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判读 心电图各波的命名 一份典型的心电图是由重复出现的P波 QRS波群 T波和U波等 各波时限振幅和间期的命名 各波的宽度称为 时限 以ms或s表示之 相邻的两波 前一个波的终点至下一个波的起点称为 段 有PR段 ST段 TU段和UP段 间期 有3个 分别称为PR间期 QT间期和QU间期 间期和段的时间单位用ms或s表示之 P Q R S T U波的幅度用振幅mV 特殊情况用mm 表示之 描记好12导心电图 描记好12导心电图 一个导联也不能少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要描记完整18导心电图 急症心电图 急性心肌缺血 ST突然下降 急性心肌缺血常发生于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 运动使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加 心肌供需矛盾情况下发生 后者常在休息以后 心肌缺血得到缓解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高耸 变异型心绞痛 一过性ST抬高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 冠脉造影显示痉挛部位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 局部心肌供血减少或暂时中断 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损伤 1 损伤区ST段抬高 对应导联ST段下降2 T波增高3 QRS时限延长4 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5 发展成为AMI 心肌梗死超急性损伤期 急性冠脉阻塞 可立即引起急性损伤阻滞图形改变 持续30min以上 发展成为ST段抬高的AMI 心电图特征 1 缺血区导联上T波高耸 两支对称 波顶变尖 动态变化 能定位诊断 2 ST段上斜型抬高 3 急性损伤阻滞 QRS时限延长至0 12s VAT延长 4 ST T电交替 5 出现冠状动脉闭塞性心律失常 6 出现于异常Q波之前 ST段抬高的AMI 冠状动脉阻塞 心肌由缺血 损伤发展到梗死 AMI心电图三大特征 1 损伤型ST段抬高 对应导联ST段下降 2 坏死型Q波或QS波 3 T波由直立向倒置演变 图6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演变过程男性 53岁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21天 前降支近段闭塞 窦性心律 心率66bpm P R间期0 20s 标准肢体导联R S 0 5mV V1 V4导联呈QS型 V5导联呈qRs型 前间壁及前壁心肌梗死 V3 V5导联T波倒置 心肌梗死演变过程 Q T间期0 42s Q Td0 07s 心电图诊断 1 窦性心律 2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演变过程 3 标准肢体导联QRS低电压 AMI溶栓再通 ST回落大于50 急性心包炎 心电图诊断 1 窦性心动过速炎症波及窦房结 2 ST段普遍抬高炎症波及心包及表层心肌 产生损伤电流 3 QRS低电压 大量心包液 急性肺栓塞 静脉血栓进入肺循环 造成肺动脉栓塞 引起右室急性扩大与心衰 1 出现SI QIII TIII改变 2 右胸导联T波倒置 3 右胸导联R波增高 4 QRS电轴右偏 病窦综合征 SSS SSS心电图诊断 1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35bpm 2 窦房传导阻滞 3 窦性停搏 2 5s 4 房室阻滞 双结病变 5 慢快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典型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1 出现Brugada波 2 发生室速或室颤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 QRS波群消失 代之以快速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 T波电交替 1 T波高低交替 2 T波正负交替 3 恶性心律失常 看心电图知道什么病 左室舒张期负荷增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V5 V6导联R波高大 ST抬高 T波增高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P波 1 二尖瓣P波 2 右室肥厚 电轴右偏 3 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占50 Niagara瀑布样T波 脑血管疾病 儿茶酚胺风暴时 交感神经的强烈而广泛的刺激能引起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 并可引起心外膜冠状动脉的痉挛 引发广泛普遍的心外膜缺血 同时引起心电图这种特殊形态的巨大倒置的T波 Niagara瀑布样T波 这种特殊形态的T波酷似美国与加拿大边界上的Niagara瀑布 2001年美国Hurst将这种巨大倒置T波命名为Niagara瀑布样T波 NiagarafallsTwave LQTS LQTS QT间期大于480ms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圆顶尖角T波 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 1 圆顶尖角型T波常出现在右胸V1 V3导联 以V2导联最明显 2 特征性的双峰T波 第一峰呈圆顶状 第二峰突然向上形成尖角T波 3 尖角型T波振幅0 15 0 60mV 时限60 130ms 4 Q T间期正常 圆顶尖角型T波 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 圆顶尖角型T波常见于先心病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的患儿 手术修补缺损或封堵术后 圆顶尖角型T波可以消失 心电图圆顶尖型T波可能被误为房性早搏未下传 应注意鉴别 Brugada波 瞬间外向电流Ito使右室外膜下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出现切迹 平台期减弱或消失 引起Brugada波1 V1 V2或V1 V2上一肋间类似右束支阻滞图形 2 ST段呈下斜型 马鞍型或混合型特点 3 V1 V2导联T波倒置 常见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 提前发生的房性早搏 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室性早搏 起源于希氏束部位以下过早发生的单个或成对的无保护机制的心搏 称为室性早搏 Ventricularprematurebeat VPB 房性早搏的发生率居第1位 室性早搏排在第2位室性早搏的基本特征过早发生的QRS T波群宽大畸形 其前无相关的心房波 多数伴有完全的代偿间歇 房性心动过速 1 心动过速频率100 150bpm 2 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室性心动过速 宽大畸形的QRS波群连续出现3次及3次以上 频率大于100bpm 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 心房率250 350bpm 心房颤动 P波消失 代之以波形不同 间距不等 振幅不一致的f波 心房率350 600bpm 右束支阻滞 RBBB 1 QRS时限大于12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