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英语期末调研试卷分析.doc_第1页
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英语期末调研试卷分析.doc_第2页
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英语期末调研试卷分析.doc_第3页
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英语期末调研试卷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英语期末调研试卷分析 江都市丁沟中学 钱存美 2007.2.11今年的扬州市高三期末英语调研试卷体现了“立足语篇、注重语境、重视基础、强调交际”的命题思路,给我们今后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也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今年扬州市高三期末英语调研试卷的进行分析,有助于探索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了解今年江苏省英语试卷的命题走向。一.总体特征 1立足语篇,突出能力今年的扬州市高三期末英语调研试卷更强调把测试重点定位在语篇上。无论是“听力”、“完型填空”、“阅读理解”还是“对话填空”都把理解语篇,掌握文章的整体要领和分析作者的意图作为命题的基本原则,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2注重语境,体现应用今年的调研试卷设题力图体现在语境中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试卷中几乎没有单纯考语法知识的试题,体现了大纲所提倡的交际性和实用性。3重视基础、强调交际该试卷充分考虑到我市各类学校考生之间的差异,整套试卷难度控制较为合理。更加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求考生能熟练地运用基础知识,从而排除了考生在考试中碰运气猜测的因素,反映了考生的真实水平,保证了考试的效度。 二、试题分析1听力 该部分要求考生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正常的对话和对白。今年的调研试卷听力有以下几个特点:(1)测试重点放在理解语境上,而不光是语音的辨析上听力部分要求考生从所听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会话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第2、4、5、6、20)。判断会话者之间的关系或会话的场所(第1、3、11)、背景(第10、12、14、15、16)等。(2)素材涉及机场(第9段对话15、16、17题)、面试(第7段对话9、10、11题)、商场购物(第2题)、找住房(第6段对话6、7、8题)、邮局寄信(第5段对话第5题)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见的生活内容。话题贴近生活、贴近学生。(3)口语特征明显,出现了一些自然而地道的口语。例如,运用感叹、停顿、重复、省略或重音等来表现说话人的不同情绪。 表一:听力各小题得分率统计(注:粗体为正确答案)(抽样:育才中学 602人)题号选项12345678910A66%B83%98%70%93%36%C57%80%92%94%题号选项11121314151617181920AB73%92%77%C77%31%89%73%55%81%91%2. 单项选择单项选择共15踢,15分其测试要点分布如下:表二: 单项选择测试要点分布考查内容数量题号冠词121名词122副词123交际用语135动词情态动词126动词短语辨析227, 33时态128非谓语动词131从句强调句与名词性从句124状语从句230, 32定语从句134其它祈使句125省略句129表三:单项填空各小题得分率统计(抽样602份试卷)题号选项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65%43%57%B69%90%29%55%87%C84%51%36%41%D7234%43%由上表可知, 单项选择仍然坚持”突出语境,、强化运用”的命题原则。知识覆盖面广,综合考查了语法基础知识及其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辨别和运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1) 注重动词的考查动词的考查有6题,约占40%,其中,重点考查了动词短语辨析、时态、非谓语动词及情态动词。(2) 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尤其注重上下文的语境。今年的题干较复杂,有许多复杂的从句,需要考生能够分析句子的结构,才能有效答题。例如:24题、25题和31题。24题是强调句与名词性从句的结合考查。24It was after he got_ he had wanted _he realized it was not so important.A. what ; what B. what; that C. that ; what D. that; which答案为B. 考查了强调句与名词性从句的结合。25Those who were late for school this morning ,_down your names on the blackboard! A write B. wrote C. are writing D. will write答案为A. 考查了祈使句的运用语境. 其实,如果学生能注意到题干中用的是感叹号,就能领会到祈使句的运用语境了。(3) 破除思维定视,突出具体语言环境的知识运用 思维定视是我们解题的一大障碍,例如28题和34题28-Have you ever visited the Slander West Lake ?- Yes. When I was in Yangzhou , I _it twice.A. have visited B. visited C. had visited D. would visit答案为B. 但是有许多考生错选了D. 因为他们的老师平时一再强调: 第几次干某事要用现在完成时。因此,学生看到次数就毫不犹豫地选了D。再看34题。34 What if we meet a situation _ none of us are able to deal with? A where B. in which C. what D. that 答案为D. 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接触了大量的题目.其中,由case , situation引导的定语从句常用where 或 in which来引导。因此,有许多同学就错选了A或B。而这里的situation 要在定语从句中作deal with 的宾语。3完型填空“完型填空”是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运用的有效手段。今年的考题更突出对能力的考查,有个别题目涉及语法知识的运用。还有3条题目涉及词汇的辨析。 表四:完形填空各小题得分率统计(抽样602份试卷) 题号选项36373839404142434445A71%13%45%B24%41%72%C11%70%D37%38%题号选项46474849505152535455A46%77%B75%C61%61%8%D19%57%6%19%从上表看,这次“完型填空”正确率不够理想。正确率最高的是54 题77%。最低的是53题,只有6%。有12 题正确率都在50%以下。我认为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完型填空”的选材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的题材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本文讲述了一位虔诚的女教徒在临死之前对她的牧师讲述的自己葬礼的安排,以及死后葬礼的安排对牧师所引起的内心震撼效果。学生缺乏西方宗教方面的知识背景,因此就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4阅读理解本次阅读理解文章难度不大,但所设的问题及选项相当隐晦,尤其是C篇难度较大。表五:阅读理解考查内容分布考查项目题 号主旨大意及标题63,72事实细节56,57,58,59,60,67,68,69,70,71猜测词义、句意61,62,75推理判断64,66,73,74作者的观点态度64,65 表六:阅读理解各小题得分率统计(抽样602份试卷) 题号选项56575859606162636465A87%53%B42%28%66%C87%37%27%D85%73%题号选项66676869707172737475A23%71%49%22%B35%C53%23%D51%33%60% 试卷反映的情况为: (1)把握主旨大意、写作意图的能力仍需提高(72题)(2)捕捉事实细节的能力仍需提高 59、67、71题考查学生捕捉事实细节的能力,得分率偏低。 (3)推断词义的能力急需提高(62题得分率偏低) (4)推理判断能力不能满足要求64、72、73题考考查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5对话填空对话填空是2006年江苏省首次使用的一种新题型。本次考试的对话填空题材是电视采访节目,内容较贴近学生说系的电视节目,十个题目都是只给出首字母,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写单词。这种题型既注重语言在交际中的运用,又要求学生注重句意、语法结构和语义,并写出正确的单词。这次对话填空所考的单词形式如下:表七:对话填空考查内容(抽样138份试卷)考查内容数量题号动词277, 83非谓语动词181名词376,78, 85形容词和副词379, 80, 82介词184由此可见,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是本次考查的重点。 其中,81题的正确率较低,大部分学生写出了graduated ,学生没有注意到after 在这里是介词 而不是连词。因此,丢了本不该丢的分数。 6书面表达本次书面表达是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内容,写一篇短文,阐述“扬州市民对老城区古建筑的保护”问题,并适当发表自己的观点。本次书面表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书面表达的题型也是学生较熟悉的表格式对比观点的类型。内容要点以短语为提示,部分要点以句子的形式出现。但是,本次书面表达的难点在于对学生的词汇要求较高。例如:交通、环境、旅游、经济、文化、见证等。本次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如下:(1)单词拼错、用错的很多,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 相当一部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单词拼错、用错的很多。例如:将 convenient写成cconvinent,(2)主谓不一致。如:The buildings is too old.(3)谓语动词的错误。如:The old building is stand for .以及 We neednt pulling down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冠词、介词、连词、标点符号、大小写等方面的错误不胜枚举。 四、教学建议:1)进一步加强规范教育本次考试中,有许多同学答题不规范, 答题卡填错的大有人在。另外,书写也欠规范。字迹不清楚,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规范教育,是不该丢的分不丢。2)加强对常用句型的操练与巩固,在书面表达的训练中,让学生学会使用衔接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