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毕业设计指导书.doc_第1页
空调毕业设计指导书.doc_第2页
空调毕业设计指导书.doc_第3页
空调毕业设计指导书.doc_第4页
空调毕业设计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五 暖通与空调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适用于1416周)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是指完成在校全部课程之后,所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工程实际的综合性训练,是高等院校工科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具体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内容、程序和步骤;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使学生掌握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的方法。通过毕业设计,具体要求学生:1、熟悉暖通与空调工程的设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2、熟悉暖通与空调工程的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3、掌握暖通与空调工程的系统方案的选择论证、参数选择与负荷计算、设备选型设计、气流的组织设计、施工图的设计与绘制、系统的布置与管路敷设、系统的运行管理与自动控制及系统通风、消声防震与排烟系统的设计;4、了解国内外暖通与空调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动向,特别是一些相关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情况。二、设计步骤及内容预备阶段:(2天)第一阶段:确定初步设计方案(4周)(一)空调初步设计(共10天)1、负荷计算(6.5天)(1)确定各空调房间设计参数;(2)确定各类房间负荷估算指标(附表1);(3)估算各房间冷热负荷,建筑负荷汇总;(4)完成附表2、附表3。2、方案选择及设备选型(3.5天)(1)划分系统范围,确定空气处理方案;(2)估算送、回风量及新风量;(3)初选相应设备;(4)完成附表4。3、风系统布置(2天)(1)布置空气处理设备;(2)确定送、回风口型式及风口位置;(3)绘制风管路系统布置草图。4、水系统管路布置(2天)(二)冷、热源设计(3天)1、确定冷、热源方式和设备类型;2、冷、热水系统划分;3、冷、热源设备型号及台数选择;4、管路系统布置;5、系统阻力估算;6、冷却设备选型;7、水泵选型;8、设备机房布置;9、冷却设备布置。(三)通风及防排烟设计(2天)1、通风(1)地下室 地下层房间送、排风方式; 地下层房间送、排风量估算;地下层送、排风系统布置(送、排风口位置;新风入口位置及大小;排风出口位置及大小;送、排风管道走向及尺寸);地下层送、排风系统风机选型及布置。(2)卫生间 客房卫生间送排风方式; 公用卫生间送排风方式; 卫生间通风量计算; 通风管段布置(管道断面尺寸、位置;送、排风口位置、大小); 通风设备选型。(3)其它房间的通风设计。2、排烟(1)排烟方式的确定(自然排烟、机械排烟);(2)机械排烟范围的确定;(3)机械排烟设计: 防烟分区的划分; 排烟量计算; 排烟管路系统布置(排烟口、排烟阀位置;管道走向、尺寸;排烟出口); 排烟风机选型、位置; 排烟控制方式。3、防烟(1)防烟部位确定;(2)机械防烟设计; 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量估算; 加压送风机的选型及布置; 加压送风管道设计(管道走向、断面尺寸)。第二阶段:技术设计(共4周) 技术设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设计内容的继续和深化。要求对设计内容进行认真仔细地计算,并对初步设计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和修改。根据设计项目内容,分为三大组:分别着重冷、热源系统设计和空调系统设计及通风、防排烟设计,并附加其它一部分设计内容。A组:空调系统设计(一)设计内容(该设计内容根据某建筑楼所制定,仅供参考,下同):1、负一层空调设计2、五十五层写字间空调设计3、二十七层餐饮中心空调设计4、负二层通风设计5、其它(二)设计步骤1、热湿负荷计算(8天) 围护结构冷热负荷计算:(1)计算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分冬夏);(2)围护结构冷热负荷计算(分冬夏);(3)人体、设备、照明热、湿负荷计算;(4)冬、夏季热湿负荷汇总,计算热湿比(分房间和系统)。2、空气处理过程设计(4天)(1)空气送风状态的确定(结合气流组织考虑);(2)新风量、送风量、回风量的计算;(3)绘制空气处理过程的焓湿图;(4)需冷、热量计算;(5)冬、夏空调设计参数汇总表(分系统)。3、空调方案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2天)(1)系统划分及方案确定;(2)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空调器、加热器、表冷器、过滤器、加湿器等);(3)空调机房平面布置及有关尺寸的确定。4、气流组织设计(4天)(1)气流组织方案确定及送、回风口位置的确定;(2)气流组织计算。5、通风管道、冷、热水及冷凝水管道布置及水力计算(4天)(1)管道布置;(2)送、回风管道或排风管道及冷、热水管道的水力计算;6、通风设计(4天) 步骤同C组7、消声及减震设计(1天)(1)消声器选择计算;(2)确定减震措施或减震台座的选择计算。8、保温设计(1天)(1)保温材料的选择;(2)保温厚度的确定。B组:冷、热源设计(一)设计内容1、冷、热源设计;2、冷、热水系统流程设计;3、冷却系统设计;4、负四层机房通风设计;5、其它(二)设计步骤1、冷、热源设备选择(4天)(1)通过方案比较后,选择冷、热源机型,确定容量和台数;(2)冷、热源设备布置。2、冷冻水系统设计(7天)(1)空调水系统的划分;(2)冷冻水管道设计及计算;(3)冷冻水泵的选择及布置。3、空调用热水系统设计(5天)(1)热水量计算;(2)热水管路设计及计算;(3)热水泵选择及布置。4、冷却水系统设计(5天)(1)冷却塔的型式及台数选择;(2)冷却水管道系统设计及计算;(3)冷却水泵的选择及布置。5、通风设计(5天) 步骤同C组6、保温、减振设计(3天)C组:通风、防排烟设计(一)、设计内容1、地下层通风、排烟设计;2、楼梯间、前室防烟设计;3、客房卫生间通风系统设计;4、三层商场空调设计;5、二十三层桑拿中心空调设计;6、其他(二)设计步骤1、地下室通风、排烟设计(5天);(1)送、排风量计算;(2)送、排风机的选择及布置;(3)送、排风管道计算、布置;(4)风口选择计算、布置。(5)防火阀、排烟阀选择及布置;(6)其他计算;(7)控制说明。2、正压送风设计系统设计(5天)(1)正压送风风量计算;(2)正压送风管路计算;(3)正压送风风机的选择及布置;(5)控制说明。3、客房卫生间通风设计(3天)(1)卫生间通风量计算;(2)通风管道计算;(3)通风机的选择布置。4、空调系统设计(14天)步骤同A组5、保温、减振设计(2天)步骤同A组第三阶段:图纸绘制(共6周)(一) 图纸要求表达方式正确,图面布置合理,主要尺寸齐全,字体为工程字,图纸整齐清洁。在主要图纸中,要求计算机辅助绘图和手工铅笔图均不少于2张。(二)图纸内容结合各组设计内容,分为A、B、C三个组,各组图纸内容根据各组任务确定,要求能按系统完整地表示所设计的内容。大致内容可参考如下所列:A组:1、负二层车库通风平面图2、负一层宾馆大堂、商场空调平面图3、某层写字间空调平面图4、餐饮中心空调平面图5、机房布置、风机盘管布置大样图、风管安装剖面图B组1、负四层机房布置图2、群房屋面冷却塔平、剖面图3、某层办公室空调平面图4、水系统图5、某层设备布置图、膨胀水箱布置图6、某层机房通风平面图C组1、某层通风排烟平面图2、楼梯间、前室正压送风平面图、系统图3、客房卫生间排风平面图、系统图4、通风设备平面布置图5、某层桑拿中心空调平面图6、某层商场空调平面图各组根据实际设计情况,可作增减调整。其他如管道系统图、设备布置大样图、管道连接大样图等,视设计要求绘制。上述图纸折合成1号图,要求每人根据自己设计内容完成不少于5张。第四阶段:整理、修改、装订(1周)(一)设计计算书、说明书的要求包括下列内容:目录、原始资料、设计说明、计算书、主要参考书等。(二)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任务、设计依据、设计概况、工程特点、设计方案、主要设计数据等。(三)设计计算部分的要求按本指导书的顺序,逐一计算全部内容;计算时列出公式,并说明公式中符号代表的意义及单位;计算过程力求简洁。尽量列表计算,但需附必要说明;应绘制必要草图。(四)其它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应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应用钢笔书写或打印。要求计算正确、方案合理、论点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不得交复印件。毕业答辩四、主要参考书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 计划出版社 198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计划出版社 199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 计划出版社 199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 采暖通风与空调制图标准GBJ114-88供暖通风设计手册 陆耀庆主编 建工出版社 1987.1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 建工出版社 1983.6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 电子工业部十院主编 建工出版社 1995.11设计用建筑物冷负荷计算方法专利建筑物冷负荷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组民用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技术措施中国建研究院建筑所、标准所 建工出版社 1983.8采暖通风与空调制冷设计措施措施组编写 1983.8建筑设备施工安装手册(1、2、3) 北京市设计院施绍南编写 建工出版社 1982全国通用通风管道配件图表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建工出版社 1979.10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北京市设备安装公司 建工出版社 1977.7旅馆建筑空调设计 何耀东、何青编著 1995.11 百货商场空调设计 黄绪竟镜编著 建工出版社 1992.9高层建筑空调设计 柴慧娟等编著 建工出版社 1995.8暖通空调设计通病分析设计手册 李娥飞编著 建工出版社 1991.8空调自控设计基础及图例集 张祯、周治湖编著 建工出版社 1993.8变水量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介绍广州花园酒店空调冷冻系统。暖通空调杂志 1986年6期对国内外舒适性空调常用冷指标的分析 四川制冷 1987年2期 各房间冷负荷估算表 附表2房间名称建筑面积冷负荷概算指标照明负荷人员负荷总冷负荷 各房间热负荷估算表 附表3房间名称面 积热负荷概算指标总热负荷供 暖 工 程1、外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从舒适和节能两方面对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具有一定的要求。在进行供暖设计前,首先要对外围护结构进行热工性能的校验计算。根据土建资料弄清外围护结构,计算出总传热阻,根据有关规定,判定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提出更改。2、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1)根据各层建筑平面图,进行房间编号并尽量使各层编号号码对齐。(2)根据设计规范确定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室外风速等。(3)丈量围护结构传热面积,计算每个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并填入“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用表”中。(4)在计算中应注意:a.在进行围护结构传热朝向修正时要考虑遮挡的影响。b.对于高层建筑,由于室外风速由上到下有增大的趋势。可能会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造成影响。c.冷风渗透耗热量根据先行规范计算。3、供暖系统方案的确定根据经济合理、技术可靠,便于运行管理等原则确定整体设计方案。对可采用的两种以上的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优方案。确定供热系数的供热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