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演员的声音、吐字、情感、形象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doc_第1页
浅谈歌唱演员的声音、吐字、情感、形象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doc_第2页
浅谈歌唱演员的声音、吐字、情感、形象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doc_第3页
浅谈歌唱演员的声音、吐字、情感、形象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doc_第4页
浅谈歌唱演员的声音、吐字、情感、形象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歌唱演员的声音、吐字、情感、形象歌唱艺术的审美是歌唱演员对声乐艺术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的审美中,歌唱演员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表演者和美的声音创造者,歌唱演员从歌唱声音、吐字技巧、情感表现、艺术形象等方面综合起来表现歌唱艺术的审美功能和价值。只有从声音、吐字、感情、形象去领悟和体会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把美的艺术感受和情感体验倾注到歌声中,把美的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去演绎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把美的艺术形象投射到歌唱的氛围和场景,才能使歌唱艺术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一 、声音中的声音及音色声音是音乐表演的基础和前提。人类用声有三种状态:说、唱、喊。喊(包括哭、笑)和说是自然的状态,也是人的本能和普遍技能,而唱是一种比说和喊更高层次的状态艺术,它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在语言不足以表达情绪境界时,歌唱就有了用武之地。学习歌唱的人,首先要充分认识声音的重要性,应当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起正确的发音方法,不管是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或西方的美声唱法,抑或流行唱法,无不遵循正确的科学的发音技巧,恰如其份地运用声音的美感去禅释和表达音乐的思想内涵。根据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仅仅有发音的技巧,没有声音的审美感受,是不能把一首音乐作品演绎好的。歌唱演员对声乐的审美感觉,实际上是根据自己以往形成的听觉经验,依靠长期积累的声音形象,从内心构想出特定的艺术形象特征,并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如果只单独追求生理方面的感觉,歌唱的声音就会缺少美感,似乎只是一些纯技巧的肌肉声,是一种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声音。宋沈括梦溪笔谈里说:不善歌者,声无扬抑,谓之“念曲”。声无含愠,谓之“叫曲”。如果只会“念曲”“叫曲”,而忽略了声音的美感,这样的声音是毫无价值的,是不会打动人的心灵的,更不会使听众得到美的感觉。因此,歌唱演员在表演时,能够对不同歌曲或者某一段落及自己发音的音色、音质进行比对,以正确的审美标准和对各种嗓音做出评判、分析,运用声音的审美来关注自己的发声状态,综合自己的发音活动,从而发现并免除演唱中声音苍白、呆板、黯淡、破音等的产生,让声音的美感贯穿歌唱表演的始终,使人感到那是天籁之音,有绕梁三日之美,也就有了如孔子所说的“三日不知肉味”之妙。 对歌唱声音的审美,不能局限于听觉与情感方面,还要进一步从歌唱演员的视觉、触觉等方面的美的感受上去把握。因为歌唱审美心理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引起大脑皮层的连锁反应,它不仅让耳朵听到美的声音,彷佛还要让眼睛也能看到美的声音色彩。让触角感受到美的声音力度和分量,从而创造出一个美的音乐艺术氛围。石惟正在“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中把歌唱演员追求声音在歌唱中的较高标准大体概括为音色美、音波美、音域美、音量美、可控美、协调美、分寸美、个性美八种美感。对歌唱声音音色的审美是声音审美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歌唱的音色是歌唱演员审美思维的反映,从高,中,低频相互兼有,共鸣充分,泛音丰富而显出丰满圆润,光彩亮丽,清彻透明的音色美,到稳定,均匀,放松流畅,有音频自然波动的旋律润饰而形成的音波美,再到音域宽广,从底音区域到高音区域能够无突变,无痕迹的从容衔接和过度统一,是人类追求和可以达到的音域美。无论强音、弱音都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品质,保持清晰的传送,驾御自如地使音量从弱到强,也可以由强到弱,各种旋律音波的润腔和装饰自如地调控歌声、表情、动作和体态律动。与合作者默契配合,掌握好声音在歌唱时的分寸,让欣赏者感觉真实可信,耐听舒服,是声乐表演中不能缺少的分寸美。突出个性,避免千篇一律,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艺术个性,充满灵性的创造感,把歌唱艺术推到最高的歌唱境界。只要把音色、音波、音域、音量、可控、协调、分寸、个性等八个美感做到和谐统一运用,那么作为一个歌唱演员算是得“道”了。二、声乐演唱者要“字正腔圆”在声乐演唱中,做到“字正腔圆” 是中国传统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原则,也是中国声乐表演美学的核心范畴。声乐艺术之所以能打动人的心灵,除了人声的音色固有本来的妙曼之外,重要的原因是听众能通过歌词和歌者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准确理解歌词的真实涵意。清晰、准确、纯正地咬字吐字,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就算是以汉语为主的汉民族,各地方的语言发音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对于其他少数民族,特别是以本民族的方言作为日常交流用语而言,再要以纯普通话作为交流的工具就有些难度了。往往出现语音不准,吐字不清等现象。因此,对于许多从小就喜欢唱歌而又想长大后有志于从事歌唱事业的歌手,应该从小学学习汉语拼音,养成准确的拼读方法。在学习声乐期间,欲正确地吐字咬字,必须学好普通话,掌握语言的知识和依字行腔的艺术规律及特殊字音的行腔处理。魏良辅在曲律中说:“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其宜,则五音废矣。平、上、去、入逐一考究,务得中正;如或苟且舛误,声调自乖、虽具绕梁,终不足取;其或上声扭做平声、去声混作入声,交付不明,皆做腔卖弄之故,终落野孤,不成正果”。在歌唱中,由于曲调的申缩变化,咬字吐字不如日常说话时的速度。因此,要在歌唱中做到在合理安排各音素所占的时间比例的同时,又能照顾到吐字、归韵,收音的要求,做到歌唱的字正而又腔圆的有机统一,从而充分地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动人的艺术形象。三、歌唱中情感的投入和发展倘若把声音和吐字技巧当作声乐表演的外在架构,那么歌唱中的情感投入和展现就是声乐表演内在的灵魂。音乐是情感艺术,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演唱来实现情感的直接表达。歌唱演员依靠亲身或间接的经验,通过对歌曲作品情感的深入分析、思考,获得对歌曲二度创作中歌唱演员独有的独特体验,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思维和情感审美,用真实的思想情感感动自己,用真情实感感动。我们在声乐表演中追求“声情并茂”,“声情相谐”的艺术效果,然而很多时候歌唱演员往往受制于自身情感体验,文化素养,理解能力的缺陷和差异,不能完全读懂和理解词曲作者在音乐作品中所赋予的内在情感。任何一部声乐作品以乐谱的形式存在的时候,已经是作者把对生活的理解和丰富的情感融入到音符和句子中,里面充满了真实的情感内容,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价值的艺术情感。歌唱演员在诠释声乐作品时,首先要充分地理解作品的内在情感,并全身心地融入到这种情感中,学会“同感”,学会“入人”,“入人”才能“化人”,“情通”“才能”“神往”,即所谓的“声入而应,情交而感”(寒溪动情与动听试论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这种情感的镶嵌细工,这种使用最为细腻的感觉,其中每一份无论声响、位置还是内容都向左右迸发出其力量,且震荡于全曲之中,达到了情感的最高表现力,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唠叨”(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从这种意义上说,强调情感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感,艺术的魅力在于表现情感。换言之,演唱在没有歌曲的情感审美感受,就不能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就没有艺术。一首歌曲能够达到强烈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是和演唱者是否能准确,深刻地揭示自己的真实情感分不开的,对于有志于声乐表演的歌唱演员来说,应该尽量避免“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的尴尬局面。成功的歌唱在体现社会意义、时代精神以及听众的愿望和理想时,都是表达着歌唱演员的心灵感受,倾注着歌唱演员的爱憎情感,这是感染听众,引起巨大共鸣的原因所在。怎样才能做到对一部声乐作品有充分分析和思考,理解和领会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例如铁蹄下的歌曲(许幸之词,聂耳曲),我们首先了解歌曲描写的时代背景:歌曲描写的是旧中国歌女的“到处哀歌”“永远飘流”的境况,歌女是压在社会底层的“弱者”。歌曲属三部性结构,第一段前两句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表现了歌女们不甘心如此的痛苦心情,后两句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唱出歌女们心中的不平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第二段转入字字血泪的叙述,音调中充满辛酸与凄楚,这一般的音乐处理刚好和第一般相反,朗诵性旋律挪前,抒情性旋律移后,使“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地飘流”两句更为突出,更为感人。第三段综合前两段的音调和节奏因素,前两句仍是不平呐喊,而后突然拉长,音乐到达最激动人心的高潮,表现了“被鞭鞑得遍体鳞伤”的歌女不可抑制的愤懑之情。作品的语言声调,语气和情绪的变化,同音调,节奏的结合非常贴切,装饰音的运用富于女性的特点,乐句从弱拍上起的手法,恰如其分地表现弱者不平的呐喊。歌曲蕴含着感奋人心,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歌唱演员在演唱此歌时,应该充分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意义,做到“歌戚则音与泣共”的艺术效果,使艺术的接受者(听众)引起内心的情感共鸣。“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中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愁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痒容。具其声音齿颊之间,各具有分别”(清.李渔)。唱歌首先要知道歌曲唱的是什么,理解歌曲的真正含义,唱时要和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相符,当悲则悲,当喜则喜。因此,歌唱演员要努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深化自己的情感思维和情感审美,力求歌唱中真情实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抛弃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的东西,把歌曲作品所要表达的精微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四、声乐作品的形象的塑造要成功地塑造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歌唱演员应当具备独特鲜明的个性、曲型性和独创性。这是因为,歌唱演员依靠声音形象的思维,根据旋律的律动,作品内容及相关背景等信息,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提高整个机体的敏感性,(在此之前不会有艺术)” (弗里德里希尼采偶像的黄昏),通过形象思维和形象审美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个性。艺术形象个性越强,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就越具有独特性,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烈,展现给听众的艺术形象就越动人。因此,声乐作品的表演,一定要注意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突出地刻画人物不同个性和不同形象。只有鲜明的个性还不是典型的音乐艺术形象,当艺术形象有着更高的概括性,更集中、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有普通性地反映社会生活,并以独特鲜明的个性充分地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时,才能成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我们从深入生活,体现生活,从内心中获得的独特的感知感觉,借鉴优秀而又不容雷同化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地创造歌唱艺术形象,这种创造必须是新鲜的,独特的。歌唱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歌唱,同时又要进行“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而美妙的歌声与“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相结合,才能使歌声更加传神,使表演更加形象化。这是歌声与形象完美统一的结果。此外,歌唱演员本身的舞台形象。它包括服装、头饰、化装、上、站、下台等。歌唱表演不是生活中的自己,一定要按舞台形象严格要求穿着、造型,要与表现的内容和谐、统一,使舞台形象舒适得体。歌唱演员要用美的观念去塑造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运用外形美的艺术表现,揭示形象的内在美,使塑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