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天然气高效利用.doc_第1页
浅析天然气高效利用.doc_第2页
浅析天然气高效利用.doc_第3页
浅析天然气高效利用.doc_第4页
浅析天然气高效利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天然气高效利用1 前言人们常称21世纪是天然气世纪,中国天然气黄金时代就要到来。天然气经济效应将推动我国的能源革命、环保革命、产业革命向着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发展国内天然气、引进天然气和引进液化天然气的政策,为促进我国能源革命向天然气转换,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最近中国政府出台了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全环节对外刀:放的政策,鼓励外商参与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天然气发电、大中城市燃气的建设与经营的整个天然气产业链。天然气的厂泛应用、合理利用和天然气的长期、稳定供应,为大力发展我国燃气空调,开展区域制冷和化工精炼过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条件。2 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是调整我国能源结构的需要21 落后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1)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煤炭621、石油277、水电7、天然气27、核能05。(2)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石油4003、煤炭2498、天然气2472、核能764、水电263。22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从1993年起,中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2年进口石油7 000万t以上。2003年进口石油9 000万t以上,2004年会超过1亿t。据美国油气杂志估计,2005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26亿ta左右。其中缺口1亿ta以上,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将由目前的340亿m3增加到本1200亿m3,而需求量要增加到2 000亿m3,缺口800亿m3需由进口来弥补。据有关资料分析,2005年将进口LNG 320万t,2010年达1 900万t,2015年达3 300万t。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能源储量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在能源资源中,煤炭占60以上,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大约是世界人均的一半,而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能源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3我国环境严重污染的压力长期以来,我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城市煤气、工业窑炉、发电都以燃煤为主。燃烧产物中的硫化物、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大量烟尘污染,使城市空气质量严重恶化。1998年联合国公布了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排名为: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只有中国、南非、波兰、和北朝鲜,煤炭使用率超过70。据权威部门检测显示: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来自烧煤的结果。按我国目前烧煤炭比重高达70的能源结构测算每年排放二氧化硫2000多万t,工业烟尘1000多万t,酸雨控制面积达40,环境污染非常严重。面对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扩大国内天然气生产、加速引进国外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已成为迫不急待和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24建设环保城市和生态城市的迫切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环境恶化为特征的城市病不断在漫延,不断在报复人类,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环保城市的建设和生态城市的建设,用最清洁的能源不断取代污染性的能源是当代城市建设者们的一项重要任务。25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理想能源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理想能源,天然气的合理利用和优化利用,特别是广泛应用在燃气空调、燃气联合循环发电和区域制冷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生态城市建设、优化理想人居空间,创造人和自然的和谐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我国天然气的发展策略国家发改委最近提出我国天然气发展策略是:立足国内、利用海外、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预计至2020年投资2 200亿人民币用于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建设5万km天然气管线,引进千万吨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形成百万吨级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能力。将在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建设10个左右的LNG接收站,到2020年形成进口5 000万t规模LNG接收设施。使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达到12。针对资源短缺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的问题,国家能源局将采取五大措施加以解决:一是组织探明我国资源储量,增加石油产量;二是通过替代燃料和提高燃油经济型标准来减少工业和民用机动车的耗油量;三是大力开发天然气资源,力争在5年内产量翻两番;四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利用境外资源;五是规范市场建设,面对电力短缺,采取错峰用电,跨区域用电,用价格杠杆调节市场。实行多元化、多国化资源开发战略,增强中国有效使用世界资源和保护国内资源的能力。4 引进国外天然气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41今后几年我国电力将严重短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用量急剧增长的需求,就是采取西电东送和加速建设火力发电厂,也很难使缺电的局面得到缓解。据国家电网公司透露,今冬公司经营区域内电力缺口为2 983万kW,其中华北缺747万kW,华东缺2078万kW,华中缺158万kW,浙江省就缺880万kW。因此,引进天然气,对增加电网调峰手段,改善环境污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2引进天然气为开发热电联产技术提供保证引进天然气为我国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广泛建立区域能源站,充分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对我国的供电安全也有重大作用。911事件和非典事件以后,发达国家都在加速建立区域制冷系统的步伐,避免由于意外事故造成大面积中断供电事故,保障供电安全。43大量引进天然气有利于石化原料的结构调整大量引进天然气占领民用燃气市场以后,可以把目前每年消耗的1500万t的民用液化石油气顶替出来,回到石油化工原料市场上去,进一步优化我国石油产品的分布结构、优化乙烯和各种石化产品的原料结构,降低能耗,提高总体经济效益。44参与迅速发展的世界LNG贸易美国联邦储备局局长阿兰格林斯潘在参加2004年4月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举行的能源会议时表示:(1)为防止未来急剧上升的燃气价格给美国经济造成损失,美国需要扩展天然气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2)近年来,石油和燃气六年交货价格的急剧上涨必然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3)去年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只占美国市场总量的2,部分原因是环境和安全隐忧限制了美国具备处理液化天然气能力的港口数量或LNG运输;(4)未来天然气的高价格已经让我们将天然气进口当作更有吸引力的选择;(5)目前世界能源进口中,石油比例为57,天然气仅为23,这显示了天然气贸易的巨大潜力;(6)为了缓解目前的价格压力,格林斯潘呼吁通过液化天然气终端设施的扩展和海岸LNG接收和重气化新技术的发展努力扩大全球供应;(7)随着LNG液化和运输技术的发展和安全隐忧的减少,美国进口能力正在逐渐加强。格林斯潘唤起了世界性的LNG热潮(1)美国在卡塔尔兴建750万ta规模的LNG液化生产厂四座;(2)日本在俄罗斯兴建500万ta规模的LNG液化生产厂两座;(3)英、法两国联合在瑞典兴建750ta规模的LNG液化生产厂两座;(4)370ta的广东LNG接收站正在建设中,预计2006年建成投产;(5)福建250万ta LNG接收站正在筹建中,预计2007年投产;(6)中石化与山东联合兴建300taLNG接收站,预计2007年建成运营;(7)中海油与浙江省联合兴建300taLNG接收站正在筹建之中;(8)中海油与上海联合兴建300taLNG接收站,预计2008年建成;(9)香港华义(LNG)工业有限公司将在海南新兴港、江苏泰州港建设LNG接收码头,进口印尼小船运输LNG业务;(10)安徽和大连等省市都在争取上叶,国的第6、7个LNG接收站。5 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途径分析51用作民用燃料和锅炉燃料天然气用来烧水做饭,虽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清洁燃料,但就其热量利用效率来说是极其不合算的。利用天然气产生的高温烟气来加热热水,达到80至100,从热力学第二定律计算可知其利用效率极低。作为民用燃料又不得不使用。随着电磁灶的出现和普及,天然气炉灶会被遂步顶替。作为工业燃料直接烧锅炉,将大量热能浪费在烟气中,更是极不经济的做法。52用作直燃空调燃料利用天然气燃烧的高温烟气作为溴化锂制冷机组的热源,使制冷机产生冷量,随着国防环境意识的增强和溴化锂制冷技术的不断成熟,燃气中央空调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日本,燃气空调每年增长60多万冷吨,并以136的速度增长,比电空调以87的速度增长快得多。目前在日本,5000m2以上的现代建筑,有70以上使用吸收式制冷机。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5kW、27kW甚至更小的别墅和家庭用的小型吸收式燃气空调。但就天然气在直燃式燃气空调的利用来论,其热力学效率还是比较低的。53用作联合循环发电燃料燃气轮机是一种布来顿循环的新型发动机,目前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都是燃气轮机,属轻型燃气轮机。而发电厂用的是重型燃气轮机,规模可达几十万kW。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发展非常快,20年前的发电效率只有20左右,现在的大型燃气轮机一次发电效率已经超过40。联合循环发电就是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发电,天然气先在燃气轮机里发电,排出的400至600的高温烟气通入余热锅炉,产生400的高温和4MPa的高压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发电,两者发电效率总和可达60以上。54用作区域能源站燃料天然气通过燃气轮机发电以后,高温烟气或用作制冷,或进入热锅炉产生蒸汽,这些蒸汽或用来发电,或用作其他工艺热源利用,比单用来烧锅炉的效率要高得多。因为天然气在燃气轮机发电利用了3040的效率之后,余热产生的蒸汽再发电或供热或制冷,这就是所谓的电热冷联产效应,热效率可达到80以上。因为燃烧的烟气不含二氧化硫,产生的水蒸汽冷凝潜热,还可以得到利用,使燃气轮机的最终排气温度可低至38,几乎90的热量都被利用了。这是一种最高效的热量利用途径,国外用得很多,发展也很迅速。采用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可高达149的比值,比热电冷分供要高一倍,标准气耗则降低一半。预计到2020年,楼宇能源的最主要的形式将会有一半被热电冷三联供的形式代替,这是21世纪能源的发展方向。6 天然气在区域能源站的高效利用61电热冷三联产节能原理天然气作为能源利用的最高效率是电热冷三联产。从热力学第一定律来说,它的节能原理就是能把能量吃光榨尽。天然气在燃气轮机里就有30-40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一次转化的效率就高于一般火电厂的锅炉蒸汽轮机机组的效率。再加上排出高温烟气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发电,使能量利用率达到60以上。剩余的能量还可以用来制冷,产生热水,用于各种不同能级的用户,系统能量梯级充分利用,使能量利用率达到80以上的最高境界。这便是天然气电热冷三联产的供能价格比烧煤还有竞争力的根本原因。能源产业的一场革命,大电网与微小型发电机并存,被全球专家认为投资省、能耗低、可靠性高的能源系统,是21世纪的发展方向。62国外区域能源站的迅速发展区域能源站,在国外有称区域冷暖中心,区域燃气制冷系统,区域制冷系统、分布式能源站。区域能源站技术从70年代末期以后开始发展起来,目前美国已有6 000多座区域能源站,仅大学校园就有200多座。据美国有关资料统计,商用建筑采用热电冷三联产后节能效果达到46以上。美国政府计划在2010年有20新建商用或办公用建筑使用热电冷三联产,有5现有的商用和办公楼宇改用热电冷三联产,25美国能源部的项目改用热电冷三联产。至2020年,计划有一半以上新建办公或商用建筑采用热电冷三联产。并有15的现有建筑改用热电冷三联产。英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的国家,就有1000多座区域能源站。俄罗斯采用热电联产的比例占总能耗的33,美国占50。区域制冷系统是大城市的理想制冷系统,世界上先进的国家如美国、欧洲和日本,使用得非常普遍和广泛,技术十分成熟可靠,发展也十分迅速。1991年1月投入运行的日本东京都新宿都心区冷暖中心,制冷规模达到了59000RT,供冷面积为2200000m2,为15栋摩天大厦和东京市政厅提供了良好的供电、供冷、供热水服务。远远超过美国纽约原世界贸易中心大厦49000RT的冷暖房,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区域冷暖中心。冷暖中心系统的功能:(1)发电照明利用天然气燃烧的热量推动燃气透平发电机发电输入电网,或直接供应办公照明。(2)提供冷气利用天然气燃烧的热量使水管式锅炉产生4MPa,400的高压蒸汽,通过背压透机组,进入吸收式冷冻机,再到轮机式冷冻机,制造出4的冷冻水,送人制造冷源的空调机为办公室提供冷气,温度升高至12的冷冻水送人循环系统循环使用。(3)提供暖气将水管锅炉房的4MPa,400的高压蒸汽减压至07 MPa,送进暖气空调机产生暖气送办公室取暖。(4)提供热水减压至07MPa的蒸汽送入热交换器,加热冷水变成热水送用户使用。63 国内区域能源站和电热冷联产技术发展状况我国的能源资源严重不足,利用率极低,急需大力发展高能效的电热冷三联产技术。2000年,国务院四部一委发布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大力采用热电联产技术。3年多来,中国的热电联产技术仍然没有发展起来,更不用说高效能的区域性能源站的发展。究其原因为:第一是我国对能源优化利用研究还没有到位,宣传力度不够,政府部门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对热电冷三联供的技术还认识不足;第二是电力系统体制的制约,电力部门垄断了电厂和电网,热电联产的电力难于上网,或者过网费高得使高效率得不到高效益;第三是没有加速开发天然气和引进天然气,缺乏清洁燃料的来源作燃料保证。目前,国家正在加速电力体制的改革,提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原则;与此同时,国家又做出了西气东输和引进天然气的决策;最近北京市还制定出一系列有关低谷电价和低谷气价的措施。制约热电联产和热电冷三联产技术发展的条件正在改变,我国热电冷三联产的技术发展和区域能源站的建没将会有一个重大的转机。(1)上海,见表1。(2)北京,见表2。(3)广州大学城区域能源站的规划方案简介广州大学城区域能源站设计为100MWLNG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燃气能量的38-40先经燃气轮机转换为电能,500左右的烟气在余热锅炉产生40MPa蒸汽,经抽凝式汽轮机再做功发电;抽出部分10MPa蒸汽供给园区内的蒸汽用户和用作溴化锂吸收制冷。利用余热锅炉170到110左右的烟气显热和汽轮机凝汽器(冬季适当升压)作为生活热水的主要热源,这样构成一个高效的联产系统。系统提供大学城的日常用电的一部分,不足部分向市电网购买。通过调节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汽轮机的运行台数和负荷率,可以满足各种季节、气候下不同冷、热、汽、电负荷工况的需求。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并同市网供电设施一起,构成一个目前世界流行的分布式区域供电安全系统。表1序号项目地点设备情况备注1上海黄浦中心医院1台1000kWSolar土星20柴油燃气轮机1台3.5t/h余热蒸汽锅炉 已投入运行2上海浦东机场1台4000kWSolar土星20柴油燃气轮机1台5t/h余热蒸汽锅炉已投入运行3上海闵行医院1台400kWSolar土星20柴油燃气轮机1台350kg/h余热蒸汽锅炉已投入运行4上海理工大学1台60kWSolar土星20柴油燃气轮机1台627MJ余热蒸汽锅炉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5上海舒雅健康休闲中心2台往复式内燃机HIW-260型168kW和余热锅炉2台供65热水已投入运行6上海锦虎电子配件有限公司21000kW燃气机可研阶段表2序号项目地点设备情况备注1北京市燃气集团监控中心1台480W+1台725KW燃气内燃机1台BZ100型+1台BZ200型余热直燃机 2003年三季度供热发电尚在调试中2北京次渠站综合楼1台80kW宝曼燃气微燃机1台836MJ余热直燃机 2003年四季度投产3软件广场1台1200kWSolar燃气轮机1台1045MJ余热直燃机 正在施工图设计4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程2台4000kWSolar人马40燃气轮机+2台20t/h再燃余热锅炉可行性研究5国际商城2台4000kWSolar人马40燃气轮机+2台20t/h再燃余热锅炉正在设计6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沼气热电站二期:4台6GTLB型沼气内燃机513kW二期:3台JMS316GS-B、L沼气内燃机710kW 均已投产7北京首都机场扩建2台12000kW燃气轮机前期研究8北京奥运能源展示中心由燃气轮机、余热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蓄冷、太阳能、地热、中水等系统前期研究图1 区域能源站系统原理图(4)香港地区区域能源站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据有关资料报导:香港正在展开一些有关区域能源站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有15个区域极具潜力发展区域制冷。其中原香港启德机场旧址的东南九龙重建区面积约460公顷(约4600000m2),潜在冷冻量需求约75000RT。研究还指出,若该15个区域全部实施区域制冷,至2020年,每年可节约190000MWh的能量,并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6000t。将为净化香港这座商业大都市做出重大的贡献。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正在积极参与香港区域能源站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将为筹建香港地区区域能源站投人人力和物力。7 建设区域能源站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71建设区域能源站是先进时代的特征环保城市的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设是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建设的特征。十分需要以最优化的能源结构去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办公环境。采用热电冷三联供技术为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办公大楼、酒店、住宅提供良好的服务是十分理想的办法。对于一个煤炭发电占总发电量80以上,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大,使酸雨面积达到40,CO2排放量达到世界之最的中国来说,多多采用天然气区域性能源站,对缓解能源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