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Linux(一)Linux的诞生一个传奇24.1.Linux的诞生24.2.GNU与黑客文化44.3.版权与自由软件5(二)关于Linux54.1.Linux 的操作界面54.2.Linux的硬件支持64.3.Linux 的软件支持7(三)Linux发布版百家争鸣的缤纷世界144.1.传统诸强14lSlackware14lDebian15lRed Hat15lSuSE154.2.后起之秀16lUbuntu16lFedora18(四)Linu的优缺点184.1.Linux 的优点:184.2.Linux 的缺点:194.3.Linux与Windows的对比:19(五)附录215.1.参考文献:215.2.成员名单:21目录正文(一) Linux的诞生一个传奇4.1. Linux的诞生毫无疑问,Linux真的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起始于冰天雪地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这个故事的主角,芬兰人Linus Torvalds出生于1969年的圣诞节,他并没有与他父母一样进入新闻界,而是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选择。因为母亲是一位工作女性,Linus 的很多童年时光是和外祖父母一起度过的,Linus 的外祖父是赫尔辛基大学的统计学教授,家里很早就有一台计算机,外祖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总愿意带上Linus,虽然年幼的Linus还不明白编程是什么。那时班上也有一两个同学家里也有计算机,他们时常交流一些玩计算机的心得,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喜欢上了计算机。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Linus Torvalds 需要在一台计算机上来实践操作他所学到的东西,而赫尔辛基大学机房的计算机总是不能满足如饥似渴的学生们的上机需求。Linus只好在1991年1月2号自己买了一台计算机,Linux 正是诞生在这台计算机上的。15年后的2006年初,Linus发布了内核2.6.15来纪念这台意义重大的计算机。当时,DOS还统治着庞大的个人电脑王国。 比尔盖茨花$50,000从一个西雅图黑客手中买来DOS。之后, 靠着聪明的市场策略,这个简陋的操作系统悄悄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PC用户没有其它的选择。苹果机虽好,但它的 天价没人能承受得起。 它和大众需求保持着遥不可及的距离。计算领域的另一个阵营是UNIX世界。但UNIX更是贵不可攀,为了追求高额利润,UNIX销售商把价码抬得足以吓跑随便哪个PC用户。贝尔实验室曾慷慨地向高校提供UNIX的源代码。但这些源代码被小心地看管起来,不再对外公开。更令全球PC用户心烦的是,软件市场的大玩家们没能为这一问题提供个有效的解决方案。Linus 购买的计算机带有DOS,可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同学们学的是经典的UNIX 操作系统,无法在这台计算机上进行上机实验,于是,他和很多其他网友一样,开始使用Andrew Tenenbalm教授在他的名著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中实现的教学用操作系统Minix。这个类UNIX系统带有全部源代码,是学习操作系统的捷径,但教授为了保持其教学用的纯洁性和简单性而省略了很多标准功能,并且不允许其他人轻易扩展它 。不过,对于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来说,为什么不自己实现一个呢?就此,一个传奇拉开了序幕。对于西方国家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很早就可以接触到计算机,徜徉于(开源)操作系统内核的源码之中早已并不神秘,不到20岁就写出可以运行的自己的操作系统内核的年轻人也屡见不鲜。在Linus开始他自己的操作系统的时候,也有很多其他人在私下扩展Minix,并在因特网上互相交流心得。于是当Torvalds把他的系统贡献出来的时候,因为Torvalds 更乐于协作、乐于把其他人的贡献综合起来再次发布,从而让系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他的系统便逐渐赢得了更多的人的支持。Linus Torvalds第一次上传Linux 内核的时候(于1991 年7 月3 日在comp.os.minix 上发布),FTP管理员Ari Lemmke 希望他给这个操作系统起一个名字,于是Linus 为他的内核起了一个类似Freax 之类的后现代的名字,意思大概包括怪诞的、怪胎、自由等,不过Ari 实在不喜欢这个名字,直接用Linus Torvalds 的名字来命名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的貌似一时冲动的作品Linux,并说服Linus,这样并不是骄傲自大的体现。1991年8月25号,Linus在MINIX新闻组发出了历史性的一贴From: torvaldsklaava.Helsinki.FI (Linus Benedict Torvalds) Newsgroups: comp.os.minix Subjec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e most in minix? Summary: small poll for my new operating system Message-ID: Date: 25 Aug 91 20:57:08 GMT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of Helsinki在该消息中他首次透露出正在开发一个(免费的)386(486)操作系统,并且说只是兴趣而已,代码不会很大,也不会象GNU 的那样专业。开发免费操作系统这个想法从4 月份就开始酝酿了,希望大家反馈一些对于minix 系统中喜欢那些特色不喜欢什么等信息,由于实际的和其它一些原因,新开发的系统刚开始与minix 很象(并且使用了minix 的文件系统)。并且已经成功地将bash(1.08 版)和gcc(1.40 版)移植到了新系统上,而且在过几个月就可以实用了。 最后,Linus 申明他开发的操作系统没有使用一行minix 的源代码;而且由于使用了386的任务切换特性,所以该操作系统不好移植(没有可移植性),并且只能使用AT 硬盘。对于Linux的移植性问题,Linus当时并没有考虑。但是目前Linux 几乎可以运行在任何一种硬件体系结构上。 到了1991 年的10 月5 日,Linus 在comp.os.minix 新闻组上发布消息,正式向外宣布Linux 内核系统的诞生(Free minix-like kernel sources for 386-AT)。这段消息可以称为Linux 的诞生宣言,并且一直广为流传。因此10 月5 日对Linux 社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许多后来Linux 的新版本发布时都选择了这个日子。所以RedHat 公司选择这个日子发布它的新系统也不是偶然的。很多人都觉得,以Linus 一人之力对抗强大的微软帝国,开创出一个与Windows 分庭抗礼的系统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但事实上,Linux 并不只是Linus 一人的作品,相反,它的开发者是遍及全世界的程序员们,这些人甚至比微软的开发人员还要多,而联系他们的正是又一个真正的神话因特网。Linus Torvalds 的伟大不在于技术的空前绝后,而是他完美地结合了技术和组织两大惊人的天赋,没有过人的技术便无法开创Linux 并主导它的开发方向,而没有惊人的组织能力,更是无法汇集全世界的黑客们的创造力来构建一个高效、目标驱动的开发团队。正是在富于传奇色彩的Linus Torvalds的引领之下,Linux 一路走来,没有迷失,成为了因特网上无数服务器、个人计算机乃至于手持终端上的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核心。当然,有必要澄清的一点是,Linux 只是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而已,而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多半在和应用程序打交道,虽然内核一直在底层默默地支撑着每一个操作。实际上,一般地说到的 Linux 系统,并不限于一个内核,而是集成了Linux 内核和其他一大批类似的由无数通过因特网协作的程序员开发、维护的程序的套件,这样的套件就称之为发布版(distribution,简称 distro),当1993年,Slackware 和Debian 两大发布版横空出世的时候,Linux 就真的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之后,著名的Red Hat 和SuSE 也红极一时,时至今日,有超过300个发布版活跃着,这些发布版的存在的本身,也是Linux 这种自由精神的一个体现。Linux发布版们也常常被称为GNU/Linux,这正是由于在这些发布版中集成的最基础的程序大多是来源于GNU项目的,而GNU则是UNIX乃至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另一段传奇史诗。4.2. GNU与黑客文化Linux发布版们也常常被称为GNU/Linux,这正是由于在这些发布版中集成的最基础的程序大多是来源于GNU项目的,而GNU则是UNIX乃至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另一段传奇史诗。AT&T的贝尔实验室是在通信和计算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圣地,Ken Thompson和DennisRitchie于1969年在这里实现了分时多用户操作系统UNIX,而他们二老也因为这一划时代的贡献而于1983年获得了计算机科学界的至高无上的荣耀图灵奖。分时系统把系统的资源分成小片,轮流分配给需要的程序,让这些程序感觉到自己独占了所有资源,从而让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任务。同时,为了支持多个用户,还会有相应的访问权限管理机制等,来约束、限制用户。UNIX并不是第一个分时操作系统,但它设计十分完善,而且后来用C语言编写,具有远胜于汇编语言的跨平台移植能力,于是成为了一个工业标准。IEEE和其他一些非盈利组织甚至将UNIX的系统操作界面、程序运行环境标准化,从而成为了一个操作系统的标准,以保证程序可以在不同公司的UNIX产品上运行。UNIX并不是老古董,它不仅存活至今也在一直不断改进着,而GNU的故事就从这UNIX的改进开始了。当AT&T开始开发出UNIX的时候,它并不是一个收费产品,相反,软件,尤其是系统软件,在当时只是硬件的一个附属品,更重要的是,它的源代码是完全开放的,每个有兴趣的人都可以看到、修改、重新编译运行,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狂热的计算机爱好者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他们被称为黑客(Hacker)。黑客们热爱并钻研技术,传播技术,喜欢修改产品并重新发布,并乐于解答别人的问题,这些人在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后世有一些无能且无德的鼠辈用一些鸡鸣狗盗的伎俩攻破别人的系统,窃取信息,也自命为黑客,而真正的黑客对他们非常鄙夷,这些破坏者的真正名字是Cracker。对于UNIX来说,它的开放的源代码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黑客,Ken和Dennis本人也是杰出的黑客,而另一方面,UNIX的发展也得益于这些黑客的贡献。然而,AT&T最终认识到了软件的商业价值,从第七个版本开始,UNIX的源代码不再人人可得了,它成了私有财产,这一举动一下子激怒了整个黑客圈子。这时,我们来到计算机科学界中的另一个传奇的殿堂MIT人工智能实验室,这里诞生了著名的优雅的程序设计语言LISP以及我们今天的下一个主角RichardM.Stallman。作为一名黑客,Richard本人一直活跃于UNIX之上,他认为,软件和牛顿定律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牛顿定律制造机器来让自己受惠,却没有理由封闭它,让其他人无法学习和掌握牛顿定律,同样,软件可以卖钱,但源代码也是必须开放的。Richard不仅是这么说的,也在这么做。1984年,RichardM.Stallman(RMS)建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SF),开始了著名的GNU项目,所谓GNU是“GNUsNotUnix”的缩写,GNU不是Unix,Stallman宣布GNU应当发音为Guh-NOO以避免与new这个单词混淆(注:Gnu在英文中原意为非洲牛羚,发音与 new相同)。它没有一行代码来于Unix,而且它不是封闭的,它蕴含着自由精神,但它从外表来看确实和Unix别无二致。很快RMS开发出了编译器GCC,现在,大部分Unix上都在使用这个编译器,而不仅仅限于GNU内部,他还开发了著名的编辑器Emacs,他是历史上出产量最高的程序员之一,而且,在GNU目中,大量的工具被开发出来,它们组合在一起,甚至是一个功能更强大的UNIX。然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GNU项目缺少一个稳定、强大、功能丰富的操作系统内核,他们的核心Hurd至今仍然没有达到稳定、高效、可用。这时,Linux横空出世,配合上GNU的软件工具,GNU/Linux成为了最为流行的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RMS和他的FSF并不仅仅考信仰来维护他们的软件的开放性,相反,他们遵从软件版 权法律,并且使用版权法律来保护他们的产品生生世世都是自由的,这个用于保护自由 的许可证称之为GPL(通用公共许可证)。4.3. 版权与自由软件 同书籍一样,软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软件具有版权,违背软件 创作者的意愿非法的使用他人的劳动成果甚至以此获利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在这一点上,自由软件(或者叫开放源代码软件,简称开源软件)运动的倡导者们同样是赞同的,他们和微软一样,不齿盗版行为。因为,我们从道义上反对封闭源代码的做法,但我们无权干涉对方的合法行为,我们只是用自己的行为在证明,软件圈还可以有另一种生态环境,仅此而已。开源软件同样通过法律文件的形式来维护着它们的自由性,不过黑客们开了个玩笑,他们把版权(Copyright)转了一下,称为(Copyleft)。GPL是最富有盛名的自由软件发布许可证,它规定,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再发布以GPL发布的软件产品,但是,在GPL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的软件必须也是GPL的,当然,与GPL软件相关,但是是一个独立的模块的产品是不受这个约束的,这就保证了自由软件的自由性。与GPL类似,BSD,LGPL等很多许可证也经常被黑客们采用,用来发布他们的产品。 不过,必须要明白,即使软件是可以被使用、修改的,但软件的所有者仍然是软件的所有者,他的版权不因为其源代码的开放而丧失,相反,他不仅仍然对软件拥有版权,也有改变软件发布授权的权力。很有趣的一点是,通常,开源软件的使用者比封闭软件的使用者更注重版权,他们会更自觉地尊重版权、拒绝盗版。(二) 关于Linux4.1. Linux 的操作界面很多人觉得使用最朴素的工具完成复杂工作的人才是高手,不过,真正的高手应该懂得“择人而善任”做实事的高手应该是选择最佳途径以最低代价解决问题,而不是炫耀。Linux天生就是黑客们为了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和创造自己的快乐而创作的,是实用而典雅的,它的操作界面也是如此,只要最好用的,而且经常也是怡人的。曾几何时,很多人都认为Windows 是图形界面的,Linux 是字符界面的黑色的屏幕、白色的字符、闪动的光标就是很多人对DOS 和Linux 的印象,很酷,不过貌似不太好用。作者要告诉你的第一个事实就是:Linux 和Windows 的区别不等同与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的区别。实际上,Linux的图形界面也很丰富,既有清新简洁的风格也有华丽夸张的3D效果。 在缺省的图形界面中,用户也能找到开始菜单、桌面图标、系统托盘等这些熟悉的界面元素,鼠标也同样灵活有效。Linux图形界面的可定制性非常强,可以使用完全不同的桌面系统。不过,与Windows 相比,Linux 具有更强大的命令行功能。显然,图形界面拥有操作简单、直观、结果可视化的先天优点;相应的,命令行的先天优势在于精确、可编程的特性,对于复杂逻辑的选择、匹配和重复性劳动,命令行界面占有着天然的统治地位,更何况命令行界面程序普遍比完成相应功能的图形界面程序简单、稳定,所以命令行界面理所当然地成为众多高级用户的最爱。但即使是高手也不会拒绝在简单、直观的操作中使用漂亮的图形界面。4.2. Linux的硬件支持有些人认为,Linux只支持很简陋的硬件、很少的外设,因为一天到晚都看到BBS上或论坛上在讨论这些问题,而Windows则很少有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硬件兼容性是一个问题,但并没有那么严重。实际上,目前市场上能发现的几乎所有主流硬件设备都被当前的Linux 所支持,所出现的问题很多是操作不当造成的,这也正是本书所希望解觉的问题之一提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未知问题的解决途径。Linux 在兼容性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很多硬件厂商在推出产品的时候,没有推出相应的Linux 驱动,这使得Linux 的驱动主要依赖使用者自己开发,因此对于新硬件Linux 的支持总会落后一点。有些硬件厂商拒绝发布硬件相关的详细描述信息,这使得开发开源驱动只能依赖反向工程手段,这进一步增加了开源驱动的开发难度,这一点是Linux 硬件兼容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影响Linux 硬件兼容性的因素在于Linux 内 核升级速度比较快,甚至接口有时也会有变化,这就造成了驱动程序需要不断重新编译乃至进行少量代码修改以跟上内核的前进步伐,这不利于硬件厂商发布封闭源 代码的二进制驱动程序包。另一方面,很多硬件厂商视驱动为自己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之一,不愿意发布自己的驱动程序的源代码。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Linux 下的硬件驱动供应常常会滞后于Windows。但是,这并不表示Linux 没有得到硬件厂商的支持,随着Linux 市场的日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厂商在参与乃至主导Linux 硬件驱动的开发,这其中有如下几种模式。l 厂商提供二进制形式的驱动,但不提供源代码。这种形式在桌面领域的典型代表便是著名图形芯片厂商NVIDIA 了,他们经常性地更新驱动程序以支持新硬件、新功能并修正bug,并提供一个自动化的安装配置程序以适应不同的内核。这种开发模式的优点是掌握硬件特性的厂商提供的驱动成熟度和性能比较高,但是由于厂商投入的关系,某些支持会相对开源驱动滞后一些。这个模式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驱动发布的许可证与Linux 所奉行的开放源代码准则不同,再发布受到了很多限制。l 厂商将驱动的大部分源代码发放出来,但保留一小部分和硬件最相关的内容作为固件,这部分固件具体针对于硬件,而且是基本不需要变动的。采用这种模式发布驱动的大部分是一些网卡设备提供商,尤其是各种无线网卡,这种模式在固件的使用上受到一些许可限制,驱动的代码是公开的,并可以集成进Linux 内核,从而方便了硬件驱动的安装和使用。l 厂商将驱动代码全部开放出来。诸如Intel 等公司会把有些硬件的驱动程序完全捐助给开源社区,这样的好处是更多的用户会参与到驱动的开发当中来,驱动的更新速度和成熟度都很高。目前的Linux 显卡设备的支持性方面,开放源代码的Intel 支持程度最好,也是源于这种开发模式的优势。l 厂商发布产品规范,不提供源代码,但可能部分参与开源驱动的开发项目。很多基于Linux 音频架构的驱动程序都是采用这种开发模式的,目前Linux的声卡及Modem驱动架构比较完善,驱动开发工作量不高,厂商也没有很强的必要性去自己完整地开发Linux 驱动,开源驱动基本已经满足了大家的使用需求了。l 厂商不提供任何产品接口规范,也不参与开源驱动开发。无疑,这是最头痛的一种情况了,最典型的就是某些摄像头芯片,不提供接口、不提供Linux 驱动。这类硬件,在有比较多的人的需求的时候会有开发者使用反向工程的手段来开发驱动,显然,这类驱动在发布时间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滞后,并且成熟度上也会有所欠缺,所幸主流硬件一般不会发生这类情况,并且随着Linux 日渐普及,这类硬件厂商也越来越少。对于硬件驱动能力来说,设备兼容性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是驱动的效率,在这方面,Linux绝对不逊于其他操作系统,事实证明,对于大部分主流硬件的应用,Linux 确实都要高效一些,比如图1.1中演示的3D 效果桌面,Linux 的显卡和CPU 需求都很低,2003 年左右开发的中低端硬件就可以流畅驱动起来了,而同等水平的Windows 界面Aero所需硬件直到2006 年底还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Linux 系统的开发很大程度上着眼于更好地利用系统,而不是鼓励用户去买更快的硬件。4.3. Linux 的软件支持关于Linux 的软件的典型误解是:Linux 下应用程序匮乏,而且安装程序十分麻烦。和硬件问题类似,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存在。首先,说到应用程序的匮乏,这并不是事实,Linux 源于历史悠久的UNIX, 有全世界大量专业和业余程序员的支持,软件之丰富可谓“汗牛充栋”,问题在于使用者没有找到合适的软件。当然,这个不是用户的错。当用户从已经习惯了的环 境来到一个新地带的时候,他们总是倾向于寻找一个和原来环境中的事物相似的东西、尽量使用和原来环境中相似的功能,这样,从Windows 进入Linux 的用户所能找到的软件便只是可用软件的一个很小的子集,觉得匮乏也很正常。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Windows 和Linux 的设计哲学有很大差别,后者的哲学是“专家来做专家的事情,然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完美完成任务”;而前者则认为“用户总是希望一下得到更多的”。两者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如此一来,用户们寻找对应关系或是学习使用就产生了很大的问题。软件“匮乏”的另一个原因在于Linux 新用户更需要的系统介绍软件使用的手册并不多,而且常常会过时,如果您看到的本书的版本和它的发布时间相距一年以上的话,很多内容也可能是过时的了,当然,本书作者会尽量让本书与时俱进。软件的安装问题本身源于Linux 之中,更倾向于每个软件包只包含自己的内容,而不附带其他被依赖的库,后者是要单独安装的。这样的好处是用户自行选择的权力比较大,可以选用提供同样接口的替代组件;所需下载的内容比较少;同时软件的复用效率会比较高,多个程序可以共用公共的库,让Linux 的程序显得比较轻便。分散包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Linux 的开发者非常分散化,发布又非常频繁,如果每个软件都附带所有需要的库的话,系统恐怕会比Windows 更臃肿。不过分散包装的轻便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安装所产生的依赖性问题,当你依赖的库不存在,甚至是和某些已经存在的程序有冲突的时候,不要说新手了,就是一般的老手也会吸一口凉气,这个经典问题被称为“Dependency Hell(依赖性地狱)”。不过,问题总是有解决方法的,有些大型的套装软件,如Mozilla Firefox 浏览器就几乎封装了所有依赖的程序库,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更多的解决方法是借助于软件包管理系统实现的,不同的发布版采纳了不同的包管理系统,现代Linux中,大部分软件都可以通过这样的管理系统安装进来,妥善地解决好依赖关系。至于没有纳入管理系统的软件,如果数量很小的话,想对也会比较好处理。下面我们就以Ubuntu为例清点一下linux上的软件。什么是软件源?软件源就是一个应用程序安装库,很多很多的应用软件都在这个库里面。他可以是网络服务器,是光盘,甚至是硬盘上的一个目录。作为debian系的 ubuntu,继承了debian的deb和apt系统,只要设定好软件源,就能很方便的安装软件了。a) 办公软件 Koffice- KDE桌面环境下非常优秀的一款Office软件。OpenOffice - 原是Sun公司的一套商业级别Office办公软件,经过Sun公司公开源代码之后,正式命名为OpenOffice发展计划,并由许许多多热心于自由软件的人士共同来维持。是大家在MS OFFICE之外另外一种比较实惠选择。Openoffice不仅可是在Windows、Linux、MacOS X (X11)、和 Solaris 等操作系统上安装使用而且还能和主要的办公室软件套件兼容。OpenOffice由Writer (文本文档)Impress (演示文稿)Calc (电子表格)Draw (绘图)Math (公式)Base (数据库)几个部分组成.你现在所见的这个文章就是我用OpenOffice在linux编辑完成哦。b) 聊天软件 LumaQQ这款及时通信软件感官上与腾讯QQ非常相像(QQ2006),windows用户使用会有一种特别亲切感,可惜的是这款不能截图也不能收发图片,连传输文件也是不可以的,这对于广大Q迷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Skype官方支持的一款视频语音通信软件,对于渴望show出自我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EVA针对LumaQQ的缺点而开发的一款类腾讯QQ软件,功能强大就是界面上失去了LumaQQ原有的华丽,优点是bug修复速度非常快。所以我们强烈的推荐在linux环境下使用这款软件。Pidgin这是一款及时通信软件管理器,几乎所有的聊天软件都能在这里面找到(QQ,MSN,ICQ,雅虎通等)身影,功能之强大令人咂舌。对于不喜欢用上述软件聊天的朋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c) 输入法 SCIM是一款linux操作系统上非常优秀的文字输入平台,目前支持中文/韩文/日文三种语言。它本身自带拼音、内码等输入法,同时提供简单的程序接口,方便程序员便捷的对其进行扩充。属于国内经典的开源项目。Fcitx基于XIM的简体中文输入法(即原来的G五笔),包括五笔,拼音(全拼和双拼)、区位以及码表输入模块,是Linux操作系统下一款出色的中文输入程序。d) 上传下载 Multiget类似迅雷的一款下载软件,可自动监视网页点击下载链接。KFTPGrabberKDE下优秀的FTP软件,个人认为比gFTP是要好用的。gFTP-Gnome -是firefox本身的一个下载插件,下载速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快的。FileZilla目前Ubuntu中被一部分人认为最好用的FTP软件,特点是支持强制UTF-8,支持FTP多线程,和支持SFTP(SSH File Transfer Protocol)和FTPS,FTPES等协议。e) P2P软件(BT、电驴相关):Azureus基于Java 的一款非常不错的BT下载软件。Mldonkey有人讲他是速度最快的电驴,支持远程下载。TransmissionUbuntu本身的轻量级的BT下载软件。aMule -跟Windows下eMule几乎是一样的,下载ed2k资源时必备的一款软件。f) 文本编辑: Leafpad正如其名,像叶子一样轻巧实用,代替记事本的不二选择。GeditGnome自带的编辑器,支持各种语言高亮显示,估且把这个当UEStudio来用吧,它使用gtk+编写而成。有一个很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也很简单,包括很多编辑器的主要功能。 g) 网页编辑:BlueFish编写网页的一款软件。在你编写代码时会有一只有趣的胖鱼陪伴着你,给你繁琐的工作增添几分乐趣。Nvu可视化网页编辑软件。是一套同样以 Mozilla 为核心的网页编辑器 (就像市面上常见的 FrontPage 或Dreamweaver 等网页编辑程式), 目前由 Linspire (以前的 Lindows) 主导开发。h) 图像编辑:GIMPLinux 下一款类PS的图处理软件,拥有跨平台的图像处理功能。GIMP 是 GNU 图像处理程序(GNU Image Manipulation Program)的缩写。GIMP 能够实现多种图像处理方面的要求,包括照片润饰、图像合成和创建图像。虽然它的接口比较轻巧,但其功能却不输于专业的绘图软件;GIMP还提供了各种的影像处理、滤镜等工具,让你在ubuntu下也能非主流。gThumbGnome自带的图像浏览和编辑器,一般的应用绰绰有余了!对于基本用户,比如我来说,还是很够用了,如格式转换,大小缩放等,从相机里导入的相片,可以直接启动他来查看。F-Spot这款软件我个人认为是Ubuntu中最好用的图像管理软件。 Ubuntu默认安装了F-Spot照片管理器,ubuntu用户使用很方便吧。他是我用过的最方便的图片管理软件。使用F-spot可以直接上传文件到picasaWeb和Flickr,也可以用他来批量处理照片。它还支持主流网络相册Flickr和Picasa Web Albums,缺点是需要Java 环境的支持,这个比较麻烦。不过这款软件总体上来说是非常不错的。i) 音频编辑: Sweep音频编辑软件,让我想起了CoolEdit。SoundConverter简单的音频转换软件,支持mp3,wav,FLAC,ogg四种常用格式的转换。j) 视频编辑:Avidemux一个简单的视频编辑器,我用他来转换视频文件。k) 音频播放:Amarok这个KDE下优秀的播放器在GNOME下同样优秀!Amarok 在播放音乐档案以外还提供了很多功能。例如Amarok可以根据音乐类型、歌手和专辑来管理音乐集,也可以为众多的音乐格式加入标签,加入歌词、唱片封面,也会自动按所播放的音乐评分。也因此,第一次执行Amarok可以吓退一些用户。一些用家觉得Amarok的介面不易使用而使用较简单的音乐播放软件,因为很多功能会隐藏其他功能。Audacious基于 Beep-media-player 和 XMMS 的播放器,因为 Beep-media-player 已经停止开发了,至少 Beep-media-player 在 Gentoo 里就因为 upstream 的原因被 mask 了。Audacious 和 Beep- media-player 很象,并且兼容它们的皮肤。而且它依赖的东西很少,就一个包。它的设置选项跟 Beep-media-player 基本一样,但是比 XMMS 的简单多了,只要设定了标题编码 UTF-8 码转换,也没有所谓的中文问题。 l) 视频播放:Mplaye据说是Windows上著名的KMplayer的原型。它是Linux 上的最强大的电影播放器(也能跑在许多其它Unixs上,甚至非x86CPU上)。它能使用众多的本地的XAnim,RealPlayer,和 Win32 DLL编解码器,播放大多数MPEG,VOB,AVI,OGG,VIVO,ASF/WMV,QT /MOV,FLI,RM,NuppelVideo,yuv4mpeg,FILM,RoQ文件。你还能观看 VideoCD,SVCD,DVD,3ivx,RealMedia,和DivX格式的电影(你根本不需要avifile库)。mplayer的另一个大的特色是广泛的输出设备支持。它可以在X11,Xv,DGA, OpenGL,SVGAlib,fbdev,AAlib,DirectFB下工作,而且你也能使用GGI和SDL(由此可以使用他们支持的各种驱动模式) 和一些低级的硬件相关的驱动模式(比如Matrox,3Dfx和Radeon,Mach64,Permedia3)。 m) 桌面工具:Beryl超级冲击视觉的桌面3d制作工具,有了它vista只能躲到墙角咯。Kiba dock模拟MacOS的Dock的一款软件,需要配合Beryl使用。Gmail Notify Gmail专用邮件提醒工具。Kruler用于测量桌面上任意东西的尺码。Ksnapshot极好的抓图软件,你还可以设置延时抓图。n) 邮件收发管理:Thunderbird -由Mozilla公司出品的一款非常不错的邮件客户端。不喜欢evolution的朋友不妨使用这款软件。Evolution -这款系统自带软件的特点是邮件的手法和个人信息的管理功能强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邮件客户端选择方案。(三) Linux发布版百家争鸣的缤纷世界4.1. 传统诸强诞生于1993到1994年并存活至今的Linux发布版一共有4个,它们是Slackware、Debian、Red Hat和SuSE。这4种发布版也是当今大部分发布版的前驱,虽然其中SuSE衍生自Slackware,但由于其技术变革已经非常大,通常被视为完全独立的发布版。l Slackware 是存活至今的最古老的Linux 发布版,由Patrick Volkerding 创立于1993 年,其设计目标就是稳定、简单和尽量与UNIX 相兼容。明确的设计目的使得Slackware 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Slackware十分小巧,可以在很老旧的硬件上飞快而稳定的运行,同时,它保持着典型的BSDUNIX 特征,这一规范性也备受很多人的推崇。不过,这并不代表Slackware 不思进取,Slackware 12.0已经于2007年7月发布,缺省内核是当前,具有一流的硬件兼容性,也附带了较新的软件环境,对于怀旧的“老人和想品味经典的”新人,Slackware 是永恒的选择。Slackware 的一个“不足”是缺少图形化的安装界面,其经典的文本界面安装程序已经沿用多年了,尽管良好设计的文本界面安装程序同样便利而且更加稳定、节省空间,但对于这个追求视觉刺激的时代,确实有些过于保守了。Slackware 的软件包以传统的“tgz”方式打包,通过“pkgtool”来管理软件包的安装、升级与卸载。与Debian的APT不同,“pkgtool”并不支持在线更新,用户需要将软件包下载下来之后再用“pkgtool”安装,虽然也有一些将APT移植到Slackware 的努力,但迄今为止仍然不是主流。l Debian,它与其他发布版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一个人或公司在主导着它的发展,它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开发者们依据“Debian 宪章”等纲领性文件来决定的,这也决定了Debian 独特的产品开发路线。从技术层面上讲,Debian 追求的是稳定和可平滑升级,这确立了Debian 在软件包升级等方面的长期领先,它的高级包管理工具APT 是其吸引广大用户最主要的原因。同时,庞大而开放的社区也使得Debian 不仅包含了最多的软件,而且也拥有最多的衍生发布版。但是,正由于组织的庞大和严密,也使得Debian 新版本的发布速度比较慢,比如,从3.1到4.0 用了大约两年时间,测试中、不够稳定的软件包也无法进入Debian 官方软件仓库。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才有了Ubuntu 等衍生的发布版。当然,所谓发布慢并不是说Debian 中的软件都十分陈旧,有APT 和一套良好的运作机制,Debian 中的软件会持续保持在最新的版本之中,在1.4中读者将看到Debian是如何解决“稳”和“新”的矛盾的。l Red Hat 是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到21 世纪初的Linux 产业的事实标准,时至今日仍是全球最大的Linux 提供商。不过,2003 年3 月发布Red Hat 9 之后,Red Hat 就不再开发面向个人的Linux 发布版了,而是专注于提供企业版Linux,对于个人用户,只是资助了Fedora 社区进行继续开发,因此,对于一般用户,已经没有必要选择Red Hat 9或更早版本了。在技术方面,Red Hat最早采用了RPM的方式,发布二进制软件包,极大的减少了编译、安装给普通用户带来的困难,促进了Linux 的推广。然而RPM 在依赖关系处理上的不足也使得大多数人都认为Linux 下的软件安装十分困难,养成了“完全安装”的习惯,在这方面,Debian的APT和SuSE的YaST都做得更好。尽管目前Red Hat公司已经不提供面向个人的免费的Linux 产品,但不可否认,作为世界最大的Linux 厂商,Red Hat公司不仅极大的推进了Linux 的普及,而且支持了很多Linux 相关项目的开发。技术特性:Red Hat Linux有一个图形化的安装程序Anaconda,目的是为了令新手更容易使用。同时,它有一个内建的防火墙设置工具Lokkit。由Red Hat Linux 8.0开始,UTF-8成为了系统预设的字元编码设定。这对於英语用户来说无甚影响,但当用到ISO/IEC 8859-1字元集的较高位置字元时,编码方式则完全不同。对於部分法语或瑞典语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冒犯性的举动,因为他们的旧文件系统在这个设定下有可能变得不稳定。这问题可以透过移除LANG设定中的.UTF-8来解决。因为可能发生的版权或专利权问题,Red Hat Linux不包含很多的功能。例如Rhythmbox和XMMS中的MP3支持被Red Hat方面移除了,并推荐用户使用没有版权问题的Ogg Vorbis取而代之,但用户可以自行安装MP3的支持,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安装有关插件实在是太困难了。Red Hat Linux 亦缺少NTFS的支持,不过有需要的用户亦可自行安装。l SuSE,其前身曾经是德国的一个成立于1992 年的关于UNIX 的咨询机构,于1994 年开始发行SuSE Linux,最早只是Slackware 的德文翻译版,后来从Red Hat 引入了包括RPM 在内的很多特性,并加以改进,技术上也独立于Slackware 和Red Hat单独发展,从而成为独树一帜的经典产品。2003 年底,Novell 公司收购了SuSE Linux,并继续了它的开发,而且面向社区发布了免费的OpenSuSE,吸引社区开发者的参与,一改往日“阳春白雪”不够亲民的形象。与Red Hat 一样,作为商业的Linux 厂商,Novell/SuSE 支持了很多Linux 相关的开发项目,SuSE的工程师也参与了很多其他Linux 相关项目。长期以来SuSE 在图形界面等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其YaST 管理系统是一套集成了系统维护相关功能的极具可扩展性的管理框架,可以全面胜任系统安装配置和日常维护工作,这些突出的优点为OpenSuSE 吸引了大批的个人用户,也促进了SuSE 的开发。另一方面,Novell 公司作为世界第二大Linux厂商,具有全球服务能力,SuSE也得到了很多系统集成商的青睐,成为很多企业用户的选择。4.2. 后起之秀老发布版凭借其庞大的社区在稳步发展,但少数几种发布版总是无法满足每个用户的口味,这大致就是一般所说的“长尾理论”,因此,新锐发布版总会不断涌现出来,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近两三年来,Ubuntu和Fedora便是这风光无限的新锐。实际上,这两个发布版分别源于Debian和RedHat两大传统发布版,可谓“老树新花”。l UbuntuUbuntu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Linux操作系统,其名称来自非洲南部祖鲁语或豪萨语的“ubuntu”一词(译为吾帮托或乌班图),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的存在”,是非洲传统的一种价值观,类似“博爱”的思想。a) 发展历史:Ubuntu始创者马克舍特尔沃斯(Mark Shuttleworth)Ubuntu由马克舍特尔沃斯创立,其首个版本于2004年10月20日发布,并以Debian为开发蓝本。但其以每六个月发布一次新版本为目标,使得人们得以更频繁地获取新软件。而其开发目的是为了使个人电脑变得简单易用,但亦有提供服务器版本。Ubuntu的每个新版本均会包含了最新版本的GNOME桌面环境,并且会在GNOME发布新版本后一个月内发行。与以往建基于Debian的Linux发行版,如MEPIS、Xandros、Linspire、Progeny与Libranet等比较起来,Ubuntu更接近Debian的开发理念,因为其主要使用自由与开源软件,而其他的发行版则会附带很多闭源的插件。Ubuntu的软件套件主要是建基于Debian的不稳定分支:不论是其软件套件格式(deb)还是软件管理与安装系统(Debian Apt/Synaptic)。Ubuntu会将所有对软件套件的修改即时向Debian作出回馈,而不是在发布新版时才宣布这些修改,而事实上,很多Ubuntu的开发者均为Debian的主要软件套件的维护者。但是Debian与Ubuntu的软件套件并不一定与对方兼容。换言之,将Debian的软件包安装在Ubuntu上可能会出现兼容性问题,反之亦然。Ubuntu的运作主要依靠Canonical有限公司的支持,但亦有来自Linux社区的热心人士提供协助,Ubuntu的开发人员多称马克舍特尔沃斯为SABDFL(是self-appointed benevolent dictator for life的缩写,即自封的仁慈大君)。而在2005年7月8日,马克舍特尔沃斯与Canonical有限公司宣布成立Ubuntu基金会,并对其提供1千万美元作为起始营运资金。成立基金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将来Ubuntu得以持续开发与获得支持,但直至2008年,此基金会仍未投入运作。马克舍特尔沃斯形容此基金会是在Canonical有限公司出现财务危机时的紧急营运资金。b) 系统特色: Ubuntu 8.10截图Ubuntu的开发者与Debian和GNOME开源社区互相协作,因此其桌面环境采用了GNOME的最新版本,并且与GNOME项目同步发布。Ubuntu十分注重系统的安全性,其采用Sudo工具,所有系统相关的任务均需使用此指令,并输入密码,比起传统以登入系统管理员帐号进行管理工作有更佳的安全性。Ubuntu亦注重系统的可用性,其设计为在标准安装完成后即可以让使用者投入使用的操作系统。举例来说,完成安装后,使用者不用另外安装网页浏览器、办公室软件、多媒体软件与绘图软件等日常应用的软件,因为这些软件已被安装,并可随时使用。Ubuntu不仅仅使用与Debian 相同的deb 软件包格式,还和Debian社区有著密切联系,其会直接和实时地向Debian社区作出贡献,而不是只在发布时宣布一下。许多Ubuntu的开发者也负责为Debian的关键软件包作出维护。Ubuntu 8.04 LTS 和 WubiUbuntu 新的长期支持版本8.04 LTS在2008年04月24日最终发布。代号为Hardy Heron的Ubuntu 8.04正式发布的版本将包括如下功能:I. 首次为Linux操作系统增加Wubi安装功能,该功能的最大优势就是允许用户把Ubuntu 8.04系统安装到Windows操作系统上,而不强制要求独立的硬盘分区。Ubuntu不影响任何Windows操作系统设置,用户可以像卸载任何 Windows应用程序一样卸载Ubuntu系统。这项革命性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新手安装Ubuntu的难度和风险,使得更多人有机会试用这一年轻的操作系统。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总结范文
- 大学生创新创业调研及数据分析报告
-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风险管控方案
- 三年级分数认知教学课件设计
- 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实施策略
- 商场物业管理服务规范操作指南
- 网络测试设备基本配置操作说明
- 软件开发项目迭代计划与管理模板
- 小学乘法口诀巧记法及教学设计
-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管理经验
- 2025年药企QA人员岗位职责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
- 纤维素基包装生物力学性能-洞察及研究
- 基底细胞癌护理查房
- 2025保密观知识竞赛题库(试题附答案25个)
- 工程施工队课件
- 桥梁施工技术创新路径与工程应用研究综述
- 企业反腐倡廉培训课件
- 肺结核患者护理课件
- 食管恶性肿瘤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