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功率跟踪原理及控制方法.doc_第1页
最大功率跟踪原理及控制方法.doc_第2页
最大功率跟踪原理及控制方法.doc_第3页
最大功率跟踪原理及控制方法.doc_第4页
最大功率跟踪原理及控制方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大功率跟踪原理及控制方法 2.1最大功率跟踪原理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如图一所示,从图中的P/V特性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端电压的增加输出功率先增加后减小,说明存在一个端电压值,在其附近可获得最大功率,因此,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要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时调整光伏电池的工作点,使之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这一过程就称之为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图一 光伏电池的特性曲线2.2 最大功率跟踪的控制方法 MPPT的控制方法:光伏系统中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控制方法很多,使用最多的是自寻优的方法,即系统不直接检测光照和温度,而是根据光伏电池本身的电压电流值来确定最大功率点。这种方法又叫做TMPPT(Tru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在自寻优的算法中,最典型的是扰动观察法和增量电导法。本论文使用扰动观察法,扰动观察法主要根据光伏电池的P-V特性,通过扰动端电压来寻找MPPT,其原理是周期性地扰动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电压值( ),再比较其扰动前后的功率变化,若输出功率值增加,则表示扰动方向正确,可朝同一方向(+ )扰动;若输出功率值减小,则往相反(- )方向扰动。通过不断扰动使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趋于最大,此时应有 8。此过程是由微处理器即C8051F320控制完成的。3、系统的总体结构3.1系统的结构图 系统的结构图如图二所示。其中单片机要采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及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和开路电压,通过一定的控制算法(即改变占空比),调节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从而实现太阳能电池在符合马斯曲线的条件下以最佳功率对蓄电池充电,系统的硬件主要由核心控制模块、采样模块、驱动模块、升压式DC/DC变换器模块组成。图二系统结构图 本课题选用单片机C8051F320,利用C8051F320产生PWM,进而实现最佳功率充电。C8051F320的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阵列PCA0由一个专用的16位计数器/定时器和5个16位捕捉/比较模块组成。每个捕捉/比较模块有其自己的I/O线,系统在这里选择PCA的模块0和模块1,每个模块的工作方式是8位脉冲宽度调制器方式,占空比由式(1)给出。(1)由式(1)可知,当PCA0CPHn=0时占空比最大为100%,当PCA0CPHn=0xFF时占空比最小为0.39%。可以通过清0ECOMn位产生0%的占空比【9】。3.2系统的流程图系统的流程图如图三所示。在蓄电池充电之前先检查蓄电池当前容量C,如果C小于额定容量的30,就要切断负载向上位机发送警告信号,防止蓄电池过度放电。如果C大于额定容量的30,那么就要采集蓄电池的充电电流 ,如果 符合当前马斯曲线所对应的最佳充电电流即最大充电电流 时,便可以此电流对蓄电池充电;如果 大于 时,要调整占空比,使 趋近于 ;如果 小于 时,这时要调整占空比,如果 趋近于 ,则以此电流充电,否则,就要以最大功率所对应的电流对蓄电池充电。系统流程图图三4、实验结果 本实验的太阳能电池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额定峰值功率为36W,开路电压为21.5V,经实验,得到直接对蓄电池充电和采用MPPT算法充电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充电电流,实验表明,采用了MPPT充电控制器以后,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充电功率比直接充电有了明显的提高。表一 对比实验结果参考文献【1】Bimal K. Bose. Energy, Environment, and Advances in Power, 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 2000(15):688-701【2】裴郁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3】张瑞宁,石新春.独立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的实现J.电源技术研究与实现,2008(7):468-471.【4】周志敏,周记海,纪爱华.充电器电路设计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吴春华,张翼,肖鹏等.一种光伏独立发电控制系统J.上海大学学报,2008(4): 359-363.【6】郑诗程,刘伟,葛芦生.具有TMPPT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充电系统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8,22(3): 11-15.【7】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 中国光伏发电的技术现状及展望J. 可再生能源,2002(3): 5-8.【8】闫妍.智能型多用途太阳能供电系统J.辽宁:辽宁工学院,2007: 9-10,21-22.【9】新华龙公司.C8051F320/1混合信号ISP FLASH微控制器数据手册J.潘琢金,译.2004:203-215.作者简介韩文颖,女,硕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教师。赵明君,男,硕士,长治供电分公司继电保护所。孙万利,男,硕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教师。韩萍,女,学士,长治供电分公司继电保护所。逆变器的原理及其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2012-05-15 08:45:38来源:电子工程网评论:0 点击:480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直流系统,即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直接给负载供电,如我国西北地区使用较多的太阳能户用照明系统以及远离电网的微波站供电系统均为直流系统。中国太阳能光伏网讯: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直流系统,即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直接给负载供电,如我国西北地区使用较多的太阳能户用照明系统以及远离电网的微波站供电系统均为直流系统。此类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负载直流电压的不同(如、等),很难实现系统的标准化和兼容性,特别是民用电力,由于大多为交流负载,以直流电力供电的光伏电源很难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另外,光伏发电最终将实现并网运行,这就必须采用成熟的市场模式,今后交流光伏发电系统必将成为光伏发电的主流。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电源的要求采用交流电力输出的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四部分组成(并网发电系统一般可省去蓄电池),而逆变器是关键部件。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器要求较高: 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目前太阳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目前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器具有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器具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过载保护等。 要求直流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由于太阳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而变化,蓄电池虽然对太阳电池的电压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蓄电池的电压随蓄电池剩余容量和内阻的变化而波动,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如蓄电池,其端电压可在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器必须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并保证交流输出电压的稳定。 在中、大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电源的输出应为失真度较小的正弦波。这是由于在中、大容量系统中,若采用方波供电,则输出将含有较多的谐波分量,高次谐波将产生附加损耗,许多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为通信或仪表设备,这些设备对电网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当中、大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时,为避免与公共电网的电力污染,也要求逆变器输出正弦波电流。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若直流电压较低,则通过交流变压器升压,即得到标准交流电压和频率。对大容量的逆变器,由于直流母线电压较高,交流输出一般不需要变压器升压即能达到,在中、小容量的逆变器中,由于直流电压较低,如、,就必须设计升压电路。中、小容量逆变器一般有推挽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和高频升压逆变电路三种,推挽电路,将升压变压器的中性插头接于正电源,两只功率管交替工作,输出得到交流电力,由于功率晶体管共地边接,驱动及控制电路简单,另外由于变压器具有一定的漏感,可限制短路电流,因而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其缺点是变压器利用率低,带动感性负载的能力较差。全桥逆变电路克服了推挽电路的缺点,功率晶体管调节输出脉冲宽度,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即随之改变。由于该电路具有续流回路,即使对感性负载,输出电压波形也不会畸变。该电路的缺点是上、下桥臂的功率晶体管不共地,因此必须采用专门驱动电路或采用隔离电源。 另外,为防止上、下桥臂发生共同导通,必须设计先关断后导通电路,即必须设置死区时间,其电路结构较复杂。推挽电路和全桥电路的输出都必须加升压变压器,由于升压变压器体积大,效率低,价格也较贵,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高频升压变换技术实现逆变,可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