备和生产能力大多数生产管线钢的厂都配置立弯式连铸机 垂直段长度范围2300 3000mm 冶金长度范围12 49m 平均29 6m 图3 17连铸机机型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图3 18冶金长度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连铸机的拉速平均为1 02m min 范围0 5m min 1 5m min 每流产量平均2 9t min 范围1 7 4 9t min 图3 19拉速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图3 20浇铸产量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连浇炉数变化范围较大 平均8 7 范围从1到42 图3 21连浇炉数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中间包连浇炉数为5 3 范围从1到12 连浇炉数少的厂会出现较多的稳定浇铸 图3 22中间包连浇炉数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3 3 2钢包至中间包大多数钢厂采用电磁探测装置来控制钢包至中间包的下渣 少数钢厂采用留钢操作 有1家采用振动控制方法 约有33 的厂使用目测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图3 23钢包下渣控制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中间包容量平均42 4t 范围从28t至80t 图3 24炉容和中间包容量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钢水最小操作深度827mm 范围200 1900mm 图3 25中间包设计 钢水深度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包内液位控制大多数采用荷重传感器来测量及控制 图3 26中间包钢水液位控制和中间包搅拌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中间包形状多是箱形设计 将近一半的厂家配有密封包盖 并且其中一半的厂家采用了充氩气保护 约33 的厂家没有采用中间包气氛控制 图3 27中间包形状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图3 28中间包气氛控制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中间包覆盖剂的种类 有50 的厂家使用的是CaO Al2O3 SiO2复合剂 3家使用炭化稻壳 4家使用含MgO的碱性覆盖剂 3家使用充氩气保护的厂家没有使用中间包覆盖剂 图3 29中间包覆盖剂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约50 的厂家的中间包安装有特殊的铝硅镁质冲击板 图3 30中间包冲击垫板材质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大多数中间包安装了辅助的流场控制装置 包括坝 堰 和拆流挡板 没有安装过虑器的 只有一个中间包使用了吹气装置 图3 31中间包内设置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绝大多数中间包耐火材料内衬使用Al2O3 SiO2 MgO质 但也有使用Al2O3 SiO2 Al2O3 喷涂橄榄石和喷涂碱性内衬 图3 32中间包耐火材料 工作层 中间包内温度监测可以使用传感器监测 4家进行了连续温度测量 1家用数学模型来预测温度变化 没有中间包采用加热装置的报道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3 3 3中间包至结晶器所有钢厂均采用浸入式水口 SEN 使用塞棒或滑动水口控制中间包到结晶器的钢流 极少数厂采用振动塞棒 图3 33中间包流出控制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SEN耐火材料主要是Al2O3 C 但也有少数厂家使用ZrO2 Al2O3质的水口 其渣线材料使用ZrO2 C 图3 34浸入式水口耐火材料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中间包水口出口角度向下 平均为15 6 范围5 30 图3 35水口双侧出口设计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图3 36水口出口设计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SEN寿命平均为4 8 范围1 16 图3 37水口寿命 炉数 个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1 3反馈资料报告了水口堵塞问题 约1 4的厂家采用快换水口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厂均提出在不同位置吹氩气来减少水口堵塞 使二次氧化程度降至最小以及促进结晶器内夹杂物上浮 图3 38吹氩情况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绝大多数钢厂通过中间包内留钢来控制中间包下渣 有极少数厂采用电磁监测装置 图3 39中间包下渣控制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3 3 4结晶器结晶器液位波动的监测主要是采用电磁监测 有的厂也使用 射线装置 图3 40结晶器液位检测 钢水液面检测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结晶器液面波动平均9 6mm 范围3 25mm 波动数值大时 说明液位控制很差 图3 41结晶器液位波动幅度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结晶器使用保护渣润滑结晶器 大多数采用颗粒状保护渣 图3 42结晶器润滑剂和保护渣类型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保护渣中C含量变化较大 平均5 1 变化范围0 7 9 4 黏度变化也较大 1300 时平均1 7泊 范围0 15 6 7泊 熔点平均1110 范围895 1220 耗量平均0 47 t 范围0 3 0 7 t 图3 43保护渣性能 浇铸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图3 44保护渣性能 熔点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1 4厂家配置结晶器电磁搅拌 其中2厂家在整个铸坯宽度上有电磁制动 该2厂中有1家还安装了电磁加速装置 各厂电磁装置的位置在结晶器的正中部位 12个厂家没有电磁装置 图3 45电磁搅拌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3 3 5板坯精整和运输大多数厂都有不同形式的板坯精整 但其方式 火焰清理 热坯 冷坯 自动 人工 和修磨 热坯 冷坯 的程度各个厂之间差别很大 平均修理深度为2 4mm 标准差0 8mm 范围1 5 4mm 约有一半的厂板坯全部冷精整 还有一部分厂家板坯热送或者板坯直轧 图3 46热装和冷装比例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图3 47铸坯修整 3需要控制的元素和工艺参数 板坯入炉温度平均为203 标准差197 范围20 500 图3 48平均热装温度 4质量评估 表面缺陷的检测主要是靠眼睛观察 一些厂采用自动图像处理设备 个别厂使用超声波探测仪 图3 49铸坯的表面缺陷检测 约一半的反馈厂认为液位控制和结晶器热流监测是作为连铸过程在线质量评估最重要的应用方法 其余的 有1 3的反馈厂将液位控制作为最重要的特征 浇铸过程保持自动化作业也是在线控制的重要手段 4质量评估 4质量评估 工艺过程的控制 至今使用最普遍的常规取样方法是棒糖状饼样 常规的或者厚的和薄的 钢中总氧样 TOS 和吸入式取样器有时候会在中间包上使用 为了对整个工艺改进试验效果进行评估 虽然饼样仍是主要得取样方法 但是TOS LUS和吸入式取样方法使用更多了 对钢水来说 主要的常规分析方法是总氧分析 也采用火花光谱仪 对半成品和最终成品有着广泛的分析方法 包括 光学显微镜 火焰清理和修磨 磁场检测仪 磁通机 机械测试 超声波测试 图像分析和光谱分析 还有额外的总氧分析 火花光谱分析微区探针分析 光学金相分析 图像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能谱分析 Midas和机械测试对整个工艺改进效果试验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