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知识要点总结.doc_第1页
中学地理知识要点总结.doc_第2页
中学地理知识要点总结.doc_第3页
中学地理知识要点总结.doc_第4页
中学地理知识要点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地理知识要点总结 地理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科目,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非常多,你知道有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为大家的中学地理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利)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辐射定义: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紫外区、红外区 宇宙放射能量和传递能量电磁波可见光区(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太阳内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核聚变反应 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和热(能量):煤、石油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维持地表温度,推动地球上水、大气循环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弊) 1、太阳大气层分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分布:主要是黑子和耀斑2种分层特征 周期 相互关系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11年 时间、区域相关性: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黑子光球层温度比周围低,所以显得暗一些黑子变多的时候和区域,耀斑也频繁暴发示另外还有,日珥:色球层,巨大火焰喷射物,太阳风:日冕层,高能带电粒子流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黑子高峰年,反常气候多11页的探索要会读图并总结规律黑子低峰年,气候比较稳定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耀斑色球层突然爆发并增亮,释放能量11年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风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现象 极光出现在极地(例:加拿大)夜空,低纬地区或极地极昼时看不见 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与公转运动形式角速度空看是顺时针)为15/小时公转太阳 旋转中心方向线速度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自转360,真正周期)、太阳日(24时, 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南北极点为0,其他均 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0同上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1/日30km/s 周期 速度 自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自转36059,昼夜更替周期) 日5时48分46秒) 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会读17页图1-3-4,地球公转示意图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思考“右手定则”判断南、北极和自转方向:右手拇指指向北极,四手指弯曲方向为自转方向。 二、公转和自转的关系 自转赤道面夹角为黄赤交角,2326地轴和黄道面斜交角度为6634公转黄道面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回归年:会读19页图1-3-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会填19页表. 思考(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位置从春分到秋分,在北半球从秋分到春分,在南半球移动方向从冬至到夏至,向北移动从夏至到冬至,向南移动 (2)春、秋分时黄赤交角为0() 三、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昼夜现象形成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在同一时间向着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背着太阳的半球为夜半球昼夜更替形成原因:昼夜现象和地球自转,周期为24时晨昏线定义: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特点垂直于太阳光线 所在平面过地心: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在任何时候平分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类型传播速度媒介特征纵波(P波)较快横波(S波)较慢1、地震波 2、内部圈层结构:自上而下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以莫霍面为界地壳:厚度不一,大洋较薄,大陆较厚(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分为上地幔(17-1000千米)和下地幔(1000-2900千米)以古登堡面为界地核:分为内地核(固态)和外地核(熔融状态)思考软流层:上地幔上部,熔融状态,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岩石圈:地壳+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1、大气圈 (1)组成成分干洁空气氮气(78%):含量最大,生命体的基本成分氧气(21%):第二大气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成分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光和所用,地面保温水汽:成云致雨的原料固体杂质:降水的凝结核(2)垂直分层 厚度直接热源温度变化大气运动天气现象,与人类关系高层大气航天飞行平流层 对流层中纬12km高纬8-9km 地面 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6上冷下热,对流显著 最密切,天气现象,集中了大部分大气、水气和杂质 对流层顶-50、55km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 航空飞行 低纬17-18km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水平运动 平流层顶-3000km 先垂直运动后向外散逸 电离层,无线电通讯, 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可以在固、液、气中传播只可通过固体传播 思考对流层厚度分布规律:纬度:低纬中纬高纬;季节:夏季春秋冬季2、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淡水的主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