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性UV油墨.pdf_第1页
浅析水性UV油墨.pdf_第2页
浅析水性UV油墨.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印刷2 0 0 7 6 技术专栏 印刷材料 一 什么叫水性U V油墨 水性UV油墨主要是由预聚物 水 基光固化树脂 光引发剂 颜料 胺 类物质 水 助溶剂和其它添加剂等配 制而成的一种新型环保油墨 主要应用 于食品 药品 饮料 烟酒及与人体接 触的日用品包装印刷等方面 水性UV油墨和普通的UV油墨最 大的区别在于用水作为溶剂 而不再使 用单体稀释剂 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使用 单体稀释剂时与人体接触产生的刺激作 用 在环保上有了更大的优势 水基光 固化树脂是水性UV油墨的主要组成成 分 它在油墨中起着连接料的作用 它 使颜料可以均匀分散 使油墨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 并提供与承印物材料的黏附 力 使 油 墨 能 够 在 承 印 物 上 很 好 地 附 着 并表现出耐磨 耐水 墨层厚度均 匀等性质 光引发剂在水性UV油墨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影响着油墨的干燥 速度 适量的光引发剂可以加快油墨的 固化速度并获得良好的油墨性质 但当 复合光引发剂量增加到一定值时 再增 加 其 含 量 由 于 光 引 发 剂 大 量 吸 收 能 量 油墨固化速度反而会下降 因此在 印刷中必须适量使用 颜料以微粒状态 均匀地分布在连结料中 从而决定着油 墨的色相 颜料颗粒通过吸收或反射光 线呈现一定的颜色 一般要求颜料具有 鲜艳的色泽 适合的着色力和遮盖力 以及较高的分散度 助溶剂是为了提高 聚合物的水溶性 常用的有低级醇或醇 醚类等溶剂 水性UV油墨是目前UV油墨领域 近 期 出 现 的 一 个 新 方 向 普 通UV油 墨 为了解决预聚物黏度过大的问题 为了使预聚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必须 要加入活性稀释剂来稀释 而目前使用 的稀释剂一般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它 对油墨的使用者和接触者有不同程度的 刺激和毒害 因此研制低黏度预聚物和 低毒性活性稀释剂非常必要 但解决这 个难题的最好方法是找到另一种稀释剂 来代替目前常用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目 前 常 用 的 方 法 就 是 使 用 水 性UV油 墨 即以水和乙醇等作为稀释剂 二 水性U V油墨的分类 按照组成和水在油墨中分散情况的 不同 水性UV油墨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 水性U V油墨 乳化型 通 过 外 加 表 面 活 性 剂 乳 化 剂 并运用一定的外力 有可能把预聚物乳 化 成为水分散体系 水包油型 这 种油墨生产工艺比较简单 其乳化剂的 性能直接影响预聚物的状态及油墨的稳 定性 流动性等 乳化剂应由亲水基团 和亲油基团组成 亲水基团和水相溶 亲油基团一般为长的烷烃链 与树脂液 滴相溶 乳化剂的分子间排斥和吸引作 用 使树脂的液滴保持一定的距离 保 持稳定后 可以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在 这个稳定的体系中 离子基团的稳定性 会受到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所以P H值 的变化对这种油墨的性质会产生很大的 影响 但乳化剂在固化时仍然留在涂膜 中 使墨膜的耐油和耐水性下降 会影 响墨膜的状态和油墨的质量 2 水性U V油墨 离子基自乳化型 把离子基引入到树脂的大分子结构 中去 然后再利用相反性的离子去中和 分子链上的离子 这样得到的树脂具有 很好的自乳化性能 就是一个生成亲水 基的过程 利用其能溶于水的性质 形 成乳化液 预聚物可以在水中形成很小 的颗粒 具有很好的润湿性和稳定性 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 3 水性U V油墨 水分散树脂液混合 水性UV油墨中的预聚物与水分散 树脂 一般为丙烯酸酯类树脂 混合 并分散在水中 但这种油墨所得固化膜 的交联密度不高 化学耐抗性也差 实际中研究得比较多的是聚氨脂丙 烯酸酯类树脂 丙烯酸酯化聚丙酯等树 脂 与一般树脂的区别在于如何引入亲 水性基团 一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 二元醇得到亲水链段或成为离子型自乳 化树脂 三 水性U V油墨的优势 普通的UV油墨一般都有较高的腐 蚀性 因此墨辊及相关印刷器具都须有 较好的耐腐蚀功能 而且腐蚀还会严重 影响印版的耐印率 这个缺点直接影响 了UV油墨的大规模应用 随着技术的 进步和油墨制造商的不断努力 腐蚀问 题得到不断解决 UV油墨在越来越多 的印刷机上和印刷工艺流程上出现 最 近出现的水性UV油墨 不仅具有一般 UV油墨的优点 还解决了活性稀释剂 的环保问题 墨层厚度问题等一般普通 UV油墨存在的不足 更具有竞争力 日益走向成熟 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1 水性U V油墨可以表现出很细的 网点 实现高质量印刷 得到高质量的 印品 UV油墨具有良好的触变性 可以进 浅析水性 U V油墨 文 宋奇 4 3 广东印刷2 0 0 7 6 技术专栏 印刷材料 行高加网线数的高精度印刷 使得UV 油墨在高质量印刷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2 解决了U V油墨墨层厚度太厚 影响叠印的问题 普通的溶剂性油墨 在印刷后由于 溶剂的挥发 会使油墨的墨层变薄 便 于四色叠印 而UV油墨不含溶剂 四 色叠印时 在印品上墨层会很厚 后叠 上的油墨的流动 必定会影响叠印效果 3 可用水或增稠剂控制油墨黏度和 流变性 普通的UV油墨 为了调节预聚物 的黏度 会加入单体稀释剂 但它是有 毒性的 而且必须控制它的使用量 一 旦加入量过大时 变稠的问题就比较难 解决 水性UV油墨可以很好地控制油 墨的黏度和流变性 使油墨在印刷时表 现出较好的性能状态 4 油墨性能稳定 便于实际操作 得到稳定的印品 因为油墨不含挥发性成分 V OC 且粘性不变 色彩转移时 就可实现 稳定的印刷质量 这对于长版印刷以及 复 杂 的 图 形 印 刷 起 到 了 非 常 积 极 的 作 用 也便于在量大的活件中 来控制印 刷品的色差等一系列质量特征 保证印 品的质量稳定 5 干燥速度快 在光固化前已经可以 堆叠和修理 保证了固化膜的光洁度 UV油墨在光固化干燥前 都要经 过加热预处理 使水性溶剂从UV油墨 中挥发出去 以便后续的光固化处理 在预加热后 墨膜表面会表现出一定的 性能 便于处理 6 环保性能好 它具有一般UV油墨不含V OC的 优点的同时 还解决了单体稀释剂对使 用者的伤害 一般UV产品具有一定的 危险性 多数UV的产品在没有干燥前 对皮肤有刺激 在操作时应穿戴护肤手 套和护目眼罩以减少危害 水性UV油 墨将这种伤害降低到比较低的水平 有 利于保护环境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四 水性U V油墨的主要应用 领域及使用注意事项 目前印刷中许多特种效果都需用到 UV油墨 广泛应用于各种 印 刷 方 式 总 的 来 说 在 丝 网 印 刷 柔 印 和 胶 印 上 水 性UV油 墨 可 以 得 到 很 好 的 应 用 水性UV油墨有着快速连线干燥的 特性 而此种UV特性使它可以印在非 纸 类 承 印 物 上 如 塑 胶 类 的P V C P E T 合成纸等等 且因为它可以快速 连线干燥使得再加工或翻面再印皆可不 需等待 因此干燥时可不需喷粉 即使 印 在 纸 上 也 有 更 高 的 光 泽 度 及 耐 摩 擦 力 水性UV油墨的环保性和高品质印 刷使其在食品 药品 饮料 烟酒及与 人体接触的日用品包装印刷等方面应用 非常广泛 水性UV油墨的使用必须注意以下 一些方面 1 油墨使用前必须充分彻底搅拌 以获得较好的油墨性能 必须使预聚物和溶剂充分溶合 油 墨 才 会 表 现 出 好 的 性 能 若 搅 拌 不 均 匀 在预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下 溶剂 挥发后的油墨黏度突然变大 不利于印 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 印刷过程中若墨层不够薄而造成 网 点 扩 大 时 可 在 第 一 色 中 加 入 减 薄 剂 也可以在第一色和第二色中都加入 减薄剂 在相同印刷条件下 由于UV油墨 比溶剂型油墨的墨层厚一些 所以在网 版 制 作 前 应 对 底 片 的 网 点 进 行 工 艺 调 整 丝网印刷中 在网版制作时 选择 较高目数的单丝薄型丝网或选择专用于 UV油墨的单面压平丝网 还可以控制 网版感光层的厚度等来达到要求 3 使用水性U V油墨印刷时 必要 时要对印刷塑料基材的表面进行处理 承印材料如果是表面能力较小的塑 料薄膜时 由于吸附力较小会影响油墨 的附着 影响印品的质量和实际使用中 的耐磨能力 必须要进行表面处理 一 般有磨砂 电晕 表面氧化等 4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用温度的控制来影响水性UV油墨 的干燥速度 得到具有良好印刷质量的 印品和较好性能的墨层 在使用塑料进 行印刷时 湿度的控制可以避免塑料薄 膜等承印材料之间的吸附 带电等一系 列问题 去除静电 除了用温度和湿度 进行控制外 也可以添加静电去除剂 五 水性U V油墨需要改进的 地方及发展方向 水性UV油墨比一般的UV油墨在 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在单体 稀释剂对人体毒性方面和环保方面 但 是它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 得到进 一步的提高 1 水性U V油墨在干燥时需要消耗 更多的能源 一般的UV油墨干燥时需要一个专 门的干燥装置发出UV光来干燥印品 使用纯UV油墨时 UV灯必须每一个 机组后都安装 使用混合油墨只需在四 色印完之后的部位设置一支UV灯 而 在涂布工序之后设置3支UV灯 这需 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水性UV油墨在干 燥时 还需要有一个预加热的过程 能 量的耗费更大 2 价格上比一般的油墨要贵很多 这成为许多厂家引入时一个必须面对的 问题 与普通印刷不同 使用UV油墨印 刷时 墨辊 橡皮布 润版液等必须是 UV专用型 因为UV油墨会损坏普通 的墨辊或橡皮布 普通润版液也不能与 UV油墨相匹配 混合型UV油墨则可 图一 较好的叠印效果 图二 叠印的墨层太厚 4 4 广东印刷2 0 0 7 6 技术专栏 以使用原有的墨辊和橡皮布 由于其中 混有UV油墨成分 不可能对墨辊没有 一点损害 但印刷可以正常进行 3 印刷工艺比传统印刷工艺较难掌握 对承印物的适应性不如溶剂型油墨 附着力较差 要增加附着力时必须先过 一层UV底油 这使得水性UV油墨在 使用时 工艺更加复杂 无论是加UV 底油还是对承印物进行表面处理 都必 须耗费时间 投入人力 物力和财力 4 U V油墨印在纸上后 墨迹不好 清除 影响废纸的回收 这是水性UV油墨及所有的UV油 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目前还没有 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需要在技术上进行 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 就目前我国的水性UV油墨的生产 和使用来说 形势不容乐观 国内生产 厂家不但寥寥可数 而且产品只能在低 水平上徘徊 经仔细观察不难发现 从 UV油墨生产商 如天津东洋油墨有限 公司 杭华油墨化学有限公司等国内知 名厂商 其UV产品都添加了 合资 成分 到橡皮布生产商如上海明治橡胶 制品有限公司等知名橡皮布生产厂商 主要技术含量及生产工艺均被合资公司 占据 而在水性UV油墨方面打出自己 旗 号 的 企 业 几 乎 没 有 但 是 水 性 UV油墨必将是未来环保油墨的一个发 展方向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责任编辑 欧定军 油性和水性过塑胶的环保和经济性评述 文 甘国伟 摘要 印刷纸品过塑的水溶性过塑胶已经走向实用并迅速国产化 每使用1吨 水溶性过塑胶比起传统油溶性过塑胶至少能免用1 0 8吨甲苯溶剂 也就避免了这 些数量的甲苯气化成有毒气体排入大气带来污染 在过塑面积等同的条件下 水 溶性过塑胶比油溶性过塑胶还节省3 0 的粘胶剂成本而过塑质量不降低 可见水 溶性过塑胶既是环保安全型又是经济实惠型的一种纸塑粘胶剂 一 引言 把粘胶剂涂在B OP P薄膜表面然后 牢固覆盖在印刷纸品上 这个工艺过程 称为过塑 覆膜或裱胶 这些粘胶剂被 称为过塑胶 覆膜胶 更俗称为胶水 1 9 8 4年由广东省印刷技术研究所和广东 省技术开发中心合作研制了 G S型过 塑粘胶剂 下称G S型油性胶 成功 取代了同类的进口产品 率先实现油性 胶的国产化 1 9 8 5年广东省中小学生课 本封面开始全部过塑 从此 省内中小 学生教科书为之焕然一新变得更加美观 耐用 接着G S型油性胶挺进包装行业 只两三年时间 书刊与包装的专业过塑 厂便星罗棋布出现在广东各个地区 直 到二十世纪末 油性胶一直牢固占据着 庞大的过塑粘胶剂市场 虽然在1 9 9 3 年前后曾出现过醇溶型过塑胶和预涂薄 膜两种新产品 前者是以酒精为稀释剂 的无毒粘胶剂 后者是无须使用任何溶 剂 直 接 热 压 在 纸 品 上 完 成 覆 膜 的 新 材 料 两者都比油溶性粘胶剂环保 遗憾 的是它们始终不能主导市场却似昙花一 现 索然无趣的是 新型的粘胶剂迟迟 不见现身 而众多牌号的油性胶却大份 额占据市场 并且在同一质量水平上竞 争一竞就1 5年 进入二十一世纪 保护生态环境的 呼声四起 印刷业要采用绿色材料成了 买方和卖方时常的行为规范或追求 我 国的水溶性过塑胶 下称水性胶 的研 制大都此时起步 令人振奋不已的是 只短短几年 水性胶便陆续在我省 华 东和华北面世 接着批量生产 水性胶 的安全和油性胶的公害已泾渭分明 本 文认为 水性胶取代油性胶已是不容争 辩的事实 水性胶成为纸塑覆合粘胶剂 主流产品的时代已经来临 二 油性胶引发的公害和水性 胶的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