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 1 目目 录录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 3 电路原理实验电路原理实验 6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9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12 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 15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19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21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2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5 金工实习金工实习 26 电工电子实习电工电子实习 27 专业概况专业概况 29 认识实习认识实习 31 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 32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34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36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 38 C 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 39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41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44 电机及拖动基础电机及拖动基础 46 电机及拖动基础实验电机及拖动基础实验 49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51 2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53 专业英语专业英语 56 专业英语专业英语 58 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60 检测技术检测技术 62 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 64 工厂供电工厂供电 66 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 69 系统辩识系统辩识 72 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 74 嵌入式技术概述嵌入式技术概述 76 EDA 技术概论技术概论 77 最优控制最优控制 80 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 82 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现代电子系统设计 84 控制系统仿真控制系统仿真 86 智能仪器仪表智能仪器仪表 89 智能控制智能控制 90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 92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94 认识实习认识实习 96 金工实习金工实习 97 生产实习生产实习 98 电工电子实习电工电子实习 99 毕业实习毕业实习 101 1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 开课院系 开课院系 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082302101223 课程英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Circuit Theory 课程总学时 课程总学时 68 总学分总学分 4 含实验或实践学时含实验或实践学时 学学 分 分 推荐使用教材 推荐使用教材 电路 编者 编者 邱关源 出版社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出版时间及版次 2003 5 第五版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电路理论是一门研究网络分析和网络综合或设计的基础工程学科 为电类各专业共同的 理论基础 本课程是电路理论的入门知识 以电路分析为主 探讨电路的基本定理和定律 并讨论各种计算方法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电路理论基础课的教学 逐步培养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创造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 理解和综合判断能力 通 过学习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 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为后续课程建立必要的理 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掌握电路的实验方法 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化和扩展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 了解电路分析和设计的新方法 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 闭卷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 细化到章 节 目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 指传 统讲授 讨论 多媒体教学等 学时 分配 第 1 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 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 3 电功率和能量 1 4 电路元件 1 5 电阻元件 1 6 电容元件 1 7 电感元件 1 8 电压源和电流源 1 9 受控电源 1 10 基尔霍夫定律 介绍电路模型的概念 电压 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 吸收 发出功率的表达式和 计算方法 介绍电阻 电容 电感 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 等电路元件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4 第 2 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介绍电路的等效变换的多媒体教学结合4 2 2 1 引言 2 2 电路的等效变换 2 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 4 电阻的 Y 形和 连接的等效变换 2 5 电流源 电压源的并联和串联 2 6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输入电阻 概念 包括 电阻和电源的 串 并联 电源的等效变换 一端口输入电阻的计算 传统讲授 第 3 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 1 电路的图 3 2 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 3 3 支路电流法 3 4 网孔电流法 3 5 回路电流法 3 6 结点电压法 介绍线形电阻电路方程 的建立方法 包括 电路图 论的初步概念 支路电流法 网孔法 回路法和结点法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6 第 4 章 电路定理 4 1 叠加定理 4 2 替代定理 4 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4 4 特勒根定理 4 5 互易定理 4 6 对偶定理 介绍一些重要的电路定 理 包括 叠加定理 齐性 定理 替代定理 戴维宁定 理 诺顿定理 特勒根定理 互易定理及对偶原理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6 第 5 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5 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 2 比例电路的分析 5 3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 介绍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 型 运算放大器在理想化条 件下的外部特性 以及含有 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 析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4 第 6 章 一阶电路 6 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6 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 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 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6 5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6 6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讨论可以用一阶微分方程 描述的 RC 电路和 RL 电路 介绍一阶电路的经典法 以 及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的概 念 介绍零输入响应 零 状态响应 全响应 瞬态分 量 稳态分量 阶跃响应 冲激响应等概念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6 第 8 章 相量法 8 1 复数 8 2 正弦量 8 3 相量法的基础 8 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介绍分析线性正弦稳态 电路的方法 包括 复数 正弦量 相量法的基础 电 路定律得相量形式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3 第 9 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 1 阻抗和导纳 9 2 阻抗 导纳 的并联和串联 9 3 电路的相量图 9 4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 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 6 复功率 9 7 最大功率传输 9 8 串联电路的谐振 9 9 并联谐振电路 介绍阻抗 导纳和电路 的相量图的概念 介绍电路 方程的相量形式 线性电路 定理的相量描述和应用 介 绍正弦电流电路的瞬时功率 平均功率 无功功率 实在 功率和复功率及最大功率的 传输问题 介绍电路的谐振 现象和电路的频率响应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6 第 10 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介绍耦合电感中的磁耦多媒体教学结合3 3 10 1 互感 10 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10 3 空心变压器 10 4 理想变压器 合现象 互感和耦合因数 耦合电感的同名端和磁通链 方程 电压电流关系 介绍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 算及空心变压器的初步概念 传统讲授 第 11 章 三相电路 11 1 三相电路 11 2 线电压 电流 与相电压 电流 的关 系 11 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1 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11 5 三相电路的功率 介绍三相电源和三相电 路的组成 对称三相电路及 归结为一相计算方法 电压 和电流的相值和线值之间的 关系 三相电路的功率和测 量 简要介绍不对称三相电 路的计算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6 第 13 章 拉普拉斯变换 13 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13 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13 3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 13 4 运算电路 13 5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电路 介绍拉普拉斯变换法在 线性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包 括 拉氏变换的定义 拉氏 变换与电路分析有关的基本 性质 部分分式展开法 介 绍 KCL 和 KVL 的运算形式 运算阻抗 运算导纳及运算 电路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6 第 14 章 网络函数 14 1 网络函数的定义 14 2 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 14 3 极点 零点与冲激响应 14 4 极点 零点与频率响应 14 5 卷积 介绍网络函数在电路分 析中的应用 包括 网络函 数极点和 零点的概念 讨 论极点和零点分布对时域响 应和频率特性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4 第 15 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15 1 割集 15 2 关联矩阵 回路矩阵 割集矩阵 15 4 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 15 5 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15 6 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15 8 状态方程 介绍关联矩阵 回路矩 阵和割集矩阵 以及用这些 矩阵表示的 KCL KVL 方程 介绍回路电流方程 结点电 压方程 割集电压方程的矩 阵形式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5 第 16 章 二端口网络 16 1 二端口网络 16 2 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 16 3 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16 4 二端口的转移函数 16 5 二端口的连接 16 6 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介绍二端口 网络 及 其方程 二端口的 Y Z T A H 等参数矩 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介绍转移函数 T 型和 型 等效电路及二端口的连接以 及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多媒体教学结合 传统讲授 5 学习参考书学习参考书 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电路原理 上 下 江缉光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5 第一版 电路基本理论 王霭 上海交大出版社 电路原理 陆文雄 同济大学出版社 4 电路原理实验电路原理实验 开课院系开课院系 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082302102225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电路原理实验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Circuit Theory Experiment 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时 17 总学分总学分 0 5 含实验或上机或听力学时含实验或上机或听力学时 学学 分分 推荐使用教材推荐使用教材 电路原理实验 指导书 编者编者 自编 出版社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出版时间及版次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动手的能力 巩固 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认 识 深化和扩展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要求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合理安排仪表和布线 能检查电路 分析并排除故障 掌握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和防护知识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掌 握观察 读取 选择和检查数据的方法 并具有判断实验结果合理性的能力 能正确书写实 验报告 绘制工程曲线 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 考核形式考核形式 考查 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实验基本内容 主要仪器 设 备 01 基尔霍夫定律与 电位图 3 验证必做 1 加深对基尔霍夫定 律的理解 用实验数据验 证基尔霍夫定律 2 实验证明电路中电 位的相对性 电压的绝对 性及了解电路电位图的绘 制方法 3 熟练仪器仪表的使 用 稳压 稳流源 直流电路实验 挂箱 荧光灯 可变电容 直 流电压 电流 表 02 叠加定理和替 代定理 3 验证必做 1 验证线性电路中的叠加 定理及适用范围 2 验证替代定理 3 学习直流仪器仪表的测 试方法 稳压 稳流源 直流电路实验 挂箱 直流电 压 电流表 03 戴维南 诺顿 互易及特勒根 3 验证必做 1 用实验来验证戴维南定 理 诺顿定理 互易定律 稳压 稳流源 直流电路实验 5 定理特勒根定理 2 进一步学习常用直流仪 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挂箱 全智能 精密负载 荧光 灯 可变电容 直流电压 电 流表 04 电路基本元件 的伏安特性的 测定 3 综合 选做 1 掌握几种电路元件的伏 安特性的测试方法 2 掌握实际电压源和电流 源使用调节方法 稳压 稳流源 直流电路实验 挂箱 动态元 件实验挂箱 直流电压 电 流表 05 电压源与电流 源及其等效转 换和最大功率 传输条件 3 验证必做 1 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 电流源的外特性 2 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进 行等效转换的条件以及负 载获得最大功率传输的条 件 稳压 稳流源 直流电路实验 挂箱 全智能 精密负载 直 流电压 电流 表 06 受控源特性测 试 3 验证必做 1 熟悉四种受控电源的基 本特性 2 掌握受控源转移参数的 测试方法 3 了解受控源在电路中的 应用 稳压 稳流源 直流电路实验 挂箱 全智能 精密负载 直 流电压 电流 表 电路有源 元件 07 交流电路电压 电流相量图 3 综合选做 1 加深交流电路中 RLC 元件相量特性的概念 2 掌握 RL 及 RC 串联电 路中电压相量之间的关系 电源控制屏 交流电压 电 流表 动态元 件实验挂箱 荧光灯 可变 电容 08 交流电路元件 参数的测量 3 综合 选做 1 掌握交流电路中 RLC 参数的基本测试方法 2 熟悉调压器 交流电表 的接线方法与误差分析 3 学习用功率表 电压表 电流表测定交流电路元件 阻抗参数的方法 电源控制屏 交流电压 电 流表 动态元 件实验挂箱 荧光灯 可变 电容 09 互感电路 3 综合选做 1 学会互感电路同名端 互感系数以及耦合系数的 测定方法 2 通过耦合电感的顺向和 反向串联实验 加深理解 互感对电路等效参数及电 压电流的影响 电源控制屏 交流电压 电 流表 动态元 件实验挂箱 荧光灯 可变 电容 直流电 压 电流表 万用表 6 10 荧光灯功率因 数提高实验 3 综合选做 1 熟悉荧光灯的接线 能 正确连接线路 2 通过实验了解功率因数 提高的意义 3 学会功率表的使用 电源控制屏 交流电压 电 流表 荧光灯 可变电容 功 率表 功率因 数表 11 变压器特性测 试 3 综合选做 1 掌握变压器绕组同名端 的判别方法 2 了解变压器空载运行和 负载运行的特性 3 验证变压器的电压 电 流及阻抗变换的作用 电源控制屏 交流电压 电 流表 荧光灯 可变电容 功 率表 功率因 数表 万用表 滑线电阻 12 感应式仪表 电 度表的校验 3 综合选做 1 熟悉单相交流电度表的 结构原理 2 掌握电度表的接线方法 掌握电度表的校验方法 交流电压 电 流表 功率表 功率因数表 三相负载及电 度表 秒表 13 二端口网络实 验测试 3 综合 选做 1 加深理解二端口网络的 基本理论 2 掌握直流二端口网络传 输参数的测试技术 稳压 稳流源 直流电路实验 挂箱 直流电 压 电流表 14 三相交流电路 电压 电流的 测量 3 综合选做 1 学会三相负载的星形和 三角形的连接方法 掌握 线 相 电压和线 相 电流的测量方法 2 观察分析三相四线制中 当负载不对称时中线的作 用 3 了解相序的测试方法 电源控制屏 交流电压 电 流表 动态元 件实验挂箱 荧光灯 可变 电容 三相负 载及电度表 15 三相电路中有 功 无功功率 的测量 3 综合选做 1 熟悉一瓦表法功率测量 原理与接线方法 2 熟悉一瓦表法功率测量 原理与接线方法 3 掌握功率表的正确使用 方法 电源控制屏 荧光灯 可变 电容 三相负 载及电度表 功率表 功率 因数表 16 功率因数及相 序的测量 3 综合选做 1 熟悉三相交流电路相序 的测量方法 2 熟悉功率因数表的使用 方法 了解负载性质对功 率因数的影响 交流电压 电 流表 动态元 件实验挂箱 荧光灯 可变 电容 三相负 载及电度表 功率 功率因 数表 7 注 每学期根据具体情况从以上实验中选择 6 8 个实验 学习参考书 学习参考书 电路原理实验 指导书 自编 8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开课院系开课院系 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082302101227 课程英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Analogous Electronics Technique 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时 60 总学分总学分 3 5 含实验或实践学时含实验或实践学时 学学 分分 推荐使用教材推荐使用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编编 者者 华成英 童诗白 出版社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出版时间及版次 2006 年第四版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具有一般方法论特点的技术基础课 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 掌握模拟电路的基 本理论及模拟电路的分析 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课的学 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各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 本方法 能看懂本专业中典型电子设备的原理图 对模拟电路的工作性能会进行定性或定量 分析 估算 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 闭卷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 细化到章 节 目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 指传统讲 授 讨论 多媒体教学 等 学时 分配 导言 0 1 电信号 0 2 电子信息系统 0 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了解模拟电信号 电子系统组成 设计电 子系统时应遵循的原则 模拟电子技术课 程的特点 传统讲授 1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 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 2 半导体二极管 1 3 晶体三极管 1 4 场效应管 1 5 单结晶体管和晶闸管 1 6 集成电路中的元件 熟悉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 PN 结 二极 管的单向导电性 稳压管的稳压作用 晶 体管与场效应管的放大作用及三个工作区 域 掌握半导体二极管 稳压管 晶体管和场 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外部特性和主要参数 了解选用器件的原则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4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 1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 能指标 2 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 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 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熟悉 放大 静态工作点 饱和失真与截 止失真 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直流负载 线与交流负载线 h 参数等效模型 放大 倍数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最大不失真 输出电压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掌握 组成放大电路的原则 各种基本放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8 9 2 5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 接法 2 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 7 基本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 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和放大电路的分 析方法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电路的类型 了解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及稳定方 法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 3 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3 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 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熟悉 零点漂移与温度漂移的概念 掌握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其特点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及其 uio A RR 和 组成它的各级电路的关系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静态和 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 共模信号与共模放 大倍数 差模信号与差模放大倍数 共模 抑制比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析和估算 互补输出级的工作原理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4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 1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概述 4 2 集成运放中的电流源电路 4 3 集成运放电路简介 4 4 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及低频等效 电路 4 5 集成运放的种类及选择 4 6 集成运放的使用 熟悉 集成运放的集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正确理解主要指标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使 用注意事项 了解 电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种运放 电路的工作原理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3 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 1 频率响应概述 5 2 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5 3 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5 4 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 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 6 频率响应与阶跃响应 熟悉 上限频率 下限频率 通频带 波 特图 增益带宽积 能够计算放大电路中只含一个时间常数时 的上下限频率 并会花出波特图 了解 多级放大电路频率响应与组成它的 各级电路频率响应间的关系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4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6 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6 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6 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及一般 表达式 6 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 分析 6 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6 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6 7 放大电路中其它形式的反馈 掌握 反馈的概念 反馈性质的判断方法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方法 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 性的判断方法和消振方法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8 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7 1 基本运算电路 7 2 模拟乘法器及其在运算电路中的 应用 7 3 有源滤波电路 7 4 电子信息系统预处理中所用放大 电路 掌握 比例 加减 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 原理和运算关系 利用 虚短 和 虚断 的概念分析各种运算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 电压运算关系的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运算 电路 滤波的有关概念 有源滤波电路的 识别 各种滤波电路的用途及它们幅频特 性的定性分析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7 第八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转换 8 1 正弦波震荡电路 8 2 电压比较器 8 3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8 4 利用集成运放实现的信号转换电 掌握 正弦波震荡的条件 正弦波振荡电 路的组成及电路产生正弦波振荡可能性的 判断方法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 理 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 LC 石英晶体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影响振荡频率的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10 10 路因素 单限 滞回 双限比较器的特点及 用途 电压比较器电压传输特性的分析方 法 矩形波 三角波 锯齿波振荡电路的 波形分析及影响振荡频率 振荡幅值的因 素 第九章功率放大电路 9 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9 2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9 3 功率放大电路的安全运行 9 4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掌握 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各种功 放的电路特点和优缺点 OCL 电路的组成 工作原理 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估算及晶体 管的选择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2 第十章直流电源 10 1 直流电源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0 2 整流电路 10 3 滤波电路 10 4 稳压管稳压电路 10 5 串联型稳压电路 10 6 开关型稳压电路 掌握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 用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分析和估算 电 容滤波电路的分析和估算 稳压管稳压电 路的分析和限流电阻的估算 串联型稳压 电路的分析和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计算 三端稳压器的应用 串联 并联开关型稳 压电路的原理及特点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7 第十一章模拟电子电路读图 11 1 读图的思路和步骤 11 2 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回顾 11 3 读图举例 目的是复习各章主要单元电路和基本分析 方法 学习读图方法 多媒体结合 传统教学 2 学习参考书学习参考书 注明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周良权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杨素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刘仁宇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开课院系开课院系 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082302101229 课程英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ique 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时 51 总学分总学分 3 含实验或实践学时含实验或实践学时 学学 分分 推荐使用教材推荐使用教材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编者编者 阎石 出版社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出版时间及版次 2001 6 第四版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使 学生获得数字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该课程要求讲课和实 验相结合 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电路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 闭卷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 细化到章 节 目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 指传 统讲授 讨论 多媒体教学等 学时 分配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 1 1 逻辑代数基础概述 1 2 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 1 3 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和常 用公式 1 4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1 5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1 6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1 7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1 8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 化简 了解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 掌握三种基本运算 掌握逻辑代数的公式 掌握逻辑代数的定理 掌握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掌握公式化简法 掌握卡诺图化简法 了解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 化简方法 多媒体结合传统 教学 8 12 第二章 门电路 2 1 门电路概述 2 2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 关特性 2 3 最简单的与 或 非门电路 2 4 TTL 门电路 2 6 CMOS 门电路 了解数字电路获得高低电平的方 法 熟悉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熟悉分立元件构成的门电路的方 法 了解 TTL 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 作原理 掌握门电路的主要参数 及其计算 了解 CMOS 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和 工作原理 多媒体结合传统 教学 6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3 1 组合逻辑电路概述 3 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 设计方法 3 3 若干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3 4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 冒险 现象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方法 掌握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 器 译码器 数据选择器 加法 器和数值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功 能 了解竞争 冒险的概念 多媒体结合传统 教学 10 第四章 触发器 4 1 触发器概述 4 2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动作特 点 4 3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 方法 了解触发器的概念 功能 掌握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动作特 点 掌握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描述方 法 多媒体结合传统 教学 8 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5 1 时序逻辑电路概述 5 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5 3 若干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 5 4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和结构 组成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掌握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如寄存 器 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工作 原理和电路功能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多媒体结合传统 教学 10 第六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电路 6 1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概述 6 2 施密特触发器 6 3 单稳态触发器 6 4 多谐振荡器 6 5 555 定时器及其应用 掌握脉冲波形的产生的途径 熟悉施密特触发器的功能 熟悉单稳态触发器的功能 熟悉多谐振荡器的功能 了解 555 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和工 作原理 掌握 555 定时器的应用 多媒体结合传统 教学 5 第七章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 7 1 概述 7 2D A 转换器 7 3A D 转换器 了解 D A 和 A D 的分类 掌握数 模转换电路工作原理和使 用方法 掌握模 数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 使用方法 多媒体结合传统 教学 4 13 学习参考书学习参考书 注明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电子技术基础 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第四版 电工学下册 电子技术 秦曾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第五版 数字电子技术 江晓安 董秀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第二版 14 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 开课院系开课院系 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082302102231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实验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Electronics Technique Experiment 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时 34 总学分总学分 1 含实验或上机或听力学时含实验或上机或听力学时 学学 分分 推荐使用教材推荐使用教材 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 编编 者者 自编 出版社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出版时间及版次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电子技术实验 是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工业工程等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 课程 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基本的测试方法 学习查阅 电子器件手册 掌握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和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学习分析 排除电子电路 中常见的故障方法 学习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电子技术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实验是检验学生对上课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和实际动 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 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2 根据电路图进行正确连线 3 掌握电路的调试方法 4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考核形式考核形式 考查 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 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 序 号 实验项 目名称 学时 实验 类型 实验 类别 实验基本内容 主要仪器 设 备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项目 01 常用电 子仪器 的使用 及万用 表测试 二 三 极管 2 验证必做 1 学习和掌握常用电子仪器 示 波器 稳压电源 信号发生器 晶 体管毫伏表等基本应用 观察波形 测试模拟信号 2 用万用表判别晶体二 三极管 的管脚 以及判断它们的好坏 学 习识别各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 通用示波器 函数信号发 生器 万用表 直流稳压电 源 交流毫伏表 02 晶体管 2 验证 必做 3 熟悉电子元器件和 TB 型模拟电 路实验仪 1 示波器 万用 表 15 单管放 大器 4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方法 5 分析电路参数的变化对放大器 静态工作点 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 波形的影响 6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 输 入电阻 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 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2 TB 型模拟电 路实验仪及 号实 验模板 03 两极放 大电路 及放大 电路中 的负反 馈 综合必做 1 学习二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的调试方法 2 学习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特 性的测量方法 3 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工作原 理的理解 4 熟悉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 量和调试方法 1 示波器 2 万用表 3 TB 型模拟电 子技术实验仪及 号实验模板 04 射极跟 随器 2 验证必做 1 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性及测量 方法 2 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测量方法 1 示波器 2 信号发生器 3 交流毫伏表 4 数字万用表 5 TB 型模拟电 子技术实验仪及 号实验模板 05 差动放 大器 2 综合必做 1 熟悉差动放大器工作原理 了 解零点漂移产生的原理与抑制方法 2 学习差动放大器的基本测试方 法 1 双踪示波器 2 数字万用表 3 号实验模板 4 TB 型模拟电 路实验仪及 号实 验模板 06 整流 滤波及 串联型 稳压电 源 综合选做 1 了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 原理 2 了解电容滤波电路的作用 3 了解基本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 作原理 4 掌握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工作原 理及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1 直流电压表 2 直流毫安表 3 交流毫伏表 4 示波器 5 TB 型模拟电 路实验仪器 6 100W 单相调 压器 7 TB 型模拟电 路实验仪及 号模 板 07 集成稳 压器 设计选做 1 了解集成稳压器特性和使用方 法 2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重要参数测 试方法 1 示波器 2 数字万用表 16 08 RC 正弦 波放大 器 综合选做 1 学习双 T 网络 RC 振荡器组成原 理及震荡条件 2 学习振荡电路的调整与测量振 荡频率 1 示波器 2 万用表 3 TB 型模拟电 路实验仪和 号实 验模板 09 LC 选频 放大与 LC 正弦 振荡实 验 设计选做 1 掌握变压器反馈式 LC 正弦振荡 器的原理 振荡条件 LC 选频放大 器的选频特性 2 掌握 LC 振荡器振荡频率的测试 方法及计算方法 1 示波器 2 交流毫伏表 3 TB 型模拟电 路实验仪和 号实 验模板 10 比例 求和运 算电路 2 验证必做 1 掌握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 电路的特点性能及输出电压与输入 电压的函数关系 2 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 法 1 数字万用表 2 示波器 3 TB 型模拟电 路实验仪和 号实 验模板 11 积分 微分电 路 2 综合必做 1 学会用运放 电容 电阻等构 成积分 微分电路 2 熟悉积分 微分电路的特点和 性能 1 数字万用表 2 信号发生器 3 示波器 4 TB 型模拟电 路实验仪和 号实 验模板 12 电压比 较器 2 综合必做 1 掌握比较器的构成及特点 2 学会测试比较器的方法 1 TB 型模拟电 子 技术实验仪及 号实验模板 2 双踪示波器 3 数字万用表 13 波形发 生电路 设计选做 1 通过方波发生器 矩形波发生 器 三角波发生器和锯齿波发生器 的实验 掌握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分 析方法 2 熟悉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法 1 TB 型模拟电 路实验箱及 号实 验模板 2 双踪示波器 3 数字万用表 14 集成功 率放大 器 设计选做 1 熟悉集成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和 应用 2 掌握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 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1 示波器 2 信号发生器 3 万用表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项目 01 门电路 逻辑功 能及测 试 2 验证必做 1 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 2 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 3 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 4 逻辑门传输延迟时间的测量 5 利用与非门控制输出 6 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门电路并测 试验证 1 双踪示波器 2 集成门电路 3 实验箱 17 02 组合逻 辑电路 3 验证必做 1 组合逻辑功能测试 2 测试用异或门和与非门组成的 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3 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4 测试用异或门 与或门和非门 组成的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1 集成门电路 2 实验箱 03 触发器 3 综合必做 1 基本 RS 触发器功能测试 2 D 触发器功能测试 3 JK 触发器功能测试 4 触发器功能转换 1 双踪示波器 2 集成门电路 3 实验箱 04 时序电 路测试 及研究 3 验证必做 1 异步二进制计数器 2 异步二 十进制计数器 3 自循环移位寄存器 1 双踪示波器 2 集成门电路 3 实验箱 05 四路优 先判决 电路 3 设计必做 1 根据要求绘制电路图 2 按图正确连线 3 调试电路 1 集成门电路 2 实验箱 3 电阻 电容 开关 06 集成计 数器及 寄存器 3 设计必做 1 集成计数器功能测试 2 计数器级连 3 任意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法 1 双踪示波器 2 集成门电路 3 实验箱 07 555 时基 电路 2 综合选做 1 555 时基电路功能测试 2 555 时基电路构成多谐振荡器 3 555 时基电路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1 双踪示波器 2 集成门电路 3 实验箱 4 电阻 电容 扬声器 电位器 08 译码器 和数据 选择器 2 综合选做 1 译码器功能测试 2 数据选择器的测试及应用 1 双踪示波器 2 集成门电路 3 实验箱 学习参考书学习参考书 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1 电子线路实验 梁明理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4 第二版 2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陈大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第二版 18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开课院系开课院系 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082302101207 课程英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时 68 总学分 总学分 4 含实验或实践学时含实验或实践学时 学学 分 分 推荐使用教材推荐使用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 编者 编者 胡寿松 出版社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出版时间及版次 2001 年第四版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具有一般方法论特点的技术基础课 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 掌握反馈控制系 统的基本原理及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 后续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各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及传递函数描述法 能正确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静态性能和稳定性 能熟练使用根轨迹法 频率特性法 描述函数法等对简单系统进行综合校正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 闭卷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授课内容 细化到章 节 目 教学目标授课模式学时分配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 1 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 1 2 反馈控制的原理 1 3 按偏差控制与按扰动控制 1 4 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 1 5 控制系统的分类 基本概念介绍清楚 重点 介绍反馈的概念 让学生 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及构成 了解控制系统的 分类 传统讲授2 第二章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描述系统的数学描述 2 1 数学模型 2 2 系统微分方程式的建立 2 3 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2 4 传递函数 2 5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加强对基本理论的阐述 让学生掌握系统微分方程 式的建立和求解方法 掌 握结构图及其化简方法 掌握梅逊增益公式求闭环 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方法 传统讲授和 多媒体教学 相结合 8 第三章第三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 3 1 引言 3 2 稳定性 3 3 稳态误差 3 4 动态性能指标 3 5 一阶系统的动态分析 3 6 二阶系统的动态分析 3 7 高阶系统的动态分析 基本理论和方法阐述清楚 强调基本理论的应用 让 学生掌握线性系统稳定的 充分必要条件 Routh Hurwitz 稳定性判据 掌握 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定义 掌握一阶 二阶系统的动 态性能和系统参数之间的 关系 传统讲授和 多媒体教学 相结合 安排适当的 习题课和讨 论时间 14 19 第四章第四章 根轨迹根轨迹 4 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 2 根轨迹的基本特性和绘制规则 4 3 广义根轨迹 4 4 增加开环零 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4 5 闭环零 极点的分布与系统性能指 标间的关系 4 6 根轨迹在控制系统校正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根轨迹的绘制规 则及根轨迹的应用 让学 生掌握根据根轨迹分析 校正系统的方法 传统讲授和 多媒体教学 相结合 安排适当的 习题课和讨 论时间 12 第五章第五章 频率响应法频率响应法 5 1 概述 5 2 频率特性函数的图像 5 3 基本单元的频率特性函数及其图象 5 4 复杂频率特性图的绘制 5 5 Nyquist 稳定判据 5 6 稳定裕量 5 7 从开环频率特性研究闭环系统的性 能 基本理论和方法阐述清楚 例题选择灵活多样 让学 生掌握系统频率特性图的 绘制方法 掌握 Nyquist 稳定判据 了解开环频率 特性和闭环系统性能的关 系 传统讲授和 多媒体教学 相结合 安排适当的 习题课和讨 论时间 16 第六章第六章 单变量系统的校正与综合单变量系统的校正与综合 6 1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各类指标之 间的关系 6 2 预期开环频率特性的设计 6 3 串联校正 6 4 二阶模型的 PID 校正 6 5 局部反馈校正 6 6 复合校正 强调控制理论的综合应用 让学生重点掌握超前校正 滞后校正和滞后 超前校正 的方法 传统讲授和 多媒体教学 相结合 8 第七章第七章 采样控制系统采样控制系统 7 1 基本概念 7 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7 3 Z 变换 7 4 采样系统的数学模型 7 5 采样系统的稳定性 7 6 采样系统的静态误差 7 7 采样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7 8 采样系统的数字校正 基本理论和方法阐述清楚 让学生掌握采样系统稳定 性 静态特性及动态特性 的分析方法 掌握采样系 统的数字校正方法 传统讲授和 多媒体教学 相结合 8 学习参考书学习参考书 注明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吴麒 自动控制原理 上册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20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开课院系开课院系 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082302102209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Experiment 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时 17 总学分总学分 0 5 含实验或上机或听力学时含实验或上机或听力学时 学学 分分 推荐使用教材推荐使用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指导书 编编 者者 自编 出版社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 出版时间及版次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 是自动化 测控技术及仪器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实验 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加强对控制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进一步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设 计和分析方法 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工程数学等基础知识 电路 电力电子 电器 微机原 理 计算机通信等专业基础知识 在计算机控制应用领域能较熟练地进行应用系统的设计与 编程 本实验也有助于学生从自动控制工程的角度自觉地建立系统的思维方法 要求学生达 到以下要求 1 熟悉各种典型算法的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 学会独立观察 分析实验现象 记录 测取数据并整理 绘制 分析实验结果 2 要求学生能够计算实验电路中的校正参数 并能正确使用校正装置 3 掌握数字仿真的基本方法及仿真软件 MATLAB 的应用 考核形式考核形式 考查 实验名称及学时分配 实验名称及学时分配 序 号 实验项目 名称 学时 实验 类型 实验 类别 实验基本内容 主要仪器 设 备 01 典型环节 的阶跃响 应 2 验证必做 1 观测比例 积分 比例积分 比例微分和惯性环节的阶跃响应曲 线 2 观测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 响应的影响 TAP 2 型控制理论 模拟实验装置 02 二阶环节 的阶跃响 应 一 2 验证必做 1 观测不同参数下二阶系统的阶 跃响应曲线 2 测试典型二阶系统的瞬态性能 指标 超调量 峰值时间 tp 调节时间 ts TAP 2 型控制理论 模拟实验装置 03 二阶环节 2 验证必做1 观测 和 n 对二阶系统阶跃TAP 2 型控制理论 21 的阶跃响 应 二 响应曲线的影响 2 测试二阶系统在 相同 n 不同时的瞬态性能指标 超调量 和调节时间 ts 并进行比较 模拟实验装置 04 控制系统 稳定性分 析 2 验证必做 1 观察系统的不稳定现象 2 观测系统的开环增益和时间常 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TAP 2 型控制理论 模拟实验装置 05 控制系统 频率特性 测量 2 验证必做 1 测量模拟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曲线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 性曲线 TAP 2 型控制理论 模拟实验装置 06 连续系统 串联校正 一 2 验证必做 1 观测未校正系统的稳定性并测 量未校正系统的瞬态性能指标 2 画出校正前后的 Bode 图并求出 相角稳定裕量 和截止频率 c 3 分析校正结果 TAP 2 型控制理论 模拟实验装置 07 连续系统 串联校正 二 2 设计选做 1 观测未校正系统的稳定性和瞬 态性能 2 根据性能指标的要求设计 PD PI PID 三种串联校正装置 并观察校正后的阶跃响应 测出超 调量 和调节时间 ts 3 计算校正前后的相角稳定裕量 4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三种串联校 正的作用 TAP 2 型控制理论 模拟实验装置 08 数字 PID 2 验证必做 1 观测采样周期 T 对系统性能的 影响 2 观测 PID 控制器的参数对系统 性能的影响 TAP 2 型控制理论 模拟实验装置 09 非线性系 统运动研 究 2 验证选做 1 观察非线性系统的自持震荡 2 描述函数分析法结果分析 TAP 2 型控制理论 模拟实验装置 10 状态反馈 和状态观 测器 2 设计选做 1 设计状态反馈的线路图 2 比较输出反馈与状态反馈的优 缺点 TAP 2 型控制理论 模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车身制造工艺中的应用趋势报告
- 现场品质培训课件
- 2025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中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报告
- 2025年数字艺术产业报告:作品创作、交易与版权保护市场风险与机遇分析
- 现场传授式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学军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现代水文学研究生课件
- 2026届广西岑溪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说课
- 肠内外营养的支持及护理
-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目录(普及版)
- GB/T 8982-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
- GB/T 40565.3-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3部分:螺纹连接通用型
-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提纲
- FZ/T 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 深锥沉降槽地面倒装工法
- (精选word)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