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ppt_第1页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ppt_第2页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ppt_第3页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ppt_第4页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戏剧 黄梅戏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大家都知道胡歌版的 天外飞仙 也知道黄圣依版的 天仙配 还有黄奕版的 新女驸马 还有那电视台放了一遍又一遍的 欢天喜地七仙女 那你知道中国古典戏剧黄梅戏中的 天仙配 女驸马 吗 今晚 就让你我共赏中华文化中又一璀璨的一面 一 黄梅戏简介二 黄梅戏发展史三 唱腔 伴奏与角色行当简介四 精品黄梅戏赏析五 名人简介 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 与京剧 越剧 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 它发源于湖北 安徽 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 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 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 唱腔淳朴流畅 以明快抒情见长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 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 雅俗共赏 怡情悦性 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黄梅戏发展史 黄梅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 第1阶段 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 初从歌舞发展成 两小戏 和 三小戏 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 罗汉桩 的说唱艺术 并受青阳腔和弹腔 指徽调 的影响 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 这一阶段 积累的剧目 号称 大戏三十六本 小戏七十二折 大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 如 打猪草 卖斗箩 等 演唱时 只用打击乐器伴奏 人声帮腔 以载歌载舞为特点 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 而无固定程式 这个时期的黄梅戏 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唱自乐的文艺形式 第2阶段 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 黄梅戏逐渐职业化 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 1926年 著名演员丁永泉 旦 和曹增祥 生 丁和寿 丑 等进入安庆市区 先是分散清唱 影响日渐扩大 后进入固定场所 作营业性演出 到1931年 安庆市区已有两家演出黄梅戏的剧场 即新舞台和爱仁戏院 1931年和1934年 分别由查振卿 丁永泉等带黄梅戏班到上海 在九亩地一带演出 直到抗日战争开始 才返回安徽 黄梅戏发展史 第3阶段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黄梅戏迅速发展 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 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 1953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 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下 先后整理 改编了 打猪草 夫妻观灯 推车赶会 天仙配 女驸马 罗帕记 赵桂英 三搜国舅府 等传统剧目 编演了神话剧 牛郎织女 和现代戏 春暖花开 小店春早 等 其中 天仙配 女驸马 牛郎织女 小店春早 已摄制成影片 这一时期 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术做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 王少舫 潘等有成就的演员 现在黄梅戏专业剧团共有50个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 表演细腻动人 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 唱腔 伴奏与角色行当 唱腔 主腔 花腔 三腔 伴奏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 即所谓 三打七唱 抗日战争时期 曾尝试用京胡托腔 后又试用二胡伴奏 但都未能推广 到建国初期 才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 并逐步建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 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 以增强音乐表现力 伴奏锣鼓最初只有大锣 小锣 扁形圆鼓 被称作 三打七唱 即3人演奏打击乐器并参加帮腔 7人演唱 以后执堂鼓者又兼奏竹根节和钹 3名伴奏者分别坐在上场门内外侧和草台正中 奏鼓者 角色行当 正旦 小旦 小生 小丑 老旦 花脸 正生 精品黄梅戏赏析 天仙配女驸马对花 天仙配 1955年底 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 石挥导演 严凤英 王少舫主演的影片 天仙配 摄制完成 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 安庆黄梅戏 天仙配 的巨大成功 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 天仙配 是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 影响遍及海内外 它为人们留下的众多精彩唱段至今还为人们所深爱 影片于一九五七年获文化部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 主要演员 严凤英 七仙女王少舫 董永张云风 傅员外 描写董永卖身葬父 在傅员外家为奴 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 私自下凡 与董永结为夫妇 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 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 百日期满 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 董永夫妻忍痛分别 剧本剔除董永与七仙女的离合系由天定的宿命论思想 加强了这部神话剧反封建的现实意义 新版天仙配中 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 夫妻双双把家还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女驸马 少女冯素珍与青年李兆廷自幼同窗共读 及长 订下鸳盟 后李父横遭奸臣谋害 家道中落 兆廷回乡避祸 前往冯家告贷 素珍后母王氏逼他退婚 素珍深爱兆廷 相约会于后花园 赠银一百两 以济困厄之急 又赠玉麒麟一只 以示永不变心 不料王氏闻风赶到 诬陷兆廷为盗 将其送官究办 并将素珍另配 素珍不从 女扮男装进京寻访哥哥少英 但遍寻无着 偶见招考皇榜 急中生计 冒充李兆廷之名应试 得中头名状元 皇帝见其才貌出众 招为驸马 素珍推辞不得 十分焦急 八府巡按张绍民前来拜访新科状元 寒暄之后 素珍认出他竟是哥哥冯少英 两人正共谋脱身之计 不意圣旨传来 令驸马随即进宫与公主完婚 洞房之夜 公主见驸马迟迟不肯入寝 疑窦顿生 经再三诘问 素珍被迫吐露真情 公主大怒 要面奏父王 以惩素珍欺君罔上之罪 素珍恳切陈词 晓以利害 为保全公主名节和皇家声誉 以不声张为宜 翌日 公主请求父王赦免素珍 皇帝迫于情势 收素珍为义女 冯少英上殿代妹请罪 宰相借此机会作媒 奏请将少英招为附马 素珍救出兆廷 由兆廷顶状元之名 皇宫张灯结彩 两位驸马同时完婚 主要演员 严凤英 冯素珍王少舫 李兆廷 女驸马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罩啊罩婵娟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为了多情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为了多情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名人简介 严凤英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十岁开始学唱黄梅调 为族人所不容 后跟随严云高学戏 取艺名凤英 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 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 打猪草 和折子戏 路遇 获得广泛赞誉 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 天仙配 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 文革期间因迫害致死 王少舫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生于1920年 卒于1986年 祖籍河北 他原为京剧演员 抗战初期 所在的京剧班与丁老六的黄梅调班同台演出 各演半场 故也也演黄梅戏 直至1950年 才正式改唱黄梅戏 参加了丁永泉父子和潘泽海父女所在的民众剧团 1952年应上海之邀 与潘璟琍合演 天仙配 中 路遇 一折 1953年 随同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赴朝鲜慰问演出 归来不久 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55年与严风英合拍第一部黄梅戏电影 天仙配 名人简介 马兰 生于1962年 祖籍安徽太湖 母亲是黄梅戏演员 父亲是舞台设计兼编剧 她1975年考入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班 五年后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马兰扮相甜俊 表演细腻 嗓音甜美 擅演剧目 女驸马 天仙配 龙女 风尘女画家 遥指杏花村 无事生非 西厢记 劈棺惊梦 红楼梦 梁祝 秋千架 及电视剧 严凤英 等 马兰 黄梅戏演 韩再芬 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主要演员 出生于1968年 祖籍安徽潜山 1980年进入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学员队学艺 两年后便登台 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 郑小姣 一举成名 韩再芬的表演具有大家风范 扮相俏丽 噪音圆润 表演细腻 演唱韵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