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抽血.doc_第1页
桡动脉抽血.doc_第2页
桡动脉抽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抽血法邓玉英 2009-3 新生儿传统检验标本的采集一般抽取外周静脉血或股静脉血,外周静脉血量小,出血慢,对静脉的破坏也大;而股静脉采血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由于婴儿的哭闹、躁动很容易使针头穿出血管外而导致抽血量不足、血肿的形成或穿刺失败,或因强烈的刺激引起患儿反射性排尿,污染无菌区,甚至造成感染。对于循环衰竭的危重新生儿因股动脉搏动弱,难以摸到搏动,股静脉穿刺难于成功。因此在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前提下采用桡动脉抽血,根据桡动脉解剖位置通过目测定位法抽血,我科自2008年10月起采用目测定位法抽取桡动脉血,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率高。一、 操作方法:1抽血车用物准备 一次性注射器(根据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一次性5.5号头皮针,治疗盘、一杰碘,无菌棉签,无菌棉球,一次性胶手套,3M微孔通气胶布,试管若干等。车下层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盒及利器盒。2定位法1)目测定位法 患儿平卧,操作者左手握紧患儿待穿刺侧手,掌面朝上,以拇指固定患儿手掌,其余4指放置患儿手掌背侧,食指托于腕关节处,使仰伸约3045,常规消毒后,右手持5.5号头皮针(连接好注射器)与皮肤呈1520(肥胖者进针角度适当加大,约2030),在腕中纹(第二道腕横纹)桡侧1/4处,约为中线与外侧的1/2处为穿刺点进针,穿刺成功后血液会自动涌入头皮针胶管,适当固定,抽取所需血量后拔针,加压止血510min。可用3M微孔通气胶布压住无菌棉球并绕腕部1周按压,不宜过紧,并注意观察该侧手指血运情况,止血后及时放松按压。2)触摸法:在桡动脉处摸到博动最明显处以1520进针抽取所需血量即可。二、讨论:1桡动脉解剖特点 桡动脉在前臂中远段走行于肱桡肌和桡侧屈腕肌间,在桡骨茎突部远端分为2支;一支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绕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至手掌深面,末端与尺动脉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一支在鱼际肌表面或穿拇短展肌向下至手掌,与尺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浅弓。在桡骨茎突掌面,桡动脉分支行于不同方向,动脉浅显。2目测定位法进行新生儿桡动脉抽血方便可行 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四肢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外周静脉采血,由于出血慢,抽血时间长,血标本容易出现凝血和溶血现象,影响检验结果,难以抽取足够的血量,需重复抽血,且容易破坏静脉血管,影响静脉输液,增加患儿的痛苦;而股静脉采血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也易被患儿大小便所污染;触摸法桡动脉搏动不明显,新生儿哭闹不合作,特别是循环衰竭的危重儿及肥胖儿,动脉搏动更不明显。另外,很多医院为了减少职业暴露机会,要求医护人员在采血操作时戴手套,触摸动脉搏动就更加困难,而目测定位法不存在这些问题。根据解剖位置在腕中纹(第二道腕横纹)桡侧1/4处进针进行采血即可。3. 目测法穿刺成功的关键 首先,穿刺成功主要取决于操作者左手以拇指固定患儿手掌,其余4指放置患儿手掌背侧,食指托于腕关节处,不可托起关节上的肌肉,以免影响位置的判断。定位不准确,穿刺失败。其次,穿刺点尽量选择在第一与第三条横纹之间,此处桡动脉位置表浅、固定、走向较直、易暴露。穿刺点越近心端动脉走行越深,不易固定,穿刺难度较大。4目测法的优点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尤其是对于循环衰竭的危重新生儿及哭闹不合作的新生儿更为实用,不会因为摸不到桡动脉搏动而导致穿刺失败;桡动脉采血操作简单、方便、易暴露,抽血后便于观察,护士可一个人操作,无需人协助,减少了人力消耗。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着凉及减少感染的机率。三、注意事项 1如患儿有凝血机制障碍者慎用动脉穿刺。2穿刺时尽量减少反复进针,以免造成血管损伤出血,形成血肿。3拔针时倒转注射器,用拇食指抽住注射器使其保持一定的负压后再拔针,可减少血液滴出。4穿刺后应按压穿刺点510min, 不宜过紧,并注意观察该侧手指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