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故大全地理城建.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典故大全地理城建资料索引 作者:稻香老农 资料来源:稻香居 点击数:443 更新时间:2008-2-23 【亡羊路】喻指世事复杂。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唐姚系京西遇旧识兼送往陇西:“相逢与相失,共是亡羊路。”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亡羊”。 【石路五丁开】艺文类聚卷七引汉扬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秦王(秦惠王)献美女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为石。”一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贲、育五丁之勇,而咸死者,人理之常。”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参见人物部将相“五丁”。 【西州路】晋书谢安传:“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按,羊昙,谢安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说西州路,且尽一杯看。”清查慎行哭王右朝诗之二:“东山便是西州路,欲学羊昙计转穷。”参见人事部情感“咽羊昙”。 【杨朱路】泛指歧路、分别的路。北周庾信别张洗马枢诗:“君登苏武桥,我见杨朱路。”唐唐彦谦离鸾诗:“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元汤式普天乐友人为人所诬赴杭曲:“袖拂庾公尘,人上杨朱路。”亦作“杨朱陌”。五代梁嵩代母作倚门望子赋:“杨朱陌上,萧条而恨泪潸潸;汉武台边,宛转而残霞漠漠。”参见人事部情感“杨朱泣”。 【知路】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遂以“识途老马”比喻对某种事情熟悉有经验的人。宋陆游东窗遣兴之三:“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参见动物部走兽“老马”。 【山阴道】用王徽之访戴逵事,以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或惜别之情。唐杜甫舟中夜雪怀卢十四侍御弟诗:“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宋王沂孙齐天乐赠秋厓道人西归词:“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江南恨切,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阕?”参见伦类部师友“访戴”。 【老罴当道】北史王罴传载:王罴除华州刺史,“尝修州城未毕,梯在城外。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按,宋王安石辄次公辟韵书公戏语申之以助发一笑诗:“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间生。”即用此典。后亦喻猛将坐镇要冲。亦作“老熊当道”。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另参见动物部走兽“老罴”、人事部行止“罴卧”。 【三径】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唐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径,辞荣继二疏。”宋苏轼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于月,三径花香清欲寒。”另参见植物部草本“三径草”、人事部雅逸“菊荒”。 【李径】唐张九龄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参见人事部秉性“桃李自无言”。 【南山捷径】指隐居沽名而求做官,或喻投机取巧的便捷途径。新唐书卢藏用传:“(卢藏用)与兄征明偕隐终南、少室二山,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晚乃询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司马承侦尝召至阈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须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宋范成大逍遥席上赠张邦达教授:“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另参见政事部议政“捷径终南”、地理部土石“南山捷径”。 【九折途】喻指路途艰险。汉书王尊传:“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崃九折坂,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王)尊为刺史,至其坂,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宋陆游东窗:“九折危途寸步艰,至今回首尚心寒。”另参见器用部车船“九折回车”、人物部官吏“九折回轩”、政事部忠直“叱驭”、人事部情感“九折心”。 【穷途】绝路。比喻处于极为困苦的境地。南朝宋鲍照代升天行:“穷途悔短计,晚志重长生。”宋苏轼丙子重九诗之二:“穷涂不择友,过眼如乱云。”元耶律楚材壬午元日诗之二:“萧条异域年初换,坎轲穷途腊已残。”明夏完淳梦怀长公郭侍御五竺崔舍人诗:“穷途知己谁青眼,歧路伤心已白头。”指处于困境的人。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默然,遂行至吴,疾于中道,乞食溧阳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十二:“只因柔意怜穷途,遂将温情把我许。”路的尽头。比喻没落衰亡的境地。唐李白古风之五四:“晋风日以颓,穷途方恸哭。”明刘基题谢皋羽传后诗:“阮籍哭穷途,墨翟哭素丝。”参见人事部情感“穷途哭”。长途;远路。再生缘第七回:“尹氏夫人忙打点,要差公子走穷途。” 【走章台】汉书张敞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章台街为汉代长安街名,多妓馆。后因以“走马章台”指涉足娼妓间,追欢买笑。亦省作“走章台”。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宋盼盼惜春容词:“少年看花双鬓緑,走马章台弦管逐。”元刘庭信新水令春恨套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台。”参见人事部雅迪“章台走马”。 【乌衣巷】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三国吴时在此置乌衣营,以士兵著乌衣而得名。东晋时王谢等望族居此,因著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曰: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刘孝标注引山谦之丹阳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玡诸王所居。”晋书纪瞻传:“厚自奉养,立宅于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玩焉。”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清陈维崧满庭芳赠表兄万大士词:“乌衣巷,蔓草平田。谁能料,童时伴侣,相对两华颠。”另参见器用部宫室“乌衣旧宅”。 【陈巷】汉丞相陈平少贫,“家乃负郭穷巷,以毙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因以“陈家巷”美称有达官、高人往来的居所。唐张九龄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亦省称“陈巷”。前蜀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郄堂流桂影,陈巷集车音。”参见器用部车船“长者车”。 【颜巷】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本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唐方干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参见人物部圣贤“颜回”。 【长桥役】初学记卷七引晋祖台之志怪:“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吞啖人,周处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太湖勾浦乃死。”唐李贺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周处长桥役,侯调短弄哀。”参见人事部秉性“周处杀蛟”。 【取履桥】喻屈己尊人。语本史记留侯世家所载张良为一老父于圯下取履事。唐李德裕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参见器用部衣冠“取履”。 【抱桥】喻忠诚守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以“抱柱”为坚守信约的典故。宋刘筠又赠一绝:“风波若未乖前约,一死何曾更抱桥。”另参见人事部秉性“柱下期信”。 【织女桥】即鹊桥。唐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飞。”参见天文部时令“七夕”。 【秦桥】相传秦始皇东游时所造的石桥。唐李贺古悠悠行:“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王琦汇解引初学记:“三齐记曰:青城山,秦始皇登此山筑城,造石桥,入海三十里。”宋梅尧臣王平甫惠画水卧屏诗:“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参见九流部神仙“驱石”。 【题桥】汉司马相如初离蜀赴长安,曾于成都城北升仙桥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事见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清赵翼芸浦中丞复奉命来抚江南以诗即赠:“似偿少日题桥柱,惜未炎天啖荔芰。”亦省作“题桥”、“题柱”。唐苏颋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诗:“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宋苏轼复改科赋:“虽负凌云之志,未酬题柱之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参见人事部富贵“题柱”。 【灞水桥】桥名。本作霸桥。据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唐李商隐泪:“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唐郑谷小桃诗:“和烟和雨遮敷水,映竹映村连灞桥。”另参见地理部水流“灞水”、人事部。情感“灞岸别”。 【灞桥驴背】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后用为苦吟的典故。清黄蔫来题人关图:“汉阙秦陵杳霭间,灞桥驴背意偏闲。”参见文学部诗词“骑驴索句”。 【神州赤县】指称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宋陆游官居书事:“灭胡意气嗟谁许,泪尽神州赤县图。” 【日下】喻指帝都。古代以帝王比日,故以皇帝所在地为“日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徐震堮校笺:“日下,指京都。荀,颍川人,与洛阳相近,故云。”唐戎昱秋日感怀:“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诗:“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明高启送王孝廉至京省其父诗:“君言省觐敢辞苦,况是日下非天涯。”另参见天文部天体“长安日”、人物部帝王“长安日”、人事部秉性“对日”。 【长岑】后汉书崔駰传:“(窦)宪擅权骄恣,駰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駰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駰高第,出为长岑长。”李贤注:“长岑,县,属乐浪郡,其地在辽东。”后用以称颂不为权贵所容之官吏。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一:“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参见政事部议政“长岑未归”。 【龙门】即禹门口。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市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名。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艺文类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故云曝鳃龙门。”喻声望高的人的府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指众望所归者。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虞山钱牧斋先生维时不惟一代龙门,实风流教主也。”科举试场的正门。唐周墀贺王仆射放榜诗:“欲到龙门看风雨,关防不许暂离营。”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我被关了一个多月,闷得慌了,开了龙门就跑的。”借指科举会试。会试中式为登龙门。唐卢纶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崔峒补阙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诗:“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宋洪迈夷坚支志丁刘改之教授:“(刘过)淳熙甲午预秋荐,将赴省试。临岐眷恋不忍行,在道赋水仙子一词二更后,一美女忽来前,执拍板曰:愿唱一曲劝酒。即歌曰:别酒未斟心先醉,忽听阳关辞故里。扬鞭勒马到皇都,三题尽,当际会。稳跳龙门三级水,天意令吾先送喜。”明杨柔胜玉环记约友赴选:“才吞八斗气轩昂,一跃龙门姓字香。”参见政事部议政“登龙”。 【花县】晋潘岳为河阳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唐王维送严秀才还蜀:“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唐李贺春昼诗:“平阳花坞,河阳花县。”参见植物部花卉“河阳一县花”。 【茂陵】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汉初为茂乡,属槐里县。武帝筑茂陵,置为县,属右扶风。见汉书地理志上。陵墓名。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书武帝纪:“(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殡于未央宫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也。”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见明史宪宗纪。汉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因用以指代相如。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唐李贺昌谷园新笋诗之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清蒋纲舟次书感诗:“不及茂陵归有壁,翻同杜老别无家。”参见人物部人杰“茂陵书生”。 【细柳】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帝自劳军,至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节诏将军,亚夫传令开壁门。既入,帝按辔徐行。至营,亚夫以军礼见,成礼而去。帝曰:“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见史记绛侯世家。后遂称军营纪律严明者为细柳营。细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南朝陈徐陵为始兴王让琅玡二郡太守表:“自甘泉通水,细柳屯兵,旁带戎臣,颇同疆埸。”北周庾信燕歌行:“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唐李嘉祐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诗:“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已遣严兵营细柳,更教长剑倚扶桑。”清毛师柱兵过诗:“军容同细柳,知不负君恩。”参见武备部军旅“细柳营”。 【南柯】唐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槐安国。南柯郡为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后因以指梦境。亦比喻空幻。宋苏轼九日次定国韵:“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宋范成大题城山晚对轩壁诗:“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明高濂玉簪记重效:“从教分手处,有梦托南柯。”参见人事部睡梦“南柯一梦”。 【灞上】地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灞水西高原上,故名。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唐杜甫怀灞上游诗:“怅望东陵道,平生灞上游。”唐李白司马将军歌:“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参见武备部军旅“细柳营”、武备部军旅“如儿戏”。 【博凉州】三辅决录载:“孟佗字伯郎。灵帝时中常侍张让专朝政,宾客多苦不得见。孟佗尽以家财赂让家奴,因得见让。众以为佗与让善,争以珍物赂佗,佗得尽以赂让,让大喜。后以葡萄酒一斛遗让,即拜为凉州刺史。”宋范成大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三首之三:“一语为君评石室,三杯便可博凉州。”参见器用部饮食“一斗得凉州”。 【铸六州】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三年载,罗绍威为天雄节度使,辖魏博六州四十三县。罗以魏博自田承嗣时所置牙军五千人,挟持军帅,骄横难制,乃阴借朱全忠军十万入魏博,尽杀牙兵。半年中罗绍威供应军需,耗费不资;虽剪除骄兵,但亦自此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后以“铸六州”或“六州铁”为铸成大错之典。清严复题孙师郑感逝诗卷:“大错惊心铸六州,土崩何日奠金瓯。”参见人事部谬误“铸大错”。 【单父邑】春秋鲁国邑名。故址在今山东省单县南。孔子弟子宓子贱为单父宰,甚得民心,孔子美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后因以喻有治绩的郡县或官员。晋潘岳河阳县作之二:“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晋潘尼赠河阳诗:“密生化单父,子奇莅东阿;桐乡建遗烈,武城播弦歌。”唐刘得仁送河池李明府之任诗:“想得询民瘼,方称单父心。”参见文明部礼乐“宓子弹琴”。 【十二城】一作五城十二楼,古代传说中神仙的居所。比喻仙境。史记孝武本纪:“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裴骃集解引应劭曰:“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此仙人之所常居也。”宋米芾甘露寺:“多景楼面山背江,为天下甲观,五城十二楼不过也。”唐李毅和皮日休悼鹤:“犹怜反顾五六里,何意忽归十二城。”参见九流部神仙“十二宫楼”。 【十丈愁城】喻愁苦难消的心境。北周庾信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宋陆游山园:“狂吟烂醉君无笑,十丈愁城要解围。”宋周邦彦满路花思情词:“帘烘泪雨干,酒压愁城破。”明王錂春芜记秋闺:“他那里宦海沉沦,我这里愁城遥远。”参见人事部情感“愁城”。 【下齐七十城】艺文类聚卷十七:“汉书:蒯通谓韩信曰: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城。”唐胡曾咏史诗高阳:“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参见人事部行止“舌卷齐城”。 【丰城气】晋书张华传谓吴灭晋兴之际,天空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张华闻雷焕妙达纬象,乃邀与共观天文。焕曰:“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并谓剑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后世诗文用“丰城气”、“丰城剑”赞美杰出人才,或谓杰出人才有待识者发现。唐杨炯和刘长庄答十九兄:“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宋叶适送孙伟夫诗:“远寻丰城剑,虚负历山月;发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元柳贯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台诗:“荧光下合丰城剑,紫气中悬执法星。”清孙枝蔚赠魏生诗:“才华顺似丰城剑,和气当如春草轩。”亦省作“丰剑”。唐杜甫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参见武备部兵器“丰城龙剑”。 【长城】供防御用的绵亘不绝的城墙。春秋战国时各国出于防御目的,分别在边境形势险要处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载有“楚国方城以为城”的话,这是有关长城的最早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尚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达十八次,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称为“边墙”。宣化、大同二镇之南,直隶、山西界上,并筑有内长城,称为“次边”。总长约6700公里,大部分至今仍基本完好。为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喻指可资倚重的人或坚不可摧的力量。宋书檀道济传:“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新唐书隐逸传秦系:“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前席屡荣问,长城兼在躬。”宋陆游书愤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鬢已先斑。”柳亚子寄朱玉阶总司令延安诗:“武力由来属民众,中华民族此长城。”参见人物部将相“万里长城”。 【百城】魏书逸士传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后因以“百城”、“百城书”喻指丰富的藏书。明范明太读书镜跋:“仲贞以高格文人家武水上,日拥百城为南面乐。”沈昌眉和弟:“夜梦五色笔,日拥百城书。”清归庄过万年少淮浦隰西草堂次元韵题赠之二:“八阵纵横五彩笔,百城脾睨一床书。”梁启超万木草堂书藏征捐图书启:“盛意提倡,慨赠百城,阐扬风流,沾溉末学。”参见人事部志趣“拥书城”。 【金汤】金城汤池的简称,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险固。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颜师古注:“金以喻坚,汤喻沸热不可近。”北史儒林传下辛彦之:“帝尝令彦之与沉重论议,重不能抗,避席而谢曰:辛君所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太平天囯陈阳生建天京于金陵论:“建邦设都,必取至善之地,非第曰金城汤池已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臣诚不解盛宣怀欲图一己之私利,遂不惜我祖宗社稷金城汤池之固,默陷于皇基累卵之地位。”亦省作“金汤”。后汉书光武帝纪赞:“金汤失险,车书共道。”李贤注:“金以喻坚,汤取其热。”旧唐书宣宗纪:“夫取不在广,贵保其金汤。”唐李商隐览古:“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参见武备部其他“金汤固”。 【城崩】春秋齐大夫杞梁,名殖(一作植)。齐庄公四年,齐袭莒,杞梁战死,其妻迎丧于郊,哭甚哀,遇者挥涕,城为之崩。后演为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礼记檀弓下:“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弔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孟子告子下:“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孙奭疏:“或云齐庄公袭莒,逐而死,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汉刘向列女传齐杞梁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后即以城崩喻悲痛感天动地。唐李白白头吟之二:“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参见人物部妇女“杞梁妻”。 【紫气关】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唐杜甫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之九:“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参见九流部神仙“青牛真气”。 【东市朝衣】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后因以“东市朝衣”为朝臣被杀之典。清钱谦益春夜读汉书寄南海陈侍郎诗:“曲江羽扇何须叹,东市朝衣更不堪。”清吴伟业鸳湖曲:“中散弹琴竟未终,山公启事成何用?东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难留。”参见人物部官吏“东市朝衣”。另参见器用部衣冠“衣冠就东市”。 【市中有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又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亦作“三人成市虎”。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参见动物部走兽“三人成虎”。 【吹箫吴市】春秋时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自楚逃至吴,曾吹箫乞食于吴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裴骃集解引徐广曰:“(箎)一作箫。”后称街头乞食为“吴市吹箫”。亦比喻过艰苦的流亡生活。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参见文明部礼乐“吴市吹箫”。 【挂秦金】高价征求对文章的意见。唐李峤市诗:“徒知观卫玉,詎肯挂秦金?”参见器用部珍宝“千金字”。 【柴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处。其地当即今北京市宣武门外菜市口,菜市为柴市音转;一说为菜市口以西的旧柴炭市。清黄遵宪和平里行:“公魂归天在柴市,今日邻军犹设祭。”参阅元王恽玉堂嘉话卷五、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文丞相祠、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庙记。清朱彝尊玉带生歌:“惊心柴市日,慷慨且诵临终诗,疾风蓬勃扬沙时。”参见政事部忠直“文山柴市”。 【梅福市】咏县尉或吴地。汉书梅福传:“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至始元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姓,为吴市门卒云。”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范蠡出江湖,梅福入城市。”另参见动物部飞禽“梅家鹤”、人物部官吏“仙尉”、人事部雅逸“梅市隐”。 【成都卜肆】西汉严遵,字君平,卖卜于成都市,每日得到百钱,足以自养,即闭门下帘读书,博览无所不通,依老庄之旨著书十余万言。修身自保,不为苟得,甚受蜀人敬爱。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后用为卖卜、卜卦的典故。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亦省作“成都卜”。唐杜甫游子诗:“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唐李商隐壬申七夕:“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参见九流部杂技“成都卜”。 【郑驿】喻迎宾之所,或喻好客。汉书郑当时传:“郑当时字庄,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郑驿骑翩翩,丘门子弟贤。”另参见伦类部宾主“留宾”。 【兔园】园囿名。也称梁园。在今河南商丘县东。汉梁孝王刘武所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西京杂记卷二:“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梁王不悦,游于兔园。”唐白居易雪中寄令狐相公兼呈梦得:“兔园春雪梁王会,想对金罍咏玉尘。”唐黄滔寄越从事林嵩侍御诗:“莫恋兔园留看雪,已乘骢马合凌霜。”清陈学泗纪事诗:“多少兔园词客老,空依北斗望蓬莱。”参见天文部气象“梁苑雪”。 【郑乡】即“郑公乡”。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后以“郑乡”赞誉别人的乡里。南朝梁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芜没郑乡,寂寞杨冢。”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郑乡空健羡,陈榻未招延。”清丘逢甲戏迭前韵柬同集诸君之一:“却教人忆泥中婢,八字墙高似郑乡。” 【白社】地名。在河南省洛阳市东。晋葛洪抱朴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概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版物业服务公司《公司电梯巡查记录表》模板空表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题及答案
- 新安医院面试题目及答案
- 写初中物理题目及答案大全
- 小学政治试讲题目及答案
- 企业行政文档分类及归档工具包
- 六年级话题作文欣赏艺术品600字15篇
- 高一物理力学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实例教案
- 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工具与模板
- 预备役退出申请书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操作手册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锂电池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价值分析
- 2025年中国维生素C咀嚼片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卷
- 物流行业固废处理方案
- 测绘项目投标技术文件范例
- 申请报建户外货梯的申请书
- 项目5 5.1 植物的光合作用(1)(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
- 康复科讲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