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 目民间金融发展的风险与防范对策系 别 应用经济系 专 业 金融学 班 级 金融204 学号 12023181 学生姓名 张开元 指导老师 王茜草 2016年6月III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民间金融发展的风险与防范对策姓名张开元专业金融学学号12023181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主要任务: 掌握好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城乡一体化与金融业的相关知识,结合学科知识和专业特长,进行民间金融发展的风险与防范对策的论文写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民间金融在提高资金利用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融通资金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掌握控制民间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防范对策。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1)查阅相关资料,并到实际部门进行调研。(2)分析资料,提出观点。(3)编写论文大纲。(4)撰写论文初稿,并交给论文指导老师修改。(5)定稿,准备论文答辩。3.课题完成后提交的书面材料要求(论文字数,图纸规格、数量,实物样品,外文翻译字数等):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毕业论文任务书。(3)最终所提交的论文其正文部分不少于15000字,全文不少于20000字(包括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外文翻译、附录等内容)(4)提交20000字符左右与自己论文题目有关的外文以及翻译资料。(5)论文体系完整,符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论文规范化要求。(6)书面材料能反映文章主题,中心突出,思路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文字表达清晰、连贯、逻辑性强,资料翔实,方法科学,论证严密,重点突出。4.主要参考文献:1郭长虹,齐俊英,民间金融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基于对正规金融的影响J,财会通讯,2012(8)2杜晓平,在金融危机时代发展民间金融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2(5)3贺琛,宁洋洋,对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提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1(7)4文超,汪文成,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5王金荣,田佳卉,借助民间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以辽宁省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2(4)6施颖霞,温州民间金融的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7曹素梅,赵日泰,浅析我国民间金融问题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5)8郭芳,程祥,吴英案启示:给民间金融一缕阳光J,中国经济周刊,2012(3)9张文涛,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6)10And ers Isaksson,The Importance of Infonmal Finance in Kenyan Manufacturing.the United Nations Industridl Deve lopment.2002要求完成日期:2016 年5 月 13日指导教师(签名):王茜草接受任务日期:2015 年12月 4日学生(签名):张开元摘要摘 要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进而推动了民间金融的普及与发展。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再加上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特殊的因素,促成了民间金融的诞生。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是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上最博人眼球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民营金融市场扮着重要的角色,民间金融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它是一把双刃剑。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完善,加速城市和农村经济的进步,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上岗机会,民间金融也一直为我国地方经济的提高贡献了力量,同时,民间投资也将继续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困难就是很难在金融市场上通过银行快速的贷到资金,因为国有企业和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都要通过银行来申请办理贷款,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在向银行贷款这方面不如大型企业有竞争力,所以银行大多数都会把资金贷给大型企业。从而中小型企业以及农村市场在贷款方面遇到困难时,这些企业必须把融资的对象指向私人金融市场。此篇论文剖析了民营银行飞快发展的因素和经历,联系实际问题叙述了民间金融固有的隐患,综述了我国民间金融现在的状况,在末尾列举出了与之对应的隐患管理方法。关键词:民间金融;风险;防范对策ABSTRACTABSTRACTIn our count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finance. Chinas unique economic system, with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coupled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ome special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birth of private finance. The rapid rise of the private economy is from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oday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road of the people eyeball part,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private financial markets disguise as a important role, the folk financial development rapidl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l financial market not only help to improve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elerate the progress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and provide people with more job opportunities, informal finance has also been the improvement of our local economic contribution to the force, at the same time, private investment will also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greatest difficul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is difficult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by rapid bank credit capital, because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some large enterprise must through the bank to apply for loans,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o the bank loans in this area than larg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 so most banks will lend the money to large enterprise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rural market in the loan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these companies must be the object of financing to the private financial marke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vate banks are fast development factors and experience, contact the actual problem describes the folk finance inherent risks, summarized our country folk finance present situation, at the end of the column list and the corresponding risk management method. KEY WORDS: Informal finance; Risk; Preventive measures目 录绪 论目 录1 绪 论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3 研究方法及思路22 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32.1 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分析32.1.1 政府的干预阻碍了金融的发展32.1.2 金融市场交易组织人员的信息体系不完善32.1.3 银行进行借贷业务时投入成本的约束42.2 民间金融的演化过程52.2.1 原始形式52.2.2 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形式62.2.3 民间金融的高级形态73 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风险83.1 自身风险83.1.1 不具有完善的组织体系83.1.2 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高危问题83.1.3 对抗风险的体系不完善93.1.4 经营区域很难拓宽103.1.5 地下性和无组织性113.1.6 组织人员的整体素质达不到要求113.2 外围风险123.2.1 主观思想上的反感123.2.2 国家政策的干预和阻碍133.2.3 当地政府对其过多的进行压制153.2.4 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164 民间金融发展风险的防范对策194.1 构建完善的风险规避体系194.2 不断健全社会法律体系204.3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204.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5 结论22致 谢23参考文献24外文翻译及译文254 民间金融发展风险的防范对策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就目前而言,民间金融不属于社会法律制度的监督范畴,也没有完善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控制,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我国中小型企业由于融资困难的原因而面临崩溃的形式日益严峻,不难看出民间金融在社会经济市场中站在一个非常难堪的位置上。针对这一点,加强对民间金融市场问题的研究不容忽视。民间金融在进步发展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专家把民间金融看成金融发展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对象,民间金融的发展不同于其他的金融发展,前者有自由和不受约束的特殊性,因此学者们对其进行理论问题上的研究有着非常大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管理部门对民间金融的发展没有干涉与制约的权利,民间金融交易可以秘密的进行,也没有严格的法律来对其进行管控,从表面结构来看,民间金融不能归为金融系统之内,也不能称民间金融部门为正式的金融机构。种种原因导致民间金融不能顺利而又快速的发展。为了更好的管理我国的经济市场,进一步搞好社会大家庭的安定团结,有效的减少非法金融活动的产生,必须制定、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要想降低民间金融给国有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将其变为具有积极意义的金融行为,就必须要加强对民间金融的隐患治理办法的研究。1.2 国内外研究综述我国专家对民间金融的探索开始的比较晚,近年来,由于中小型企业和农村市场的融资困难状况日趋严重,以及民间金融规模不断的发展壮大,学者们对其引起的经济危机更加重视。曹雪等(2011)的观点是,把个人信息作为底子,民间金融在此之上逐步演变成金融体系之外非正规的自由形式的融资活动,这一观点是学者们经过对农村经济市场中民间金融的探索讨论得到的。张庆亮等(2003)把私人资本资金看成是民间金融部门钱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泛性的角度考虑,民间金融主要包括民间借贷、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两者可以归类到民间金融的广泛性当中去,在局限性上来看,主要是个人和企业、私人钱庄之间的借贷活动,这两种定义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研究团队(2002)从民间金融的广泛性和局限性的角度来提出的。 然而在国外,民间金融的定义有着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大多数国外学者把它看成是“正规金融”,跟我们国家相比,外国学者对民间金融的研究相对早一些。世界粮食和农业组织(1965)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民间金融活动不在中央银行控制的范畴内,其不具有机构组织性。这是粮农组织站在非正规金融的观点出发来对其进行探索,第一次对民间金融提出了明确的定义。AnderS Isakaaon等(2002)与世界银行具有一致的看法,即民间金融不在政府金融部门监管范畴内。Cermidis等(1990)认为,在非正式金融活动的民间金融借贷和储蓄活动进行中,连同简易的信贷和特殊的金融中介单位,都会伴随着一系列繁琐问题的出现。1.3 研究方法及思路文章经过查阅文献,对资料整理归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导师的指导完成。文献、非数量和定量研究法是本文在探索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隐患和保护对策的有效方法,对民间金融的变化经历归类总结,并对其内涵和定义提出明确的判断依据。1)文献分析法,是指对文献进行大量的收集、阅读,导出本文的实际理论意义,对鉴别过的文件进行整理,总结出对研究民间金融有关的重要部分。2)非数量分析法,是预测分析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在定义民间金融和对其发展变化进行分析时,一般都是用大量的定性分析法。3)定量分析法,此方法主要是在对民间金融不断推广时出现的问题、给社会市场经济带来影响时使用。文章的主要思想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对民间金融进行概述,第二章主要概括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第三章总结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第四章提出对民间金融发展风险的防范对策,最后得出结论。212 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2.1 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分析对民间金融存在的因素进行探索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每一个事物的发生,都有它的必然性。总结归纳各路学者的看法,主要有三个观点可供人们对民间金融的存在进行实际意义上的分析。2.1.1 政府的干预阻碍了金融的发展美国的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了金融抑制的观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利率、汇率等对金融市场活动的过度干涉,降低金融市场的热情,削弱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势力,和发展缓慢的金融体系将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后果,致使我国经济落后和落后的金融不能更好的发展,这种现象称为金融抑制。而且,政府故意下调借贷利率的话,此时真正的利率一般都是负数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因为处在发展阶段的国家,其通货膨胀的概率都是较高的。当真正利率小于零的时候,银行也会少了许多债务问题,因为此时任何储户都会将自己的钱投入到有价值的使用当中去。两个学者特别强调,如果是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政府利用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刻意下调借贷利率,过 分的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会导致现在市场利率不能反映货币基金的真实价位。银行债务减少的同时,会给民营企业和中小型农村企业在贷款的时候带来更大的困难,因为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并没有减少,这种情况下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 。而此时银行会把有限的资金贷给有难处的国有企业和、私人关系的小企业以及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项目,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和危险性较大的企业资金借贷的主要来源。最后这些贷不到款的企业不得不将目标指向民间金融市场,在私人借贷中寻找可以满足资金需求的对象,促成了民间金融的诞生和发展。2.1.2 金融市场交易组织人员的信息体系不完善在金融市场中,每个交易组织人员都具有不同的专业学识、资金数额、智力和人际关系。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人员,可以了解更多的金融市场信息,快速准确的观察金融市场的变化,掌握更多的人脉资源,这样的人群可以在金融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发言权。掌握金融信息较少的一类人会处在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位置上。这就是经济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银行为了降低危险系数,会对借贷者采取分配给予的制度。因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大多数银行在与各种企业的贷款交易中出现逆向选择的状况。企业在银行的分配给予制度下,是否能获得贷款的资格,不是由企业给出的贷款利率的高低所决定的,即使利率再高,也不能得到银行的贷款。这些资金困难得不到解决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农村市场便将希望寄托在非正规的私人借贷市场。这种现象的产生大大加快了社会市场经济的进步,解决部分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促使各种民间贷款公司、典当、钱庄、等各种资金借贷交易组织的产生。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对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以保险市场为例。如果保险公司设置一个特定的保费,危险系数较小的投保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会继续投保,这时保险市场将出现“逆向选择”现象,因为保险公司没有能力更好的甄别申请人属于高风险还是低风险人群。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2.1.3 银行进行借贷业务时投入成本的约束以银行的借贷业务为例,若想和有贷款需求的企业之间达成合作,银行所付出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 193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这一理论。从它的理论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其目的是为了促成业务的发生和完成而进行的所有资金投入。银行在与借贷企业签订借贷业务合同之前,要具体的调查借贷企业的还款能力,公司经营状况,以及企业法人的个人信息,这些调查的进行都需要银行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薛晴.资源开发、民间金融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西部新兴资源富集地区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5):63-68.。在银行与借贷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后,银行要继续对借贷企业的运营情况,企业盈亏情况实时追踪了解,这属于事中成本。最后,为了保证借贷企业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按时偿还钱款给银行,以及不能按时还款时要履行在合同中的承诺,必要时银行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都是需要进行资金投入的,这属于事后成本。大多数银行人为,借贷金额的大小与业务进行前后期的投入没有形成固定的关系。之所以更多的银行愿意将资金贷款给有实力的大企业,是因为支付的平均资金投入要小于贷款给中小型企业所付出的平均成本。我国目前没有完整的法律制度来对企业借贷业务进行规范和监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完善,站在银行的角度考虑,为了降低贷款企业违约的危险系数,减少自身在业务进展中的付出,顺理成章的就把资金借贷给了比较有实力的大企业。所以,即便借贷金额的数额有很大的浮动的时候,银行需要付出的资金投入不会因为借贷企业的财力及运营情况而有较大的出入。从与之相反的角度考虑,此现象给更多小型企业和农村市场带来了更大的贷款上的困难,它也是促使民间金融诞生的重要因素。2.2 民间金融的演化过程详细具体的掌握我们国家目前民间金融的重要形式是论述其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形态的差异出现不一样的危险的问题必要前提,同时也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系统的风险防范措施。在我国繁多的民间金融形式中,一部分是对历史民间金融发展的肯定与拓展,同时也有新姿态的民间金融业务的滋生与扩大。就我国目前社会市场经济中拥有的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有:个人形式的借贷、多对多的非政府组织的形式,像银行这样的部门是把资金提供给供求双方起到搭接作用的的高级形式。早在古代,私人借贷就已经在民间诞生,进而越来越多的金融组织生成,民间金融变得复杂多样,一直到现在的私人钱庄、典当、私人银行等的出现。借贷者对资金的不断需求,促使民间金融的不断发展,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金融形式来迎合社会经济的发展。2.2.1 原始形式在我国,从古至今,私人借贷是最为原始的形态,这种活动大多数发生在熟人之间,它的特性是钱款数额小,还款时间短,利率高低相差较多,钱款都是借出人的原有资金,具有很大的自由性,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借贷形式比起其他的民间金融形态,相对较简单并伴随着钱款数额小交易速率快的优点李佳舒.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4.。根据私人借贷的特性不难看出,它没有像银行这样的中介部门参与其中,而是资金借贷双方根据资金的意向、彼此的实际情况,来完成交易。根据利率高低可以将私人借贷划分成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白色借贷,其贷款利率接近于零或者是等于零,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为前提,所以白色借贷都会在熟悉的人群中进行。第二种,在借贷双方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借款方必须提供借款依据,利率水平一般在受法律保护的范围内,叫做灰色借贷。最后一种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高利贷,也叫黑色私人借贷。,借款方都是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才会以高利贷形式进行的交易,钱款提供方可以得到很高的利率收益,这种高利率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国家金融法律部门对私人贷款的监督管理非常困难,因为私人贷款业务具有地下性、非公开性。一不小心就会使借贷双方发生钱款上的矛盾,很难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很容易导致债务纠纷,给借贷双方都带来不好的影响。私人借贷利率的界定,与其特性密不可分。它是从古代一直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一种简单的金融交易形式。和其他金融交易方式相比,私人借贷有着高速、灵活、利率范围大等不可比拟的特性,它是民间金融最原始的形态,社会金融市场上资金需求量的大小、供给双方亲疏程度的不同,都会影响利率在交易过程中的高低。2.2.2 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形式合会、筹集资金和私人融资是我国目前民间金融交易中期发展形式中的主要形态。中间形态中已经涌现出一些金融中介机构,和简单形式交易的不同点在于,它不是借贷两方自主进行交易的,业务往来形式不是一对一这样单一的,而是多对多或者是一对多多对一的。这种中间形态是站在简单形态和高级形态中间,完成从非正规向正规过度的一种形式。近年来,人民对于项目款的需求量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进一步加速了民营经济的飞快进步,中小型企业和农村市场在不能从银行和其他合法经营的金融部门筹集到资金的时候,推动了民间合会这种集资方式的形成,对社会经济市场上钱款供不应求的情况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如果合会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正规的体制对其进行管控,大多数时候要有一个会主作为活动的创始人并起到带动其他成员的作用。想要参与到会合的运行当中,每个人员都要定期缴纳相应的会费,比如购置建房材料投标这种有实际目的的会合,必须召集一定数量的人员加入。对于所有人缴纳的会钱,会合中的其中一个人对其有使用权,那么这个有使用钱款权利的人一般由投标或抽签方式来决定。在钱款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给个人支付相应的利息。当合会中的每个人都经历了拥有钱款使用权的同时,也预示着这个临时组织活动即将告一段落彭艳红.我国农村金融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及防范对策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5):24-27.。合会组织的创建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前提的,它是一个会员之间互惠互利的融资组织。资金来源于会员,应用于会员,体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会里,要想获得使用会费的资格就必须中标最大利率,有相当一部分不法分子,以非法盈利为目的来组织合会,会费的利率在使用过程中是没有范围的,成员会不择手段的来取得会费的使用权,比如增长投标利率,当投标人员以牟取暴利为最终意愿拿到会费就跑路,再加上合会成员数量庞大,合会组织就会陷入困境,资金链断裂,给人民的安定团结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有些地方称合会为标会、抬会、摇会等,合会也被称作轮转储蓄,地方不同称呼习惯也不同。民间融资对于农村市场和中小型企业在资金短缺问题上的解决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对当地基础设施的施工开展有着重要意义。通常,民间融资过程中,涉及到的人数庞大,平均每人的集资数额小,有比较稳定的利率,但是完成集资占用的时间较长。集资的发起人可以是单独的个人也可以是有组织的团体,在确保合同期间内,完成对债权人的利息偿还后,能够继续偿还本金的同时,根据个人意愿本着互惠互助的宗旨对社会人员进行借贷的行为。筹集资金根据利用途径分成生产性融资,公共融资,相互合作的福利融资姚吉祥.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多元发展问题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14,(5):200-203.。根据集资目的可分类成盈利性和非营利性资金筹集。民间融资的部分成员会企图利用其利率高的特性来非法谋取暴力,获得钱款使用权的人群,迫于利率高的压力,即便是在不符合实际状况的时候,也会把资金投入到看似收益大但危险系数非常高的项目中去。第一,这样的行为不仅增大了偿还债务本金的压力,同时也使利息的债务更加繁重。第二,把资金投入高危险系数较高的项目当中,或者在集资的过程中企图有非法盈利行为的,如果涉及到的社会人员众多,将发生信任链断裂以及资金链断裂的严重问题。给社会市场经济带来不良影响,致使政府监管机构逐渐把民间集资定义为非法行为。 就我国目前的民间金融形式而言,所属其合作组织主要包括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等,顾名思义,这些组织的目的都是在于通过合作,更好的实现对资金的利用。成员要以互惠互利、自愿平等、单独结算、共同面对困难、资金自筹等一系列为根本来进行对钱款的有效利用。参与人员是以自愿为原则加入到合作组织当中,每个社员在组织中都有发言权,合作性金融组织的钱款只能提供给组织成员。在这种民间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机构会对其进行监督,部分群众也会对其进行帮助,即便合作组织实施民主管理,但是对其的管控没有完善的体制,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问题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所以民间金融合作组织的特性使其没有足够的能力融入到社会市场经济的潮流当中,如果不抓紧转型成正规的金融体系,必将会逐渐被金融市场淘汰。2.2.3 民间金融的高级形态私人银行、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都属于民间金融的高级形态。这样的单位具备专业的工作人员以及良好的业内服务意识,相当于借贷两者之间的中介,并不是利用自己的钱款来完成贷款的发放仇晓光,杨硕.民间金融信用危机与法律机制建设传统与现代信用比较为中心的考察J.社会科学研究,2015,(4):102-108.。并且强化了获得信息和信誉的形态简单的特点及其他的优势,利用自身的特性为贷款发放者和钱款使用者提供了搭接的桥梁,在这过程中获取收益。有具体的场地来供其进行运营,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利用专业的知识对了解到的信息归纳整理,与此同时也解决了非常多的私人借贷过程中出现的钱款数额不能满足需求方的困难。3 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风险3.1 自身风险3.1.1 不具有完善的组织体系 在现代社会,民间金融和贸易往来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也变得更加繁琐,此结果将会阻碍其自身的进展,区别于正式金融部门的是,绝大部分私人组织都没有固定的办事处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业内知识丰富的业务人员,大大的降低了私人组织在交易过程中投入的成本,长此以往,民间金融组织就有了运营成本比正规金融单位运营成本低的特性。第一点,当钱款使用者没有能力偿还本金和利息时,由于私人组织与生俱来的缺点,不能更好的约束借款人的行为,会促使借款人的犯罪心理放大,所以这类人会负债潜逃。第二点,私人组织在交易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其自身能力不能解决困难时,由于其运营时资金投入小,一般会以宣布破产倒闭的形式来推卸责任,逃出法律的监管,这类现象会给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破坏,给出资人的财产经济带来严重危害。浙江金融市场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老板跑路的现象,由于在民营企业的运营当中的管理不当,致使公司陷入无法偿还出资人钱款的境地,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市场的秩序,危害相当的严重,借贷危机也随之出现。3.1.2 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高危问题民间金融的交易实际上是以借贷双方的熟知程度、私人关系为前提条件来进行的非正规金融是诞生于经济发展历史中的不正规的经济体制,它是平民百姓以自愿为原则的前提下建立的金融组织,具有很大的人性化熊进光,潘丽琴.中国民间金融的法律监管问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1):20-24.。因此,大大增加了金融业务在进行中出现危险的概率,列举以下三点:第一点,私人金融企业不具备严格、完善的管理体制,其经营模式过于简单,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业务人员对其进行操作,主要是凭借以往的管理经验,不能准确的判断出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其组织不会提前准备出风险防范的方案。比如在合会组织的交易中,许多合会的发起人有可能在同一时期内参与到其它的合会当中,把一个组织中筹集的款项投放到另一个组织当中,合会中的利率是没有最高限制的,他们通过这样的手段来牟取利益。还有一些参与者会进行虚假投标,为了争取钱款的使用权不择手段,这些现象都提高了合会组织在交易中出现风险的系数。第二,由于资金需求者与提供者之间有一定的熟知关系,致使业务进行过程中的合同形式不一,内容随便,主要依靠借贷双方的主观意愿,缺少相关法律的保护和政府金融部门的监督,交易的基础是借贷双方的私人关系,所以大部分的资金提供者不会对借款人所提供的担保抵押物品进行严格要求,一般都没有签订正规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在到达合同里规定的还款时间时,也要依赖于还款人的人格和社会压力来让其进行还款,而不是采取像法律那样强有力的措施来对其实施监督,私人金融交易的程度比较简便,不用按照正规的交易程序来进行。站在另一个角度考虑,私人金融交易的自由性、平民性也增加了其在交易过程中出现违约现象的次数。在交易过程中签订的简易合同会有很多的漏洞,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品不足以偿还欠款,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对借款方的制约,如果借款人破产或者是有蓄意诈骗的行为,危险一旦发生,资金提供者的经济损失只能自己消化出于对高回报的期待,私人金融机构往往会忘记对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蔓延的现象的关注,由于个人主观意志,把过多的资金贷给单独某个资金需求人或者单位,这种行为加重了交易过程中的风险,一旦该借款人出于某些原因不能支付欠款,那么所有的经济损失都要由资金提供者来承担。在多数私人金融组织中,都应用个人独裁专制的经营方式。别的组织成员都要支持最高权利人的决策。这样的经营方式没有法律体系的监管,主要依靠某个人的管理经验,给交易过程中带来的困难不断增多,在金融组织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算其他成员将其提出,也不一定能快速更正。与正式的金融组织机构相比,私人借贷关系中的利率是比较高的,那么过高的利率会加大欠款人的还款压力,伴随其中的违约概率也会随之提高,所以利息水平过高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陈硕.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4,(8):100-105.。贷款发放者为了取得更多得的回报,在投放钱款时不能做出理智的抉择,只是一味地想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忘记了对高利息水平风险的防范,所以,金融组织中的风险越来越多,私人借贷市场中的资金形成客观的数量,一旦借贷关系发生破裂,所有的经济损失都要由出资人来承担。3.1.3 对抗风险的体系不完善 民间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钱款发放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资金,通常会把钱款借给有一定了解的农村市场和中小型企业。所以,对于资金发放者来说那些不熟悉的借贷人,想要在当地筹集到资金有相当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加重了私人借贷市场的地域性。因为以上提到的地域性和资金提供者的主观保护意愿,即便私人借贷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也不会因此减少利率。就算有高利息的诱惑,非本地的需求者也很难参与到当地金融市场中,所以钱款的提供数额也不会随之变大。在此时的情况下,私人借贷机构的垄断力量越来越大,因此,它会顺理成章的得到更高的经济回报,也因此丧失了增强运营水平,扩大经营范围,提高经营水平,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的能力。私人借贷组织经营范围小,涉及到的地方有限,钱款和信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弱点。它不像银行这样的受国家保护的机构,政府会为其在信用和资金方面做强有力的后盾,所以,民间金融组织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对自身造成不良后果或者是毁灭性的打击。私人借贷组织的自身能力往往不足以抵抗风险的发生,挽回局面的机会很少。但是民间金融机构可以快速缓解当地的金融风险。有政府作为资金支撑的金融组织机构,在和风险对抗的过程中,会有比较强大的抵御能力。3.1.4 经营区域很难拓宽 私人金融市场的钱款数额小,交易对象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业务经营范围很难变大,主要是以熟人、熟地为基础来发展业务,企业经营规模难以扩大,致使私人金融不能顺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法给形式多样的需求者带来资金上的帮助。此现象会发生在两种情况下:首先,私人金融市场所了解掌握的信息,来自于与当地及周边的人员交易中,很难获得外界的信息,这种优势和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相比起来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如果私人金融将业务拓展到非当地的区域,即跨地区经营,就打破了以熟知关系为基础的经营模式,由熟人之间的关系借贷变成陌生关系的借贷。同时也增大了两者交易的事前成本,使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变得尤为严重。站在投入交易成本的观点出发,现在的私人金融机构跟以前进行比较,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来时刻关注借出款项所投资的项目及该项目的经营状态,尽最大努力让借款者在借贷协议规定的期限内,归还本金和利息,使其遵守自己的承诺减少违约的风险,保护出资方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也增大了出资方的事后成本。当私人金融的业务对象增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其交易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大,为了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私人金融机构必须与贷款人签订正式的协议,详细了解担保人的各项信息,严格要求抵押物品的价值,按照正规的法律程度进行交易,以上都将会使民间金融机构在借贷业务中付出更多的成本。其次,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私人金融机构会把大部分的钱款借给小企业和农村市场。由于钱款数目较少,还款时间短的特点,借贷形式也非常的简单,比如直接借贷 徐晶.我国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3,(5):96-98.。私人金融机构跟正式的金融组织没办法相比,私人金融组织的钱款都是在某个地域或者某个群体筹集来的,所以筹集钱款的途径有着非常大的局域性质,钱款数额也很难增多,导致民间金融机构的实力越来越小,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步伐。现在社会,民间的贷款项目越来越多比如创业、扩大经营规模等,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钱款数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大。要想改变私人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首先要设立具体的地点来用于办公,并且办公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完善的经营模式,正规的业务程序,以上都会减少民间金融机构的成本优势,从而带来新的成本投入。3.1.5 地下性和无组织性私人金融机构没有良好的组织来对其进行管理,导致其过于分散,业务可以在地下秘密的进行。阻碍私人金融市场发展的一大难题就是,对其管控难所带来的高成本问题。第一点,从古代到现代,政府都站在私人金融市场的对立面。在一些法律体系中,没有提出保护民间金融的法律条例,又或者直接表明压制金融交易的发展的姿态。以上原因造成了多数私人借贷组织不敢明目张胆的进行交易,即便是面对很大的经济需求的同时,也要很隐蔽的活动,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的态度将其列入合法或者是非法机构 赵丙奇,廖红燕.民间金融:融资效率、风险及防范J.农村经济,2012,(5):69-73.。由于地域性,私人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比正规金融机构的小,分布于各个地区,没有比较系统的组织,且数量非常庞大,交易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不同地区的私人金融组织也很少联合交易,因为运营形式上的差异,一般都是单个的组织单独进行内部交易,没有完善的经营体系,使私人金融市场变的更加杂乱无章。私人金融市场的无组织性、地下性给政府在对其交易活动管控的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的成本投入,不能更好的对私人借贷进行制约管理,不能及时解决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缺少正规的管理体制,这样的现象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会给私人金融机构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也会给政府部门带来非常大的困扰,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3.1.6 组织人员的整体素质达不到要求现代社会的私人金融机构中,钱款提供者的整体个人素质较低,严重阻碍了私人金融发展从非正规像正规的过渡。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市场中,而且私人借贷行为比较多的地方,较多部分的资金提供者都缺少法律、文化知识上的教育,对借贷的理解不够透彻,目的不纯的资金诈骗行为普遍存在,给金融交易带来了更多的风险,难以向正规化发展。表现为三点:其一,私人借贷组织中的主要人员缺少专业的法律观念,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程序保护资金的合法权益,这样的情况在落后的农村地区非常的普遍,面对犯罪人员的诱惑没有足够的自制能力,轻而易举的就会上当受骗。在犯罪分子得逞之后,受害者即私人借贷关系的主要人员由于法律意识差,理不清事物的前因后果,大多时候都不会利用法律途径来挽回损失的利益,有的出资人还会借用黑社会团伙来帮自己追债讨债,同时,借贷双方都陷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扰乱了私人金融市场的秩序,给社会市场经济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其二,私人借贷的主要参与人员容易出现盲从的现象。在利益的驱使下,因为其法律意识的缺失,没有受到过严谨的文化教育,在对整体事件的认识上很难有正确的观念,缺少理智的决策,这类缺少判断性的人,促成了资金诈骗行为的诞生以及越来越普遍,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想得到更多经济回报的同时又害怕在尝试新事物时跌倒。如果出现第一个成功获取利益的人,其他人也会不加思考的跟风。其三,私人金融组织的主要参与人员,因为个人整体素质达不到要求,找不到合理的学习方式,不能更好的对资金借贷专业理论、法律制度、进行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在交易过程中出现风险时,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主要人员的各种知识匮乏,会助长犯罪分子的气势,高利贷等不法行为越来越多,使民间金融不能健康的发展,也出资人自身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3.2 外围风险3.2.1 主观思想上的反感就目前看来,由于政府对私人金融组织的反对态度,并将此观念不断的灌输到人民思想当中,严重影响了民间金融在广大群众心里的形象。从古至今,由于私人金融组织的不良形象,人民主观思想上对它的排斥现象一直存在,参与了私人金融市场的整个发展进程,在很多有关业务上都得到体现。人民对于私人金融组织的主要参与人员及其相关交易活动都有着一定的反感思想。在改革开放实施的三十多年以来,即便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与民间金融有关的法律政策,为其制定完善的经营体制,目前还是不能得到大多数人们和专业人士的认可,事实证明,很难改变民间金融在广大群众心中的负面形象以及人们的主观思想。政府阻碍私人金融交易进行的主要立足点是人们主观思想上的反感,私人金融市场的存在也对社会市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性,其诞生和发展是固然现象,但是大多数人们都意识不到。在封建的思想体系中,政府把私人金融组织的发起者以及借贷交易行为看成是有损国家利益的,是不顺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与我国现有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潮流不协调的。即便私人金融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需求者的需要,国家还是认为其会对正式的金融机构在融资方面造成威胁。私人金融机构在人们主观思想反感的推动下,其交易活动的产生发展被看成是思想意识风险,政府通过理论推广的手段,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私人金融给社会市场经济以及人们的安定团结带来的危害,反过来又增强了国家压制私人借贷发展的借口。 利用排斥私人资金借贷的手段,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正规金融机构在筹集资金时候的竞争力。同时也巩固了政府调配金融资源的力度,使其自身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具有一定的威严,对私人金融组织发展的抑制逐渐变得理所应当。同时,利用人们主观思想对其排斥的理论传播,可以把政府采取的各种压制手段,以及国家对私人金融组织的态度,快速有效的宣传到群众当中去,大大的降低了国家阻碍私人金融发展的人力、财力的投入。主观思想上的反感心里给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正规金融组织体制的完善带来过不可否认的积极影响,但是也不可否认的给私人金融组织带来了生存风险。从实际角度考虑,人民对于私人金融组织主管思想上的反感,是政府抑制其发展的强有力的策略,在目前看来,没有客观的前提条件来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只要私人金融不断进行,上述现象就不会消失。相当部分的私人金融组织人员要对意识形态排斥有详细的了解,并作出准确的判断。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形势也趋于多样化,虽然主观思想上的排斥慢慢减弱,想要让私人金融在这个问题上得到更大的解决,还会需要很长的一个时期。3.2.2 国家政策的干预和阻碍改革开放以前,政府实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以,政府对私人借贷组织持有明确的反对态度,只承认正规的政府金融组织才是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贷款途径。直到进入改革开放后,一些中小型企业和农村市场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又一次的揭开了民间金融的浪潮,尽管如此,国家机关对私人借贷组织的交易活动的抑制力度并没有减弱。国家出台了一些与金融有关的法律制度。表31国家相关政策与打压民间金融交易活动的详细条款相关法律和政策打压民间金融交易活动的详细条款商业银行法在未获得人民银行允许时,所有机构和个人不能擅自组织向民间市场进行集资等行为,也无权使用“银行”二字。关于处理私自建立金融组织、违法开展金融业务的重要通知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是具有批设金融组织建立的机关,如果金融机构的设立没有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允许的,即属于非法组织。违法金融组织和违法金融交易活动取缔措施所有的金融组织的设立和金融交易的进行都要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允许。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治理随意集资、开展金融交易活动及批设金融组织等行为实施方案的通知非法集资即指没有获得法律允许就向群众筹集资金的行为,没有国务院的明确指示,任何企业都不得组织有偿集资,对于私人建立钱庄也是严禁行为,如有上述行为,立刻取缔,由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法律制裁。资料来源:摘自有关的法律文本。政府对私人金融组织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纸浆纳米纤维素制备新方法-洞察及研究
- 部队地雷使用课件
- 部队作风纪律课件
-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xx广州市劳动合同样本
- 部门安全培训课件强化
- 遨游汉字王国猜字谜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三轮冲刺《物态变化》
- 基于差分隐私的前端数据扰动梯度传播优化研究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护理课件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中小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五维”聚力绘就学生品格成长新图景
- DBJ50-T-200-2024 建筑桩基础技术标准
- 手动葫芦吊装施工方案1
- 内分泌健康宣教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 甲状腺病人护理教学查房
- 诗词格律培训课件
- 中国化妆品市场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运动神经元疾病诊疗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