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doc_第1页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doc_第2页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doc_第3页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doc_第4页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 地地 下下 室室 顶顶 板板 道道 路路 及及 堆堆 场场 加加 固固 方方 案案 仅供参考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 第二章第二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编制说明及依据 1 1 一 编制说明一 编制说明 1 1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1 1 三 设计数据三 设计数据 2 2 四 原设计承载能力验算四 原设计承载能力验算 2 2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 2 2 第四章第四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2 2 一 材料准备一 材料准备 2 2 二 人员准备二 人员准备 2 2 第五章第五章 支撑架设计计算支撑架设计计算 3 3 一 基本参数一 基本参数 3 3 二 荷载参数二 荷载参数 3 3 三 纵向支撑钢管计算三 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3 3 四 纵向支撑钢管计算四 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5 5 五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五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6 6 六 支撑架立杆荷载标准值六 支撑架立杆荷载标准值 轴力轴力 计算计算 6 6 七 立杆的稳定性验算七 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6 6 八 可调托座验算八 可调托座验算 8 8 九 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九 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6 6 第六章第六章 地下室顶板承载验算地下室顶板承载验算 9 9 一 地下室顶板行车验算一 地下室顶板行车验算 9 9 二 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二 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 1010 三三 钢管堆载验算 钢管堆载验算 1111 四 方木 板堆载验算四 方木 板堆载验算 1111 五 后浇带行车验算五 后浇带行车验算 1111 第七章第七章 支撑架搭设及拆除支撑架搭设及拆除 1313 一 搭设范围一 搭设范围 1313 二 工艺流程二 工艺流程 1313 三 构造要求三 构造要求 1313 仅供参考 第八章第八章 支撑架的使用 保养与拆除支撑架的使用 保养与拆除 1616 一 支撑架的使用一 支撑架的使用 1616 二 支撑架的保养二 支撑架的保养 1616 三 支撑架的拆除三 支撑架的拆除 1616 第第九章章 监督和检测措施监督和检测措施 1616 第第十章章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1717 仅供参考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蘭园项目位于西安市大兴东路与大白杨南路 为群体建筑 本工程包括 1 2 3 4 5 6 7 8 12 共九栋住宅楼及 9 10 11 共三座裙房商业 单体楼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总建筑面积约 11 万 m2 其中 1 2 4 6 12 楼 层数为 8 层和 11 层 3 5 7 8 楼为 20 层和 33 层 地下室部分基础采用柱下独立 基础加 250mm 厚抗浮板 地下室顶板板厚为 160mm 人防区为 200mm 地下室墙 柱砼 强度等级为 C30 地下室梁 板砼强度等级为 C30 使用年限为 50 年 耐火等级为一级 抗震设防裂度为八度 第二章第二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及依据及依据 一 编制说明一 编制说明 为了保证蘭园工程安全 文明施工 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由于本 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就没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 根据现场的实际 情况和施工的需要 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 在地下室顶 板上 局部 设置施工道路 施工期间的荷载远大于设计活荷载 需对布置钢筋加工房 及材料堆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现浇板进行顶撑加固 具体位置详见施工 平面布置图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1 蘭园项目工程设计图纸 2 蘭园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 2008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2011 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11 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0 1991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02 2010 版 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002 年版 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2013 10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 2012 11 蘭园项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 12 根据现场载重货车 40 吨 材料堆放最大荷载 20 0kN m2进行编制 三 设计数据三 设计数据 地下室顶板板厚 160mm 仅供参考 主梁最大间距为 8 0m 主梁断面 450 900 次梁间距为 2 70m 次梁断面 250 800 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 1 5m 活动荷载 5 0 KN m2 四 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四 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 1 查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12 附录表 A 中 A 1 4 得 粘土自重为 18 KN m3 2 地下室顶板覆土 1 5M 每平方米荷载 18 KN m3 1 5 M 27KN m2 3 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 27 KN m2 活动荷载2 5 KN m2 29 5 KN m2 4 本工程顶板可承受荷载折算后为 28 KN m2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 加固脚手架根据结构层施工进度搭设 搭设进度计划见下表 搭设部位搭设高度搭设时间完成时间 车道 钢筋及砂石等材料堆 场 基顶 地下室顶板 方案审批完成后 3 天内开 始 开始后 15 天内完 成 第四章第四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一 一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 钢管 采用外径 48 3mm 壁厚 3 6mm 的 Q235 钢材质的焊接钢管 其质量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 碳素结构钢 GB T700 2006 中 Q235A 级钢的规定 有严重锈蚀弯曲 压 扁 裂纹和损伤者禁用 立杆 纵向水平杆的钢管长度为 3 5 6m 或每根最大重最不超 过 25kg 为宜 钢管应全涂防锈漆 扣件 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 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管脚手架扣 件 GB15831 2006 的规定 扣件不能有裂纹 气孔 疏松 砂眼等铸造缺陷 扣件与 钢管要接触良好 扣件应做防锈处理 螺栓拧紧 扭力矩达 65N M 时不得发生破坏 木枋 50 100 mm 支撑架体上下两端软接触均加顶托 加强对使用材料的检查 检查钢管是否合格 是否变形 检查扣件是否松动 螺栓 螺纹是否有损 检查钢管型号 质量等 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在本工程中使用 严禁 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材料 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扣件 钢管 二 人员准备二 人员准备 架体搭设操作必须由架工搭设 架工必须持证上岗 搭设前必须由技术 安全部门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交底必须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同时进行 并且 仅供参考 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 第五章第五章 支撑架设计计算支撑架设计计算 一 基本参数一 基本参数 按现场施工的需要 加固区域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 la m 0 90 立杆 lb 纵距 m 0 90 立杆步距 h m 1 5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 m 3 44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m 0 10 采用的钢管 mm 48 3 0 扣件连接方式 插架 取抗滑承载力系数 0 80 钢管基脚 200mm 50mm 木板 二 荷载参数二 荷载参数 查查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12 GB50009 2012 满载 满载300KN300KN的消防车对地库顶板产生的均布的消防车对地库顶板产生的均布 活荷载为活荷载为20KN M20KN M2 2 故 故7575吨汽车对地库顶板产生的均布活荷载为吨汽车对地库顶板产生的均布活荷载为50KN M50KN M2 2 方木自重 kN m2 0 310 材料堆放最大荷载 kN m2 20 000 地库顶板行车荷载 kN m2 50 000 三 纵向支撑钢管计算三 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截面几何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4 49 cm3 截面惯性矩 I 10 78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 荷载的计算 1 方木 kN m q11 0 31 0 9 0 279kN m 2 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 kN m q12 20 0 9 18kN 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 kN m 仅供参考 p1 50 0 9 45 kN m 2 强度验算 依照 规范 5 2 4规定 纵向支撑钢管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活载 q1 1 2 q11 1 2 q12 1 2 0 279 1 2 18 21 93kN m 均布荷载 q2 1 4 18 25 20kN m 最大弯距 Mmax 0 1 21 93 0 52 0 117 25 20 0 52 0 806kN m 最大支座力 N 1 1 21 93 0 9 1 2 25 20 0 9 48 93kN 最大应力 Mmax W 0 806 106 4490 179 51 N mm2 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纵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157 51 N mm2 小于 纵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205 N mm2 满 足要求 3 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0 677ql4 100EI l 150 均布恒载 q q11 q12 18 279 kN m 均布活载 p 45 0 kN m 0 677 18 279 5004 100 2 06 105 121900 0 308 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 308 mm 小于 纵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 1500 150与10 mm 满足要求 四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四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板底纵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P 18 279kN 仅供参考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 kN 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 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 kN 最大弯矩 Mmax 0 154 kN m 最大变形 Vmax 0 105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3 359 kN 最大应力 154000 045 4490 34 298 N mm2 900 900 900 g 仅供参考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34 3298 N 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 mm2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 105mm 小于 900 150与10 mm 满足要求 五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五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 承载力设计值取 16 00kN 按照抗滑承载力系数0 80 该工程实际的承载力取值为12 80kN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12 80 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12 678 kN R 12 80 kN 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六 支撑架立杆荷载标准值六 支撑架立杆荷载标准值 轴力轴力 计算计算 作用于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 活荷载和风荷载 1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 脚手架的自重 kN NG1 0 125 3 64 0 455kN 2 方木的自重 kN NG2 0 31 0 9 0 9 0 251kN 3 堆放荷载 kN NG3 2 0 9 0 9 1 62kN 经计算得到 静荷载标准值 NG NG1 NG2 NG3 2 325 kN 2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NQ 50 0 9 0 9 40 5 kN 3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1 2NG 1 4NQ 1 2 2 325 1 4 40 5 59 49kN 七 立杆的稳定性验算七 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仅供参考 支撑系统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组合风荷载 N A f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 N 18 764 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o 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1 59 c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4 24 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cm3 W 4 49 cm3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 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L0 计算长度 m KH 高度调整系数 KH 1 如果完全参照 扣件式规范 由公式 1 或 2 计算 l01 k 1 hd 2a 1 l02 k 2h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取值为1 163 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 扣件式规范 表5 3 3 1 1 5 2 1 755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0 2 m 1 1 长细比验算 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 l01 k 1 hd 2a 1 1 386 1500 2 200 2633 4mm 非顶部立杆段 l02 k 2h 1 1 755 1500 2632 5mm l0 i 2633 4 15 9 165 62 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仅供参考 2 2 立柱稳定性验算 立柱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 l01 k 1 hd 2a 1 155 1 386 1500 2 200 3041 577mm 1 l01 i 3041 577 15 9 191 294 查表得 1 0 197 f N A 0 9max 1 2 0 5 1 1 24 0 16 1 4 1 1 35 0 5 1 1 24 0 16 1 4 0 7 1 0 9 0 9 1000 0 2 424 5 16 1000 83 53 61 76N mm2 f 205 N 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 l02 k 2h 1 155 1 755 1500 3040 538mm 2 l02 i 3040 538 15 9 191 229 查表得 2 0 197 非顶部立杆段 l02 k 2h 1 155 1 755 1500 3040 538mm 2 l02 i 3040 538 15 9 191 229 查表得 2 0 197 f N A 0 9max 1 2 0 75 1 1 24 0 16 1 4 1 1 35 0 75 1 1 24 0 16 1 4 0 7 1 0 9 0 9 1000 0 2 424 5 4 1000 83 53 64 71N mm2 f 205 N mm2 满足要求 八 可调托座验算八 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 N kN 30 按上节计算可知 可调托座受力N 5 16kN N 30kN 满足要求 九 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九 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载力 fg fgk kc 320 kPa 其中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 320 kPa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 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 N A 187 64kPa 其中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 18 764 kN 基础底面面积 A 0 2 0 9 0 18 m2 p 104 24kPa fg 320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 该支撑架体满足相关要求 仅供参考 第六章第六章 地下室顶板承载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计算 一 车库顶板行车一 车库顶板行车荷载荷载 1 吊车 砂车 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 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12 附录 BB 0 2 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 可按单跨简支计算 但计算内力时 仍应按连续考虑 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12 附录 BB 0 4 单向板上局部荷载 包括集中荷载 的等效均布活荷载 qe 8Mmax bL2 式中 L 板的跨度 考虑车型状况 出于安全考虑 取车轮外边各 1000mm b 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Mmax 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 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 按罐车后车轮作 用在跨中考虑 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上 轮胎着地尺寸为 0 6m 0 2m 后车轮 作用单侧荷载取 25T 前车轮作用荷载不计 偏安全考虑 2 计算 1 选重量最大的罐车进行计算 罐车总重约 车和货 500KN 2 根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 2012 附录 B 0 5 条 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 度按公式 B 0 5 1 计算有效载荷面积 仅供参考 1 bcy bty 2S h 0 6 0 2 0 0 16 车轮宽 bty选600mm 板厚160mm 无垫层 S不计 0 76m 2 当 bcx bcy bcy 0 6L bcx L 时 b bcy 0 7L 0 66 0 7 2 7 次梁间距 L 为 2 7m 2 55m 3 有效载荷面积 s b L 2 55 2 7 6 89m2 3 局部荷载分布的压强 车货总重 500KN 4 个车轮 有效面积 14 15m2 8 83KN m2 2 验算 车库顶板行车验算 500KN 车重荷载 8 83KN m2 顶板可承受荷载 28 0 KN m2 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二 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二 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 1 圆盘一级钢堆载验算 1 每盘的重量计算得 约 25KN 2 平放时的底面积 圆盘钢底部垫废模板 3 14 圆盘直径 1 6 2 2 2 00m2 3 地下室顶板受到的压力 25 2 12 5 KN m2 4 验算 圆盘一级荷载为 12 5KN m2 顶板可承受荷载 28 0N m2 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2 直条二 三级钢筋堆载验算 1 每捆的重量计算得 约 25KN 捆 2 一扎钢筋每米的重量为 25 9 2 78 KN M 仅供参考 3 工字钢架放置 为保证结构安全 将钢筋堆放架设置在车库顶板次梁位置上 间隔同次梁 2 7 米 次梁尺寸为 250 800mm 4 现假设平均每格堆放 2 扎钢筋 每一格架子底梁受到重量为 2 78 2 2 7 0 95 15 80KN M 28 0N M 满足要求 三 钢管堆载验算三 钢管堆载验算 1 计算 1 算钢管理论重量得 48 3 0 钢管每米自重 0 033KN M 2 堆载面分布中得出 1M 宽 1 5M 高空间内可堆放约 675 根钢管 1M 长 1M 宽的地方 堆载 1M 高钢管 其重量为 0 033 KN M 675 根 22 275KN M2 2 验算 1 5M 高钢管荷载为 22 275 KN M2 顶板可承受荷载 28 0KN m2 符合顶板承 载要求 四 方木 板堆载验算四 方木 板堆载验算 1 计算 1 查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12 附录表 A 中 A 1 1 得方木 板自重 4 KN m3 2 每平方受力 4 KN m3 1m 4 KN m2 3 方木可堆载高度 29 5 KN m2 4 KN m2 7 375m 2 验算 1 根据现场材料堆放要求规定方木 板堆放不超过 2m 2 要求堆载高度 2m 0 6 根据 B 1 2 式 得 b min 1 0 0 929 整体稳定控制的单向弯矩承载力设计值 绕 x x 轴 Mx2 1 00 f b Wx 1000 1 00 215 00 0 929 140 90 1000 28 14 kN m 综上 可承受与腹板平行的剪力设计值为 104 61kN 每个车轮带给工字钢的荷载为 400 4 100KN 104 61kN 符合工字钢承载要求 车辆可以安全通过 为了保证后浇带的安全通过 在后浇带底部做采用钢管架顶撑 同时在后浇带顶部铺 设道板 保证车库的安全通过 第七章第七章 支撑架搭设及拆除支撑架搭设及拆除 一 搭设范围一 搭设范围 按现场施工通道和材料堆放的需要 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车道 钢筋原材 砖 砂 石等材料和钢筋 木工制作房 半成品堆场放部位 加固区域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 工艺流程二 工艺流程 铺底部垫木 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 装第一步小横杆并与立杆扣 紧 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 安第一步小横杆 安第二步大横杆 安第二小小横 杆 第三 四小大横杆和小横杆 加设剪刀撑 三 构造要求三 构造要求 1 杆件与扣件 1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平杆 纵向平杆 剪刀撑 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 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对接扣件开口 朝上或朝内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立杆上下交叉使用顶 托抵紧上部梁板 仅供参考 2 杆件之间的斜交节点采用旋转扣件 对于平杆 立杆 斜杆交汇的节点 其旋 转扣件轴心距平立杆交汇点应 150mm 3 杆件接长采用对接扣件 立杆的对接 错开布置 相邻立杆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错开距离 500mm 立杆接头与中心接点之间不大于 600mm 2 搭设要求 1 脚手架构架 所有立杆纵距 立杆排距均为 900mm 900mm 立杆步距为 1500mm 实际搭设时根据 搭设高度进行选择 地面 200mm 高为第一道横杆 扫地杆 2 纵横向水平杆 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 应连续设置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 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 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 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纵横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 立杆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脚手架立杆必须设置纵 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 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 杆上 地下室顶板的顶撑加固立杆与负一层现浇板顶撑加固的立杆必须在同一立面位置 保证上 下层的立杆同心 钢管立杆顶部应采可调节U型托 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 用长度不得大于200mm 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U型托上部增设5 10木方以分散上部荷 载 4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在竖向须沿长度连续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交角在45 60 之间 跨越立杆的根数在5 7根之间 剪刀撑应在纵向整个长度和连续布置 斜杆应与脚手架 基本构架杆件可靠连接 即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 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部分上 这样可以避免两根斜杆相交时 把钢管别弯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须采用搭接 搭接长度1 米 设置3个旋转扣件 旋转扣件距管头100mm以上 其搭设示意如下图所示 仅供参考 梁 48钢管 砼结构面 扫地杆 钢管加固支撑示意图 高强顶托 剪刀撑 梁 50 100木枋 48钢管 砼结构面 扫地杆 钢管加固支撑示意图 高强顶托 剪刀撑 仅供参考 地下室底板 负二层 地下室负一层板 地下室顶板 3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螺栓拧紧扭力距不应小于 40N m 且不应大于 65N m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 剪刀撑 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 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各杆件端头 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4 后浇带处采用 16 工字钢和 20 1200 9000 钢板架设在后浇带上以便过车 第八章第八章 支撑架的使用 保养与拆除支撑架的使用 保养与拆除 一 支撑架的使用一 支撑架的使用 1 支撑架搭设完 应经业主 监理 施工方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 方能投入使用 2 支撑架使用中应定专人定期查看以下项目 扣件的设置和连接 支撑等的构造是 否符合要求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脚手架是否变形 并做详细书面记录 3 严禁随意拆除支撑架杆件和进行危及架子的作业 二 支撑架的保养二 支撑架的保养 1 检查扣件是否有松动的同时 应对扣件的旋转面及螺丝丝口上油一次 2 每天检查一次架体的变形情况 架体是否固定牢靠 发现问题及时加固修复 三 支撑架的拆除三 支撑架的拆除 仅供参考 1 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接 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 2 架体拆除时应分划作业区 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 设专人指挥 严禁非作 业人员入内 3 拆除的作业人员 必须戴安全帽 穿软底鞋 4 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 先搭后拆 后搭先拆的原则 即先拆剪刀撑 斜撑 后拆横杆 立杆等 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 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需 分段拆除 5 拆下的扣件和配件及时运至地面 严禁乱堆乱放 必须做到工完场清 第九章第九章 监督和检测要求监督和检测要求 1 在加固范围地下室顶板的临时道路两侧砌筑 200mm 高砖砌体 抹灰并刷油漆 在 入口与转弯处 悬挂限重 行驶路线标识 2 为了保证架体的稳定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专人定期查看以下项目 扣件的设置和 连接 支撑等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扣件是否松动 脚手架是否变形 3 现场派专人对进出车辆进行指挥 控制车总重量不超过 50KN50KN 的才能上车库顶板 严禁超载 4 在混凝土浇捣时 运输车辆较多 现场配设调度一人 确保地库顶板上的道路 只能停一辆混凝土运输车 划分混凝土泵车停放区域 每个泵车支撑脚下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