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 08 38 4 中国烟草科学 Chinese Tobacco Science 51 烤烟焦油释放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陈爱国 1 刘光亮1 陶 健1 彭耀东2 梁洪波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青岛 266101 2 江西省烟草公司 南昌 330025 摘 要 为阐明烤烟焦油释放量与内在指标的关系及其分布特征 对 2010 2012 年 18 个主要植烟省份 812 份 C3F 烟叶样 品的焦油释放量及有关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 烤烟焦油释放量年际间均与 K2O 和纤维素含量极显著负 相关 与总植物碱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其他化学成分对焦油释放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间接效应 并建立了回归方程 年际间 焦油释放量的差异总体上未改变各地区焦油释放量的所属等级划分 福建南平 福建三明 福建龙岩 广东韶关 江西抚州 和安徽池州区域 以及重庆的彭水 石柱 黔江 巫山 酉阳 奉节 万州区域焦油释放量较低 年际间稳定 辽宁丹东 吉林延边 陕西安康 湖北十堰及湖南张家界区域焦油释放量较低 但年际间不稳定 因此 烤烟焦油释放量主要受 K2O 总植物碱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低焦油释放量烟区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脉 巫山至大巴山一线和长白山脉地区 为低焦油烟叶 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烤烟 焦油 区域分布 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 S572 01 文章编号 1007 5119 2017 04 0051 07 DOI 10 13496 j issn 1007 5119 2017 04 008 The Relationship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ar Content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Flue cured Tobacco CHEN Aiguo1 LIU Guangliang1 TAO Jian1 PENG Yaodong2 LIANG Hongbo1 1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Qingdao 266101 China 2 Jiangxi Tobacco Company Nanchang 330025 China Abstract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ar content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in Chinese flue cured tobacco the contents of tar and related chemical components in 812 C3F samples of flue cured tobacco leaves gathered from 18 provinces during 2010 2012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A regres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ar content and the contents of K2O and cellulose an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ar content and the total alkaloid content were detected in every year and an obvious indirect effect was observed between tar content and contents of the other chemical components Overall the difference of the annual tar contents did not change the group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fferent regions The regions of stable low tar content mainly distributed in Nanping Sanming Longyan Shaoguan Fuzhou Chizhou Pengshui Shizhu Qianjiang Wushan Youyang Fengjie Wanzhou while the unstable or partially distributed regions consisted of Dandong Yanbian Ankang Shiyan and Zhangjiajie Therefo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ar content were the contents of K2O the total alkaloid and cellulose and the low tar content region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areas of Wuyi Mountains Wushan dabashan areas and Changbai Mountains Keywords flue cured tobacco tar spatial distribution chemical components 随着人们对吸烟与健康的关注 低焦油烟草成 为世界烟草发展的必然方向 不同类型烟草中烤烟 的焦油释放量最高 我国以烤烟为主 对低焦油烟 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目前研究表明 虽然工 业降焦措施效果明显 1 3 但同时造成香吃味和生理 强度的下降 难以为消费者接受 4 5 烟叶原料降焦 技术因对香气和吃味影响不大成为研究热点 1 6 烤烟焦油释放量来源于烟叶的不完全燃烧 研 基金项目 中国烟草总公司项目 优质填充型低焦油烟叶研究与开发 TS 06 20110038 江西省烟草公司项目 江西低焦油烟叶生产关键技术 研究与开发 201301010 福建省烟草公司南平市公司项目 南平优质低焦油烟叶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NYK2017 02 03 作者简介 陈爱国 1976 男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烟草栽培研究 E mail chenaiguo 通信作者 E mail lianghongbo 收稿日期 2016 10 15 修回日期 2017 04 27 52 中国烟草科学 2017年第38卷 究表明焦油释放量与燃烧速率极显著负相关 钾离 子是对燃烧性影响最大的化学成分 可降低燃烧温 度点 7 焦油释放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表现为焦油 释放量与 K2O 含量显著负相关 与烟碱含量显著正 相关 8 9 烟碱等含氮化合物高温缺氧裂解产生苯等 焦油组分 10 碳水化合物高温缺氧条件下可裂解产 生焦油 尤其是多糖类 其中纤维素与木质素热裂 解产物相似 11 12 根据农业部烟草产业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测试中心提供的 2005 2010 年我国部分区 域烟叶的焦油释放量数据 统计分析表明 烟叶焦 油释放量以黄淮烟区最高 中南烟区最低 不同区 域间差异显著 因此 烟叶化学成分是决定焦油释 放量的内在因素 产地对烟叶内在成分具有重要的 影响 目前 由于焦油检测受仪器条件 环境控制 和检测过程等因素的限制 13 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 烟叶样品的研究和少量抽样烟叶样品的分析 14 17 很难确切地反映我国烟叶焦油释放量的区域分布 特征及其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为此 本研究在 2010 2012 年对我国烤烟主产烟区烟叶的焦油释 放量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普查 分析了焦油释放量与 内在化学成分指标的关系及其分布特征 以期为我 国低焦油烟叶开发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样品采集与检测指标 2010 2012 年从安徽 54 份 福建 65 份 广东 7 份 广西 13 份 贵州 114 份 河南 57 份 黑龙江 17 份 湖北 36 份 湖南 84 份 吉林 30 份 江西 17 份 辽宁 28 份 内蒙古 8 份 山东 110 份 陕西 42 份 四 川 21 份 云南 82 份 重庆 27 份 共 18 个 省 市 采集了 812 份 C3F 样品 每个样品 30 kg 检测了焦油释放量和全氮 钙 镁 石油醚提取物 还原糖 总糖 K2O 氯 淀粉 烟碱 去甲基烟 碱 麦斯明 新烟草碱 草酸 丙二酸 肉豆蔻酸 苹果酸 柠檬酸 绿原酸 莨菪亭 芸香苷 茄尼 醇 纤维素 果胶质 氨 挥发碱 pH 硝酸根离 子 硫 灰分 饱和脂肪酸 棕榈酸 硬脂酸 不 饱和脂肪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脯氨酸 天 冬酰胺 总游离氨基酸 环己烷提取物等 37 项化 学成分指标 1 2 样品制备 1 2 1 单料烟样品制备 烟叶样品去筋 切丝混匀 置于温度 22 1 相对湿度 60 3 的恒温 恒湿室中平衡 48 h 并保存 均匀抽取化学分析样品 200 g 后 其余烟丝卷制成单料烟 烟支卷制统一 采用泰山 华贵 牌号的卷制条件及辅材 烟支单 支重根据烟丝填充值 YC T 152 2001 标准 进行 调整 1 2 2 化学分析样品制备 根据 YC T 31 1996 方 法进行样品制备 在 60 条件下烘干 粉碎 过 60 目筛 0 4 密封保存 用于检测化学成分 1 3 检测方法 焦油释放量检测参照 GB T 19609 2004 标准 抽吸 剑桥滤片收集烟气总粒相物 按 YC T 156 2001 YC T 157 2001 测定烟气中的烟碱 水分 计算焦油释放量 环己烷提取物测定参照戴 亚等 18 方法 茄尼醇测定参照杜咏梅等 19 方法 其 他化学成分指标测定分别参照 YC T 161 2002 YC T 159 2002 YC T 160 2002 YC T 217 2007 YC T 153 2001 YC T 216 2007 YC T 383 2010 YC T 288 2009 YC T 202 2006 GB T 8310 2002 YC T 346 2010 YC T 245 2008 YC T 448 2012 YC T 296 2009 和 YC T 176 2003 标准 1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 Excel 2007 进行数据整理 异常值剔除采 用五数概括法 采用 GIS 9 0 进行地统计学分析 方差膨胀因子法共线性诊断 方差分析 平方和法 贡献率分析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 MCMC 多 重填补 20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及响应面三维图绘 制采用 SAS 9 2 第 4 期 陈爱国等 烤烟焦油释放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53 2 结 果 2 1 烤烟焦油释放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基于剔除异常值和共线性检验后的数据 对缺 失值多重填补后的 18 项主成分主要载荷指标的相 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 表 1 燃吸要素中抽吸口 数和每口焦油均与焦油释放量极显著正相关 其 中直接影响表现为抽吸口数 每口焦油 间接影响 则相反 表明焦油释放量与燃烧性密切相关 化学 成分中 K2O 纤维素 丁二酸 苹果酸和果胶含量 与焦油释放量显著负相关 总植物碱和肉豆蔻酸含 量与焦油释放量显著正相关 而其他化学成分指标 的影响不显著 表明其影响存在明显的间接效应 化学指标中 K2O 含量对焦油释放量的影响最大 主 要通过影响抽吸口数途径 总植物碱和烟碱主要通 过影响每口焦油量途径 而纤维素 丁二酸和柠檬 酸则是通过每口焦油量和抽吸口数两个途径进行 各年度焦油释放量与化学成分的逐步回归分析 和贡献率分析表明 2010 年 y焦油 11 360 3 999 x氮 1 936 xK2O F 12 58 p氮 47 12 2011 年 y焦油 19 368 1 104 x总植物碱 2 152 xK2O 0 025 x苹果酸 0 142 x纤维素 F 15 88 p总植物碱 19 05 纤维素 11 44 苹果酸 9 10 2012 年 y焦 油 14 782 0 799 x总植物碱 1 170 xK2O 0 112 x淀粉 0 202 x纤维素 F 59 14 p总植物碱 21 25 纤维素 4 42 淀粉 3 60 各年度模型中 K2O 三年均进入回 归方程指标 总植物碱和纤维素两年均进入回归方 程指标 2010 年未检测总植物碱含量 其他指标 与焦油释放量的关系并不稳定 可见这些指标不能 很好地表征烟叶焦油释放量 因此 选择 K2O 总 植物碱和纤维素作为焦油释放量的衡量指标具有 较好的稳定性 从图 1 可知 K2O 和总植物碱对焦油的影响近 似线性关系 而纤维素对焦油释放量的影响呈开口 表 1 焦油释放量与抽吸要素 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Table 1 The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ar content puff elements and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项目 抽吸 口数 每口 焦油 钙 镁 总植物碱 K2O 淀粉烟碱 丁二酸 肉豆 蔻酸 苹果 酸 棕榈 酸 柠檬 酸 油酸 亚油 酸 纤维 素 半纤 维素 果胶 焦油 0 36 0 28 0 11 0 13 0 21 0 47 0 000 21 0 23 0 12 0 07 0 13 0 24 0 05 0 13 0 24 0 06 0 17 抽吸口数 0 61 0 04 0 08 0 00 0 23 0 020 01 0 18 0 06 0 04 0 15 0 04 0 08 0 08 0 05 0 03 0 16 每口焦油 0 02 0 06 0 21 0 01 0 04 0 20 0 14 0 00 0 11 0 32 0 11 0 05 0 08 0 12 0 04 0 38 钙 0 23 0 03 0 50 0 25 0 05 0 07 0 08 0 73 0 09 0 37 0 02 0 22 0 05 0 03 0 32 镁 0 17 0 41 0 24 0 17 0 16 0 10 0 30 0 18 0 42 0 04 0 26 0 05 0 03 0 27 总植物碱 0 02 0 31 0 98 0 20 0 03 0 10 0 38 0 15 0 03 0 14 0 01 0 21 0 03 K2O 0 010 010 28 0 10 0 41 0 08 0 50 0 05 0 14 0 26 0 19 0 00 淀粉 0 32 0 34 0 20 0 30 0 08 0 23 0 03 0 06 0 06 0 29 0 25 烟碱 0 20 0 02 0 11 0 39 0 15 0 03 0 12 0 02 0 19 0 07 丁二酸 0 06 0 28 0 020 03 0 13 0 04 0 07 0 21 0 06 肉豆蔻酸 0 22 0 33 0 07 0 11 0 17 0 07 0 10 0 05 苹果酸 0 000 61 0 07 0 26 0 15 0 06 0 20 棕榈酸 0 11 0 24 0 02 0 03 0 01 0 03 柠檬酸 0 19 0 38 0 23 0 07 0 10 油酸 0 21 0 01 0 10 0 27 亚油酸 0 02 0 20 0 25 纤维素 0 03 0 26 半纤维素 0 05 标准回 归系数 0 129 0 059 0 010 0 066 0 132 0 197 0 0090 124 0 2140 1130 002 0 0450 128 0 067 0 148 0 189 0 0710 129 主成分 回归 y焦油 12 564 0 107 x抽吸口数 0 397 x每口焦油 0 015 x钙 0 406 x镁 0 430 x总植物碱 0 567 xK2O 0 009 x淀粉 0 461 x烟碱 8 743x丁二酸 0 362 x肉豆蔻酸 0 310 x棕榈酸 0 073 x柠檬酸 0 086 x油酸 1 342 x亚油酸 0 177 x纤维素 0 111 x半纤维素 0 115 x果胶 F 636 01 p 0 000 1 R2 0 653 5 逐步回归 y焦油 4 814 0 546 x抽吸口数 4 592 x每口焦油 0 347 x总植物碱 1 043 xK2O 3 552 x丁二酸 0 512 x肉豆蔻酸 0 015 x苹果酸 0 067 x纤维素 0 023 x果胶 F 891 27 p 0 000 1 R2 0 664 5 注 表示差异显著 p 0 05 表示差异极显著 p 0 01 54 中国烟草科学 2017年第38卷 向上的 抛物线 状 可见 较高的 K2O 含量 较 低的总植物碱含量和适度较高的纤维素含量有利 于焦油释放量的降低 3 年数据的逐步回归分析表 明 y焦油 16 235 1 519xK2O 0 779x总植物碱 0 139x纤维素 F 73 83 p总植物碱 8 75 9 05 纤维素 1 88 5 25 为方 便应用 将预测的焦油释放量定义为焦油指数 对 实测焦油释放量与焦油指数的 95 置信限检验表 明 97 88 的样本通过了 95 置信限检验 图 2 结果表明 应用焦油指数可以较好地评价我国烤烟 焦油释放量 图 1 K2O 总植物碱和纤维素与焦油释放量的响应面关系 Fig 1 The response surface relation between K2O total alkaloids cellulose and tar content 图 2 焦油释放量与焦油指数 95 置信限检验 Fig 2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test of the tar contents and the tar indexes 2 2 烤烟焦油释放量及其化学表征指标的空间分 布特征 从表 2 表 3 可知 焦油释放量的差异表现为 年际间 F 20 05 p地域间 F 2 51 p 0 022 1 采用等分法将每年不同地区的烤烟焦 油释放量划分低 中 高 3 个区段 根据每个区段 中不同地区出现的频次 黑龙江 内蒙古 山东 河南和云南均未出现低焦油区段分布 而福建 广 东 重庆主要分布在低焦油区段 均未出现高焦油 区段分布 可见年际间的差异总体上未改变地域间 焦油释放量的所属等级划分 地域间焦油释放量总 体上表现为北高南低趋势 K2O 和纤维素含量表现 南方烟区普遍高于北方烟区 总植物碱含量呈现南 高北低 西高东低的趋势 区域间烤烟焦油释放量 K2O 总植物碱和纤维素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 F焦油 7 07 p 0 000 1 FK2O 47 03 p 0 000 1 F总植物碱 10 96 p 0 000 1 F纤维素 3 49 p 0 000 1 黑龙江 内蒙古 山东 河南和云南烤烟焦油释放量 较高 主要与 K2O 含量相对较低有关 福建 广东 表 2 2010 2012 年焦油释放量与 K2O 总植物碱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 Table 2 The changes of K2O total alkaloids cellulose and tar content during 2010 2012 年份 焦油释放量 mg 支 1 K2O 总植物碱 纤维素 2010 15 05 2 16 aA 1 83 0 48 bB 2 13 0 58 aA 5 90 0 78 cC 2011 14 30 1 66 bB 2 29 0 45 aA 2 11 0 48 aA 8 50 2 83 aA 2012 12 91 1 27 cC 2 26 0 64 aA 2 16 0 51 aA 7 36 0 93 bB 注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0 05 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 0 01 第 4 期 陈爱国等 烤烟焦油释放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55 表 3 不同省份焦油释放量与 K2O 总植物碱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 Table 3 The changes of K2O total alkaloids cellulose and tar content in different provinces 地点 焦油释放量 mg 支 1 K2O 总植物碱 纤维素 福建 12 49 1 73 d 3 20 0 40 a 2 13 0 55 bc 7 83 1 89 ab 重庆 12 62 1 38 cd 2 38 0 50 de 2 20 0 42 abc 6 70 1 38 abcd 广东 12 73 1 83 cd 2 56 0 39 bcd 2 47 0 60 ab 8 21 1 07 a 湖南 13 08 1 27 bcd 2 73 0 33 bc 2 39 0 52 ab 7 94 2 67 a 贵州 13 39 2 09 bcd 2 24 0 63 def 2 40 0 53 ab 7 37 1 91 abc 安徽 13 64 1 48 bcd 2 46 0 45 cd 1 67 0 35 cd 7 32 1 79 abc 河南 13 77 1 87 bcd 1 80 0 43 g 2 20 0 59 abc 7 25 1 36 abc 湖北 13 85 2 46 bcd 2 05 0 36 efg 2 26 0 42 ab 6 96 1 81 abcd 陕西 13 91 1 15 bcd 1 94 0 35 fg 1 98 0 50 bcd 7 34 1 39 abc 广西 13 98 1 60 bcd 2 21 0 39 def 2 21 0 45 abc 5 89 0 97 cd 吉林 13 98 2 12 bcd 2 04 0 42 efg 1 90 0 41 bcd 6 66 1 36 abcd 江西 14 00 1 36 bcd 2 76 0 47 bc 2 42 0 40 ab 7 41 1 25 abc 四川 14 30 1 67 bc 1 96 0 39 fg 2 00 0 58 bcd 6 01 1 19 bcd 山东 14 51 1 52 ab 1 78 0 23 g 2 11 0 30 bc 7 22 1 97 abc 辽宁 14 59 1 48 ab 2 85 0 55 b 2 74 0 52 a 8 18 2 76 a 黑龙江 14 79 1 04 ab 1 36 0 18 h 1 51 0 36 d 6 72 2 24 abcd 云南 14 81 1 79 ab 1 94 0 42 fg 2 36 0 62 ab 6 83 1 75 abcd 内蒙古 15 87 1 47 a 1 38 0 37 h 1 67 0 33 cd 5 32 0 88 d 注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0 05 重庆烤烟焦油释放量较低 主要与 K2O 含量 纤维 素含量较高有关 结合取样具体地点分布信息 图 3 福建南平 福建三明 福建龙岩 广东韶关 江西抚州和安徽池州区域 以及重庆的彭水 石柱 黔江 巫山 酉阳 奉节 万州区域焦油释放量较 低 年际间稳定 辽宁丹东 吉林延边 陕西安康 湖北十堰及湖南张家界区域焦油释放量较低 但 图 3 2010 2012 年我国主产烤烟区焦油 释放量的空间分布 Fig 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ar contents during 2010 2012 in China 年际间不稳定 3 讨 论 焦油释放量的燃吸要素中 抽吸口数和每口焦 油量是重要构成要素 21 前人研究表明 每口焦油 量与烟碱显著正相关 与还原糖显著负相关 与钾 氯不相关 22 抽吸口数与总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23 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 影响焦油释放量的化学成分 中 含量较高的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 K2O 含量对焦油释放量的影响最大 各年 度逐步回归方程表明 K2O 含量通过其他成分对焦 油释放量的作用较小 与邓小华等 24 阳苇丽等 25 结论一致 与王唯唯等 16 结论不同 标准回归系数 表明淀粉含量对焦油释放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 相关不显著 与胡海洲等 26 结论一致 但显著程度 上有所不同 未进入主成分主要载荷指标的氯含量 与焦油释放量显著正相关 r 0 057 6 p 0 000 1 与蔡长春等 27 结论一致 与郭东锋等 23 结论相反 这些可能与取样分布和烟叶部位有关 反映了在全 国大尺度和不同部位烟叶上各指标对焦油的载荷 变化 同时存在与淀粉和氯含量明显相关的共线性 指标 研究结果为基于化学成分降低烟叶焦油释放 量提供了指导方向 56 中国烟草科学 2017年第38卷 焦油释放量的检测需要专业仪器和条件 因而 建立基于常规内在理化指标的焦油释放量预测模 型对低焦油烟叶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前人开展 了大量相关研究 28 30 但相关预测模型仍存在共线 性诊断不当 指标繁多 样本偏少或未考虑年际间 差异等问题 影响了烤烟焦油释放量预测模型的科 学性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连续 3 年 烤烟焦油释放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明确了 K2O 总植物碱和纤维素是影响焦油释放量的主要化学 成分因素 探索建立了基于 K2O 总植物碱和纤维 素的焦油指数表征模型 拟合效果较为理想 为烤 烟焦油释放量预测和低焦油卷烟配方提供了科学 参考 本研究表明 不同年份不同产地间 焦油释放 量 K2O 和纤维素含量变化较大 总植物碱含量变 化相对较小 焦油释放量焦油释放量总体上表现为 北高南低趋势 K2O 和纤维素含量表现南高北低趋 势 总植物碱含量呈现南高北低 西高东低的趋势 结果与前人结论基本一致 31 33 但本研究中河南烟 叶纤维素含量处中等水平 与郭松 33 认为较低的结 论不同 这可能与样品采集的分布密度差异导致的 产地纤维素含量划分变化有关 根据取样具体地点 的分布 本研究发现我国烤烟低焦油释放量烟区主 要分布在武夷山脉 巫山至大巴山一线和长白山脉 地区 为低焦油烟叶区域开发提供了依据 4 结 论 烟叶中 K2O 总植物碱和纤维素含量是影响我 国烤烟焦油释放量的主要化学成分因素 焦油指数 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烤烟焦油释放量的变化 其中年 际间和产地间焦油释放量 K2O 和纤维素含量变化 较大 总植物碱含量较为稳定 低焦油释放量烟区 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脉 巫山至大巴山一线和长白山 脉 因此 低焦油烟叶开发应注意区域的选择和 提 钾 提纤维素 降碱 定向调控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烟草学会 2009 2010 烟草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 报告 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2 MARCILLA A G MEZ SIURANA A BERENGUER D et al Reduction of tobacco smoke components yield in commercial cigarette brands by addition of HUSY NaY and AI MCM 41 to the cigarette rod J Toxicology reports 2015 2 152 164 3 金勇 王诗太 李克 等 卷烟滤嘴在降焦减害中的研 究进展 J 烟草科技 2016 49 11 98 106 4 PERFETTI T A RODGMAN A The complexity of tobacco and tobacco smoke J Beitr ge zur tabakforschung international 2011 24 5 215 232 5 唐军 邱昌桂 周冰 等 不同尺寸片烟及不同长度成 品烟丝化学成分的变化 J 烟草科技 2016 49 11 42 55 6 刘洪祥 王允白 申国明 等 低焦油钾高效型烤烟新 品种筛选与评价研究 C 中国烟草学会 2002 年学术 年会 2002 79 87 7 郭晓东 烤烟燃烧性的化学表征及其应用研究 D 杨 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8 厉昌坤 周显升 王允白 等 烤烟烟叶焦油释放量与 部分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J 中国烟草科学 2004 25 2 25 27 9 邓小华 周冀衡 周清明 等 不同焦油量烤烟化学成 分差异 J 中国烟草学报 2011 17 2 1 7 10 刘正聪 陆舍铭 高茜 等 PY GC MS 法研究烟碱热 裂解产物 J 精细化工 2009 26 5 480 484 11 廖艳芬 王树荣 谭洪 等 纤维素快速热裂解实验研 究及分析 J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03 37 5 582 588 12 谭洪 王树荣 骆仲泱 等 木质素快速热裂解实验研 究 J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05 39 5 710 714 13 印德春 崔明健 薄云川 等 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释 放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6 4 1511 1516 14 汪修奇 邓小华 李晓忠 等 湖南烟区烤烟焦油释放 量区域特征研究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5 41 45 15 张强 王浩雅 马剑雄 等 云南烤烟的烟气成分与烟 叶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 J 中国烟草科学 2011 32 1 75 79 16 王唯唯 赵铭钦 周伏叶 等 河南烟区烤烟焦油量的 空间分布及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 40 6 604 607 17 董高峰 殷沛沛 卢伟 等 昭通烤烟烟气成分与烟叶 化学成分的关系分析 J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46 3 492 497 18 戴亚 尚华 尹敏 等 烟草中环己烷和正己烷提取物 第 4 期 陈爱国等 烤烟焦油释放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57 的总量测定 J 烟草科技 2000 4 22 23 19 杜咏梅 张怀宝 张忠峰 等 我国烤烟茄尼醇含量及 其与烟草和烟气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J 中国烟草 科学 2014 35 6 54 58 20 BERGLUND P HEERINGA S Multiple imputation of missing data using SAS M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 cary SAS institute 2014 21 BAKER R R Smoke generation inside a burning cigarette modifying combustion to develop cigarettes that may be less hazardous to health J Progress in energy combustion science 2006 32 4 373 385 22 钟家威 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 抽吸口数比与烟叶常 规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34 16812 16814 23 郭东锋 姚忠达 汪季涛 等 烤烟烟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领域市场开发承诺书6篇
- (正式版)DB15∕T 3235-2023 《专利预审申请规范》
- 德云社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成人护理高职高专试题库及答案
- 一件艺术品写物类作文12篇
- 大专生护理操作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专财经考试题及答案
- 夏夜的星空下的故事想象作文6篇范文
- 一件小事引发的启示议论文15篇
- 业务提案与市场策划报告模版
- 2025至2030电动升降桌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知识培训
- (2025标准)拆迁保密协议书
- 健康生命至上主题班会课件
- 乳糜瘘的护理查房
- 先进芯片封装知识介绍
- 网贷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 幼儿园法官职业课件
- 徒手整形培训课件
- 自控系统报警管理制度
- 营养支持小组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