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技术.doc_第1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技术.doc_第2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技术.doc_第3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技术.doc_第4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技术.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作者:啜钢 李卫东 出版时间:2010-11-1 0:00:00 字数:513千字 责任编辑:贾楠 页数:328页 开本:16 ISBN书号:978-7-115-22665-5 所属分类:本科 通信类 无线通信 所属丛书: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 定价:¥38.00元 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移动通信原理和应用技术。首先介绍了无线通信的传播环境和传播预测模型、移动通信中调制解调技术以及抗衰落技术;其次介绍了蜂窝网组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GSM、CDMA IS-95、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基础;最后对当前移动通信的发展和一些研究热点进行了介绍。本书力求兼顾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系统,内容由浅入深,可供不同层次的人员学习。每章开头有学习指导,结尾处有习题和思考题。本书可以作为信息与通信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并可作为成人教育的教材,另外,也可供从事移动通信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第1章 概述 11.1 移动通信发展简述 11.2 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应用系统 61.2.1 移动通信的特点 61.2.2 移动通信的应用系统 81.3 本书的内容安排 9习题与思考题 10参考文献 10第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112.1 概述 112.1.1 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112.1.2 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方法 132.2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132.3 三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 142.3.1 反射与多径信号 152.3.2 绕射 162.3.3 散射 162.4 阴影衰落的基本特性 162.5 多径传播模型 172.5.1 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 172.5.2 多普勒频移 172.5.3 多径信道的信道模型 182.5.4 描述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 202.5.5 多径信道的统计分析 262.5.6 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 302.5.7 衰落特性的特征量 312.6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322.6.1 室外传播模型 332.6.2 室内传播模型 34习题与思考题 35参考文献 36第3章 调制技术 373.1 概述 373.2 最小移频键控 383.2.1 相位连续的2FSK 383.2.2 最小移频键控信号的相位路径、频率及功率谱 403.3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 423.3.1 高斯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433.3.2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信号的波形和相位路径 443.3.3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463.3.4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功率谱 483.4 相位调制 493.4.1 二相调制 493.4.2 四相调制 503.4.3 偏移四相调制 533.4.4 /4-QPSK 543.5 正交频分复用 583.5.1 概述 583.5.2 正交频分复用的原理 583.5.3 正交频分复用的DFT实现 603.5.4 互交频分复用的应用 62习题与思考题 62参考文献 63第4章 抗衰落技术 644.1 序 644.2 分集技术 654.2.1 宏观分集 654.2.2 微观分集的类型 664.2.3 分集的合并方式及性能 684.2.4 性能比较 754.2.5 分集对数字移动通信误码的影响 764.3 信道编码 774.3.1 序 774.3.2 分组码 784.3.3 卷积码 804.3.4 Turbo码 864.4 均衡技术 894.4.1 基本原理 894.4.2 非线性均衡器 934.4.3 自适应均衡器 964.5 扩频通信 984.5.1 伪噪声序列 984.5.2 扩频通信原理 1024.5.3 抗多径干扰和RAKE接收机 1054.5.4 跳频扩频通信系统 108习题与思考题 111参考文献 112第5章 蜂窝组网技术 1135.1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1135.2 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1145.3 多址接入技术 1175.4 码分多址关键技术 1225.4.1 扩频通信基础 1225.4.2 地址码技术 1285.4.3 扩频码的同步 1315.5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分析 1355.6 切换、位置更新 1395.6.1 切换技术 1395.6.2 位置更新 1425.7 无线资源管理技术原理 1425.7.1 概述 1425.7.2 接纳控制 1445.7.3 动态信道分配 1455.7.4 负载控制 1465.7.5 分组调度 1475.8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149习题与思考题 153参考文献 153第6章 GSM和CDMA IS-95系统 1546.1 GSM系统的业务及其特征 1556.2 GSM系统的结构 1586.3 GSM系统的信道 1596.3.1 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 1596.3.2 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的配置 1626.3.3 突发脉冲 1666.3.4 帧偏离、定时提前量与半速率信道 1686.4 GSM的无线数字传输 1696.4.1 GSM系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696.4.2 GSM系统中的抗衰落技术 1706.4.3 GSM系统中的语音编码技术 1756.4.4 GSM系统中语音处理的一般过程 1766.5 GSM的信令协议 1766.5.1 GSM的无线信令接口协议 1776.5.2 GSM的地面信令接口协议 1806.6 接续和移动性管理 1806.6.1 概述 1806.6.2 位置更新 1816.6.3 呼叫建立过程 1836.6.4 越区切换与漫游 1896.6.5 安全措施 1926.6.6 计费 1956.7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1956.7.1 概述 1956.7.2 GPRS的业务 1966.7.3 GPRS的网络结构及其功能描述 1976.7.4 GPRS的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 2026.7.5 GPRS的空中接口 2056.8 CDMA IS-95系统 2066.8.1 CDMA IS-95工作频段和系统时间 2076.8.2 CDMA IS-95前向链路 2086.8.3 CDMA IS-95反向链路 2096.8.4 CDMA IS-95中的功率控制技术 2116.8.5 CDMA IS-95中的软切换技术 217习题与思考题 221参考文献 222第7章 cdma2000 1x、WCDMA和TD-SCDMA系统 2237.1 cdma2000 1x系统 2237.1.1 概述 2237.1.2 cdma2000体系结构 2247.1.3 cdma2000空中接口概述 2307.1.4 cdma2000 1x空中接口物理层 2357.1.5 cdma2000 1x空中接口第2层 2467.1.6 cdma2000 1x空中接口第3层 2487.1.7 cdma2000 1x中的功率控制与系统切换 2497.1.8 cdma2000 1x网络技术概述 2537.2 WCDMA系统 2567.2.1 WCDMA的标准体系 2577.2.2 WCDMA的信道结构 2597.2.3 WCDMA的扩频和调制技术 2637.2.4 WCDMA的信道编码、功率控制和切换 2667.2.5 WCDMA的网络结构 2727.3 TD-SCDMA系统 2747.3.1 TD-SCDMA概述 2747.3.2 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2757.3.3 TD-S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 2777.3.4 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 2777.3.5 信道编码和调制方式 2787.3.6 TD-SCDMA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 278习题与思考题 279参考文献 280第8章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基础 2818.1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 2818.2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基本原理 2828.2.1 规划与优化两者之间的分工 2828.2.2 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 2848.3 无线网络规划 2858.3.1 无线网络规划的内涵 2858.3.2 网络规划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2888.3.3 无线网络规划流程及其系统设计与调整 2898.3.4 CDMA规划所遇到的问题 2938.4 无线网络优化 2938.4.1 无线网络优化的内涵 2948.4.2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2968.4.3 CDMA网络优化措施 3988.4.4 CDMA系统中存在的最优化配置问题 304习题与思考题 307参考文献 308第9章 无线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3099.1 IMT-2000增强系统 3099.1.1 概述 3099.1.2 LTE系统 3109.2 IMT-Advanced系统 3169.2.1 概述 3169.2.2 标准化现状 3199.2.3 热点技术 319习题与思考题 321参考文献 321附录 缩写索引 323 序言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为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网到数字网,从频分多址(FDMA)到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的过程。移动通信网络已从仅提供语音、低速数据业务的窄带网络发展到了可以支撑语音、高速分组以及多媒体业务的宽带网络。进入2l世纪以来,人们在继续关注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同时,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也已投入商用,人们正在从3G商用网络的应用中得到无线宽带业务带来的高速、高质量的享受;与此同时3GPP LTE的标准化已经取得巨大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就会出现商用的产品;另外,基于IEEE 802.16协议簇的下一代无线接入互联网络也在蓬勃发展;4G(或称IMT-Advanced)正在从理论探讨和系统仿真评估阶段逐步走向制定标准的阶段。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通信以及电子类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广大工程专业人员的需要,我们编写了本书。我们的宗旨是:全面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即在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用较大的篇幅介绍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包括2G和3G网络以及网络规划和优化。另外,在对移动通信原理和应用技术进行介绍时,避免过多的数学分析,而尽量用文字和图表进行论述。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的发展和移动通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