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染有什么危害.doc_第1页
核污染有什么危害.doc_第2页
核污染有什么危害.doc_第3页
核污染有什么危害.doc_第4页
核污染有什么危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污染有什么危害? 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围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 1986年4月25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爆炸时泄漏的核燃料浓度高达60,且直至事故发生10昼夜后反应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释放。事故发生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这3天的时间已使很多人饱受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在这场事故中当场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O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住着6945万人。 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千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当年发生事故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不仅如此,由于放射性烟尘的扩散,整个欧洲也都被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震中。临近国家检测到超常的放射性尘埃,致使粮食、蔬菜、奶制品的生产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核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更是无法统计。 事故后的7年中,有7000名清理人员死亡,其中13是自杀。参加医疗救援的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记忆丧失。时至今日,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七万人成为残疾,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海洋被誉为“国防的前线、贸易的通道、资源的宝库、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然而,她正受到严重的污染,常见的主要有漂浮物污染和有机化合物污染及其引起的赤潮、黑潮。海洋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环境的恶化,生物品种的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 。这些废弃物的绝大部分最终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海洋。当这些废物和污水的排放量达到一定的限度,海洋便受到了污染。诸如海洋油污染、海洋重金属污染、海洋热 污染、海洋放射性 污染等等。受到污染的海域,会造成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人类的海洋生产活动、损害海水使用质量、造成优美环境的破坏等。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定义: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起因:有核武器实验、使用,核电站泄露,工业或医疗上使用的核物质丢失等。危害:一定量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既具有生物化学毒性,又能以它的辐射作用造成人体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内照射;体外的电离辐射照射人体也会造成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外照射。辐射损伤是各种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各种生物效应的总称。这是由于各种电离辐射(如X或射线、射线、射线和中子束等)引起电离、激发等作用而把能量传递给机体,造成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放射性核素可以对周围产生很强的辐射,形成核污染。放射性沉降物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产生有害作用。人会出现头晕、头疼、食欲不振等症状,发展下去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如果超剂量的放射性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就能使人患上肿瘤、白血病及遗传障碍。典型案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30分,在苏联白俄罗斯乌克兰大森林地带东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 4号机组发生的一次反应堆堆心毁坏、部分厂房倒塌的灾难性事故。当场造成31人死亡,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俄罗斯大约4300个城镇和村庄坐落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遭受放射污染的区域。在布良斯克和卡卢加地区,来自私人农场的蔬菜和家畜的放射性水平大约有13不正常。外漏放射性污染不仅影响苏联大片地区,还波及瑞典、芬兰、波兰等国,成为引起世界震动的一次核电站事故。截止2006年,还有超过150万俄罗斯人住在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污染的土地上,其中有人还在吃受放射性污染的食物。联合国卫生机构评论说,大约9300人可能死于由放射性污染引起的癌症。放射性防护:核电厂放射性物质泄露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内照射上。内照射与外照射的显著差别是,即使不再进行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已经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仍然在体内产生有害影响。造成内照射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吸入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饮用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吃了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或者放射性物质从皮肤、伤口进入体内。由于核素的种类不同、毒性不同,带来的危险程度也不同。因此,根据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产生危害作用的大小和在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把它们分成极毒、高毒、中毒和低毒四组。操作不同毒性的核素时,对操作设备和建筑物的设置地点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放射性防护又可分成内照射防护和外照射防护。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地隔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采取的基本措施有: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基本防护措施是: 空气净化,通过空气过滤、除尘等方法,尽量降低空气中放射性粉尘或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 换气稀释,利用通风装置不断排出被污染的空气,并换以清洁空气; 密闭操作,把可能成为污染源的放射性物质放在密闭的手套箱或其他密闭容器中进行操作,使它与工作场所的空气隔绝; 加强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带高效过滤材料做成的口罩、医用橡皮手套,穿工作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操作人员要带头盔或穿气衣作业。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口腔进入人体内,严禁工作人员用可能被污染的手接触食物、衣服或其他生活用具。防止放射性物质不经过处理而大量排入江河、湖泊或注入地质条件差的深井,造成地面水或地下水源的污染。建立内照射监测系统,应对工作环境和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水源和有代表性的农牧产品进行常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防护措施。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官员15日在记者会上说,当天上午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正门附近监测到每小时8217微西弗的辐射,这一辐射数值相当于普通人1年从自然界遭受辐射的8倍多。 东京电力公司官员说,当地时间8时31分(北京时间7时31分)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正门附近辐射数值从每小时882微西弗陡增至每小时8217微西弗。根据联合国200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引起的癌症最终会使4000人死亡。据穆苏教授介绍,大多数受污染地区的辐射水平为每小時300微西弗(microSievert),这是正常辐射水平的1200倍,胸部X光检测的15倍。他说:“长期暴露于核辐射是有害的。” 真正的问题是铯、锶、钚等放射物元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3万年、2.9万年和2.4万年。这意味着在长达几万年里,它们会对土地造成长期的污染。穆苏教授说:“你需要担心的是吃下受污染的食物,因为食物消化是一个人暴露于有毒辐射物的主要途径。” 穆苏表示,当地人患癌症、具有出生缺陷和寿命减少的概率非常高。他警告说:“越来越多的信息都指向人类暴露于慢性辐射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这又会对那些孩子的下一代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核污染的危害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定义: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起因:有核武器实验、使用,核电站泄露,工业或医疗上使用的核物质丢失等。危害:一定量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既具有生物化学毒性,又能以它的辐射作用造成人体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内照射;体外的电离辐射照射人体也会造成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外照射。辐射损伤是各种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各种生物效应的总称。这是由于各种电离辐射(如X或射线、射线、射线和中子束等)引起电离、激发等作用而把能量传递给机体,造成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放射性核素可以对周围产生很强的辐射,形成核污染。放射性沉降物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产生有害作用。人会出现头晕、头疼、食欲不振等症状,发展下去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如果超剂量的放射性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就能使人患上肿瘤、白血病及遗传障碍。世界重大核安全事故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警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氢气爆炸风险,正通过灌注海水、排气降压等措施实施降温。不过他表示,即便发生爆炸,对周边居民健康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前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3号机组出现紧急状态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第二核电站运营商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3日早晨通报政府,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出现“紧急状态”,但公司已经采取排气减压、灌注淡水等措施处理。枝野幸男13日下午在电视新闻发布会上说:“3号机组存在发生爆炸可能,就像1号机组的情况。”枝野幸男说,3号机组聚集大量氢气,爆炸风险增大。不过,他说,即便发生爆炸,3号机组也可以像1号机组那样抵御住爆炸,不会发生反应堆堆芯熔化,不会对周边民众造成影响。这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第二核电站中出现故障的第6个机组。东京电力公司先前通报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第二核电站的1号、2号和4号机组出现故障。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所在建筑12日爆炸,墙体和屋顶损毁。按日本政府和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说法,冷却剂水位下降致使氢气产生,氢气溢至金属容器和混凝土保护壳间的空间,与氧气混合后爆炸;受损建筑物并不是反应堆唯一保护体,装燃料棒的金属容器未受严重损害。枝野幸男12日在紧急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建议,我们决定向反应堆容器内注入海水,同时加入硼酸(冷却剂)防止到达临界状态。”他说,向反应堆容器内灌注海水预计耗时10小时,完成整个冷却过程可能耗时10天。三项措施齐下减压冷却按东京电力公司13日最初通报说法,3号机组保持冷却水水位的相关功能失灵,注水进程停止,内部压力轻微上升,机组使用的混合氧化燃料(MOX)棒顶部大约3米部分裸露于冷却水水面之上。枝野幸男13日上午对东京电力公司采取的措施即较快地采取排气、注水和加硼酸表示肯定,认为与处理1号机组故障不同。日本共同社报道说,东京电力公司开始为3号机组注入淡水后不久,由于一个淡水泵发生故障,公司改为向反应堆注入海水。前一天,这家公司已经开始向1号机组注入海水。注入海水使机组将来再次启动非常困难,可能最终导致机组报废。枝野幸男下午说,3号机组13时52分(北京时间12时52分)外部辐射量为每小时1557微西弗,大约50分钟后降至每小时184微西弗。可接受辐射量为每小时500微西弗。枝野幸男13日下午坚持与上午相同观点,这种辐射量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东北电力公司透露,宫城县女川核电站内检测出的辐射量为21微西弗,认为这是受到了福岛核电站流出的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反应堆制造商受命增援日本东芝公司为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制造商之一。日本首相菅直人13日下令东芝社长佐佐木则夫尽一切可能帮助解决核电站问题。佐佐木则夫告诉媒体,他在首相办公室与菅直人交谈时接受上述命令,命令就是“做一切需要做的事”,他已经向菅直人保证自己将尽最大努力。佐佐木补充说,菅直人承诺,政府将会支援东芝公司,包括提供巡逻车陪伴东芝公司职员前往核电站。他还说,东芝已经召集人手和准备设备,将尽快前往核电站。按路透社提供的资料,第一核电站的3号机组和第二核电站的1号和3号机组由东芝公司生产,第一核电站的2号机组为东芝与美国通用电子公司合作生产。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地震和海啸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第二核电站7个机组反应堆自动停止运行,其余3个机组当时按计划接受保养,未处于运行状态。截至13日,7个机组状态如下:第一核电站内,1号机组正在注入海水冷却、2号机组等待排气减压、3号机组注入海水冷却;第二核电站内,1号、2号和4号机组均在等待排气减压,3号机组已经成功冷却。确认受核污染人数增加福岛县政府13日发布消息称,新确认有19名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公里撤离的人员遭到核辐射,已确认遭核辐射的人数由此上升至22人。总务省消防厅也发布消息称,该核电站方圆10公里内医院的15名住院患者及救护车受到了放射性物质污染。其中一些人核电站爆炸前在一所学校的露天操场长时间等待救援。日本政府12日告知国际原子能机构,打算向福岛第一核电站与第二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以降低可能出现的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国际原子能机构说,日本正从两座核电站附近转移17万人。核反应堆内核裂变可产生放射性碘。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性碘可能被核电站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癌。服用碘片可防止人体吸收放射性碘,降低辐射伤害。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辐射患甲状腺癌。日本媒体建议核电站周边民众避免外出,外出时用面罩或湿毛巾护住面部。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3日按照“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把核电站爆炸泄漏事故定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日本官员表示,这个等级有可能会随着事态的发展而调整。“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把核事件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4级意味着核事件可定性为“事故”,将“在当地产生影响”。本版均据新华社电记者庄北宁唐志强解读核电站抗震能力设计不足导致事故曾任东芝公司核电站设计师的后藤政志13日说,可以初步认定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是核电站抗震能力不足和设备老化所致。日本民间组织“原子能资料信息室”共同代表伴英幸也认为,发生事故是东京电力公司没有充分考虑核电站应对海啸的能力。后藤政志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在设计时考虑了防震问题,但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应对如此高强度地震的能力,这次地震的强度远远超出1号机组的抗震能力,所以才会出现冷却系统问题导致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的事故。除抗震能力不足外,还发生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比如当初设计1号机组时,虽然考虑到发生地震时外部电源中断的问题,并准备了应急柴油发电机,但这一应急设备没有在地震发生时启动,导致紧急冷却装置等无法运转。同时,从外部紧急派遣的应急电源车也未能迅速到达,对反应堆内燃料棒进行冷却的作业因此无法开展,导致堆内压力过高。后藤政志还说,日本在当地有多座核电站,但是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问题最为严重,也和1号机组建成时间最长有关。1号机组已建成40多年,是福岛第一核电站中最早完工的,各种设备和管道都已老化,甚至存在锈蚀状况,所以最容易出现问题。伴英幸则指出,此次地震的断层达到400公里,并且产生了大海啸。但东京电力公司只设想了断层几十公里、海啸数米左右的情况。此外,为免遭海啸破坏,核电站需防止出现设备浸水、冷却水入水口被沙土堵塞、退潮时取水困难等情况,他曾就此多次向东京电力公司提出建议,但东京电力公司没有采纳,理由是虽然核电站建在海边,但却在高地上,不会有问题。大阪大学原子能工学名誉教授宫崎庆次说:“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态。此次事故令人感觉在救援过程中过于依赖应急电源,而应急电源恰恰出现了故障。如果从12日凌晨开始,就用临时的消防水泵向反应堆注水,更早采取措施降低反应堆温度,事故本来应该可以避免。”东京电力公司社长清水正孝13日承认,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最主要原因是海啸超出了设想的水平,设备因遭海啸破坏而丧失功能。反应德数万人示威要求关闭核电站在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后,德国数万人示威要求关闭核电站。总理默克尔12日晚宣布,德国将全面检查境内17座核电站的安全标准。12日,在德国西南城市斯图加特郊外,大约6万名示威者手拉手组成人墙,绵延近45公里,直到内卡韦斯特海姆核电站门前,要求立即关闭所有核电站。美联社说,这次集会活动筹划已久,日本核电站发生泄漏后,集会者猛增。默克尔12日晚在总理府召开有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核能安全部长勒特根和内政部长弗里德里希参加的紧急会议。她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日本发生的事情对世界是一个转折点”,核电站事故发生在日本这样一个拥有最高安全标准的国家,德国也不可能像以往一样照常运营核电站,必须全面检查核电站的安全标准。默克尔说:“核电站安全和保护人身安全始终是最高主旨。”德国联邦议院2010年10月通过了政府有关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的计划,现有的17座核电站的运营期限将平均延长12年。由此,德国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的时期将由2022年左右,推迟到大约2035年。台湾严密监控环境辐射变化台湾原子能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谢得志13日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12日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台湾未受到影响。谢得志表示,由于福岛境内风向是由西向东吹往太平洋方向,而不是吹往台湾方向,因此台湾不会受到放射性物质影响。全台30个辐射监测中心的数据目前都正常。据悉,台湾当局将继续加强环境辐射侦测,严密监控环境辐射变化情况,确保民众安全。当天,台湾当局召开“重大灾害因应作为研讨会”,研究如何应对日本地震海啸事件。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会上表示,日本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带来海啸、火灾与核电厂意外事故,形成复合式的灾害,造成的冲击与影响非常重大。台湾也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必须提高警觉。他表示,面对这种复合式的灾难,必须重新检讨台湾重大灾害防救机制,做好准备,并密切关注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对台湾产生连锁影响。作为现代史上最为重大的核电站事故,1986年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造成的破坏之大、对人们健康危害之深,导致人们在相当时间内谈“核”色变,核污染成为“看不见的魔鬼”。从这起重大灾难中,人们可以清晰而具体地了解到核电站损坏后会有哪些污染的途径及风险。“切尔诺贝利大灾难”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30分,在苏联白俄罗斯乌克兰大森林地带东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发生的一次反应堆堆芯毁坏、部分厂房倒塌的灾难性事故。当场造成31人死亡,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000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常务副主任陈建民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起震惊世界的事故被定性为七级核污染,堪称“史无前例”,其污染程度是当年日本广岛核弹爆炸污染程度的400倍。外漏放射性污染不仅影响前苏联大片地区,还波及瑞典、芬兰、波兰等国,因此成为引起世界震动的一次核电站事故。直到2006年,还有150多万俄罗斯人住在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污染的土地上,其中有人还在吃受放射性污染的食物。相比来说,此次日本的核泄漏并不严重,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危害程度“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两种途径产生污染核电站受损后,核污染是通过何种途径发生的呢?中国核能动力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原主任温鸿钧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一处损坏的核电设施会释放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一些“寿命短”的放射性物质相对来说危害不大,另一些“寿命长”的放射性物质则要危险得多。这里的所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